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tocrat(富豪):掌管地下宝藏的冥王普鲁托
在罗马神话中,朱庇特Jupiter、尼普顿Neptune和普鲁托Pluto三兄弟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Zeus、波塞冬Poseidon和哈迪斯Hades。这三兄弟率领奥林巴斯神族推翻自己的父亲克洛诺斯后,决定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每个人的管辖范围。朱庇特抽中了天界,尼普顿抽中了海洋,而普鲁托则抽中了冥界,成为了冥王。由于地下埋藏着各种各样的宝藏,所以普鲁托拥有大量财富,成为了西方的财神爷。所以从他的名字Pluto中衍生了英语词根pluto-,表示财富。
Pluto: ['plʊto] n.冥王星,冥王
plutocrat:['pluːtəkræt] n.财阀,富豪
plutocracy:[pluː'tɒkrəsɪ] n.财阀政治,金权统治,财阀统治集团
plutolatry:[pluː'tɒlətrɪ] n.拜金主义,财富崇拜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lutocrat 词源,plutocrat 含义。
alt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阿特拉斯背负苍天,痛苦不堪。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 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n.亚特兰大。
Atlantis:[ət'læntis]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thens(雅典):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希腊神话中,雅典娜(Athena)是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神王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据说,宙斯推翻父亲成为神王后,大地女神盖亚和天神乌拉诺斯预言他会被墨提斯所生的儿子推翻。宙斯害怕预言成真,就把墨提斯整个吞入肚中(比他老爸还狠)。后来宙斯头疼难忍,就叫火神劈开他的头颅。随后就见披甲持枪的雅典娜从宙斯的头中跳了出来。
因为雅典娜的身上集合了母亲的智慧和父亲的威力,所以她既是智慧女神,又是女战神。但她与战神阿瑞斯不同,她代表了战争的智慧与计谋。在特洛伊战场上,雅典娜曾经将草包战神及其情人爱神打得屁滚尿流。
雅典娜是希腊城市雅典的庇护神。传说,希腊人在爱琴海边新建了一座城。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成为这座城的庇护神,互不相让。宙斯裁定,每个人给这座城市送一件礼物。谁的礼物被选中,该城就归属谁。波塞冬的礼物是象征战争利器的战马,而雅典娜的礼物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雅典人选中了和平而不是战争,于是雅典娜就成为了雅典的庇护神。
希腊城市雅典(Athens)的名字就来自雅典娜的名字Athena。另外,表示“图书馆”的单词athenaeum也来自雅典娜的名字。
Athena: [ə'θi:nə]n.雅典娜
Athens: ['æθɪnz] n.雅典
fury(暴怒):罗马神话中的复仇三女神
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被其子克洛诺斯阉割时,溅出的精血使大地女神盖亚受孕,诞生了三位复仇女神。在希腊语中,她们被统称为厄里倪厄斯Erinyes(愤怒的人),在拉丁语中被统称为Furies,与拉丁语furere(愤怒)相关。她们的形象为三个身材高大的妇女,头上长着蛇发,眼中流出血泪,双肩生有翅膀,手执火把和蝮蛇鞭。她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杀人凶手,尤其是谋杀血亲的人,使他们受到良心的煎熬,直到丧失理智。为了避免激怒她们,凡人不敢直呼她们的名字,只能称她们为“温和的人”(the kindly ones)。
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回国后被妻子谋杀。他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了替父亲报仇,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结果被复仇三女神追捕,一路逃到太阳神的神殿躲藏起来。复仇女神们来到智慧女神雅典娜面前请求裁决,雅典娜召集众法官,对俄瑞斯忒斯进行了审判。法官们投票表决相持不下。于是雅典娜投了至关重要的一票,判俄瑞斯忒斯无罪。复仇女神们不肯善罢甘休,声称这个审判将会给雅典城带来灾难。最后,雅典民众承诺要为复仇女神们建一座神庙,才使得复仇女神们放弃了复仇的想法。
