salon(沙龙):巴黎名媛客厅中的社交聚会
英语单词salon(沙龙)来自法语,而法语salon来自意大利语salone,本意为“大厅”(large hall),后来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当时,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会交际场所。进出这里的人,多为小说家、诗人、画家、戏剧家、哲学家、音乐家和评论家等,他们志趣相同,欢聚一堂,或作诗绘画,或欣赏典雅的音乐,或就各种感兴趣的问题促膝长谈,无拘无束,各抒高见。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的聚会称为“沙龙”。正宗的“沙龙”有以下特点:要定期举行;时间要在晚上;人数不能太多。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借“沙龙”一词来表述某项活动,如“文学沙龙”、“音乐沙龙”等。
salon:['sælɒn] n.沙龙,客厅,画廊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alon 词源,salon 含义。
dionysian(狂饮的):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也是狂欢和放荡之神,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巴克斯(Bacchus)。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给人们带来欢乐,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儿子。宙斯爱上了塞墨勒,天后赫拉 十分嫉妒,变成公主的保姆,怂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宙斯真身。宙斯拗不过公主的请求,现出原形,结果塞墨勒被雷火烧死,宙斯抢救出不足月的婴儿狄俄 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在宙斯大腿里时宙斯走路象瘸子,因此得名狄俄尼索斯,意为“瘸腿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的儿子。赫拉派提坦神将刚出生的狄俄尼索斯杀害并毁掉尸身,却被宙斯抢救出他的心,并让他的灵魂再次投生到赛米莉的体内重生。于是,关于酒神重生不死的故事遍传希腊各地,使人们崇拜不已。
狄俄尼索斯成年后赫拉仍不肯放过他,使他疯癫,到处流浪。在大地上流浪的过程中,他 教会农民们酿酒,因此成为酒神,周围聚集了众多信徒。他在信徒们的簇拥下,乘着四轮马车四处游荡。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歌声、笑声和喧闹带到哪里。他的信徒 们尤其女信徒们一路狂饮狂欢,大声喧哗,举止放荡,在极度兴奋时甚至把不敬酒神的音乐家俄尔普斯撕成碎片。
在古希腊伟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的作品《酒神女信徒》中,年轻的底比斯国王潘修斯因为蔑视和对抗酒神,被酒神施展法力,变成了一头狮子,被以其母亲为首的酒神信徒们在亢奋中撕成了碎片。
传说,酒神曾被一群海盗绑架。他施展法力,用葡萄藤把海盗的船桨和船帆都掩藏起来, 招来了神兽,最后把海盗变成了海豚。为了报答米达斯国王送回他迷路的恩师,赐予米达斯点石成金的本领。希腊英雄忒修斯在克里特岛的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下, 杀死了米诺斯迷宫中的怪物米诺陶后,带着公主逃亡,途中因为相信命运女神的预言而抛弃了公主。酒神按照命运的安排出现在公主面前,娶公主为妻。
酒神是古希腊人最喜欢的神明之一,是除普罗米修斯以外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神灵。人们每年以酒神节来纪念他,并由此发展出古希腊悲剧和喜剧。酒神精神还激发了许多哲学家的头脑,如德国的尼采。
英语单词dionysian就来源于酒神的名字,表示与酒神有关的。由于酒神喜欢喝酒,喝高后狂欢嬉闹,所以该词又可以表示狂饮的、狂欢的。
Dionysus:[,daiə'naisəs]n.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
dionysian:[,daiə'niziən]adj.酒神的,狂饮的,狂欢的
Orpheus(杰出的音乐家):独闯冥府拯救爱妻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色雷斯地方有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叫俄耳甫斯 (Orpheus)。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在他还很小的时 候,阿波罗便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这把琴制作精巧,经俄耳浦斯一弹更是魅力神奇,传说俄耳浦斯的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 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
俄耳甫斯凭着他的音乐天才,在盗取金羊毛的阿尔戈斯号英雄队伍里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伊阿宋正是靠了俄耳浦斯的琴声才制服了守护羊毛的巨龙。在归途中,英雄们被海妖塞壬的歌声所魅惑,意志沉沦之际,俄耳浦斯的琴声惊醒了大家,逃离了妖岛。
俄耳甫斯的悲惨爱情故事是希腊神话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据说俄耳甫斯有一位情投意合 的妻子叫做欧律狄克。有一天她被毒蛇所咬,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为了再见到妻子,俄耳甫斯前往冥府,用琴声打动了冥河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府大门的三头犬。 最后他来到冥王和冥后的面前,苦苦哀求把妻子还给他。冥王夫妇被他的深情打动,允许他带回妻子,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在走出冥府之前不能回头看他妻子一 眼,否则他的妻子再也不能返回人间。
