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limate(气候):希腊人设想的地球上的平行斜坡

希腊人很早就发现一个地区的气候与太阳光线的倾斜角度有关。越靠近赤道,太阳光倾角越大,气候就越温暖;越靠近极点,太阳光倾角越小,气候就越寒冷。我们现在知道,不同地区太阳光倾角不同,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但古代的希腊人还不知道,依然认为地球是平的,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坡度,地区坡度的不同造成了太阳光倾角的不同。因此,他们将地球划分成很多块边线平行的斜坡,每条斜坡的坡度都有所不同,这些平行的斜坡就是希腊人划分的气候带,在希腊语中称为klima,字面意思是“斜坡”。古希腊人将世界划分为7个气候带,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y)将世界从赤道到北极划分为24个气候带。

英语单词climate(气候)就来自希腊语klima。而英语单词lean(倾斜)与此同源,来自希腊语klinein(倾斜)。

climate:['klaɪmət] n.气候,风土,思潮

lean:[liːn] v.倾斜,依靠adj.瘦的,贫瘠的n.倾斜,瘦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limate 词源,climate 含义。

gymnastics(体操):古希腊的裸体健身运动

古希腊人崇尚强壮体魄的各种运动,更崇尚裸体运动,因为他们崇尚人体美,认为人体的健美只有通过不着服装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古希腊人把各种健身运动称为Gymnastike,由gymnos(意为裸体)演变而来。古希腊运动会只允许男子参加竞技和观看比赛,所以赤身裸体参加比赛并不会让人觉得难堪。

英语中的gymnastics(体育、体操)就源自希腊语Gymnastike,而gymnasium(体育馆、健身房)源自希腊语gymnasion,意思就是进行gymnastics的场所。词根gymn来自gymnos,表示“裸体”,如gymnosophist(裸体主义者)

gymnastics:[dʒɪm'næstɪks] n.体操,体育

gymnastic:[dʒɪm'næstɪk]adj.体操的,体育的

gymnast:['dʒɪmnæst]n.体操运动员

gymnasium:[dʒɪm'neɪzɪəm] n.体育馆,健身房

gymnosophist:[dʒɪm'nɒsəfɪst]n.裸体主义者

fascinate(使着迷):施展保护神法瑟勒斯的魔力

在西方的历史博物馆,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令女士们面红耳赤的古代物品,那就是一些带有翅膀的男性生殖器的雕像。其实这是古罗马的一个著名神祗的形象。这个神祗在拉丁语中叫做“法瑟勒斯”(Fascinus),他实际上是男性生殖器的化身,因此经常以这种“飞天鸡鸡”的形象出现。古罗马人把法瑟勒斯当做保护神,认为他能够辟邪驱鬼,尤其是能够保护人们不受到“邪恶之眼”(evil eye)的伤害。因此,古罗马人专门为他修建了神庙,希望他能保护罗马的平安,还制作了很多“飞天鸡鸡”作为护身符,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士兵的武器上、凯旋回国的将军的马车上,用来保护他们不受邪灵的伤害。这种护身符也被称为fascinus。

除了能辟邪驱鬼外,古罗马人还相信这种护身符具有神奇的魔力,其中一种就是能够催眠他人。因此使用fascinus来催眠他人就叫做fascinare,字面意思就是“施展法瑟勒斯的魔力”。这就是英语单词fascinate的来源。

fascinate:['fæsɪneɪt] vt.使着迷,魅惑,使神魂颠倒vi.神魂颠倒,入迷

fascination:[,fæsɪ'neɪʃ(ə)n] n.魅力,魔力,入迷,迷恋

fascinating:[,fæsɪ'neɪʃ(ə)n] adj.迷人的,使人神魂颠倒的

herculean(力大无穷的):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或 Hercules,又译为“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众神之王宙斯与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英雄玻耳修斯的曾孙。他神勇无比,力大无 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等,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有关他惩恶扬善, 敢于斗争的神话故事,历来都是文艺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

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临产前,宙斯曾得意地在众神面前宣告一名伟大的英雄即将诞生,将统治玻耳修斯的所有后裔。天后赫拉嫉恨阿尔克墨涅,就暗做手脚,推迟了阿尔克墨涅的生产,而使珀尔修斯之孙、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提前出生,从而成为国王。

赫拉克勒斯出生后,曾机缘巧合地吮吸了天后赫拉的乳汁,从而获得神力。赫拉克勒斯还是个婴儿时,赫拉曾派两条毒蛇来暗杀赫拉克勒斯,但被赫拉克勒斯扼杀。赫拉克勒斯长大后,拒绝了“恶行女神”的诱惑,选择了“美德”之路。

