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tal(总有一死的):罗马神话的死神墨尔斯
在罗马神话中,死神叫做墨尓斯(Mors),对应于古希腊神话中的桑纳托斯(Thanatos)。在西方文化中,墨尓斯常被描绘为身着黑色长袍,手持长柄镰刀,用来砍倒将死之人。
从墨尓斯的名字Mors中产生了英语词根mort,表示死亡。
mortal: ['mɔːt(ə)l] adj.凡人的,致死的,总有一死的n.人类,凡人
immortal: [ɪ'mɔːt(ə)l] adj.不朽的,长生不死的,神仙的n.神仙,不朽人物
mortality: [mɔː'tælɪtɪ]n.死亡数,死亡率,必死性
moribund: ['mɒrɪbʌnd] adj.垂死的,停滞不前的n.垂死的人。记:mori死亡+bund边界(bound)→处于死亡的边界→濒死的
mortician: [mɔː'tɪʃ(ə)n] n.殡葬业者,丧事承办人
mortuary: ['mɔːtjʊərɪ; -tʃʊ-] n.太平间adj.死的,悲哀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ortal 词源,mortal 含义。
harmony(和谐):希腊神话中的和谐女神哈耳摩尼亚
哈耳摩尼亚(Harmonia)是希腊神话中代表和谐和协调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神祇为孔科耳狄亚(Concordia)。哈耳摩尼亚的对头是不和女神厄里斯。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她是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洛狄忒私通所生的女儿。
哈耳摩尼亚以其于婚礼所收项链而为人熟悉。当雅典娜把底比斯交给卡德摩斯统治时,宙 斯把哈耳摩尼亚许给卡德摩斯。婚礼上,诸神齐来庆贺。爱神阿芙洛狄忒的丈夫,火神赫淮斯托斯也来参加婚礼,并为新娘献上一件他亲手做的一件无袖长袍和一条 项链。但由于对爱神与战神的痛恨,赫淮斯托斯对项链施加了诅咒,凡是戴上该项链的人都会遭遇不幸。这就是著名的“哈耳摩尼亚项链”。
英语单词harmony就来自哈耳摩尼亚的名字Harmonia。
harmony:['hɑːmənɪ] n.和谐,和睦,协调
harmonic:[hɑː'mɒnɪk] adj.和谐的,和睦的,协调的,和声的n.谐波,和声
Harmonia’s necklace:不祥之物,祸根
mort-(死亡):罗马神话的死神墨尔斯
在罗马神话中,死神叫做墨尓斯(Mors),对应于古希腊神话中的桑纳托斯(Thanatos)。在西方文化中,墨尓斯常被描绘为身着黑色长袍,手持长柄镰刀,用来砍倒将死之人。
从墨尓斯的名字Mors中产生了英语词根mort,表示死亡。
mortal:['mɔːt(ə)l]adj.凡人的,致死的,总有一死的n.人类,凡人
immortal:[ɪ'mɔːt(ə)l]adj.不朽的,长生不死的,神仙的n.神仙,不朽人物
mortality:[mɔː'tælɪtɪ] n.死亡数,死亡率,必死性
moribund:['mɒrɪbʌnd]adj.垂死的,停滞不前的n.垂死的人。记:mori死亡+bund边界(bound)→处于死亡的边界→濒死的
mortician:[mɔː'tɪʃ(ə)n]n.殡葬业者,丧事承办人
mortuary:['mɔːtjʊərɪ; -tʃʊ-]n.太平间adj.死的,悲哀的
phoenix(凤凰):阿拉伯神话中浴火重生的长生鸟
和单词drag一样,英语单词phoenix虽然被翻译为“凤凰”,但与东方传说中 的“凤凰”还是有较大的差异。phoenix是阿拉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因为拥有紫色外观而得名,在阿拉伯语中,phoenix就是“紫色”的意思。 腓尼基人(Phoenician)也是因为身穿紫色长袍而得名。这种神鸟每过500年就会飞往埃及,搭起一个火堆自焚,然后从灰烬中再生,所以它能长生不 死。而中国的“凤凰”是百鸟之首,是一种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并没有浴火重生、长生不死的特点。严格说来,这两种鸟除了都是神话传说外,并没有多少共同 点。
phoenix:['fiːnɪks]n.凤凰,死而复生的人