英语单词fury就源自复仇女神的拉丁语名字Furies。
fury:['fjʊərɪ] n.狂怒,暴怒,激怒者
furious:['fjʊərɪəs] adj.狂怒的,激烈的,热烈兴奋的,喧闹的
epilogue(结语):希腊神话中的后知后觉者埃庇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他被视为愚昧的象征。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后知后觉者”。传说在创造动物和人类时,他负责赋予每种动物一项本能,他把勇敢赐给狮子,把快跑的能力给了兔子,把敏锐的眼力给了老鹰,这样一个一个把所有好的才能给了动物,轮到人类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来给他们作为生存的依靠。普罗米修斯就是为了弥补弟弟的疏忽和过错,才传授给人类各种技能,并为人类盗取火种。
埃庇米修斯的名字Epimetheus就是“后知后觉者”的意思,其中的词根epi表示在……后面,在……上,在……周围,等于单词upon。
epimetheus:[,epi'mi:θju:s; -θi:əs] n.埃庇米修斯,土卫十一
epilogue: ['epɪlɒg] n.结语,尾声。记:epi后+logue话→后面的话
epidemic:[epɪ'demɪk] n.传染病,流行病adj.传染的,流行的。记:epi在……周围+dem民众+ic→在民众中流传的
episode: ['epɪsəʊd] n.插曲,一段情节,剧集。记:epi在……上+sode路→在路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consider(考虑):观察群星,思索吉凶
英语单词consider(考虑)同样也与古代的占星术有关。它源自拉丁语considerare,由con(一道,集群)+siderare(源自sideris,星星)构成,字面意思就是“仔细观察群星,思索其中蕴含的吉凶信息”,后来词义逐渐演变为“观察、研究,琢磨、思索、考虑”。英语单词sider源自拉丁语sideris,表示“星星”。古人发现星星掉下来后变成了陨石,而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所以词根sider又衍生出“铁”的含义。
consider:[kən'sɪdə] v.考虑,思索,细想
sidereal:[saɪ'dɪərɪəl] adj.恒星的,星星的
siderite: ['saɪdəraɪt; 'sɪd-] n.菱铁矿,陨铁。记:sider铁+ite矿石→菱铁矿
siderolite:['saɪdərəlaɪt] n.铁陨石。记:sider铁,星星+lite小东西→掉下来的小星星→铁陨石
album(相册):古罗马时期的白色公告板
古罗马政府每天在议事厅外的广场上,以手抄公告方式,向市民报道重大公事,如议案进程,审判结果等。这种手抄公告被历史学家称为“每日纪闻”(Acta Diurna),先后出版数百年之久,有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份官方的报刊”。它其实是一块树立在广场中的木板,上面涂有白蜡,由专人每天在上面发布公告。这份最早的报刊在当时叫做album,本意是“白色”,是拉丁语albus(白)的中性形式,英语词根alb(白)也源自albus。
16世纪时,人们使用一种空白的本子来搜集名人的签名,并把这种本子也叫做album,意思就是“空白的本子”。19世纪,人们管相册、集邮册也叫做album,因为它们都是“空白的本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唱片问世后,人们管唱片也叫做album,因为唱片的封套很像一个album。
album:['ælbəm] n.相册,唱片集,集邮册,签名纪念册。记:alb白+um场所→空白之处→空白的本子
albino:[æl'biːnəʊ] n.白化病,白化病人
Alps: [ælps] n.阿尔卑斯山。记:alp=alb,白色的山
albumin: ['ælbjʊmɪn] n.白蛋白,清蛋白
parliament(议会):英王召集贵族和教士讨论朝政的会议
在中世纪的英国,当国王觉得有必要召集一些贵族、教士来讨论朝政时,就会专门召集一次会议,这种会议就叫做parliament。这个单词来自法语parlement,是动词parler(说话、发言)的名词形式。parliament的字面意思就是“开会、讨论”,后来才演变成了一种常设机构和国家政治制度。最初在英语中保持了parlement这种法语拼写形式,后来受了拉丁语parliamentum的影响,才演变为现在的拼写形式parliament。源自法语单词parler的英语单词还有parlour(会客室)、parley(会谈)等。
parliament:['pɑːləm(ə)nt] n.议会,国会
cabinet(内阁):英王与亲信讨论国家大事的密室
英语单词cabinet(内阁)源自法语,是cabin(小屋、客舱、船舱)的指小形式,也就是比小屋更小的空间,用于收藏标本、财宝的壁橱或密室。
