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redicament(困境):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范畴”的拉丁文意译

英语单词predicament来自拉丁语predicamentum,而后者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术语“范畴”(英语category, 希腊语kategoria)的拉丁语意译。predicament的字面意思是“所宣称、断言的东西”,等于category,与predict(预 言)、predicate(断言、谓语)词源相同。predicament原本表示“范畴”,后来词义演变为“状态、情形”,最后专指“令人难受而又难以 摆脱的情形”,即“困境”。

predicament:[prɪ'dɪkəm(ə)nt] n.困境,窘况,状态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redicament 词源,predicament 含义。

category(种类):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范畴”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著作中提出了“范畴”(category)这个术语,“范畴”指的是“可用来描述、断言一个主体的最基本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十种“范畴”(基本概念):本质、量、质、关系、地点、时间、位置、状态、活动、遭受。

在其著作中,亚里士多德使用了希腊语kategoria来 表示“范畴”。kategoria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表示“指控、断言”。它由kata(=cata,表示down to或against)+agoreuein(当众宣称)构成。英语单词category就来源于希腊语kategoria,原本表示“范畴”。因为“范 畴”代表的是一个基本概念,每一个范畴都代表一类具体事物,如“人”这个范畴就代表了一类生物,所以在非哲学场合,category常用来表示“种类”。

category:['kætɪg(ə)rɪ] 种类,类别,范畴

school(学校):有闲人呆的地方

School这个词是从希腊语schole一词来的,意思是“闲暇”。在古希腊人看来,即些从事战争和搞政治的人是辛苦的,而只有“闲暇”的人才有时间读 书学习。后来,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给青年讲课的地方就被称作schole,这个词以后转成拉丁语词school,后又被英语借用。

和school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词:scholar(学者)。同样道理,这个词是指那些有“闲暇”时间读书、研究,构思以及进行学术讨论的人。

school:[skuːl] n.学校,学派

scholar:['skɒlə]n.学者

platonic(理想的):注重精神和理念的哲学家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单词platonic(柏拉图式的),来形容与他的学说相关的思想,包括:

platonic love(柏拉图式爱情):指注重精神、纯洁的、非肉欲的爱情。在《会饮篇》(symposium)中,柏拉图记载了老师苏格拉底对爱情的分析。苏格拉底认为爱情的最正确的用途是将人引导至对神的爱,并区分了凡俗之爱和神圣之爱。凡俗之爱仅仅是肉体吸引,而神圣之爱始于肉体吸引,但逐渐提升至对“至美”的爱。这种神圣之爱后来就被称为platonic love(柏拉图式爱情)。

platonic idealism(柏拉图式理想主义):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idea)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还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家概念。柏拉图认为这是最好的国家政体,其他的政体如贵族制、君主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主都是相对低劣的政体。但柏拉图所提出的这种理想国家由于对国民和统治者的素质要求太高,因为难以实现,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总体来说,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强调理念,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强调现实世界,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中得到体现:在画中,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理念”,源于神灵的启示。

platonic:[plə'tɑnɪk] adj.柏拉图式的,理想的,不切实际的,纯精神的

balance(平衡):由两个秤盘构成的天平

世界上最早的天平是古埃及人发明的。在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发明了一种悬挂式的天平来给麦子称重。这种天平有两个秤盘,分别悬挂在秤梁的两边,使用的是石头做成的砝码。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天平出自上埃及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500年。

古希腊人也会使用天平,并最早创造了衡器理论。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都曾经研究过等臂杠杆的平衡、稳定性以及天平灵敏度与臂长的关系。古希腊人所使用的天平与古埃及天平类似,也是由两个秤盘构成。

到了古罗马时期,出现了杆秤,即只使用一个秤盘和一个秤砣,通过秤砣在秤梁上的位置来确定秤盘上的货物的重量。与需要两个秤盘和多个不同刻度的砝码的天平相比,杆秤无疑更加先进。

英语单词balance最初的本意是“天平”。它源自古拉丁语bilanx,由bi(two,两个)+lanx(pans,盘)构成,指的就是“由两个秤盘构成的天平”。后来,该词又逐渐衍生出“平衡”的比喻之意,再在财会领域中,由“财务平衡表的差值”而衍生出“余额”之意。

balance: ['bæl(ə)ns] n.天平,平衡,余额vt使平衡,使相称,结算vi.保持平衡,抵消。

catharsis:净化、宣泄

发音释义:[kə'θɑːsɪs] n.净化;宣泄;发泄;导泻

结构分析:catharsis = cathar(净化)+sis(名词后缀)→净化

词源解释:cathar←希腊语katharos(净化)

