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giant(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族癸干忒斯

天神乌拉诺斯被其子克洛诺斯阉割时,溅出的精血洒落在大地女神盖亚身上,使盖亚诞生了巨人族癸干忒斯(gigantes),他们个个身材巨大,长发长须,大腿之上为人形,以两条蛇尾为足,因此也称为蛇足巨人,相传共有150人。他们还有一种特别的属性,那就是无法被神杀死。

第三代神王宙斯率领奥林巴斯诸神打败了泰坦诸神以及提丰,并将泰坦诸神禁锢在地狱深渊,这引发了大地女神的不满。在大地女神盖亚的鼓动下,癸干忒斯巨人以岩石和燃烧的栎树为武器,向奥林巴斯诸神发起了进攻,史称“癸干忒斯之战”。在战争中,奥林巴斯诸神得到一个预言,说只能在一个凡人的帮助 下,才能击败巨人族。因此,宙斯通过雅典娜找来了凡间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盖亚知道后,就想寻找一种草药,为巨人族增加法力,使其对凡人的攻击也产生 免疫力。然而,宙斯抢先一步把草药采走了。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利用精湛的射术,射杀了众多巨人。在他的帮助下,奥林巴斯诸神终于打败了癸干忒斯巨人。

癸干忒斯的希腊语原意是“盖亚所生的”。从其名字gigantes中演变出了giant、gigantic等单词。

giant:['dʒaɪənt]n.巨人adj.巨大的。由gigant去掉g直接产生。

gigantic:[dʒaɪ'gæntɪk] adj.巨大的。ic是形容词后缀。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iant 词源,giant 含义。

just(公正的):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

在古希腊神话里,主持正义和秩序的女神是忒弥斯(Themis),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亚所生,十二泰坦神之一,宙斯的第二任妻子。在古罗马神话中,正义女神的名字叫做“朱斯提提亚”(Justitia)。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的塑像经常出现在法院中。她的形象通常是身披白袍,双眼蒙布,左手提一秤,右手举一剑。白袍象征道德无瑕,刚直不阿;蒙眼代表理性判断,不受感官和人情影响;秤象征公平;剑表示严厉制裁。造像的背面往往刻有古罗马的法谚:“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从朱斯提提亚的名字Justitia中产生了词根just、jur(法律、正义)、just(公正的)等诸多与法律相关的词汇。

just: [dʒʌst]adj.公正的,公平的,合理的,正直的,正义的,正确的adv.只是,仅仅,刚刚,正好,恰好,实在

justice: ['dʒʌstɪs]n.正义,司法,法律制裁,法官,审判员

justify: ['dʒʌstɪfaɪ]vt.证明……是正确的,替……辩护vi.证明合法

jury: ['dʒʊərɪ]n.陪审团

injure: ['ɪndʒə]vt.伤害,损害。记:in表示否定,jure=just公正的,对人不公正就是损害他人

juridical: [dʒʊ'rɪdɪk(ə)l]adj.司法的,法院的,裁判的,

jurisdiction: [,dʒʊərɪs'dɪkʃ(ə)n]司法权,审判权,管辖权

procrustean(强求一致的):用铁床修理人的海盗普罗克斯泰斯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残暴的强盗,叫做普罗克斯泰斯(Procrustes)。他开了一家黑店,专门抢劫过往旅人。他有两张特别的铁床,一长一短。他把个矮的人绑在长床上,强拉躯体使其与床同长;把个高的人绑在短床,用利斧砍掉伸出来的腿脚。由于他这种特别的虐待手法,被人称为“铁床匪”。后来,希腊著名英雄忒修斯在前往雅典寻父途中,遇到了铁床匪,击败了这个强盗。忒修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他绑在短床上,一刀砍掉了他的下半截,为民除了一害。

