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gorilla(大猩猩):迦太基航海家在西非见到的多毛野人

公元前5世纪,一位名叫汉诺(hanon)的迦太基航海家率领一支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探险并写了一本游记。希腊人将他所写的游记翻译成了希腊语。在游记中汉诺写道,他们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有很多长毛野人,雌性多于雄性,皮肤粗糙。当地的黑人向导将这些野人称为gorillai。汉诺等人想抓捕几只野人,但雄性野人非常敏捷地爬到了悬崖顶上,一只也没抓住。最后只抓住了三只雌性野人。但这些野人拼命挣扎,又撕又咬。汉诺等人只好杀死了它们,把它们的皮毛带回了迦太基。

20多世纪后,一位名叫萨维奇(Savage,意为野人)的美国医生兼传教士前往西非传教。1847年,他从西非返回美国,带来了一些某种类似巨人的动物的骨头。他与一名同事给这种动物起了个拉丁学名叫做Troglodytes gorilla,Troglodytes 是“穴居人”的意思,而gorilla即来源于汉诺的叙述。英语单词gorilla(大猩猩)就来自拉丁语gorilla。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想到,汉诺等人发现的野人可能就是大猩猩。不过,也有人根据这些野人被捕获后还有机会又撕又咬的事实推测,它们可能是体型较小的黑猩猩(chimpanzee),而非我们原先认为的大猩猩。

gorilla:[gə'rɪlə] n.大猩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orilla 词源,gorilla 含义。

broom:扫帚

早先英国家庭妇女用来扫地的并非我们今天称之为broom的扫帚,而是叫做besom的扫帚,其实那只是一束带树叶的细枝。当时broom原指“金雀花”,一种枝细叶小花黄的植物。由于扫帚常常用broom的枝叶做成,所以到了大约1000年扫帚逐渐改称为broom,不过besom 一词也一直使用到19世纪以后才渐渐地步了下来。昔日有一种迷信,broom横放在门上可以驱挡妖巫,虽然妖巫能乘broom飞行,但她得先把横置于门上的broom里的细枝或麦秆之类的东西一一数清方能开门人内。

doubting Thomas:怀疑一切的人;多疑的人

出自《圣经 》故事。Thomas乃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据《新约.约翰福音》 第20章第25节,在耶稣复活后,其他门徒看见了对他讲,可他不相信。他说,“Except I shall see in his hands the print of the nails,and thrust my hand into his side,I will not believe."(除非我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则我是不会相信的)。8天之后,耶稣出现在Thomas面前,Thomas触摸到他的伤口,这才相信耶稣真的已经复活了。后来人们就用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一语喻指“怀疑主义者”或“怀疑一切的人”。

wedlock:已婚(状态)

这个词乍一看像是个复合词,由wed和lock合成。从其释义“已婚(状态)”来看,将wedlock理解成being locked in marriage也未尝不可。但若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其中的lock并非我们所熟悉的lock,不含“锁”或“拴住”的意思。wedlock源于古英语wedlāc,由wedd 'pledge'(誓言)加名词后缀lāc 'activity'(活动)构成,原义为marriage bond(婚约)或nuptial vow(婚誓),这反映在to keep wedlock,to break wedlock这样一些早先的短语中。13世纪以后,也许是因为词形变化的缘故,又受了lock词义的影响,wedlock开始用以表示“已婚状态”或“结婚生活”,且多用于(born) in wedlock(婚生的),(born) out of wedlock(非婚生的,私生的)这两个搭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