内阁是由中世纪英国国王的顾问机构枢密院(the Privy Council)中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1066年的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统治,设立了中央管理机关“御前会议”,御前会议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和办事机构。到了15世纪,国王的御前会议更加固定和完善,发展成为枢密院,以后枢密院中又分设若干个委员会,分管各项事务,其中外交委员会地位最显要,也最得英王的信任。从查理二世、威廉三世到安娜女王,在庞大的枢密院会议上讨论政务之前,英王总要与该委员会的少数亲信大臣聚集于一个小房间,秘密开会讨论。因此人们便该委员会称为cabinet。后来该词用于指政府中的核心成员。
cabin:['kæbɪn] n.小屋、客舱、船舱
cabinet:['kæbɪnɪt] n.内阁,壁橱,小陈列室adj.秘密的,内阁的
essay(随笔):在写作上的随意尝试
单词essay来自法语单词essai,原意是“尝试”,后来用来表示“随笔”,所以它指的是任何人在写作方面的小尝试,如学生的习作、日常随笔所写的一些小文章。跟它相反的就是专业的、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或论文。essay这种文学体裁源于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随笔”(essai),文体自由,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极为广泛,他读书后的感想、理解、评论,他到各国旅行中的见闻,冥思苦索得出的人生哲理、格言警句,都写进他的随笔集中。英国哲学家和语言大师培根所著的“随笔集”(Essays)是第一部重要的英文随笔集。美国学生申请大学时,往往需要提交几篇essay,相当于我们高考中的命题作文。
essay:['eseɪ] n.散文,随笔,小品文
digest(文摘、消化):东罗马帝国的《法学汇编》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 )下令将罗马法学家学说的摘要汇编出版,全书共50卷,英语称该书为Pandects,又名Digest。digest一词源自拉丁语digests,表示“a collection of writing”(文集),最初仅用来表示该书,以后逐渐由专有名词转变为普通名词,泛指“摘要”、“文摘”或“汇编”。digest还有“消化”的意思,这个含义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动词digerere,表示“to dissolve,separate”(分解,分离)。因此,digest还可以作动词用,表示“消化”。
digest: [daɪ'dʒɛst] n.文摘,摘要v.消化,吸收
invest(投资):购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投资狂潮
17世纪初期,西方的英、法、荷等国纷纷向东半球开展殖民扩展,并设立多家“东印度公司”负责殖民地的经贸事务,实际上是西方列强侵略盘剥印度等地的工具。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采取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即通过向全社会融资来筹集资金。160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当时,东印度公司成了国家的摇钱树,源源不断地从东方带来巨大财富。在海外财富的刺激下,成千上万的人把自己的积蓄投入给东印度公司,希望将来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invest这个原本与金融毫无关系的单词衍生出了“投资”的含义。
英语单词invest来自investire,本意是“穿上正式的制服”,由in(进入)+vestire(衣服)构成,英语单词vest(背心,汗衫)就源自vestire。人们将手中的钱换成东印度公司股票时,就像是给财富换上了一件神奇的衣服,一件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衣服,所以人们用invest这个单词来比喻这种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invest也就产生了“投资”的含义。有趣的是,股票交易所中的交易员都身穿马甲(in vest)。
invest[ɪn'vest] v.投资,投资于;覆盖,包围
investment:[ɪn'ves(t)m(ə)nt] n.投资,投入,封锁
vest: [vest]背心,汗衫,马甲vt.授予,使穿衣服vi.归属,穿衣服
grape(葡萄):采集葡萄的钩子
