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thodox(东正教):正统的基督教
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成东西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自称为“东正教”(Easter Orthodox Church),其中的orthodox是“正统”的含义,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东正教标榜“正统性”(orthodox),所以相对保守,如严格遵守不进行偶像崇拜的传统,教堂内外都没有立体塑像,宗教仪式更加复杂和神秘。
英语词根ortho表示“正的”,与此相反的词根是hetero,表示“不正”。
orthodox: ['ɔːθədɒks]adj.正统的,传统的,惯常的,东正教的n.正统的人,东正教。记:ortho正的+dox观点,思想→正统的
orthopedics:[,ɔ:θə'pi:dɪks]n.矫形术
heterodox:['het(ə)rə(ʊ)dɒks] adj.异端的。记:hetero异+dox思想→异端的
orthography:[ɔː'θɒgrəfɪ] n.正确拼字,正字法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Orthodox 词源,Orthodox 含义。
banal(陈腐的):封建社会领主出租公用设施的经济特权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中,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manor)拥有许多经济特权。其中一项特权是,领主可以发布公告,宣布在领地上为所有农奴和农民提供某些公用设施,如水井、磨坊甚至烤面包的烤房、过河的桥梁。农奴和农民不得使用自有设施,而必须使用领主所提供的公用设施并向领主支付相应的使用费。领主的这种做法在古英语中称作bannan,字面意思就是“公告”,英语单词ban(禁令)就来源于此,同源的还有单词banns(结婚公告)。
从单词ban衍生出形容词banal,原意是“与ban有关的”,如banal right指的就是领主所拥有的进行ban的权利。由于领地上所有人都必须遵守领主的公告,使用领主提供的公用设施,所以banal一词逐渐产生“公共的,普遍的”之意,进而产生“司马见惯的,陈腐的”的含义。
ban: [bæn] n.禁令vt.禁止,取缔
banns:[bænz] n.结婚公告
banal: [bə'nɑːl; -'næl] adj.平庸的,陈腐的,老一套的
banality:[bə'nælɪtɪ] n.陈词滥调,平凡,陈腐
banalize:['beɪnəlaɪz] vt.使陈腐,使庸俗
jaywalker(乱穿马路者):呆头呆脑的松鸡
英语单词jaywalker由jay(松鸡) walker(行人)构成,指的是像松鸡那样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行人。jay(松鸡)是美洲大陆的一种鸟,性喜喧闹,行为莽撞,在美国俚语中常被用来比喻“乡巴佬”、“无经验的人”。当乡下人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时,面对车水马龙不免手足无措,往往会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在马路上乱穿乱跑,就像松鸡一样。因此人们就杜撰了jaywalker一词来表示这种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行人。
jaywalker:['dʒei,wɔ:kə] n.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人
jaywalk:['dʒeɪwɔːk] vi.乱穿马路
discipline(纪律):纪律严明的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人以纪律严明著称,古罗马军队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士兵们能够严守军纪。古罗马人的纪律性是从儿童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锻炼出来的。古罗马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各项优良品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融合对学生的意志和纪律的培养,普遍采用体罚手段。
英语单词discipline来自拉丁语disciplina,指的就是古罗马的这种教育,字面意思是“指导、教学”,由此延伸出“学科”之意。由于古罗马的教育强调纪律和惩戒,因此discipline又产生了“纪律、磨练、管教”的含义。与它同源的单词有disciple(门徒、弟子)。
discipline:['dɪsɪplɪn] n.学科,纪律,磨练,管教,惩罚vt.训练,寻到,惩戒
disciple:[dɪ'saɪp(ə)l] n.门徒,弟子
chivalry(骑士精神):骑士群体独有的骑士精神
骑士是西方封建时代的一个重要群体。与所有其他社会角色相比,骑士形象散发出一种鲜明的精神光芒,构成了所谓的“骑士精神”,成为西方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的主要来源。英语中表示“骑士精神”的单词chivalry就体现了“骑士精神”与骑士身份、骑士形象的紧密联系。从词源上看,chivalry是chevalier(骑士,源自法语)的衍生词,除“骑士精神”外,还可以表示“骑士身份、骑士群体、骑士制度”等含义,相当于knight(骑士)的衍生词knighthood。骑士群体是长久维持这种独特、显著的骑士精神的呢?骑士制度如何保障每一个骑士都能体现这种骑士精神呢?