俄耳甫斯欢天喜地地谢过冥王夫妇,领着妻子往人间走。由于脚伤未愈,欧律狄克每走一 步都要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俄耳甫斯牢记冥王的要求,强忍着不回头。就快抵达人间之际,欧律狄克再也忍受不了俄耳甫斯的冷淡,大声抱怨起来。爱妻心切的俄 耳甫斯忘记了冥王的警告,回头安慰爱妻。就在刹那间,死神再次将欧律狄克带回了冥府,只留下捶胸顿足的俄耳甫斯。
从此后,俄耳甫斯郁郁寡欢,孤身一人隐居在色雷斯的洞穴之间。由于不敬酒神,他被酒神的女信徒们在癫狂状态下撕成碎片。宙斯怜悯他,就将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高高挂在空中,这便是天琴座的来历。
Orpheus:['ɔ:fiəs; -fjus]n.杰出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orphic:['ɔ:fik] adj.神秘的,俄耳甫斯的
Orphism:['ɔ:fizəm] n.俄耳甫斯主义,俄耳甫斯教
bard(吟游诗人):古代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bard(吟游诗人)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种姓。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bard:[bɑːd] n.(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svengali(斯文加利):小说中能催眠、操控他人的音乐家
斯文加利(Svengali)是英国小说家乔治·杜·莫里耶(George du Maurier)于1894年出版的经典小说《特丽尔比》(Trilby)中的音乐家,他使用催眠术控制女主人公特丽尔比,使其惟命是从,成为他牟利工具。后人用svengali来形容那些对他人具有极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人,如能使观众如痴如醉的歌星。
svengali:[sveŋ'ɡɑ:li; sfeŋ-] n.斯文加利,如斯文加利一般的人,对他人具有极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人
bard:吟游诗人
发音释义:[bɑːd] n. 吟游诗人
词源解释:来自古凯尔特语bardos(诗人)
bard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助记窍门:bard→巴德→叫“巴德”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
bandwagon:时尚
band, 乐队。wagon, 马车。指19世纪流动的音乐家或演艺团队各地巡演,通常引起轰动。
funk:恶臭,恐慌,懦夫,放克音乐
来自拉丁语fumigare, 烟熏,臭气,难闻,词源同fumigate. 该词最初是白人用来指黑人身上的味道。后来黑人音乐家用该词来形容他们的爵士风格,随着爵士乐的流行,逐渐赋予该词更多的褒义色彩。恐慌,懦夫义据说来自牛津大学俚语,来自难闻的烟臭味。
zoot suit:佐特套装
一种非裔美国音乐家推崇的服饰,zoot可能简单的来自suit的韵律重复。
jam session:即兴演奏会
可能来自jam,挤,引申词义音乐家聚会,济济一堂。或来自jam,果酱,形容音乐会的甜美。session,活动,活动期间。
jazz:爵士乐,爵士舞
一种发源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克里奥尔区的流行音乐或舞蹈,词源不确定,可能来自非洲某语言jasm,精力,活动,衍生俚语词jism,种子,后衍生俚语词jazz。后黑人音乐家用于命名他们创作的一种音乐形式,即爵士。但始料未及的是,该音乐形式在创作出来后,迅速流行于全世界,并赋予了多种褒义词义。因此,也有人评论说:“If the truth were known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word”Jazz”,it would never be mentioned in polite society.”比较funk.
musicianship:音乐才能
来自musician,音乐家,-ship,抽象名词后缀。
wiseacre:自作聪明的人;自以为是的人
这是一个口语用词,意为“自作聪明的人”或“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关于它的由来,流传着以下一则趣闻轶事:
一位拥有大片土地的乡绅在舰队街(Fleet Street)魔鬼酒店(the Devil Tavern)当着英国剧作家、诗人、评论家琼森(Ben Jonson, 1572-1637)的面夸耀自己的地产。琼森打趣地说,“What care we for your dirt and clods? Where you have an acre of land, I have ten acres of wit.”(谁稀罕你那些泥块土垒?你有一英亩地,我就有十英亩才智。)“Good, Mr Wiseacre,”(说得好,Wiseacre先生)那位绅士说道。
另有一则关于音乐家贝多芬的类似轶闻。有一次,他收到一张署名“土地所有者”(landowner)的名片,他便将自己的名片回敬了一张给对方,并附上“智慧所有者”(brainowner)字样。
此类名人轶闻趣事可能有几分可信之处,然而词源学家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wiseacre和acre在词源上没有任何联系,该词是16世纪末从意为“预言者”的中古荷兰语wijsseggher或德语Weissager(相当于英语wise-sayer)演化过来的,无疑俗词源在变化过程中是起了作用的。
punk:朽木,无赖,无知的人,朋客摇滚乐,劣质的,没价值的
可能缩写自spunk,引火物,引火火柴。引申词义腐木,烂木头,后用于指无赖,恶棍等,引申词义劣质的,没价值的。后一批年青的音乐家为表达对传统音乐的反叛,用该词来命名一种新式的摇滚音乐形式。比较funk.
