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星期三):北欧神话的主神奥丁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Odin,古英语为Woden)是阿萨神族的至高神,是诸神之父,世界的统治者。他曾以一人之力冒险闯入冥界,为人类取得古文字,从而拥有大量知识,并因此而失去一只眼睛。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骑八足神马,手持名枪“冈尼尔” (Gungnir),居住在“英灵殿”(Valhalla,瓦尔哈拉)中。据说凡是在战争中英勇战死的武士,死后都能进入英灵殿,共同迎接“诸神的黄昏” 中最后的决战。因此北欧武士在战场上都视死如归,以死后能进入英灵殿为荣。
英语中的星期三就是以主神奥丁命名的,英语单词Wednesday来自古英语单词wodnesdaeg,字面意思就是Woden’s day(奥丁之日)。
Wednesday:['wenzdeɪ; -dɪ]n.星期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Wednesday 词源,Wednesday 含义。
barge(驳船):古埃及人用来运输货物的拖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在科普特语中称为baris。这种船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s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s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s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s,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barge:[bɑːdʒ] n.驳船,拖船vt.用驳船运输,笨拙或粗鲁地闯入vi.蹒跚,闯入
centaury(矢车菊):西方神话中的半人马怪
半人马怪(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半人马怪普遍被人看作是一种边缘生物,是两种本性的结合,既代表了未驯服的野性自然,也代表了人的理性。
在很多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怪是狂野的象征。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半人马怪闯入婚礼现场,绑走了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宾客。国王Pirithous和朋友Theseus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半人马怪,这就是著名的“半人马怪大战”。还有一个名叫Nessus的半人马怪绑架了一名叫做Deianeira的少女。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射死了Nessus,解救了Deianeira。但Nessus在临死前欺骗Deianeira,给她一袋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只要让他碰到这袋血就可以让他回心转意。Deianeira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这袋血洒到赫拉克勒斯身上。结果赫拉克勒斯就被毒血烧死了,死后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另一方面,在一些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怪的形象富含理性,扮演导师的角色,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来自肯陶洛斯族的喀戎(Chiron),在荷马史诗中多次出场,以其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阿斯克勒庇俄斯等英雄的老师,还献出自己的生命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半人马怪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半人马怪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 n.半人马怪,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 n.矢车菊
bust:爆裂、破产、逮捕
发音释义:[bʌst] v.n.(使)爆裂;(使)破产;逮捕;闯入;打破;弄坏;驯服;使降职;在现场抓住
词源解释:是burst(爆炸、爆发)的变体,出现于1806年。
barge:驳船、闯入
发音释义:[bɑːdʒ] n. 驳船;平底货船;大型游船vi. 蹒跚;闯入vt. 用船运输;蛮不讲理地闯入或打扰某事物
词源解释:barge←古法语barge(小帆船)←拉丁语barica←希腊语baris←古埃及语bari(古埃及的一种小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称为baris。这种船用橡胶树的木板做成,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常见搭配:barge in(闯入)
interloper:闯入者
inter-,在内,在中间,相互,-lop,跑,跳,词源同leap,elope.引申词义闯入者。
obtrude:强行闯入
ob-,向前,朝向,-trud,插,推,词源同extrude,threat.即前插,前推,引申词义强行闯入。
obtrusive:显眼的,扎眼的
来自obtrude,前插,强行闯入,-ive,形容词后缀。引申词义炫耀的,扎眼的。
extrude:压出;挤出
单词threat指“威胁”,威胁某人就是给其施加压力,所以该词本义和“压”有关,词根-trud-"压,推,挤"与之同源,体会二者发音的对应关系(见图);词根trud:extrude(压出),intrude(打扰;闯入),protrude(伸出),obtrude(打扰;闯入)。
hacker:黑客
此乃人所皆知的计算机术语,指通过互联网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者,即“黑客”。其实汉语黑客就是从hacker音译而来。译音本身就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是个贬义词。Hacker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原先是个褒义词,指计算机迷,或精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人,即计算机行家,电脑高手,他们善于从互联网中发现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到80年代中,有些Hacker出于不良动机,或为查看、更改、窃取保密数据,或为干扰破坏计算机程序,擅自侵入他人计算机网络,人们便称之为malicious(恶意的)hacker。嗣后该形容词常备略去不用,遂使hacker的词义发生了由褒而贬的变化。从hacker逆生的动词形式to hack(into)表示“非法闯入”或“擅自侵入”。
traipse:磨蹭,拖沓地行走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法语方言 trepasser,侵犯,打扰,擅自闯入,词源同 trespass.或来自日耳 曼某语言,如德语 traben,流浪,词源同 trap,tramp.-s,表反复或过去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