在希腊语中,普罗克斯泰斯的名字叫做Prokroustes,意思是“拉长者”。在英语中,普罗克斯泰斯的名字拼写为Procrustes,常用来比喻“强求一致的人”。由其衍生的形容词procrustean表示“强求一致的”。

procrustes:[prəu'krʌsti:z] n.强求一致的人,普罗克斯泰斯

procrustean:[prəu'krʌstiən] adj.强求一致的,迫使就范的

a procrustean bed / a bad of procrustes:强求一致的做法。

academy(学院):希腊神话中帮助寻回美女海伦的农夫阿卡德摩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她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忒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两人决定抽签确定海伦的归属,并约好抽中的人要帮没抽中的人再去抢个妻子。结果忒修斯抽中了,于是忒修斯把海伦带回老家,嘱咐母亲好生照顾。然后,两个好朋友再次出发去做采花大盗。这回他们看上了冥王的妻子珀耳塞福涅,可惜行动失败,被冥王关押在冥府中。后来另一个英雄赫拉克勒斯前往冥府营救,但只救出了忒修斯一人。

海伦的两个哥哥率军四处寻找海伦。他们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是谁劫走了海伦。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绑架者的身份和藏匿之所。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雅典的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

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cademy:[ə'kædəmɪ] n.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academic:[ækə'demɪk] adj.学术的,学院的,理论的n.学者,大学教师,大学生

adonis(美男子):捕获爱神芳心的的美少年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Adonis是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他的母亲是绝世美女米拉(Myrrha),因为受到爱神的诅咒与父亲乱伦怀上了他。米拉后来被神化为一颗没药树(myrrh),阿多尼斯就在树中孕育,后来树皮爆裂而诞生。传说阿多尼斯身高九尺,五官精致如花,世间一切人和物都在他面前黯然失色。爱神阿芙洛狄忒狂热地爱上了他,引起了战神的嫉恨。战神就施展法力,准备在阿多尼斯狩猎时化作一头野猪杀死他。爱神事先收到预言,知道阿多尼斯将在狩猎中死去,所以极力阻拦。但阿多尼斯不肯相信,坚持去狩猎,结果果然被野猪杀死。

阿多尼斯死后,爱神伤心不已,将其鲜血化为红玫瑰,尸体化为秋牡丹花。冥后珀耳塞福涅见爱神如此悲痛,便让阿多尼斯于每年有6个月回到阳间与爱神团圆。后来阿多尼斯成了植物之神,每年死而复生,永远年轻容颜不老。

在英语中,阿多尼斯的名字Adonis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并衍生了小写的单词adonis。美丽而又毒性致命的福寿草也以adonis命名,传说这种植物由阿多尼斯死时的鲜血所化。

adonis:[ə'dəunis] n.美男子,美少年,福寿草

oracle(神谕):德尔惠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求神谕时需要向神庙供奉大量礼物。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史载,西亚的里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菲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里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却遭到惨败。里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菲,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oracle:['ɒrək(ə)l] n.神谕,预言

magic(魔法):古波斯帝国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其创始人为伊朗先知琐罗亚斯德(Zarathushtra,又译查拉图斯特拉)。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马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也因此被称为“拜火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出现,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尚未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该教的一个分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

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被称为Magi,意思是“哲人”、“贤人”、“知晓神的奥秘的人”。据《圣经》记载,耶稣出生时,几个Magi在东方看见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颗大星,于是便跟着它来到了耶稣基督的出生地,并给耶稣带来了礼物,这就是圣诞礼物的由来。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中,就用了这个典故。

英语单词magic(魔法)就源自Magi这一称呼,意思是“Magi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Magi拥有深奥秘密和超能力,所以就用magic来形容巫术、魔法等神奇的事情。

