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republic(共和):古罗马的“公共事务”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民驱逐了暴君塔克文,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实行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publica,由res(事务)和publica(公共)构成,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政体的对立面。在奴隶制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曾实行过共和制,出现过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贵族共和制是从贵族选出代表执掌国家权力;民主共和制是从所有公民中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关。

republic: [rɪ'pʌblɪk] n.共和国,共和政体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republic 词源,republic 含义。

suffrage(选举权):通过叫喊或碎瓦片来表决

这个单词来自拉丁语suffragium(投票、投票权),该词由sub(下面,在这里变为suf,与后面的f一致)+fragor(碰撞、叫喊、喧闹)构成,意思是在底下大声喊叫,通过声音来表示赞同,就像我们现在举手表示赞同一样。还有一种说法认为,fragor表示碎瓦片,意思是用碎瓦片来进行投票。不管是叫喊声还是碎瓦片,fragor都与frangere(=英语中的break)有关,而frangere正是英语词根frag(=break)的来源,含有frag的单词有:fragment碎片、fragile易碎的、fraction分数等。

该词进入英语后,最初表示“投票”。在美国1787年的宪法中,这个单词首次用来表示“选举权”。

suffrage:['sʌfrɪdʒ] n.选举权,投票,参政权

suffragette:[,sʌfrə'dʒet] n.支持妇女选举权的妇女。

cardinal(鲜红色的):枢机主教所穿衣帽的颜色

英语单词cardinal在辞典中有两个含义:1、鲜红色,2、主要的。这两个在中 文中毫不相关的含义怎么会聚集在同一个单词上呢?原来,cardinal一词来自拉丁语cardinalis,表示“主要的,首要的”,由拉丁语 cardo(门枢、门铰)衍生而成。在天主教会中,协助教宗治理教会的高级教士被称为cardinal,中文一般翻译为“枢机”,其中的主教被称为“枢机 主教”。枢机相当于“长老”(senator)。枢机由教宗亲自册封,协助教宗管理教会事务。当教宗空缺时,也只有他们有权选举下一任教宗。历史上出任枢 机者包括平信徒、执事、司铎和主教。然而,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规定,枢机候任者必须至少为司铎。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更规定,凡擢升为枢 机者,如果是司铎,应祝圣为主教。

由于枢机主教一般都身穿红衣,戴红帽,所以在中文中枢机主教有时候也被称为“红衣主教”,原本仅表示“枢机”的cardinal一词也因此衍生了“红色”的含义。

cardinal:['kɑːd(ɪ)n(ə)l] adj.主要的,基本的,红色的n.枢机主教,红衣主教,红色

dictator(独裁者):古罗马的独裁官

英语单词dictator直接来自拉丁语,由dictare(dictate,命令,口述)+or(人)构成,字面意思就是“下命令的人”,原本是古罗马的政治职务“独裁官”。

古罗马人民推翻暴君塔克文后,意识到了一人独裁的坏处,便开始实行共和制,每年选举两位执政官担任最高行政长官,任期只有一年。两人相互制衡,避免一人独揽大权。然而,这种政体虽然有效保障了权力的相互制衡,但有一个弊端无法避免,那就是当两名执政官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便无法开展工作。针对这个弊端,聪明的古罗马人又发明了“独裁官”这种制度加以补充。

“独裁官”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非常任长官,是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由元老院任命的独裁人物。在任何情况下,独裁官的数量绝不能超过一位。独裁官享有超越法律的权力,无须为他的任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以便独裁官可以不受任何掣肘,全力以赴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和智慧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中。

最初的独裁官都是战事独裁官,任期最长不得6个月。一旦任务完成,此人将卸去独裁官的职务,权力交还给元老院。历史上任期最短的独裁官是古罗马传奇英雄辛辛纳图斯,他在田间劳作时临危受命,担任独裁官,指挥罗马军队抗击外敌入侵。打败敌人后他便辞职返回农庄,只担任了16天的独裁官。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为了对抗迦太基的战神汉尼拔,罗马元老院曾经两次任命费边担任战事独裁官。

但在共和国后期,古罗马的独裁官制度逐渐变味。苏拉当政之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军队,迫使公民大会委任他担任任期无限的“共和体制独裁官”,除了享有战事独裁官的全部权力之外,还不受时间的限制。凯撒大帝则在五次担任独裁官后,最后担任“终身独裁官”,最后被担心他颠覆共和制度的元老院议员们刺杀身亡。

