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lesque:滑稽模仿、恶搞
发音释义:[bɜː'lesk] n.滑稽模仿;恶搞;戏谑;(含脱衣舞表演的)滑稽歌舞杂剧v.(嘲弄地)模仿;(通过模仿)取笑;恶搞adj.恶搞的;滑稽剧的
结构分析:burlesque = burl(恶搞、滑稽模仿)+esque(名词后缀,表示具有某种性质)→含恶搞内容的表演
词源分析:burl←意大利语burla(玩笑、嘲弄、模仿)←拉丁语burra(琐屑之物、废话、一堆毛线)
同源词:burl(毛料上的疙瘩、树瘤);picturesque(如画的);junoesque(高贵优美的←像女神朱诺似的)
助记窍门:burl→谐音boor(农民、粗人)→粗俗表演,滑稽戏。或burl=bu(不)+r(入)+l(流)→不入流→不入流的表演→粗俗的表演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urlesque 词源,burlesque 含义。
banter:取笑、戏谑
发音释义:['bæntə] n.v. (善意的)取笑;戏谑;逗弄;开玩笑
词源解释:来自17世纪伦敦街头俚语
趣味记忆:banter→谐音“绊他”→开玩笑
arriviste:攀龙附凤之人
arrive的戏谑用法。
commissary:(军事基地,监狱等处)杂货商店
com-, 强调。-miss, 派遣,词源同mission. 原指委任以重要任务的,特殊职责的。现词义带有戏谑成分。
henpecked:惧内的,怕老婆的
根据美国动物学家阿利(W. C. Allee,1885 - 1955)的研究,雌禽之间的所谓pecking order(长幼尊卑的次序)有一定的型式:最长的或最凶的可啄次长的或次凶的,次长的或次凶的则可啄幼小的或一般的,依此类推。虽然在鸡群中母鸡很少啄公鸡,因公鸡为鸡群之首。但在17世纪时人们普遍认为母鸡常常啄级别比它低的小公鸡的毛。于是有人将专横的妻子与好斗的母鸡相比拟,造出了henpecked一词,以此表示“常受老婆责骂的”或“怕老婆的”。英国诗人勃特勒(Samuel Butler,1612 - 1680)是第一个给该词下定义的人。桂冠诗人德莱顿(John Dryden,1631- 1700)诉苦说,他常受老婆的气,用了henpecked一词。作家斯梯尔(Richard Steele,1672 - 1729)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戏谑地称作the undoubted head of the Sect of the Henpecked(惧内者的当然领袖)。诗人拜伦(G. G. Byron,1788 - 1824)在《唐璜》(Don Juan)一书中写下了如下名句:“But- oh! ye lords of ladies intellectual, /Inform us truly, have they not henpeck'd you all.”
war-paint:化妆品
美洲印第安人及一些非洲部落成员出战前习惯把脸和身体涂成五颜六色,让人看了害怕。这种出战前涂在脸上和身上的颜料就叫war-paint。今天人们往往把war-paint用作幽默语或戏谑语,指“化妆品”,尤用以形容妇女的浓妆艳抹或过度化妆。
例如:I went into the nearest,public lavatory and put on my war-paint. 我走进最近的一个洗手间,往脸上控脂粉。
villain:坏蛋,恶棍
今指“坏蛋”或“恶棍”的villain一词原先并不含贬义。它源自中世纪拉丁语vīllānus 'farmhand',通过法语vilain于14世纪进入英语的。从终极词源来看,villain和另一个词villa(别墅)都源于拉丁语vīlla 'country house'。在中世纪封建时代,这两个词是密切相关的,villa原指“农庄住宅”或“庄园”,而villain则指为villa的主人工作的“农奴”或“农民”。
后来,贵族由于阶级优越感以及他们对农民的阶级偏见,往往把意指农民、乡下人的词语同“愚昧”、“粗野”、“邪恶”等概念联系起来。这样,villain的词义就逐渐发生贬降。19世纪出现了一个戏谑性短语villain of the piece,指“剧中反面人物”或“首恶”,被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墨多克(Iris Murdoch)等作家乃至普通人广泛使用。但villa和出自同一拉丁词源的village(乡村)一词至今却仍保留了原拉丁词中的含义。
uncouth:粗野的,笨拙的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词,可追溯到古英语uncuth。原始意义是unknown /unfamiliar (不被人知道的,不熟悉的),由否定前缀un- 和couth构成,此义一直使用到17世纪。以后人性中存在的一种对陌生人和外国人厌恶的倾向使它的词义逐渐引申为“古怪的”、“笨拙的”,最后又进而申引为“粗野的”、“无教养的”。couth 一词原义是known/familiar (熟识的,熟悉的),与情态动词can 和形容词cunning (狡猾的)本是同源词,早已经废弃不用。可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从用于“粗野的”或“无教养的”一义的 uncouth逆构出一个新的couth来,作为uncouth的反义词,一般用作戏谑语,表示“温文尔雅的”、“优雅的”和“有教养的”等义。
