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gmalion(皮格马利翁):爱上自己作品的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不喜欢凡间的女子,而是自己动手,用象牙雕刻出了自己心目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女性形象。雕像完成后,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的作品,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妻子,给它起名“伽拉忒亚”(galatea),还为它穿上美丽的服饰,整天爱抚它、陪着它说话,甚至睡觉时也与它同床共寝。爱神见他如此执着,便满足了他的心意,赐予雕像生命,使他俩结为夫妻。
英语习语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来自这个传说,比喻当人们对某件事物抱有强烈的期待时,期待中的事物就会出现。在教育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缘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雅格布森的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们找到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一番考察后向校方提供了一份名单,说名单里的学生都有很高的天赋,只是还没有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样出来的。有趣的是,在期末考试时,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果然高于整体的平均成绩。研究者认为这是期待产生的效应。教师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因此上课时会给予更多关注,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其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期待,自信心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高,因此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Pygmalion:[piɡ'meiljən] n.皮格马利翁
Pygmalion effect:n.皮格马利翁效应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ygmalion 词源,Pygmalion 含义。
ivory:象牙
来自拉丁语ebur,象牙。
ivory tower:象牙塔
比喻用法,来自象牙的象征意义,即富贵人家的生活,后用于指闭门造车的学者或研究。比较silver spoon.
album:相册,集邮册,签名纪念册
该词直接借自拉丁语,原义为blank tableL(空白刻写板)。古罗马人用木、石、象牙、金属等制成的一种白板来记载历史,写刻名单,公布法令等,他们就称此板为album。album是从另一拉丁词albus(白的,空白的)派生而来。中世纪时album一度指“名单”,因为当时名单是用黑字写刻在白板上或用白字写刻在黑板上的。album的今义可能始用于17世纪。当时亲笔签名极为风行,“签名纪念册”就叫album。以后album词义又进一步引申,琵指用以粘贴照片、邮票、图片等的粘贴簿,一般多冠之以修饰语,如photo album(相册),stamp album(集邮册)等。美国英语还用它指“来客签到簿”。 alb=blank,white表示“白”;alt=tall,high表示“高”。 astro=star
ivory tower:象牙塔
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的作品中的悲观消极的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elephant:象,大象
经希腊语elephas(象牙)、拉丁语、古法语elefant派生为英语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