magic:['mædʒɪk]adj.不可思议的,神奇的,有魔力的,魔术的n.魔法,巫术,魔术

magician:[mə'dʒɪʃ(ə)n] n.魔术师,魔法师,巫师

magical:['mædʒɪk(ə)l] adj.魔术的,有魔力的

zodiac(十二宫图):以动物命名的十二星座

古人认为,人的性格及命运与出生时的星象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描述星象呢?zodiac(十二宫图)就是一个描述星象的常用工具。古代人将地球作为不动的观测原点,太阳围绕地球在天空中自西往东运行,一年为一个周期。人们将太阳的运行轨迹称为“黄道”,将黄道划分为等长的十二份,每一份称为一宫,合成为“黄道十二宫”。在每一个宫附近,差不多正好分布有一个星座,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人马座)、摩羯座、水瓶座和双鱼座。每个人出生时,太阳所处的宫位或星座就是你的“太阳星座”,而月亮所处的宫位或星座就是你的“月亮星座”,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个星座就是你的“上升星座”。星相学认为,这三大星座都与人的性格及命运息息相关。

由于这些星座大部分都是以动物命名的,所以希腊人管这些星座称为zodiakos,字面意思是“动物组成的环”,来源于zoion(动物)。英语单词zodiac就来源于zodiakos,而另一单词zoo(动物园)来源于zoion(动物)。

在西方,人们说起星座时通常指的是太阳星座。星座用单词sign表示,太阳星座就是sun sign。

zodiac:n.黄道十二宫图,星座图

sign:n.星座

sun sign:太阳星座

consider(考虑):观察群星,思索吉凶

英语单词consider(考虑)同样也与古代的占星术有关。它源自拉丁语considerare,由con(一道,集群)+siderare(源自sideris,星星)构成,字面意思就是“仔细观察群星,思索其中蕴含的吉凶信息”,后来词义逐渐演变为“观察、研究,琢磨、思索、考虑”。英语单词sider源自拉丁语sideris,表示“星星”。古人发现星星掉下来后变成了陨石,而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所以词根sider又衍生出“铁”的含义。

consider:[kən'sɪdə] v.考虑,思索,细想

sidereal:[saɪ'dɪərɪəl] adj.恒星的,星星的

siderite: ['saɪdəraɪt; 'sɪd-] n.菱铁矿,陨铁。记:sider铁+ite矿石→菱铁矿

siderolite:['saɪdərəlaɪt] n.铁陨石。记:sider铁,星星+lite小东西→掉下来的小星星→铁陨石

atone(赎罪):与上帝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

atone本来是at one的缩写,是“归一,与……保持一致”的意思。基督教中,牧师布道时经常要求教徒“to be at one with God”,意思是与上帝保持和谐一致。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上帝与人类在生命和利益上原本是完美和谐的。但是,由于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违反上帝的禁令,偷吃禁果,犯下“原罪”,因此,上帝与人类产生了隔阂和疏远。因此,基督教徒要想与上帝重归于好,就必须进行赎罪,以扫清和解的阻碍。所以,单词atone一词逐渐演变为“赎罪、弥补”之意。

atone: [ə'təʊn] v.赎罪,弥补,偿还。记:at+one→归一,保持一致→与上帝保持一致→赎罪、弥补

atonement: [ə'təʊnm(ə)nt] n.赎罪,补偿,弥补

angel(天使):上帝与凡人交流的信使

英语单词angel源自希腊单词angelos,原意是“信使”。在犹太教中,天使是上帝与凡人的沟通渠道,上帝的言语是通过天使来传递给凡人的,因为凡人无法承受上帝声音的巨大能量。希腊人将希伯来语的旧约翻译成希腊语时,就用angelos这个词来表示天使,后来演变成为英语单词angel。

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使者这一概念,在中文中翻译为天使。在最初的犹太宗教中,天使是圣经中所提到的一种大能的灵体生物,由上帝耶和华所造,具有自由意志,故有反抗上帝而被打入地狱的“堕落天使”。《圣经》和《古兰》都认为天使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在艺术作品中天使有时是人形,身上发光,头顶有光环,有的长有翅膀。

