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ictator(独裁者):古罗马的独裁官

英语单词dictator直接来自拉丁语,由dictare(dictate,命令,口述)+or(人)构成,字面意思就是“下命令的人”,原本是古罗马的政治职务“独裁官”。

古罗马人民推翻暴君塔克文后,意识到了一人独裁的坏处,便开始实行共和制,每年选举两位执政官担任最高行政长官,任期只有一年。两人相互制衡,避免一人独揽大权。然而,这种政体虽然有效保障了权力的相互制衡,但有一个弊端无法避免,那就是当两名执政官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便无法开展工作。针对这个弊端,聪明的古罗马人又发明了“独裁官”这种制度加以补充。

“独裁官”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非常任长官,是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由元老院任命的独裁人物。在任何情况下,独裁官的数量绝不能超过一位。独裁官享有超越法律的权力,无须为他的任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以便独裁官可以不受任何掣肘,全力以赴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和智慧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中。

最初的独裁官都是战事独裁官,任期最长不得6个月。一旦任务完成,此人将卸去独裁官的职务,权力交还给元老院。历史上任期最短的独裁官是古罗马传奇英雄辛辛纳图斯,他在田间劳作时临危受命,担任独裁官,指挥罗马军队抗击外敌入侵。打败敌人后他便辞职返回农庄,只担任了16天的独裁官。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为了对抗迦太基的战神汉尼拔,罗马元老院曾经两次任命费边担任战事独裁官。

但在共和国后期,古罗马的独裁官制度逐渐变味。苏拉当政之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军队,迫使公民大会委任他担任任期无限的“共和体制独裁官”,除了享有战事独裁官的全部权力之外,还不受时间的限制。凯撒大帝则在五次担任独裁官后,最后担任“终身独裁官”,最后被担心他颠覆共和制度的元老院议员们刺杀身亡。

在西方历史上,dictator(独裁者)和dictatorship(独裁政体)的感情色彩经历了从褒义词到中性词再到贬义词的重大变化。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独裁官被视为拯救国家的大英雄,享有比执政官还要高的荣耀。因此,后世的一些政治家也以“独裁官”自称,如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就曾自任独裁官。到了20世纪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都大力推行独裁政体,以独裁者自居,使得dictator(独裁者)和dictatorship(独裁政体)彻底成为一个贬义词。

在汉语中,与dictatorship对应的有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贬义词“独裁”和中性词“专政”。但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无论你使用的是“独裁”还是“专政”,对应的都是dictatorship,是一个贬义词。

dictator: [dɪk'teɪtə] n.独裁者,独裁官

dictatorship:[dɪk'teɪtəʃɪp] n.独裁政体,专政

dictation:[dɪk'teɪʃ(ə)n] n.听写,口述,命令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ctator 词源,dictator 含义。

assert:断言

发音释义:[ə'sɜːt] vt.维护,坚持;断言;主张;声称

结构分析:assert = as(=ad,使)+sert(加入)→加入至某个观点→断言、坚持

词源解释:sert←拉丁语serere(加入、附属)

同源词:series(系列←连接在一起);insert(插入);desert(放弃);exert(运用、发挥)

衍生词:assertion(断言、声明);assertive(独断的)

googly:变向曲线球

词源不详。来自于20世纪初英国著名板球运动员Bernard Bosanquet,在1903年与新西兰的板球比赛中运用该技术技惊四座,并使该词和该技术一下子广为流行,但是却没人知道该词来自何处或各执一词。可能来自PIE*geu, 转,弯,词源同cog.

