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bonfire(篝火):在萨温节焚烧宰牲骨头的火堆

在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之前,不列颠群岛上居住的凯尔特人主要信奉德鲁伊教(Druid)。德鲁伊教徒在每年的10月31日过萨温节(Samhain,又称夏末节或仲夏节)。德鲁伊教徒认为10月31日是夏季的结束,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阴阳两个世界最接近的时刻,死亡之神Samhain在这天晚上会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间,寻找替身。因此德鲁伊教徒会在这一天晚上熄灭家里的炉火,而在露天点起火堆,在火堆中焚烧宰牲的骨头,作为给Samhain的献礼。他们还会用动物的头和皮毛装扮自己,发出古怪的声音,使Samhain认不出自己,从而躲避灾难。

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后,将萨温节和罗马的两个节日合并,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万圣节(Halloween)。现在西方万圣节的很多活动,如化妆、南瓜灯都源自萨温节。

英语单词bonfire就源自萨温节时用来焚烧宰牲骨头的火堆。它源自古英语banefire,由bane(bone,骨头)+fire(火)构成,意思是“焚烧骨头的火”。后来该词词义发生泛化,泛指在野外用于庆祝、娱乐或取暖等用途的火堆。

bonfire: ['bɒnfaɪə] n.篝火,营火。记:bon(bone,骨头)+fire(火)→焚烧骨头的火→篝火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onfire 词源,bonfire 含义。

derby(德比大战):盛产赛马的英国德比郡

“德比”(derby)一词来源于英语,指英国德比郡,此地盛产名马。1780年Derby伯爵创立了英国大赛马会,每年6月的首个星期三在伦敦附近的爱普森举行。大赛马会这天称为Derby Day。由于很多赛马都是出自德比郡,因而在比赛中往往出现德比马相互竞争的场面,这种比赛就被称为“德比大战”(Derby game)。该词后来被引申到足球、橄榄球、篮球和冰球等俱乐部赛事中,表示来自同一城市、同一地区的两只队伍之间的比赛,即“同城大战”。在国际比赛中,来自同一国家的两只队伍之间的比赛也可称为“德比大战”,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德比”了。

另外,derby一词还可以表示一种圆顶窄边的丝质礼帽。在Derby Day这一天,人们习惯戴这种帽子。为了纪念创建大赛马会的Derby伯爵,人们把这种帽子称为derby hat。现在这种礼帽多为女孩子骑马时戴用。不过,现在只有美国人才把这种礼帽叫作derby,英国人反倒把这种礼帽叫作bowler hat。

derby: ['dɝbi] n.英国德比郡,英国大赛马会,同城大战,德比帽

Santa Claus:圣诞老人   

相传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有一位乐善好施的主教名叫Saint Nicholas。一天晚上他外出散步,从一家人家的窗口经过,听见三姐妹在里面哭泣。原来她们可怜的父亲因办不起嫁妆没能给她们找到丈夫,准备将她们卖到妓院去。Saint Nicholas听了之后,从身上掏出三袋金子,扔了进去,在那位父亲还没来得及道谢之前,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据说圣诞节赠送礼物的习俗即源出这一传说,而Santa Claus一词则源于Saint Nicholas这一名字。在荷兰、德国等地Saint Nicholas被尊奉为小孩的守护神。他的节日12月6日的前夕就是孩子们的节日。按习俗,要求有一个人装扮成Saint Nicholas,给孩子们送礼物。移居纽约的英国人从早期的荷兰移民那里照搬了这一习俗,而且把时间从12月6日移至圣诞节这天。Saint Nicholas在荷兰语作Sant Nikolaas,在荷兰方言作Sante KLaas,到了说英语的人嘴里就成了Santa Claus.汉语通译为“圣诞老人”。Santa Claus的形象总是一个样子:矮矮胖胖、快快活活、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穿着红袍子。这一形象出自美国画家纳斯特(Thomas Nast,1840 - 1902)之手。有人请他画一幅Santa Claus的画像,他以儿时给他送礼物的一位老人为原形作了画。殊不知他的画从此成了Santa Claus的形象。

volcano:火山

来源一: 该词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神话。传说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地底下住着古罗马宗教所信奉的火与锻冶之神Vulcan(伏尔甘),拉丁文作Vulcānus或Volcānus。他把作坊都设在地下,让烟从火山口中冒出。8月23日罗马庆祝火神节,罗马贵族和元老院在火神广场举行集会和祭祀活动,人们向火中投放刚从台伯河(Tiber)捕捞上来的活鱼,用意不详,也许是为了祈求火神保佑,免除火灾。英语中意为“火山”的volcano一词正是源自Vulcan或Vulcānus。在意大利语中“火山”作volcano。其实,英语volcano是从意大利语直接借过来的。在volcano进入英语之前,英语原先是用flaming hell (1613)来表示“火山”的。

来源二: 据古罗马神话记载,伏尔甘(Vulcan)是人们信奉的火神。他与女神维娜斯有过一段恋情。他还是造兵器的好手。传说伏尔甘在为众神打制兵器时,专门前往西西里岛东岸的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利用火山口涌出的炽热的岩浆锻造兵器。埃特纳是意大利著名的在火山,从公元前1500至公元1971年这三千年里,该火山累计喷发达100多次。这位到火山口去锻造的火神与火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凡人眼里,他象征着威力凶猛之火。那时,人们在8月23日这天祭奠伏尔甘火神,并逐步用这位火神的名字来指代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