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Norman(诺曼人):不请自来,占领法国一角的“北方人”

从公元8世纪起,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不断南下,掠夺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沿海地区,还溯流而上,进犯内地。当时统治法国的卡洛林王朝衰落无能,无力抵抗维京海盗的侵犯。因此,公园911年,法王查理三世(傻瓜查理)与海盗头子罗洛签署协议,将法国鲁昂周围的土地和塞纳河口出让给维京人,并册封罗洛为公爵统治该地。从此,罗洛等人停止掠夺法国,开始经营这块土地。法国人称这些定居在该地区的维京人为Normand,复数形式为Normanz,字面意思就是“north man”(北方人)。英语单词Norman(诺曼人)就来自法语Normanz,诺曼人所居住的地区被称为Normandy(诺曼底)。

尽管诺曼人最后放弃了海盗勾当,改信了基督教,他们仍保留了其海盗祖先维京人的许多特质。他们表现一种极度不安鲁莽的气质、近乎愚勇的好战精神。诺曼人在随后扩张至欧洲其他地区的行动中,创下冒险作战的惊人纪录,常常仅以一小撮人征服数倍的敌人。其中最重要的是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他征服英国后成为英国国王,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统治英国的,其实都是北欧海盗的后代。

Norman:['nɔ:mən] n.诺曼人adj.诺曼人的,诺曼语的

Normandy:['nɔ:mən'di] n.诺曼底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Norman 词源,Norman 含义。

matey:套近乎,哥们儿

来自mate的亲昵叫法。引申词义哥们儿,套近乎等。

quixotic:愚侠式的,不切实际的   

该词源出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 - L616)所写长篇小说Don Quixote(《堂吉诃德》)。该书主人公Don Quixote是个穷多绅,因阅读骑士小说人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而三次出游。他嫉恶如仇近乎狂热,但终日耽于幻想,所以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蠢事,直至临终时才恍然大悟。Don Quixote以后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或“狂热的嫉恶如仇者”的一个代名词。从Quixote派生出来的形容词形式quixotic常用以表示“不切实际的”或“愚侠式的”。Quixote在西班牙语原指¨腿裙”(盔甲的一部分)。

pansy:圆三色堇

汉语学名“圆三色堇”,亦称“蝴蝶花”。在古代诗人丰富的想象中,此花近乎圆形的花瓣宛如一张脸,似乎在沉思,在冥想,所以诗人赋之以一个颇带诗意的别致名称pensee。此乃法语,有thoughtful(沉思)之意。英语名称pansy即源于此,16世纪初原作pensee,以后又拼成pensy,最后才演变为pansy这一形式。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pansy常作贬义词用,指“同性恋男子”,这种用法源于英格兰。

hyacinth:风信子

这是一种观赏植物,汉语作“风信子”,亦称“洋水仙”。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流传着一刚富于浪漫色彩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斯巴达国王之子,美少年雅辛托斯( Hyacinthus)受到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和西风神仄费洛斯(Zephyrus/Zephyr)的钟爱,可是他只喜欢阿波罗,这就使得仄费洛斯妒火中烧,近乎发狂。有一天,雅辛托斯同阿波罗在一起掷铁饼为戏,仄费洛斯出于嫉妒,将阿波罗掷出的铁饼朝着雅辛托斯猛力一吹,竟然误中太阳穴,雅辛托斯当场毙命。阿波罗为纪念他使其血泊中长出一种芬芳馥郁、形状优美的花,并且根据他的名字Hyacinthus把花命名为hyacinth。该花花瓣上隐约显有AIAI的斑纹,表示悲哀的呼叫,含有“哀哉”之意。难怪英国诗人弥尔顿称此花为“形容哀伤的含血之花”(that sanguine flower inscribed with woe).

teetotaller:绝对戒酒者

英语中“不喝酒的人”一般作nondrinker 或abstainer ,而“绝对戒酒者”则以 teetotal(l)er 来表示。teetotal(l)e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戒酒运动(the temperance movement)。

1784年,美国最负盛名的医生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所著的《关于烈性酒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的调查》一书出版了。此书问世以后,即刻在这个新生的国度,特别是在宗教界和科学界引起轰动和反响,一时成了人们广泛议论的畅销书之一。他在书中列举了烈性酒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1800年,不少地方酝酿订立“戒酒誓药”(The Pledge),1808年纽约出现了第一个戒酒协会(temperance society)。182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the American Temperance Union)正式成立。到了三十年代初期,联合会下属分会已经多达六千个,会员超过百万人。