succinct(简洁的):把衣服下摆扎进腰带的简洁装束
古代希腊人、罗马人的衣服样式都是袍子。里面穿的贴身短袍子叫tunic,长不过膝,中间用腰带束起来,相当于现代人所穿的衬衫。外面再穿上比较宽松的长袍。农民等劳动阶层通常不穿长袍,直接穿tunic做外衣。由于tunic的下摆在劳动时碍事,他们还往往把tunic的下半截往上提,用腰带将tunic的下摆扎在腰间。这种装束显得简洁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英语单词就来源于这种装束。它来自拉丁语succinctus,是succingere的完成时态。而后者由sub(下面)+cingere(系、捆扎)构成,字面意思就是“把衣服下摆扎好”。
succinct:[sək'sɪŋ(k)t] adj.简洁的,简练的,紧身的
pajama(睡裤):印度、波斯人穿的宽松裤子
英语单词pajama(美式英语写为pyjama)是个地道的外来词,来自印地语pajama,而后者来自波斯语paejamah,由pae(leg)+jamah(clothing)构成,字面意思就是“leg clothing”,即“裤子”的意思,指的是印度、波斯等人常穿的一种宽松裤子,用绳子系在腰上,既可以在晚上睡觉时穿,也可以在白天当做休闲服穿。
欧洲人原本流行穿着长袍入睡。到了1880年左右,西方开始流行东洋风。人们将pyjama 这种服装从亚洲殖民地带回本国,从此便成为男性的睡裤,并还为此配上了睡衣。不过,裤装睡衣成为主流却是半个世纪之后的事情了,其导火线是1934年的电影《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当时以性感著称的男演员克拉克·盖布尔(Clark Gable)在片中有穿着裤装睡衣就寝的画面,裤装睡衣才真正成为主流。
1920年代末期至1930年代,裤装睡衣也快速地在女性之间普及开来。当时女生们流行穿着睡衣通宵聚会,举行所谓的“睡衣派对”。
和trouser(裤子)一样,pajama通常以复数形式pajamas出现,因为它有两个裤管。
pajama:[pə'dʒɑːmə] n.睡裤,裤装睡衣
triumph(凯旋):古罗马庆祝胜利的凯旋式
凯旋式是古罗马人庆祝军队凯旋归来的一种十分隆重的庆祝仪式,是军事将领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要想获得这种礼遇,必须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必须是军队的“统帅”并且拥有国家的统治大权、对外战争获得重大胜利等。获得凯旋式礼遇的将领被称为“凯旋者”。在仪式上,凯旋者头戴花环,脸被涂红,身穿特制长袍,乘坐金色战车,从专为凯旋式而设的城门中进入罗马城内。他的身旁紧跟着一名奴隶,不断在他耳旁低语:“记住,你只是一名凡人。”
参加凯旋式的还有凯旋者的部分军队。他们扛着标语,赶着满载战利品的大车,参加游行。队伍中往往还有被俘的俘虏以及用来祭祀的牺牲品。游行队伍按规定路线到达终点后,将处死一名战俘,将其他俘虏转卖为奴隶。在向朱庇特神奉献牺牲后,仪式结束,宴会开始,所有人开始豪饮狂欢。
在古拉丁语中,“凯旋式”叫做triumphus,可能来自古希腊语thriambos,意为“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赞歌”。英语单词triumph(凯旋)就来源于此。
triumph: ['traɪʌmf] n.凯旋,胜利vi.得胜,成功
triumphal:[traɪ'ʌmfl] adj.凯旋的,胜利的
triumphant:[traɪ'ʌmfənt] adj.胜利的,得意洋洋的
deshabille:赤身裸体
des-, 使相反。-hab, 穿着,词源同habit(长袍,道袍),exhibit. 即脱去衣服,使赤身裸体。
snob:势利的人,自命不凡者
旧时在牛津、剑桥等英国大学的学生名册中,出身高贵的学生姓名后面标有NOB的宇样,NOB是nobility(高贵的出身,贵族身分)一词的简略形式;而出身平民的普通学生其姓名则被标以s.nob.,这是拉丁语sine nobilitate‘without nobility1’(无高贵出身)的缩略。据认为,英语snob一词可能即由此而来,因此最初含有低贱者或平民之意。长期以来剑桥师生曾一直用该词来指“市民”( townsman),以别于“穿长袍的大学师生”(gownsman)。snob的今义据说是英国小说家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 - 1863)最先使用的。 1847年他出版了著名散文集《势利人脸谱》(Boak of Snobs),这是由45个特写组成的英国社会各阶层势利人的肖像。他把英王乔治四世(George IV,1762 - 1830)也称作snob,因为他以“欧洲第一绅士”自诩,但身上却丝毫没有绅士的特征。经萨克雷这么一用,snob成了一个常用词,现通常多指“势利的人”或“自命不凡的人”。