在西方历史上,dictator(独裁者)和dictatorship(独裁政体)的感情色彩经历了从褒义词到中性词再到贬义词的重大变化。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独裁官被视为拯救国家的大英雄,享有比执政官还要高的荣耀。因此,后世的一些政治家也以“独裁官”自称,如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就曾自任独裁官。到了20世纪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都大力推行独裁政体,以独裁者自居,使得dictator(独裁者)和dictatorship(独裁政体)彻底成为一个贬义词。

在汉语中,与dictatorship对应的有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贬义词“独裁”和中性词“专政”。但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无论你使用的是“独裁”还是“专政”,对应的都是dictatorship,是一个贬义词。

dictator: [dɪk'teɪtə] n.独裁者,独裁官

dictatorship:[dɪk'teɪtəʃɪp] n.独裁政体,专政

dictation:[dɪk'teɪʃ(ə)n] n.听写,口述,命令

prefect(长官):古罗马中由政府任命的高级官员

单词prefect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很多职务,如省长、市长、警察厅长(局长)、学校的教务长(院长)等等,就像单词president一样,上可以表示“总统”、下可以表示“会议主席”。prefect一词来自拉丁语,由pre(在前面)+fect(执行)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在前面执行公务”,即“领导”、“长官”的意思。prefect指的是由政府任命而非民众选举出来的高级官员,因此它的级别要低于执政官、保民官等政府高官。在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一个prefect是Praetorian prefect(禁卫军长官),因为禁卫军负责罗马皇帝的安保工作,常常成为控制皇帝人选的重要力量。

prefect:['priːfekt] n.长官,地方行政长官,警察局长,学校院长,教务长

utopia(乌托邦):英国政治家莫尔虚构的理想社会

1516年,英国政治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作家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爵士发表了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神奇的“乌托邦”(Utopia)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

英语单词utopia由希腊词根ou(no,没有)和topos(place,地方),字面意思就是“乌有之乡,不存在的地方”。今天,utopia一词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或者是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utopia:[ju:'təupiə] n.乌托邦,理想社会

utopian:[ju'topɪən] adj.乌托邦的,空想的,理想化的n.空想家,乌托邦居民

class(阶级):古罗马社会的六大社会等级

古罗马王政时期的第六位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 Tullius)推行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其中一项改革是对所有罗马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根据财产多寡将所有人划分为六个classis(等级)。每个等级须为军队提供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百人队)。第1等级提供98个森图里亚,其中包括18个骑兵森图里亚和80个重装步兵森图里亚;第 2、3、4等级各出20个步兵森图里亚;第5等级出30个轻装步兵森图里亚。另外,工匠和号手各组织2个森图里亚,无产者提供1个森图里亚。合计共193个森图里亚。共193个森图里亚。不同等级的森图里亚的人数不相等,武器装备也有所不同。

此外,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还创设了森图里亚会议。起初这个会议具有军事性质,后来取代库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因它以森图里亚为单位投票,实际上被拥有森图里亚数目过半的第一等级即富有公民所控制。

英语单词class就来自拉丁语classis。

class:[klɑːs] n.阶级,等级,班级,类别vt.分类,把……分等级,把……归入某等级vi.属于某等级

tyrant(暴君):古希腊时代的“僭主”

英语单词tyrant常被译为“暴君”,即“残暴之君”,而实际上,tyrant一词的本意与“残暴”并无关系,它更精确的翻译是僭主,是一种君主制的变体。古希腊人认为,不通过世袭或合法民主选举程序等正当方式,凭借武力、个人影响力等方式上台统治城邦的统治者称为tyrant(僭主)。“僭”指超越本分,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主”指主宰而非正统国君。该词本无贬义,只是一个对于城邦统治方式的形容。僭主当中也有不少贤明之辈。但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对于僭主提出严厉的批评之后,僭主开始成为带有贬义的用语。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提及君主、寡头、共和及僭主四种政体,其中,僭主被认为是一种最容易形成独裁统治的政体。僭主统治的城邦很容易出现独裁的状况。因此,原本表示“僭主”的tyrant一词逐渐引申出“独裁者、暴君”的含义。

tyrant: ['taɪr(ə)nt] n.僭主,暴君,独裁者

tyranny:['tɪr(ə)nɪ] n.僭主政治,暴政,专横,独裁统治,残暴的行为

forum(论坛):古罗马城中的一块公共空地

在古罗马城中,在Palatine山和Capitoline山之间的一个小山谷中,在几座政府建筑之间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就是著名的“罗马广场”(Roman Forum),在现在的罗马遗址中依然能找到。这块空地原本是一个市场,古罗马人将其称为forum,在拉丁语中是“市场、公共场所”的意思。该词来自拉丁语foris(户外),同源的单词还有forest(森林)、foreign(外国的,外乡的)。