同源词:cathartic(导泻的、泻药)

cathar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表示“净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Poetics)中最早使用catharsis(净化)一词来表示悲剧的功效,即通过能使人惊异、难受的剧情激发观众的怜悯和恐惧情绪,使这两种负面情绪得以宣泄,从而保持适度水平。而在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也同样使用catharsis一词来表示他的“宣泄论”,认为文艺创作是创作者被压抑的欲望的宣泄。总之,在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中,catharsis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词组习语:emotional catharsis(情感宣泄);catharsis hypothesis(宣泄假说);catharsis method(宣泄方法)

category:范畴

发音释义:['kætəɡɔri] n.类别;范畴

结构分析:category = cate(下去、针对)+gory(公开演讲)→公开指控、断言→范畴

词源解释:cate←希腊语kata(下去、彻底);gory←希腊语agoreuein(公开的话)←希腊语agora(集市)

同源词:catalogue(目录);allegory(寓言←带有两层含义的公开的话)

category来自希腊语kategoria,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表示“指控、断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次使用该词来表示“可用来描述、断言一个主体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翻译为“范畴”。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十种“范畴”(基本概念):本质、量、质、关系、地点、时间、位置、状态、活动、遭受。

衍生词:categorical(分类的;无条件的←与范畴(基本概念)相关的)

aorta:主动脉

发音释义:[eɪ'ɔːtə] n. 主动脉

词源解析:aorta←希腊语aorte(主动脉),由亚里士多德创作,用来表示心脏的大动脉,字面意思是“被挂起来的东西”。

趣味记忆:aorta→谐音“爱窝它”→主动脉太重要了,一定要爱护它,把它窝在身体里面,以免它被划开。

衍生词:aortal(主动脉的),aortic(大动脉的)

antenna:触角

发音释义:[æn'tenə] n. [电讯] 天线;[动] 触角,[昆] 触须

词源解析:antenna←拉丁语antenna(帆桁)

背景知识:中世纪有位名叫Theodorus Gaza的学者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动物志》时,遇到一个希腊语keraia(触角)找不到对应的拉丁单词。由于该希腊词兼有“帆桁端”一义,所以他将其译为antenna(帆桁)。antenna从此被赋予了“触角”一义。

趣味记忆:antenna = ant(蚂蚁)+enna(联想为两条触须)→蚂蚁的触须→触角

category:类别

cata-, 向下,相对。-agora, 广场,公开说,公开演讲,见allegory, 寓言。原指在广场发表演讲,叙述。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该词描述类别,种类,使之固定为现在的词义。

catharsis:宣泄

词源不详,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创。词源同英语常见名Catherine.

metaphysics:形而上学,玄学

来自希腊语ta metaphysika,写在物理学后面的作品,来自meta,在后,physika,物理,词源同Physics.原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编辑者在编辑完其物理方面的作品之后编辑其它作品所用的标题,后来被拉丁学者误解为超越物理的学问,即玄学,引申词义玄而上学。并由该词衍生出科学名词前缀meta-,元,始,玄。

scholar:学者

一个真正的学者总得有闲暇(不仅指有时间)看书治学,有闲暇思考问题,有闲暇进行学术讨论。假若你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那么你对scholar 一词的来源就不会感到很惊讶了。scholar(学者)和school(学校)的源流都可以追溯到意为“闲暇”的希腊语schole。在尚武的古希腊人看来,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学校应是有充裕时间进行学习的地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在给青年人讲学时所分成的早期班组就被称作schole。该词进入拉丁语后,作schola,已带有“学校”的含义。英语school,scholar及其派生词均源于此。但用于短语a school of dolphins(一群海豚)中的school(群)则是词源迥异的另一个词,是从荷兰语school借过来的。