rohe:长袍
据认为,robe和rob同源,尽管它们今天的释义相去甚远,robe意指“长袍”,而rob则意为“抢劫”。robe借自古法语robe,原义是“战利品”或“掠夺物”。古时候士兵的战利品多半是长袍及其它衣物。他们总是将俘虏身上的衣服剥光。其实,远在手表、汽车、电视机等问世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长袍或其它衣物,还有马,恐怕就是古代士兵和强盗通常所能掠夺到的物品了。正是由于这个关系,robe一词不论在法语里还是在英语里,后来都由“掠夺物”转而指“长袍”了。
escape:逃脱,逃避
该词源自拉丁语excappare,由ex-(相当于out of)和cappa(相当于cape/cloak)两部分组合而成,所以整个词字面上原来是“迅速脱下披肩”(slip out of one's cape/cloak)的意思。古代士兵打了败仗以后,为了逃跑得更快往往丢盔弃甲或弃甲曳兵。古罗马时代一个窃贼被人逮住或即将被人逮住时,为了便于脱逃,往往猛地褪下长袍夺门而出。其实,这也是一般人在即将被捉住时挣脱对方的惯用手段。大概正是出于这种联系该词嗣后被赋予了“逃脱”“逃避”等词义。
cardinal:基本的,红衣主教(的),深红色的
一词多义现象在英语中十分普遍,cardinal即为一典型例词。它源于拉丁语cardo‘hinge’(铰链),从cardo的派生形式cardinalis(和铰链有关的)演变而来。由于铰链对机器、门窗等所起的关键作用,所以cardinal的最早词义之一是“主要的”、“基本的”。在罗马天主教的教皇选举中,其结果取决于(hinged on)红衣主教。红衣主教是天主教的最高主教,分掌教庭各部和许多国家重要教区的领导权。因此cardinal一词最初喻指“红衣主教(的)”。由于红衣主教身着红色长袍,cardinal又进一步引申为“深红色(的)”“鲜红色(的)”。18世纪在新大陆发现了一种红羽毛的鸟,cardinal又成了鸟名,汉语译成“红衣凤头鸟”或“北美红雀”。
Luna:古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卢娜
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叫做Luna(卢娜),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Selene(塞勒涅)。她是光亮之神的女儿,太阳神和黎明女神的姐妹。她的形象为身穿长袍的美女,头饰月轮,两匹白色的天马拉着她的银车驶过夜空,为世界洒下清冷光辉。她爱上了英俊的牧羊人恩底弥翁。每天夜间,卢娜都从空中飘下偷吻熟睡中的牧羊人。然而女神的失职引起了主神宙斯的注意。为了消除凡人对女神的诱惑,宙斯给了恩底弥翁两个选择:任何形式的死亡;或者在永远的梦幻中青春永在。牧羊人选择了后者。于是卢娜每天晚上,来到他沉睡的山洞,亲吻他的脸颊。最后她为自己的爱人生下了五十个女儿。
月亮的阴晴圆缺影响地球的潮汐涨退甚至生物周期,故此古时的人们相信月亮拥有使人疯狂的魔力,人狼等传说亦是因此而生。
词根lun:月亮。变体:
Luna:['lju:nə]n.月亮,月神
lunar:['lju:nə]adj.月亮的,阴历的
semilunar:[,semɪ'luːnə]adj.半月形的
plenilune:['pli:nilju:n,'ple-]n.满月
circumlunar:[,sə:kəm'lju:nə] adj.绕月飞行的,环月的
lunatic:['lju:nətik]adj.精神错乱的
lunacy:['lju:nəsi]n.精神失常
Harmonia:希腊神话中的和谐女神哈耳摩尼亚
哈耳摩尼亚(Harmonia)是希腊神话中代表和谐和协调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神祇为孔科耳狄亚(Concordia)。哈耳摩尼亚的对头是不和女神厄里斯。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她是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洛狄忒私通所生的女儿。