在数百年的历史中,这块空地一直是古罗马人公共生活的中心。古罗马人在这里举行庆祝,进行选举、演讲、审判以及角斗表演。这里还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枢纽。英语单词forum就源自古罗马人对这块空地的称呼,中文一般翻译为“论坛”,其实就是公众集合活动的场所。因为讨论和交流是公众集合的主要内容,所以forum一词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公众讨论的场所。

forum:['fɔːrəm] n.论坛,讨论会,公开讨论的广场

aristocracy(贵族统治):由最杰出的人来统治国家

古希腊时期的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治理,反对通过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会以崇拜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政体下,使得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加强了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怀疑。因此,柏拉图提出了“精英治国”的观点,即应该由最杰出的精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普通百姓直接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希腊语中,“精英治国”称为aristokratia,由aristos(最好的)+kratos(统治)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aristocracy的来源。后来在中古时期,由于贵族阶层(nobility)往往以社会精英自居,因此“贵族统治”也被称为aristocracy。

aristocracy: [,ærɪ'stɒkrəsɪ] n.精英治国,贵族统治,贵族政治

bulldozer(推土机):威吓阻止黑人投票的白人

美国内战结束后,代表北方工业资本家利益的共和党上台执政。1874年-1876年的美国州、国会和总统选举期间,在内战期间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党与执政的共和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密西西比州等南方州,一些民主党白人组建了“白人联盟”和“红衫军”等半军事化组织,通过恐吓、鞭打甚至枪杀等暴力手段组织当地黑人参加投票。一些北方媒体对此现象进行了揭露,并用bulldoze一词来形容这种行为。bulldoze原本指的是足以放到一头公牛(bull)的剂量(doze),比喻采用鞭打、枪杀等野蛮手段来阻止黑人参加选举的行为,而bulldozer就是通过暴力威吓手段阻止黑人投票的白人,泛指欺凌者、威吓者。推土机出现后,人们用bulldozer一词来称呼它,因为推土机威力巨大,可以野蛮地推倒一切障碍,特别适合暴力拆迁等场合。

bulldoze:vt.威吓,强迫,用推土机推倒

bulldozer:n.欺凌者,威吓者,推土机

gerrymander(弄虚作假):为政党利益而改划选区的美国州长杰瑞

英语单词gerrymander(弄虚作假)由单词gerry+mander组成,是由美国州长埃尔布利•杰瑞(Elbridge Gerry)的姓氏和 salamander(蝾螈)组合而成的。这个词的产生与Elbridge Gerry为了操纵选举而改划选区的行为有关。

我们知道,美国的选举是按照选区进行的,每个选区根据其人口数量拥有不同的选票。竞选人只要在该选区获胜,就能赢得该选区的所有选票。各选区投票结束后,统计竞选人所赢得的所有选票,得票总数多者为最后的胜者。因此,选区的划分对于最终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的支持率,在不同的选区划分下,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当竞争者旗鼓相当时,选区的划分就更加重要了。

18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州长杰瑞为了帮助自己所在的党派获胜,就滥用职权,颁布法令,对选区进行重新划分,各选区被有意地划成七扭八怪的形状。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操纵选举的伎俩,漫画家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将改划后的选区地区夸张地画成了一条蝾螈(salamander),将其命名为Gerry-mander(杰瑞蝾螈)。英语单词gerrymander便是从此而来,用来表示这种为了操纵选举而刻意改划选区的做法,后来词义拓展,泛指各种为了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gerrymander:['dʒerɪ,mændə] n.v.为了政党利益而不公正地改划选区;为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magistrate(地方法官):古罗马政府中的行政官员