除了骑士培养过程非常注重骑士精神的培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册封骑士时,被册封者必须当众宣读骑士宣言。中世纪的骑士宣言内容如下:我发誓善待弱者;我发誓勇敢地对抗强暴;我发誓抗击一切错误;我发誓为手无寸铁的人战斗;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我发誓不伤害任何妇人;我发誓帮助我的兄弟骑士;我发誓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我发誓将对所爱至死不渝。
除了骑士誓言外,骑士还必须遵守公认的骑士行为准则,如骑士的八大美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比如,彬彬有礼、尊重弱者,这就是谦卑的表现。在战斗中不偷袭敌人、不攻击步兵,这就是公正的表现。
由于骑士誓言和骑士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约束,使得骑士身份几乎等同于骑士精神。事实上,骑士因为违反誓言和行为准则而被剥夺骑士称号的事情极其罕见。在英语中人们直接使用chivalry一词来表示骑士精神,而不必使用spirit of chevalier或spirit of knight这样的表达方式。
chivalry:['ʃɪv(ə)lrɪ] n.骑士精神,骑士身份,骑士制度
ban(禁令):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发布的强制性公告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中,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manor)拥有许多经济特权。其中一项特权是,领主可以发布公告,强制要求领地内的所有居民做某事或禁止做某事,如要求居民给领主服兵役、禁止狩猎、捕鱼等,甚至要求居民必须使用领主所提供的公用设施,如水井、磨坊、烤房、桥梁等,并向领主支付相应的使用费。领主所发布的这种公告在拉丁语中称作bannun,英语单词ban(禁令)就来源于此,本来既可是命令做某事或禁止做某事,但后来词义逐渐缩小为“禁止做某事”。同源的还有单词banns(结婚公告)。
从单词ban衍生出形容词banal,原意是“与ban有关的”,如banal right指的就是领主所拥有的发布公告的权利。由于领地内所有人都必须遵守领主的公告,所以banal一词逐渐产生“公共的,普遍的”之意,进而产生“司马见惯的,陈腐的”的含义。
单词abandon(放弃)也与ban有关。它源自法语词组 à bandon(under control or jurisdiction),其中的à =at,bandon和ban一样源自拉丁语bannun,表示“控制、管辖”。 该词组常用于法律术语mettre a bandon(put something under someone else’s control),表示“放弃对某物的控制、放弃某些权利”,如Mettre sa forest à bandon意思就是放弃对森林的权利,其他人可以去森林狩猎、伐木。
ban:[bæn] n.禁令vt.禁止,取缔
banns:[bænz] n.结婚公告
banal: [bə'nɑːl; -'næl] adj.平庸的,陈腐的,老一套的
banality:[bə'nælɪtɪ] n.陈词滥调,平凡,陈腐
abandon: [ə'bænd(ə)n] vt.放弃、舍弃、离弃
abide:忍受
发音释义:[ə'baɪd] vt. 忍受,容忍;停留;遵守vi. 持续;忍受;停留
结构分析:abide = a(处于)+bide(逗留)→停留→忍受。
词源解释:bide←古英语bidan(逗留)←原始日耳曼语bidan(逗留)。
同源词:bide(等待、居住,忍受)、abiding(持久的)、abode(住所、营业所)。
jaywalker: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人
该词源于美国,始用于1917年,系由jay(乡巴佬)和walker(步行者)二词复合而成。jay是13世纪时借用古法语,原指“松鸦”,一种多见于美洲大陆的鸟。这种鸟仪态鲁莽,性喜喧闹。在20世纪的美国俚语中,jay是一个流行词语,喻指“乡巴佬”、“无经验的人”。据认为,这一词义很可能是和该鸟特性或是和另一俚语词jay-head(笨蛋)相联系而产生的。乡下人初次进城,面对马路上穿梭来往、飞驰而过的车辆或许会感到害怕,可是他们往往无视交通规则,乱穿马路,于是美国人就杜撰了jaywalker一词来指“不遵守交通规则(信号)而乱穿马路的人”。由于其结构简单易记,jaywalker很快就在英语中站稳脚跟,并且取得标准语的身份。jaywalk是它的动词形式,表示“乱穿马路”。