哈耳摩尼亚以其在婚礼所收的项链而为人熟悉。当雅典娜把底比斯交给卡德摩斯统治时,宙斯把哈耳摩尼亚许给卡德摩斯。婚礼上,诸神齐来庆贺。爱神阿芙洛狄忒的丈夫、火神赫淮斯托斯也来参加婚礼,并为新娘献上一件他亲手做的一件无袖长袍和一条项链。但出于对爱神与战神的痛恨,赫淮斯托斯对项链施加了诅咒,凡是戴上该项链的人都会遭遇不幸。这就是著名的“哈耳摩尼亚项链”。
哈耳摩尼亚的名字Harmonia在希腊语中就是“和谐”的意思。英语单词harmony(和谐)就来源于此。
harmony:['hɑːmənɪ] n.和谐,和睦,协调
harmonic:[hɑː'mɒnɪk] adj.和谐的,和睦的,协调的,和声的n.谐波,和声
Harmonia’s necklace:不祥之物,祸根
Mors:死神墨尔斯/桑纳托斯(Thanatos)
在希腊神话中,掌管死亡的是死神桑纳托斯(Thanatos)。他是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儿子,睡神许普诺斯的孪生兄弟。桑纳托斯住在冥界,手执宝剑,身穿黑斗篷,有一对发出寒气的黑色大翅膀,他会飞到快要死亡的人的床头,用剑割下一缕那人的头发,那人的灵魂就会被他摄走。桑纳托斯心地善良,不会采用暴力手段夺走人的生命,而是常常请他的孪生兄弟睡神帮忙,先使人入睡,然后在睡梦中带走他的灵魂。
桑纳托斯曾经被狡猾的凡人西绪福斯(Sisyphus)欺骗过。西绪福斯作恶多端、异常狡猾。他见到桑纳托斯到来,假装好奇地询问死神带来的镣铐是如何工作的。桑纳托斯向他演示镣铐的工作原理,结果反而把自己锁住了,西绪福斯因此逃过一劫。
从桑纳托斯的名字Thanatos产生了英语词根thanato,表示“死亡”。单词euthanasia(安乐死)、thanatology(死亡学)等就来源于此。
在罗马神话中,死神叫做墨尓斯(Mors),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桑纳托斯。在西方文化中,墨尓斯常被描绘为身着黑色长袍,手持长柄镰刀的阴森老人。墨尓斯的名字Mors在拉丁语中就是“死亡”的意思,英语中表示“死亡”的词根mor-/mort-就来源于此。
thanato-:死亡
euthanasia:[,juːθə'neɪzɪə] n.安乐死,安乐死术
thanatology:[,θænə'tɒlədʒɪ] n.死亡学
mor-/mort-:死亡
mortal:['mɔːt(ə)l] adj.凡人的,致死的,总有一死的n.人类,凡人
immortal:[ɪ'mɔːt(ə)l] adj.不朽的,长生不死的,神仙的n.神仙,不朽人物
mortality:[mɔː'tælɪtɪ] n.死亡数,死亡率,必死性
moribund:['mɒrɪbʌnd] adj.垂死的,停滞不前的n.垂死的人
mortician:[mɔː'tɪʃ(ə)n] n.殡葬业者,丧事承办人
mortuary:['mɔːtjʊərɪ; -tʃʊ-] n.太平间adj.死的,悲哀的
stole:圣带,女用披肩,长围巾
来自古英语 stole,长袍,圣带,来自拉丁语 stola,长袍,圣衣,祭衣,来自希腊语 stole,长袍, 来自 stellein,放置,穿上,来自 PIE*stel,放置,站立,词源同 stall,still.引申词义披肩,围巾。
toga:托加袍
来自拉丁语 toga,斗篷,来自 PIE*teg,*steg,遮盖,词源同 tegular,protect.用于指古罗市民穿的 宽松大袍,在古罗马时期,该衣服具有象征意义,自由民或市民被要求穿着该袍以与奴隶穿 的短上衣(tunic)相区别,短上衣便于干活,而长袍则意味着社会地位。
robe(礼袍):古代抢劫所得最主要的掠夺品
英语单词robe(长袍)和rob(抢劫)在拼写上如此接近,它们在词源上有何渊源呢?原来,它们都来自古日耳曼语,拥有相同的词源。robe原本表示“战利品”。由于古代打劫或作战时获得的主要战利品就是敌人身上的衣服,因此robe一词才逐渐产生了“衣服”的含义,通常表示比较高档的礼服、长袍。
rob:[rɒb] v.抢劫,掠夺
robe:[rəʊb] n.长袍,制服,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