英语单词magistrate来自拉丁语magistratus(官吏)和magister(首领、指导者),与master同源,指的是古罗马政府中的行政官员,与它相对的是长老院中的议员、军队中的将领等。magistrate即可以表示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也可以表示地方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magistrate由选举选出,可以分成“正规长官”与“特殊长官”两类,握有行政和司法权力。正规长官包括执政官、监察官、保民官、财务官、市政官、裁判官等,除监察官外任期一年。通常分别选出至少两位正规长官,以防范一人权力过大。特殊长官包括独裁官、骑士统领、十人委员会等,仅在特别情况下才选出,而且不必与一位同僚共同获选。特殊长官握有的权力大于正规长官。

现在,magistrate一般用来表示掌管司法的文职官员,尤其是负责审理小型案件的低级别法官,通常翻译为“地方法官”或“治安推事”。

magistrate:['mædʒistreit] n.地方法官,治安推事,文职官员

caucus:党团会议

caucus是美国的一个政治术语,是在提名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或党代会代表时,各地党组织所召开的闭门会议,通常由各地的政党领导和骨干成员参加,由他们经过协商推选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或党代会代表,普通党员被排除在外。从20世纪初开始,通过caucus产生党内候选人和党代表的方法逐渐被党内初选(primary)所取代。初选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普通党员参与候选人的提名和党代表产生的过程,削弱当地政党大佬对选务和党务的过分影响,也就是实现“党内民主”。现在,美国还有一些州依然采用caucus的做法,但已经变得更加开放,普通党员也可以参与。现在,caucus与初选制度的主要不同在于,初选是所有党员直接投票,而caucus并不采用直接投票,而是采用充分讨论、多轮投票的方式,比初选方式更加费时费力,但选举质量更高。

关于caucus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认为,它可能来自殖民地时期波士顿一家政党俱乐部的名称Caucus Club。该俱乐部的名称可能来自中世纪拉丁语caucus,意为“酒具、酒器”。也可能来自美国阿尔冈昆印第安语,意思是“部落长老”。

caucus:['kɔkəs] n.党团会议,干部会议,核心会议vi.召开党团会议

bigot:心胸狭隘者

发音释义:['bɪgət] n.心胸狭隘的人,不能容忍不同信仰、观念的人;偏执者

bigot一词的来源尚无定论,有一种说法是,它来自法国人对诺曼人的蔑称。当时的诺曼人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喜欢使用bi god(上帝作证,相当于by god)这个词。传说第一位诺曼底公爵罗洛拒绝亲吻法国皇帝查理三世的脚时就说了bi god。因此法国人就将其作为诺曼人的绰号,拼写逐渐演变为bigot。

2012年,根据韦氏词典在线网站搜索统计,bigot一词成为年度十大热词之一,排在第三位。该词在2012年总统选举期间有关同性婚姻的新闻和论战中屡屡出现。

助记窍门:bigot→be got→被(偏见)抓住→心胸狭隘、偏执

衍生词:bigotry(偏执、顽固)

aristocracy:贵族政治

发音释义:[,ærɪ'stɒkrəsɪ] n.贵族政治;贵族统治;精英政治

结构分析:aristocracy = aristo(精英)+cracy(统治)→精英统治→贵族统治

词源解释:aristo←希腊语aristos(最好的);cracy←希腊语kratos(统治)

背景知识:古希腊时期的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治理,反对通过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会以崇拜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政体下,使得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加强了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怀疑。因此,柏拉图提出了“精英治国”的观点,即应该由最杰出的精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普通百姓直接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希腊语中,“精英治国”称为aristokratia,由aristos(最好的)+kratos(统治)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aristocracy的来源。后来在中古时期,由于贵族阶层(nobility)往往以社会精英自居,因此“贵族统治”也被称为aristocracy。

同源词:democracy(民主政治),autocracy(独裁政治)

衍生词:aristocrat(贵族,从aristocracy倒生出来)

barnstorm:政治演说

barn,谷仓。storm,风暴。原指美国19世纪杂技团乡村演出,通常在谷仓进行,风暴形容其热烈。后来该词又形容美国选举中的政治家演说起到的类似效果。

conclave:秘密会议

con-, 强调。-clav, 钥匙,锁匙,词源同clavicle, close. 即锁住的房间,原指主教聚集在一起选举教皇的会议。

disenfranchise:剥夺选举权

dis-, 不,非,使相反。enfranchise, 赋予选举权。

electioneering:竞选活动

来自elect, 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