boggle(畏缩):半夜惊吓马匹的幽灵   

在古代英国人的迷信传说中,有一种叫做bugge的幽灵,会在半夜出来惊吓马匹。因此,在英语中,就用boggle一词来表示马匹受惊而畏缩不前,意思就是“受到bugge的惊吓”。后来,boggle一词还可以运用到人身上,表示人受到惊吓或犹豫、退缩。

  boggle:['bɒg(ə)l] n.犹豫,退缩,惊奇v.(使)犹豫,(使)退缩,(使)惊奇

anachronism:时代错误

源自希腊语anachronismos,原字面义为back—timing(落后于时代),由ana-‘against,backward'和chronos‘time'两部分构成,17世纪始用于英语,一般辞书释义为“时代错误”。所谓时代错误系指所叙人事与时代不符的错误,最常见于以历史为背景而富有想像力的作品中。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不少时代错误,例如《亨利四世(上篇)》中提到的火鸡,《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台球,《约翰王》中的大炮。无意识的时代错误往往出于对艺术和科学及历史事实的无知,但有意识地审慎地运用时代错误则可以收到滑稽,讽刺或其他艺术效果。

pandemonium:喧嚣,嘈杂

Pandemonium 起源于John Milton写于1667年的史诗ParadiseLost(失乐园)。Pandemonium原写为希腊文"δαιμόνιον",可翻译为"all-demon-place"(充满恶魔的地方)。在失乐园书中,Pandemonium是由Mulciber(天堂的设计者)设计并建造的地狱的首都。

失乐园的内容主要是描述堕落天使路西法(撒但)从对神的反叛失败后再重新振作,他对人间的嫉妒,以及他运用他的谋略化身为蛇,引诱亚当和夏娃违反神的禁令偷尝智慧树(分别善恶树)的果实,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在此书中,Milton说明,本书是为了“辩证神对人类的态度”,及阐明神的预见与人类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

Milton融合了异教信仰、古希腊文献以及基督教信仰,在此诗中探讨了多样的主题,从婚姻、政治(弥尔顿本人在英国内战期间是活跃的政治份子)到君主政体;同时也辩证许多困难的神学议题,包括命运、宿命、三位一体、以及原罪和死亡在世界中的出现。另外还包含了天使、堕落天使、撒但、以及天堂中的战争。这是一部由基督徒诗人用古希腊风格所作,用宗教反派撒旦为要角的希伯来历史相关史诗。

running dog:走狗;献媚者

中国式英语贴切地表达了一种见利忘义、供人驱使的“下三烂”。无从考证,最先运用这个词的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重要的是,英语世界接纳了“走狗”,并以汉语的思维抚育这个“外来词”。接纳词汇的同时,无形中也接受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hieroglyphic(象形文字):刻在古埃及神庙中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但其运用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仅用来记录法老和宗教方面的资料,常常雕刻在古埃及神庙的石墙、石柱上。因此,古希腊人将这些象形文字称为hieroglyphikos,由hiero(神圣的)和glyphe(雕刻)组成,字面意思就是“神圣的雕刻”。由于这些雕刻的图画其实是一种象形文字,所以hieroglyphic常常翻译为“象形文字”。它原本是一个形容词,但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将其作为名词使用。因此,在英语中,它即可做形容词也可做名词。

hieroglyphic:[haɪrə'glɪfɪk] adj.象形文字的n.象形文字

rococo:洛可可式的

来自法国 18 世纪大量运用石头与明亮的贝壳进行装饰的建筑风格,并渗透到其它诸多艺术 领域。该词来自法语 rococo,幽默改写自 rocaille,贝壳艺术品,小石头,鹅卵石,来自 roche, 石头,词源同 rock.-ille,小词后缀。

Leo(狮子座):被赫拉克勒斯杀死的巨狮

英语中表示“狮子座”的单词Leo直接来自拉丁语,意思就是“狮子”,英语单词lion(狮子)与其同源。

希腊神话中,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要完成的十二项艰巨任务中,其中一项是要杀死一只名叫尼米亚的巨狮。这头巨狮有着混身厚皮、刀枪不入,凡人根本无法杀死它。赫拉克勒斯与它厮杀良久,最后运用神力,将它掐死。这头巨狮后来被赫拉升入天空,成为了“狮子座”(Leo)。

Leo:['li:əu] n. 狮子座

lion:['laɪən] n. 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