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tone(里程碑):古罗马的千步一碑
罗马帝国的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在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树立了一块中央石碑,将其作为世界的中心,以此为起点每隔千步置一石碑,碑面刻有皇帝的大名,并标明到某地的距离。罗马的“千步”距离在拉丁语是mille passus,合写为milliarium,大约等于1.48公里。因为这些石碑代表了milliarium的距离,所以被也被称为milliarium,中文译为“里程碑”。在古罗马广场中央里的那块石碑则被称为“Milliarium Aureum”(金色里程碑),是古罗马广场的著名景点之一。
英语单词mile(英里)就源自拉丁文mille(一千),所以这种里程碑在英语中就被翻译为milestone,由mile和stone二词复合而成。
milestone:n.里程碑,划时代的事件。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ilestone 词源,milestone 含义。
satin(缎子):中世纪闻名于外的中国海港城市泉州
在中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闻名于外的海港城市,被阿拉伯人称为Zaitun。该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当时著名的东方名城。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叙述其西还旅程时写道:“离开福州市……第五天傍晚,抵达宏伟秀丽的Zaitun城”,“Zai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数十年后的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吧都他(Ibn Batuta)亦写道:“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Zaitun……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英语单词satin就来自东方名城Zaitun,表示来自Zaitun的丝绸、缎子。
虽然Zaitun在600多年前就是世界皆知的名城,但到了19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却在为“Zaitun”到底在何处而争论不休。直到1915-1918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问世后,史学界才一致认定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Zaitun”就是中国福建省的泉州。
satin:['sætɪn] n.缎子,缎子衣服adj.光滑的,绸缎做的,似缎子的
date:日期,约会
来源于拉丁语动词do, dare, dedi, datus(给),其过去分词的阳性、阴性和中性形式分别是datus, data和datum;英语date(日期)和data(资料)来源于此拉丁语的data;其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此拉丁语动词的英语词汇还有antidote(解毒药,anti- + dote,anti-意思是against,此处是针对什么什么,dote是拉丁语动词dare的变体), condone(宽容,con- + done,con-共同,done给), dado(台座,是“给”的起点), dative(与格,语法术语), donate(捐赠), dice(骰子), die(骰子), dowry(嫁妆), endow(捐赠,en-向内 + dow给), edit(编辑,e- + dit, e-是ex-的变体,出,dit给), pardon(宽恕, par- + don,par-是per-完全,don给)。
同源词:data, antidote, condone, dado, dative, donate, dice, die, dowry, endow, edit, pardon词组/短语:to date (adv.) 到目前为止out of date (adj.) 过时的up to date (adj.) 时新的
satin:绸缎,缎子
来自法语 satin,绸缎,来自阿拉伯语 zaytuni,刺桐,刺桐的绸缎,即 Zaitun,刺桐,泉州古名, 中世纪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