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故意刁难他,给他布置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杀死 刀枪不入的尼美亚雄狮、杀死九头蛇、夺取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牡鹿、活捉厄律曼托斯野猪、清理奥革阿斯的牛棚、猎杀铜羽怪鸟、制服克里特的公牛、驯服食 人马群、夺取亚马逊女王的腰带、夺取革律翁的牛群、盗取金苹果、从冥府中盗取三头犬。赫拉克勒斯一一完成了这些不可能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后来娶卡吕冬的得阿涅拉为妻。带妻子去特拉基斯途中,马人涅索斯企图将他 的妻子掠走,被他用毒箭射死。马人临死前劝得阿涅拉收集他的毒血,以便将来用以恢复丈夫对她的热恋。后来,得阿涅拉担心被遗弃,把抹上毒血的衬衣送给丈 夫。他穿上这件衣服以后,痛苦难忍,最后投火自尽。

按照宙斯的意志,他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与他和解,把青春女神赫柏给他为妻。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赫拉克勒斯一词已经成为了大力士和壮汉的同义词。英语单词herculean就源自他的名字Hercules。

Hercules:['hə:kjuli:z] n.武仙座,赫拉克勒斯,大力士,大力神

herculean:[,hə:kju'li:ən; hə'ku:liən]adj.赫拉克勒斯的,力大无穷的,极其困难的

fig leaf(遮羞布):圣经中亚当夏娃用来遮羞的无花果树叶

英语中,fig leaf(无花果树叶)常用来比喻“遮羞布”。该习语出自《圣经》的“创世纪”的第三章第七节。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羞耻。他们见自己赤身裸体,便在附近采了一些宽大的无花果树叶(fig leaf)来遮体。因此,在西方,人们就用fig leaf(无花果树叶)来表示“遮羞布”。在维多利亚时代,博物馆里经常用无花果树叶遮蔽男性希腊裸体雕像的阴部。至今梵蒂冈宫里的许多教皇收藏品都带有这种树叶或叶形物。

fig leaf:n.遮羞布,无花果树叶

spartan(清苦的):清苦尚武的斯巴达人

古代希腊人中的斯巴达人生活清苦,崇尚武艺。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哪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光头赤脚,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平时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

由于斯巴达的这种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清苦的生活方式,就从斯巴达的名称Sparta中产生了形容词spartan,表示“清苦的、质朴的”。

spartan:['spɑːt(ə)n] adj.斯巴达式的,斯巴达的,清苦的,质朴的n.斯巴达人

meter(米):希腊古典诗歌韵律的最小单位

英语单词meter(米)源自希腊语metron,原本是希腊古典诗歌韵律中的最小单位,由一组长短音节组成,希腊古典诗歌中,每一行应该包括若干个metron。其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的五言诗或七言诗中的一个字。由于metron是衡量诗歌韵律的最小单位,所以后来metron在希腊语中又衍生出“度量万物的最小单位”之意。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他们用希腊语metron作为这个标准单位的名称,在法语中拼写为mètre,进入英语后拼写变为meter,中文译成“米突”或“米”。

到现在,英语单词meter依然还保留了“韵律”之意,反映了它的渊源。

meter:['mitɚ] n.米,公尺;仪表;韵律v.用仪表度量

berserk(狂暴的):北欧神话中的“熊皮战士”

在北欧神话中,有一种特别凶猛的战士,北欧语称作berserkr,由ber(bear,熊)+serkr(shirt,衬衫)构成,字面意思是“身披熊皮的人”。传说这些战士受到主神奥丁的庇佑,拥有熊的力量,出战前往往会饮用烈酒或致幻蘑菇,上战场后陷入极端兴奋的忘我状态,没有恐惧、疼痛之感,身上仅穿轻铠甲甚至赤裸上身,疯狂杀敌至力竭而亡。

英语单词berserk(狂暴的)和berserker(狂暴战士)就是从北欧语berserkr产生的。

berserk:[bə'zɜːk; -s-] adj.狂暴的,狂怒的adv.狂暴地,狂怒地

berserker: [bə'sɜːkə] n.狂暴战士adj.狂暴的

bare:赤裸的

发音释义:[beə] adj. 空的;赤裸的,无遮蔽的vt. 露出,使赤裸

词源解释:来自古英语bær(裸露的)

bare和naked的区别:bare表示局部的裸露,naked表示全裸。因此bare可以用于bare-footed(赤脚的)、bare-headed(光头的)、bare-handed(赤手空拳的)、bare-necked(露出脖子的)。