observance:遵守,奉行
来自observe,遵行,遵守。
observe:观察,注视,遵行,遵守
ob-,向前,朝向,-serve,注视,观察,保护,词源同conserve,hero.引申词义坚守,遵守,遵行等。
ordinary:普通的
词根ordin表“秩序”;本义指“遵从一般秩序的”,不平凡之人一定不甘于被各种规矩、秩序所左右。ordinary最终和order(秩序;命令)同源,order先有“秩序”之义,再由“使遵守秩序”引申出“命令”之义。coordinate(协调)亦指“使符合秩序”。
Decalogue:十诫
又被拼作“Decalog”,词根 deca- 表示“十”,词根 log- 表示“话、说话”,同根词如 dialogue, -ue 是法语名词后缀,其字面意思是“十句话”,用以代指摩西的十条戒律,相当于“Ten Commandments”。
《旧约·出埃及记》:上帝在西乃山的雷鸣中降临以后,对以色列人的先知摩西说,我将你们从埃及的为奴之家领出来,你们得听从我的指示,必须遵守以下各点:
1、除耶和华外,不可信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任何偶像;
3、不可妄称上帝耶和华的名字;
4、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劳动,七日休息;
5、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念人家的房屋、妻子、仆婢、牛羊等。
摩西于是成为以色列人最早的立法者,“十诫”成为以色列人神圣的律法。
Decalog:十诫
又被拼作“Decalogue”,词根 deca- 表示“十”,词根 log- 表示“话、说话”,同根词如 dialogue, 其字面意思是“十句话”,用以代指摩西的十条戒律,相当于“Ten Commandments”。
《旧约·出埃及记》:上帝在西乃山的雷鸣中降临以后,对以色列人的先知摩西说,我将你们从埃及的为奴之家领出来,你们得听从我的指示,必须遵守以下各点:
1、除耶和华外,不可信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任何偶像;
3、不可妄称上帝耶和华的名字;
4、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劳动,七日休息;
5、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念人家的房屋、妻子、仆婢、牛羊等。
摩西于是成为以色列人最早的立法者,“十诫”成为以色列人神圣的律法。
Ten Commandments:十诫
《旧约·出埃及记》:上帝在西乃山的雷鸣中降临以后,对以色列人的先知摩西说,我将你们从埃及的为奴之家领出来,你们得听从我的指示,必须遵守以下各点:
1、除耶和华外,不可信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任何偶像;
3、不可妄称上帝耶和华的名字;
4、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劳动,七日休息;
5、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念人家的房屋、妻子、仆婢、牛羊等。
摩西于是成为以色列人最早的立法者,“十诫”成为以色列人神圣的律法。
doctrine:主义;学说;教义;信条
单词本意是“教条”,词根含义是遵守和价值(教义有价值,教徒需遵守)。1823年美国提出了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20世纪初美国又推出了Roosevelt Corollary罗斯福推论:既然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那美国就有权介入美洲事物。
modify:修改,更改;[语法]修饰
来源于拉丁语modus(量器)派生的modificare(遵守正确的量器,控制)。
词根词缀: -mod-量器 + -i- + -fy动词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