在英语中,葡萄酒是wine,葡萄藤是vine,为什么葡萄偏偏是grape呢?原来,在古英语中,葡萄本是winberige(wine berry),后来才被来自古法语的grape取代。而grape源自古日耳曼语krappon,本指采集葡萄的钩子,其根本词义是“弯曲”。与此同源的英语单词还有grapnel(抓钩)、crumple(使起皱)、crimp(使卷曲)、cramp(抽筋)、cripple(跛子)。
grape:[greɪp] n.葡萄,葡萄酒,葡萄树
Helen of Troy:倾国倾城,红颜祸水,害人精
Helen of Troy 直译为“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海伦(Helen)是宙斯和凡人勒达所生的女儿,随母亲在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宫里长大。当海伦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已经美若天仙,曾经被忒修斯劫走,后来被两位哥哥救回。海伦成年后,前来求婚的希腊贵族挤破了头,差点为了她自相残杀起来。后来,求婚者之一的奥德修斯建议大家尊重海伦自己的选择,并发誓尊重并帮助海伦所选中的丈夫。海伦选中了墨涅俄斯 (Menelaus),后者也因此继承了斯巴达王位。
Helen 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 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轮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 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而爆发这场战争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轮而打了起来,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也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现代英语中, Helen of Troy 这个成语,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The Web of Penelope: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The Web of Penelope”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A Penelope's Web: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A Penelope's Web”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Argonauts(冒险家):乘坐阿耳戈号去夺取金羊毛的希腊英雄们
在希腊神话中,希腊英雄伊阿宋为了夺回父亲的王位,被迫答应为篡位的叔父前去遥远的 科尔喀斯夺取金羊毛。他召集了50名英雄好汉,一道乘坐“阿耳戈号”大船前往科尔喀斯。“阿耳戈号”以它的建造者阿耳戈斯所命名,是当时希腊最大的船。根 据雅典娜的指示及帮助,此船用了浸在水中不烂的坚木所建。乘坐该船远行探险的这群英雄就被称为“阿耳戈英雄”(Argonauts)。
阿耳戈英雄们经历了重重险阻后终于到达了科尔喀斯。科尔喀斯国王女儿美狄亚中了爱神 之箭,爱上了伊阿宋,帮助伊阿宋通过了国王的考验,并夺取了金羊毛。英雄们再次经历各种险阻,成功返回伊阿宋的祖国。美狄亚再次帮助伊阿宋杀死了仇人,但 他们俩并未夺回王位,而是被逐出王国,流亡至另外一个国家。在这里,伊阿宋抛弃了美狄亚,准备与当地国王的女儿结婚。美狄亚展开血腥报复,将伊阿宋的新娘 和岳父毒死,并杀死了自己与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儿子后越走高飞。孤苦伶仃的伊阿宋最后在阿耳戈号上睡觉时,早已腐朽的大船倒下将其压死。
Argonauts:['ɑːg(ə)nɔːt] n.冒险家,阿耳戈英雄(常用复数形式)
dionysian(狂饮的):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也是狂欢和放荡之神,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巴克斯(Bacchus)。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给人们带来欢乐,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儿子。宙斯爱上了塞墨勒,天后赫拉 十分嫉妒,变成公主的保姆,怂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宙斯真身。宙斯拗不过公主的请求,现出原形,结果塞墨勒被雷火烧死,宙斯抢救出不足月的婴儿狄俄 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在宙斯大腿里时宙斯走路象瘸子,因此得名狄俄尼索斯,意为“瘸腿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狄俄尼索斯是宙斯与珀耳塞福涅的儿子。赫拉派提坦神将刚出生的狄俄尼索斯杀害并毁掉尸身,却被宙斯抢救出他的心,并让他的灵魂再次投生到赛米莉的体内重生。于是,关于酒神重生不死的故事遍传希腊各地,使人们崇拜不已。