衍生词:barely(仅仅、勉强)

ballast:压舱物

发音释义:['bæləst] n. 压舱物,[建]压载物;道渣,碎石vt. 给…装压舱物;给…铺道渣

结构分析:ballad = bal(=bare,光的)+last(载荷)→光为压舱而载的东西→压舱物

词源解释:bal←中古英语bar(=bare,光的);last←中古英语(载荷)

同源词:bare(光的、赤裸的)

古代人在使用帆船航行时发现,如果船底太轻,帆船很容易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无法稳定行驶。因此,为了增加帆船的稳定性,他们会在帆船底部放置一些重物。如果船上的货物已经全部卖出,就只能用一些无用的重物如石头来压在舱底。这种没有价值的压舱物在英语中就叫做ballast,字面意思就是bare load(无用负载)。在修建铁路时,需要在路基上铺上道渣碎石来压实路基土方。这种道渣碎石也可以称为ballast。

趣味记忆:ballast→ball last→最后的大球→压舱底的大球→压舱物

deficit:赤字

de-, 不,非,使相反。-fic, 做,词源同defect, efficient. 即没做好,出现赤字的。

deshabille:赤身裸体

des-, 使相反。-hab, 穿着,词源同habit(长袍,道袍),exhibit. 即脱去衣服,使赤身裸体。

ordeal:(对品格、忍耐力等的)严峻考验,磨难

古时英国法庭在处理疑案时是借助超自然的方式来进行裁决的,例如使嫌疑犯或被告手抱灼热铁块,或使其蒙住双眼赤着脚从几块灼热的犁铧中间走过,或使其将手浸于沸水中,倘若手脚丝毫无损则可定为无罪。古人相信上帝会创造奇迹,保护无辜者使其不受伤害。这种神裁法古英语作ordal,其原义为“审判”或“判决”。古代条顿族及其他一些民族也曾采用类似判罪法。 13世纪初英国废除了除决斗以外的各种神裁法,但ordal一词却传了下来,拼写形式演变为ordeal,如今多用于引申义,表示“(对品格、忍耐力等的)严峻考验”、“磨难”或“煎熬”。

gymnasium:体育馆

古希腊运动员在训练时要求赤身裸体,说是裸体运动有益于健康,能使全身最大限度地自由活动。著名的奥林匹克田径运动会各项比赛都是裸体进行的,摔角运动员也是裸体扭斗的,各种运动无一不是裸体进行的。希腊语中有一个词gymnazo,意思是“赤身训练”(to train naked),英语gymnast(体操运动员),gymnastics(体操),gymnasium(体育馆)等词均源出于此。若按字面义来解释,gymnast是“做裸体运动的人”,gymnastics是“裸体运动”,gymnasium则是“做裸体运动的地方”。这些词是16世纪末始用于英语的。 gymnasium如今常缩略为gym,并已完全丧失原先的“裸体”含义。

eleven:十一

在许多文化中计数起源于手指和足趾。生活在气候暖和地区的古人,如苏美尔人( Sumerians),通常是赤着脚的,即便穿便鞋也是十趾外露。他们计数靠的是10个手指加上10个足趾,故把20作为其计数系统的基础。这反映在他们的语言上。史前日耳曼民族生活的地区每年总有几个月是冰雪覆盖的,须着鞋袜把足趾掩藏起来,故其计数系统是以10为

基础的。盎格鲁撒克逊牧猪人在数猪时数到11手指不够用,就说endleofan,意思是one left (over ten),若为12则说tewlf,意思是two left(after ten)。这两个词最后分别演变为现代英语的eleven和twelve。发音和拼写的变化使词的成分与整个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了,使原义逐渐为人们所遗忘。从thirteen到nineteen则是以另一形式构成,如thirteen在古英语中原作抽treotyne,意为three and ten,以下类推。twenty茌古英语原作twentig,字面义为two tens。

climate:气候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由赤道向两极倾斜,而这种倾斜影响了各地的气候和温度,他们用klima来表示地球的倾斜面(sloping surface of earth)。最早的希腊地理学家据此把世界分成七个气候区,klima就转为指“地区”(zone)。嗣后,klima经由拉丁语进入法语,作climat,到了14世纪末又进入英语之中,作climate,词义也由“地区”逐渐转为指“气候”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climate又进而引申为“风气”或“气氛”,如the political climate(政治气氛,政治气候),a climate of fear(恐怖气氛)。