quintessence:精髓,完美典型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除空气、火、水、土以外,还存在第五要素,它构成天体,并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亚里士多德称之为“以太”( ether)。中世纪拉丁文把“第五要素”译成quintaessentia‘fifth essence’,中世纪法语作quinte essence,15世纪时英语从法语借用了这个词,作quintessence。到了16世纪该词逐渐转义为“精髓”和“完美典型”。例如:The poetry of Keats is the quintessence of beauty.(济慈的诗乃美之典型。)/She is the quintessence of sweetness,(她简直是和蔼可亲的化身。)

epicure:美食家;讲究饮食的人

该词源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Epicurus伊壁鸠鲁(公元前342?-270, 古希腊杰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的大名,Epicurus的哲学思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乃至现代欧洲均颇有影响。他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也反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神是“第一推动力”的理论,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在。在伦理观上他认为人生的主要目的乃是快乐。快乐意味着避免苦痛,使身心安宁,怡然自得,而只有通过自制与节制才能获得这种快乐。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学校,因建在花园中,故后称花园学校,史称“伊壁鸠鲁花园”。该学校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校,它接纳了妇女,甚至还接纳了奴隶。在学校中师生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吃的是大麦面包,喝的仅是水。其言和行都和源自其大名的epicure一词的含义(指讲究饮食,注重享乐)极不相同。也许是他后来的信徒曲解了他的学说,认为应该追求美好生活,吃喝玩乐,或者是一些评论家对他的无神论思想不满,对其接纳妇女和奴隶为学生的做法反感,才致使epicure 一词被赋予了不太好的含义。16世纪,在epicure一词进入英语之初,它原指Epicurus的信徒,但是随后不久即转指“讲究饮食的人”或“爱奢侈享受的人”。

aristocrat:贵族, 有贵族气派的人

该词在1789年夏天即法国大革命开始时首次出现于英语中。当时法国贵旅和雅各宾人的斗争成为整个欧洲和美洲的主要话题。aristocrat直接借自意指“贵族”的法语词aristocrate,而这个法语词则是来源于意为“精英统治”的希腊语aristokratia.(aristos‘best’+kratos‘rule’),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曾在他们的政治著作中用过该词。16世纪就已进入英语中的集合名词aristocracy(贵族)也出于同源,故也常被用来指“(知识界等的)精英”。

antenna:触角,天线天线天线

电视天线看起来并不很像昆虫触角,我们也不会立刻由天线联想到帆桁。可是在antenna一词的语义发展中这三者却被互相联系起来了。antenna乃拉丁词,古罗马人用以指“帆桁”艺中世纪有位名叫Theodorus Gaza的学者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动物志》时,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意为“触角”的希腊语keraia译成拉丁文。由于该希腊词兼有“帆桁端”一义,所以他认为antenna是最合适的词。antenna也就从此被赋予了“触角”一义。收音机和电视机发明之后,人们又借用这个词来指“天线”,因为天线与触角之间多少有点相似之处。

amethyst:紫晶,紫蓝色宝石

该词源出古代世界一种迷信。古人用以醒酒防醉之物很多,据说戴上爱神木( myrtle)叶子扎成的花环能防酒醉,早餐吃卷心菜可解宿醉,但他们认为用紫蓝色宝石防醉最为灵验,因此希腊人就将此石称为amethystos。该词由a-‘not’加methystos‘drunken’构成,含有not intoxicating(不醉人的)之意。英语中用以指“紫蓝色宝石”的amethyst一词即源于此。

关于此石能防酒醉的由来,亚里士多德讲过这样一则神话故事:Amethyst是个美丽的仙女,她祈求月神和狩猎女神阿耳特弥斯(Artemis)保佑她不受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伤害,女神遂将她变成一块宝石。酒神为了表示他对Amethyst的爱,赋之以紫的颜色和防醉的性能。(参见jade)

topic:题目

这个词是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384—322BC)——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的一篇著作的标题Ta Topika中来的,意思是“平凡小事”,后来topic一词便成了“标题”、“题目”的总称。

现代英语中说的topical songs(地方歌曲)仍含有topic早期的含义,因为这些歌曲唱的大都是与“日常小事”有关的内容。

anthropology:人类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分布、起源、进化、早期的文化、信仰、习俗和人种的分类等的科学。

Anthropology在古希腊语中写作anthroplogos,anthros即“人类”,logos即“学习”,“研究”合起来也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

Anthrop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不过当时没有“人类学”的含义,而是指如何“对待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