狄俄尼索斯成年后赫拉仍不肯放过他,使他疯癫,到处流浪。在大地上流浪的过程中,他 教会农民们酿酒,因此成为酒神,周围聚集了众多信徒。他在信徒们的簇拥下,乘着四轮马车四处游荡。无论走到哪里,就把歌声、笑声和喧闹带到哪里。他的信徒 们尤其女信徒们一路狂饮狂欢,大声喧哗,举止放荡,在极度兴奋时甚至把不敬酒神的音乐家俄尔普斯撕成碎片。
在古希腊伟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的作品《酒神女信徒》中,年轻的底比斯国王潘修斯因为蔑视和对抗酒神,被酒神施展法力,变成了一头狮子,被以其母亲为首的酒神信徒们在亢奋中撕成了碎片。
传说,酒神曾被一群海盗绑架。他施展法力,用葡萄藤把海盗的船桨和船帆都掩藏起来, 招来了神兽,最后把海盗变成了海豚。为了报答米达斯国王送回他迷路的恩师,赐予米达斯点石成金的本领。希腊英雄忒修斯在克里特岛的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下, 杀死了米诺斯迷宫中的怪物米诺陶后,带着公主逃亡,途中因为相信命运女神的预言而抛弃了公主。酒神按照命运的安排出现在公主面前,娶公主为妻。
酒神是古希腊人最喜欢的神明之一,是除普罗米修斯以外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神灵。人们每年以酒神节来纪念他,并由此发展出古希腊悲剧和喜剧。酒神精神还激发了许多哲学家的头脑,如德国的尼采。
英语单词dionysian就来源于酒神的名字,表示与酒神有关的。由于酒神喜欢喝酒,喝高后狂欢嬉闹,所以该词又可以表示狂饮的、狂欢的。
Dionysus:[,daiə'naisəs]n.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
dionysian:[,daiə'niziən]adj.酒神的,狂饮的,狂欢的
antaean(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俄斯
在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该亚和海神波塞冬生下了一个巨人,名叫安泰俄斯 (Antaeus)。他力大无穷,并且只要接触地面即可从大地女神那里获得源源不穷的力量。安泰俄斯居住在利比亚,强迫所有经过他的土地的人与他摔跤,并 把他们杀死。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收集死者的头骨好为他的父亲波塞冬建立一座神庙。当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经过利比亚时,安泰俄斯也要求他与自己 摔跤。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俄斯的秘密,于是将安泰俄斯举到空中使其无法从该亚那里获取力量,这样才把他扼死了。
英语单词antaean(巨大的)就来自巨人安泰俄斯的名字Antaeus。
antaean:[ænˈti:ən] adj.巨大的,安泰俄斯的
atl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 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 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命去盗金苹果时,特意请阿特拉斯帮忙,因为看守金苹果的三姐 妹是阿特拉斯的女儿。为了让阿特拉斯去盗金苹果,赫拉克勒斯自告奋勇替阿特拉斯擎天。等到成功盗取金苹果后,阿特拉斯却反悔不想擎天了,于是跟赫拉克勒斯 商量说等他把金苹果交给赫拉后再回来接替他。聪明的赫拉克勒斯看穿了阿特拉斯的意图,假装同意,但要求阿特拉斯先替他扛一会儿,他去找个垫肩垫在肩上。等 阿特拉斯接过苍天后,赫拉克勒斯捡起金苹果,一溜烟就跑了。
还有传说,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因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 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 n.亚特兰大,大西洋城。
Atlantis:[ət'læntis] 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tlantean:[,ætlæn'ti:ən] adj.力大无比的,亚特兰蒂斯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