chapel:(学校、医院等的)小教堂

公元4世纪法国图尔( Tours)有一位主教名叫圣马丁(St. Martin, 316? -397?)。他创建了法国最早的几所隐修院,是西方教会隐修制度的倡导人,法国的罗马天主教徒把他尊奉为法兰西主保圣人(patron saint)。为了纪念他基督教的日历将11月11日定为圣马丁节(Martinmas)。他在皈依基督教之前曾被征入罗马军队。据传,一个严寒的冬日他在法国亚眠(Amiens)城门边看见一个几乎赤身裸体的乞丐向 行人乞求施舍,但他自己却身无分文,遂拨剑把身上的军用披风划成两半,把一半给了乞丐,一时传为佳话。在他死后这件披风被法兰克历代国王奉为圣物,藏置于圣物柜。“披风”在后期拉丁语(Late Latin)作cappella,因此收藏该圣物的“圣所”或“圣堂”人们也以cappella称之。该拉丁词借入法语时作chapele,13世纪进入英语,作chapel,转指“(学校、医院等的)小教堂”或“附属教堂”。圣马丁披风的保管人拉丁语叫 cappellanus,法语作chapelain,英语也借用了该词,作chaplain,用以指chapel里的牧师,即“附属教堂牧师”。

chapel除用于以上词义外,尚有一义,即“印刷所”或“印刷职工会”,该职工会的主席被称作father of the chapel,这一点常使人大惑不解。chapel的两种用法之间到底有无联系呢?英语最早的印刷所往往设在大教堂的附属礼拜堂即chapel内。英国印刷之父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1422? - 1491)于1476年创办的英国第一家印刷所便是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的小教堂内的。此一事实为chapel词义的延伸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buff:暗黄色皮革,皮肤,爱好者,热心者

该词源自法语buffe/buffle‘buffalo’(野牛),故其原始词义亦为“野牛”,但此义到了18世纪初就已丧失。buff最初也指“(用水牛或黄牛皮制的坚韧柔软的)暗黄皮革”,以后喻指“(人的)皮肤”,尤用于短语in the buff(赤身棵体),也喻指“米色”“暗黄色”等。但这些均为旧义。在美语中更为常用、更为普遍的词义是“爱好者”、“热心者”,如tennis buff(网球爱好者),rnovie buff(电影迷)。关于buff这一词义的产生,有以下一段掌故。

在19世纪20年代纽约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市内没有什么大楼,只有砖屋和木头房。许多房屋陈旧不堪,火灾不时发生。当时不像如今有什么组织良好、训练有素的消防队。一有火警,附近的人丢下手中的活儿,齐奔失火地点救火。救火设备也不外乎是些手力唧筒、马车、水桶及木梯之类的东西。

接着义务消防队组织起来了。队员受到灭火救人的专门训练。他们一般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既无报酬,工作又危险。

在严寒的冬天,许多青年消防队员身穿黄牛皮( buffalo skin)上衣,用以防湿保暖。警报一响,甚而周围城市居民也奔来救援,同样身着黄牛皮上衣。这些义务消防队员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交口赞誉。由于他们身着黄牛皮上衣,大家亲切地管他们叫fire buff,意即“热心救火的人”。(注意勿与另一短语fire bug相混,后者意义截然相反:“纵火狂”)

由此可见,buff这一旧词获得新义主要归因于buffalo 一词。实际上早先的buff也可以说是取自buffalo头一音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buff的词义不再囿于救火一事,在口语中凡对某事热心者或对某一事物上谜者均可用它表示,词义显然扩大得多了。

boot camp:新兵训练营

在美西战争( Spanish-American War,1898)期间服役的美国水兵都穿一种上端有绑腿,叫做boots的靴子。据传,在甲板集合时老兵们通常都是赤着脚的,即使在酷寒时也不例外,他们以此为荣。但新兵因不习惯总是穿着靴子。因此,人们便把海军或海军陆战队受训的新兵戏称为boots,新兵受训的地方,即新兵训练营则被称作boot camp。

stark-naked:一丝不挂的,赤裸的  

在中古英语中stark是个常用词,意为“强有力的”,有时也用来加强词义,表示“完全”或“十足”,但stark-naked中的stark与此毫无关系。stark- naked原作start naked,而start则是盎格鲁撤克逊词steort(尾巴,臀部)的讹误,因此srark-naked接字面义是rump/tail naked(光屁股的),一般释义为“一丝不挂的”,“赤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