183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认为只戒烈性酒不算戒,提出了“不品,不饮也不售”(Taste not,touch not,handle not.)的“戒酒新誓约”,要求立约者发誓滴酒不沾,不仅烈性酒不能饮,而且诸如葡萄酒、苹果和啤酒等酒类也均在戒除之列。在各个分会中最为活跃的要数华盛顿戒酒协会。当时,加入该会被视为一种时尚,一种道德提高的表现,一种政治和社会需要。许多本不饮酒的人,包括日后就任总统的亚伯罕.林肯,也都不甘落后。与此同时,在美国不少地方还纷纷出现了戒酒旅馆(temperance hotel)、戒酒轮船(temperance steamboat)等新鲜事物。正是在这场戒酒运动方兴未艾的形势下,一个表示“滴酒不沾者”的新词应运而生了。这个便是teetotal(l)er。它以total 为词根,冠之以total的首字母t(即tee)来加强语气,再加表人后缀 -er,由这三部分组成。

早在1801年,就有一位名叫 Parson Mason Locke Weems 的美国传教士创造了Teetotally (T-totally)一词。据传,该词源出英国工匠、戒酒运动拥护者Richard Turner 1833年戒酒演讲中total 一词的口吃讹音。他的墓碑上刻有以下原碑文:用以表示“绝对戒酒”的 Teetotal 一词之创造者Richard Turner 长眼于此,1846年10月27日谢世,享年56岁。另一说大同小异。

1833年有一个名叫Joseph Turner 的英国人在一次声援绝对戒酒大会上发言时说,“Nothing but t-t-t-t-total abstinence will do ...”他这一结巴把 total 发成近乎teetotal,被人们传为笑谈,但戒酒运动者却把teetotal 接了过来,用以表示其“绝对戒酒”的立场,teetotal(l)er 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戒酒运动的声势日益浩大,美国一度成了禁酒国(dry country)。teetotal(l)er 却作为戒酒运动的产物载入辞书。并且沿用了下来。

Mae West:军用救生衣;救生背心

Mae West原是美国一位女影星的大名,它怎么会被用来指军用救生衣的呢?这其中确实有些来历。Mae West在1892年生于于纽约市,在一战前就颇有名气。她最初在百老汇大街当滑稽歌舞剧杂居演员,被报界称作“小妖女”(Baby Vamp)。1926年她编写、导演并主演了一出名为《性》的戏,被警察下令停演,还以诲淫罪被投入监狱。不久以后,她移民好莱坞,1928年她又写了闹剧《宝石莉尔》(Diamond Lil),并在剧中扮演主角,一举成名。由于她胸部丰满,极为性感,所以得了不少绰号,如“银幕妖妇”(Siren of the Screen),“性感明星”等。她在美国影坛名噪一时,她的魅力曾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她是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工资最高的女性。二战期间气胀式救生衣曾使无数英美飞行员和水兵在海里免于灭顶之灾。据说穿上这种救生衣,充气后的样子常让军人们联想起胸部大丰满的Mae West,于是他们戏称之为Mae West,开初只是作为一种近乎粗俗的俏皮与使用,到了40年代初期却成了英美军中的流行俚语,最后居然还被收入辞书之中。

teetotaler:滴酒不沾的人;绝对戒酒者

该词历史可以追述到19世纪欧美的一场戒酒运动(the temperance of movement)。1784年,美国最负盛名医生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出版了《关于烈性酒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的调查》。他在书中列举了烈性酒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此书问世后,在宗教界和科学界引起轰动。1800年,教会开始实行起誓戒酒的方法。1808年纽约出现了第一个戒酒协会(temperance society)。182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the American Temperance Union)正式成立。这场戒酒运动下,teetotaler应运而生。

据传,该词源于英国工匠Richard Turner1833年9月戒酒演说中total一词的口吃讹音。另有一说为1833年,有一个名叫Joseph Turner的英国人在一次声援绝对戒酒大会上发言时说“Nothing but t-t-t-t-total abstinence will do ...”,他这一结巴把total发成近乎teetotal,被人传为笑谈,但戒酒运动者却把teetotal借了过来,用于表示“绝对戒酒”的立场,teetotaler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smoodge:套近乎

澳大利亚俚语,来自 smooch 拼写变体,引申比喻义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