天使会保护圣徒和善人,也会根据上帝的指令,严厉惩罚恶人,如毁灭罪恶之城所多玛、蛾摩拉,一夜之间杀死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婴儿和家畜死亡等。

angel: ['eɪndʒ(ə)l]n.天使,守护神。

atom(原子):不可再细分的最小颗粒

古希腊人认为,物质是不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的,到最后会小到不可再分,这种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最先提出原子学说的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留基伯。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原子学说,并用原子学说来解释宇宙。他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他还提出原子在数量上无限,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如水的原子是圆而光滑的,它们相互间不能“勾住”,因而就像小球那样相互滚来滚去,而铁的原子则粗糙不平,因而互相粘附在一起成为“固体”,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这便是烧灼使人感到痛的原因。

在希腊语中,原子被称作atomos,由a(not)+tomos(cut)构成,意思就是“不可分割)。后来这个词进入英语,演变为atom。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原子并非不可分割,比原子更小的是夸克。

atom: ['ætəm] n.原子

climate(气候):希腊人设想的地球上的平行斜坡

希腊人很早就发现一个地区的气候与太阳光线的倾斜角度有关。越靠近赤道,太阳光倾角越大,气候就越温暖;越靠近极点,太阳光倾角越小,气候就越寒冷。我们现在知道,不同地区太阳光倾角不同,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但古代的希腊人还不知道,依然认为地球是平的,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坡度,地区坡度的不同造成了太阳光倾角的不同。因此,他们将地球划分成很多块边线平行的斜坡,每条斜坡的坡度都有所不同,这些平行的斜坡就是希腊人划分的气候带,在希腊语中称为klima,字面意思是“斜坡”。古希腊人将世界划分为7个气候带,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y)将世界从赤道到北极划分为24个气候带。

英语单词climate(气候)就来自希腊语klima。而英语单词lean(倾斜)与此同源,来自希腊语klinein(倾斜)。

climate:['klaɪmət] n.气候,风土,思潮

lean:[liːn] v.倾斜,依靠adj.瘦的,贫瘠的n.倾斜,瘦肉

crisis(危机):表示“病情关键期”的医学术语

crisis是拉丁词借用词,最初只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病情关键期”,即机体的自然治愈力与疾病作决定性斗争的时期,是疾病变好或变坏的关键时刻。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医生注意到,许多疾病一般在一定期限内将发生转变,要么病情缓解、恢复健康,要么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疾病若在预定的天数出现转变,则预示着预后良好,否则预示着预后不良。希波克拉底在《论流行病》中指出:“医生必须注意病情关键期,应知道这是决定生死或者至少病情变坏或好转的关键时刻。”

17世纪以后,crisis一词从医学领域逐渐扩展,用于表示更广泛意义上的“危机”,“转折点”等。

crisis:['kraɪsɪs] n.危机,关键时刻,决定性时刻adj.危机的,危机处理的

straw(吸管):最早用作吸管的天然麦秆

英语单词straw的本意是农作物的茎秆,如麦秆,稻草,它与“吸管”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人类最早用作习惯的材料就是天然的麦秆。19世纪时,美国人喜欢喝冰凉的淡香酒。为了避免口中的热气冲淡酒的冰冻味道,人们使用天然的麦秆来吸饮。但是天然麦秆容易折断,并且不够卫生。1888年,一名叫做马尔温•斯通(Marvin Stone)的美国卷烟制造商从卷烟中得到启发,使用打蜡的纸做成了喝饮料的吸管(drinking straw),并申请了专利。这项发明不仅为亿万消费者提供了便利,还有效降低了蛀牙的发生率。

最初,人们使用drinking straw来表示吸管,后来直接简化成了straw。

straw:[strɔː] n.农作物的茎秆,麦秆,稻草;吸管;无价值的东西adj.稻草的,无价值的

strawberry:['strɔːb(ə)rɪ] n.草莓,草莓色

straw man:n.稻草人

score(得分):古代的刻痕计数法

在人类进化的早期,人们就已经发明了各种方法来记录数字,有代表性的方法有石子计数法、结绳计数法和刻痕计数法等。刻痕计数法就是在木头、兽骨、石块上留下刻痕,通过刻痕来记录数字。1937年在维斯托尼斯(摩拉维亚)发现一根40万年前的幼狼前肢骨,7英寸长,上面有55道很深的刻痕。这是已发现的用刻痕方法计数的最早资料。

