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lcatraz:白头翁岛,阿尔卡特拉斯监狱

albatross的原拼写形式。原指美国旧金山市海湾的一座孤岛上所建监狱,现改造为旅游景点。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catraz 词源,alcatraz 含义。

hoodlum:小阿飞,年轻无赖,恶棍

该词原系美语,以后通过匪盗影片进入了英国英语。关于其来历,说法有二。

据传,南北战争(1861 - 1865)结束后不久,旧金山有位记者撰写了一篇关于当地少年犯罪者的报道。由于害怕报复他避免指名道姓,文中有意将流氓头子的名字Muldoon倒拼成Noodlum,排宇工人却把它误排为Hoodlum。文章上报后,加利福尼亚人就把那个城市的年轻无赖称作the San Francisco hoodlums。这个误排的词便这样成为英语的一分子,用以泛指“年轻无赖”、“小阿飞”等。

1935年J.T. Krumpelmann博士在《现代语言笔录》(Modern Language Notes)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hoodlum一词源于德语巴伐利亚方言中意为“无赣”的Hodalum一词。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旧金山已有不少德国移民,该德语方言词正当此时传人美国,并逐渐讹变为hoodlum,成为众多表示“流氓”、“阿飞”、“恶棍”的英语词群中的一员。

hooligan小流氓,阿飞

据《牛津英语词典》,该词始见于1898午夏天各家日报上刊载的治安法庭报告。关于它的由来,英国语言学家、辞书编纂家帕特里奇(Eric Partridge,1894 - 1979)在他编的僵语词典中肯定了Clarence Rook所写Hooligan Nights (1899)一书坚持的看法。Clarence Rook认为,意为“小流氓”或“阿飞”的hooligan源出一个流氓恶棍的姓氏。此人名叫Patrick Hooligan,是19世纪末居住在伦敦Southwark区(一说Larn beth区)的一个爱尔兰恶步。他纠合一伙流氓阿飞,惹事生非,横行乡里。在当时许多警察的记事簿上都可以看到Hooligan gang(Hooligan一帮人)这样的字眼。据说他一家子都是流氓恶棍。后来俄语从英语借用了hooligan 一词,据说是19世纪末曾在伦敦住过的俄国皇太子将它带回俄国的。

AIDS:艾滋病

AIDS, Aids 艾滋病

AIDS系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的首字母缩合予音译为“爱滋病”,多作“艾滋病"。这种最终导致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崩溃的致命疾病是医学家在1980年最先在非洲发现和确认的,以后在纽约和旧金山也发现了。这种病症多发生和流行于同性恋者和吸毒者中间事故人们又称之为gayplague(同性恋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艾滋病是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传染的,血友病患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最容易传染上,其次就是同性恋者。人们认为l4世纪蔓延于欧亚两洲的黑死病(即鼠疫)之后迄今为止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威胁奠过于此。

shanghai(拐骗,胁迫):美国商船拐骗中国劳工的上海港口

shanghai这个词看起来十分眼熟,它的确来源于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英语名Shanghai,但小写以后却表示“拐骗或胁迫”的意思,特别指“用酒精或麻醉剂使人失去知觉,然后劫到船上当水手”。

这一不光彩的含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一些专门跑旧金山到上海这条航线的远洋商船,它们在离开上海之前常常拐骗一些中国人到船上当劳工,而到了旧金山后又把他们卖掉。这种行径在美国俚语里就被称为shanghai,被拐骗的人叫shanghaier。所以上海人在美国最好别自称为Shanghaier,而应该称自己为Shanghai lander或shanghainese,否则可能引起误解。

shanghai:vt.拐骗,胁迫

shanghaier:n.被拐骗者

yoyo:游游拉线盘;波动

yoyo指木头、塑胶等制成的圆形玩具,可用绳子拉上拉下,通常音译为“游游”或“约约”,有的辞书也译为“溜溜球”。yoyo一度只是这种玩具的商标,而不是名称。一位芝加哥玩具商在旧金山街上见到一个菲律宾青年在玩这种玩具,就把它买了下来,1929年该制造商获得这种玩具的专利权并以yoyo作为商标。他声称他是在注意到小孩做游戏时常常互相对着喊“You!You!”而创造了yoyo一词的,他所做的不过是将字母u去掉而已。

这种新鲜玩意儿投放市场之后,十分畅销,售出量高达数百万件,成为盛行全美的一种玩具。不久出现了销售同一产品、采用同一名称的竞争者,于是这位芝加哥制造商就以侵犯商标权提出控告。法院听取证词以后作出了不利于他的判决,因为那位竞争者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如下证据:他是在菲律宾长大的,还小的时候就常常玩这种名叫yoyo的玩具。

无疑,这种玩具发源于古老的东方,长久以来菲律宾人一直称之为yoyo。法院的判决说,该商标本来就不应予以注册。这无异于宣布商标权的丧失,自此以后,任何制造商均可使用yoyo一词,yoyo就这样由商标名转化为属名。在美国英语中yoyo还常用以喻指“笨蛋”、“傻瓜”,作为动词用时表示“摇摆不定”和“波动”等义,作为形容词用时则表示“上上下下的”和“起伏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