swan-song:(诗人、画家等的)最后作品;告别演出
据西方的古老传说,天鹅平素不唱歌,只在临死前引颈长鸣,歌声哀婉动听。swan song指的就是“天鹅之绝唱”。古希腊神话中天鹅是侍奉阿波罗(Apollo)的神鸟,阿波罗既是太阳神、光明之神,也是音乐之神、诗歌之神,所以天鹅常被喻指才华横溢的的诗人或杰出的歌手等,据此swan song转义为“诗人、音乐家、画家等的最后一部作品或言行等”或“告别演出”。
Dionysus:撒播欢乐和创造力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巴克斯(Bacchus)
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也是狂欢和放荡之神,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巴克斯(Bacchus)。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给人们带来欢乐,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儿子。宙斯爱上了塞墨勒,天后赫拉十分嫉妒,变成公主的保姆,怂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宙斯真身。宙斯拗不过公主的请求,现出原形,结果塞墨勒被雷火烧死,宙斯抢救出不足月的婴儿狄俄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在宙斯大腿里时宙斯走路象瘸子,因此得名“狄俄尼索斯”,意为“瘸腿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的儿子。赫拉派提坦神将刚出生的狄俄尼索斯杀害并毁掉尸身,却被宙斯抢救出他的心,并让他的灵魂再次投生到塞墨勒的体内重生。于是,关于酒神重生不死的故事遍传希腊各地,使人们崇拜不已。
狄俄尼索斯成年后赫拉仍不肯放过他,使他疯癫,到处流浪。在大地上流浪的过程中,他教会农民们酿酒,因此成为酒神,周围聚集了众多信徒。他在信徒们的簇拥下,乘着四轮马车四处游荡。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歌声、笑声和喧闹带到哪里。他的信徒们尤其是女信徒们一路狂饮狂欢,大声喧哗,举止放荡,在极度兴奋时甚至把不敬酒神的音乐家俄尔普斯撕成了碎片。
在古希腊伟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的作品《酒神女信徒》中,年轻的底比斯国王潘修斯因为蔑视和对抗酒神,被酒神施展法力,变成了一头狮子,被以其母亲为首的酒神信徒们在亢奋中撕成了碎片。
传说,酒神曾被一群海盗绑架。他施展法力,用葡萄藤把海盗的船桨和船帆都掩藏起来,招来神兽,最后把海盗变成了海豚。为了报答米达斯国王送回他迷路的恩师,酒神赐予米达斯点石成金的本领。希腊英雄忒修斯在克里特岛的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下,杀死了米诺斯迷宫中的怪物米诺陶后,带着公主逃亡,途中因为相信命运女神的预言而抛弃了公主。酒神按照命运的安排出现在公主面前,娶了公主为妻。
酒神是古希腊人最喜欢的神明之一,是除普罗米修斯以外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神灵。人们每年以酒神节来纪念他,并由此发展出古希腊悲剧和喜剧。酒神精神还激发了许多哲学家的头脑,如德国的尼采。
英语单词Bacchanalia(酒神节)、bacchanal(饮酒狂欢的)和bacchanalian(饮酒狂欢的)都源自酒神的拉丁名字Bacchus(巴库斯)。而单词Dionysia(酒神节)则来自酒神的希腊名字Dionysus(狄奥尼索斯)。形容词dionysian表示“与酒神有关的”。由于酒神喜欢喝酒,喝高后狂欢嬉闹,所以该词又可以表示“狂饮的、狂欢的”。
Bacchanalia:[,bækə'neiljə] n.(古罗马)酒神节
bacchanal: ['bækən(ə)l; -næl] adj.酒神节的,饮酒狂欢的n.酒神节,饮酒狂欢
bacchanalian:[,bækə'neiljən] adj.酒神节的,饮酒狂欢的n.发酒疯的人
Dionysus:[,daiə'naisəs] n.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
Dionysia:[,daiə'niʃən]n.(古希腊)酒神节
dionysian:[,daiə'niziən] adj.酒神的,狂饮的,狂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