在古代北欧地区,牧羊人利用刻痕计数法来记录自己的羊群数量。英语单词score就源自北欧语skor,本意是“刻痕”。由于当地人采用20进制,一条刻痕代表20,所以score也就含有“20”的意思。

score:[skɔː] n.分数,二十,刻痕,配乐v.计分,得分,刻划,记下,评价

road(马路):供骑马行走的路

road一词在英语里泛指“路”时,相当于汉语里的“马路”。“马路”可以指供车马行走的道路,也可以指一般的路。而road的祖先恰好也同“马”有关。

Road在古英语中写作rad,是从ridan(即“ride”,骑马)一词演变来的,rad就是“供骑马行走的路”,也就是“马路”。

尽管中国的“马路”上并不一定有马,英国的“road”上也不一定有骑马的人,然而我们都这样习惯的叫下去。

road: [rəʊd] n.马路,公路

album(相册):古罗马时期的白色公告板

古罗马政府每天在议事厅外的广场上,以手抄公告方式,向市民报道重大公事,如议案进程,审判结果等。这种手抄公告被历史学家称为“每日纪闻”(Acta Diurna),先后出版数百年之久,有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份官方的报刊”。它其实是一块树立在广场中的木板,上面涂有白蜡,由专人每天在上面发布公告。这份最早的报刊在当时叫做album,本意是“白色”,是拉丁语albus(白)的中性形式,英语词根alb(白)也源自albus。

16世纪时,人们使用一种空白的本子来搜集名人的签名,并把这种本子也叫做album,意思就是“空白的本子”。19世纪,人们管相册、集邮册也叫做album,因为它们都是“空白的本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唱片问世后,人们管唱片也叫做album,因为唱片的封套很像一个album。

album:['ælbəm] n.相册,唱片集,集邮册,签名纪念册。记:alb白+um场所→空白之处→空白的本子

albino:[æl'biːnəʊ] n.白化病,白化病人

Alps: [ælps] n.阿尔卑斯山。记:alp=alb,白色的山

albumin: ['ælbjʊmɪn] n.白蛋白,清蛋白

beggar(乞丐):中世纪半世俗宗教团体贝格德

英语中表示乞讨的单词是beg,那么,表示“乞丐”的单词是什么呢?很多人以为是begger,其实应该是beggar。为什么是beggar而不是begger呢?原来,英语单词beggar并不是由beg衍生的,恰恰相反,单词beg才是由beggar反向衍生的。单词beggar源自中世纪时期流行于北欧低地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的一个半世俗宗教团体贝格德Beghard。他们由男性基督教徒构成,是介于僧侣和世俗信徒之间的一种修行团体。他们放弃私人财产,群居在修道院中,但可以随时还俗。Beghard的成员在古法语单词被称作begart。他们很多人就像中国的僧尼那样到处托钵化缘为生,很多乞丐往往会冒充begart。久而久之,人们就把begart和乞丐划上了等号。英语单词beggar就来源于古法语begart,已经丧失了初始含义,变成了“乞丐”的意思。

beggar: ['begə] n.乞丐,乞讨者

beg: [beg] v.乞求,乞讨

dean(院长):古罗马的十夫长

英语单词dean源自拉丁语decanus,最早指的是罗马军队中的十夫长。古罗马军队中,每十名士兵组成一个小队,在扎营时分享一顶帐篷。这个小队的领头人就叫做decanus,源自dekanos,而希腊语deka、拉丁语decem就是“十”的意思。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中,僧侣们也按照军队的方式进行组织,每十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的领头人依然叫做decanus。后来,decanus的管辖范围有所扩大,负责一个教区分部的牧师负责人也被称为decanus。

等教会创建各种学校后,负责管理一所学校或学院的人也继承了decanus这个称谓,在英语中则演变成了dean。

dean:[din] n. 院长;系主任;教务长;主持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