tandem:前后双座自行车,一前一后地
二马拉车,通常是并列而行的。但有一种双轮双座马车由纵列二马,即一前一后的两匹马来拉的,这种马车就叫tandem。tandem本是个拉丁副词,原意为'at length,at last,finally'(最终,终于)。18世纪流行于英国的大学的一则笑话戏谑地将该拉丁词解释为lengthwise (纵向地,一前一后地),以使笑话带上几分幽默感。嗣后,人们索性用tandem 一词来指“纵列二马拉的双轮马车”。在1785年问世的《俗语词典》(A Classical Dictionary of Vulgar)编者 Francis Grose 就把该词释为此义。没过多久,tandem 就从俗语升格标准语。到了19世纪80年代tandem 被用来转指“前后双座自行车”。以后,tandem除了作名词用,还常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表示“一前一后的(地)”、“纵列的(地)”。介词短评 in tandem 也用以表示“一前一后地”、“纵列地”或“协同地”,“联合地”。例如:Tom and Ruth arrived,riding tandem. 汤姆和鲁丝骑着双座自行车来了。/These two groups will be working in tandem on this project. 这两个组将在这个工程中能力合作。
daffodil:黄水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块英雄及好人死后居住的乐土叫Elysium。那里没有风雪,没有严寒,常年和风习习,遍地开着daffodil这种大朵的黄水仙花。自20世纪早期起daffodil就成为英国威尔士的民族之花。在威尔士的民族节日圣大卫节(St David's Day)那天,许多威尔士人都会在衣服上佩戴daffodil。除了玫瑰之外,daffodil也是英国抒情诗中特受喜爱的花之一,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1674)和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等著名诗人都借daffodil抒发情怀。daffodil一词源于希腊语,原先作asphodel,到15世纪时被讹传为affodil.据牛津字典,首字母d是被半戏谑地加上去的,就像Ed 和Ted同是Edward的昵称,而Ted的首字母T是以后加上去的。;;另一种说法是,d可能来自荷兰语的定冠词de,荷兰语de affodil被英国人误作一个词了。荷兰人昔日曾是,今天仍是栽培百合,郁金香,水仙等鳞茎植物(bulb)的能手。
vaudeville:歌舞杂耍表演;综艺节目
据传,15世纪时在法国诺曼底有位漂洗工(fuller)名叫巴斯兰(Olivier Basselin),创作了许多讽刺戏谑的饮酒歌,在当地广受欢迎。他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名为Vau de Vire的峡谷,因此他所编写的歌便被称为chanson du Vau de Vire 'song of the valley of the Vire'(维尔山谷之歌)。这类歌曲曾经在法国风靡一时,后来被简称为Vau de Vire,而且渐渐地和另一类歌曲voix de ville(都市之声)弄混,进而演变为vau de ville,最后又合为一个词vaudeville。
17世纪以后vaudeville被带进了巴黎的剧院,常常穿插在喜剧、哑剧等的演出中。18世纪时英语吸收了该词,起初用以指“通俗歌曲”。到了19世纪,美国人借用了vaudeville来指英国人所说的variety,即“歌舞杂耍表演”。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50年代vaudeville这一轻松欢快的娱乐形式风行全美国,在大城市和新开垦的边远地区尤为流行。它包括10至15个互不相关的单独表演节目,其中有魔术、杂技、喜剧、驯兽、耍把戏、歌舞等。许多著名的喜剧明星和演员一开始都从事过vaudeville表演。
scherzo:谐谑曲
来自意大利语 scherzo,谐谑曲,来自 scherzare,玩笑,玩乐,来自 PIE*sker,跳动,舞动。
snobocracy:势利统治,势利阶层
snob,势利眼,-cracy,统治,管理,词源同 democracy.戏谑用法。
snooker:斯诺克,阻挠,欺骗
来自英国驻扎印度时期的俚词词 snooker,新兵,新手,实习军官,该词本身可能改写自 rookie, 俚语发音自 recruit.后用于指斯诺克台球,一个较流行的故事版本是约在 1874 年,当时的陆 军中尉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和其它军官在击台球的时候,对方一个简单的球没有击入球 网,因此,他就戏谑的称其为 snooker.最终该俚语词神奇的成为了这种台球的正式名称,并 由于在击球中的技巧和战术引申词义阻挠,欺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