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l(魔鬼):希腊文对撒旦的翻译
英语单词devil(魔鬼)的真正历史比所传devil乃do-evil(作恶)之缩略的古老传说要复杂得多。《旧约全书》中的Satan(撒旦)实际上是devil的前身,它的意思是adversary(敌手),即“上帝和人类的敌手”。当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被译成希腊文时,译者将撒旦翻译成了diabolos一词,而diabolos在希腊文中原义是“诽谤者”,是圣经的影响才使它获得我们今天熟悉的词义“魔鬼”或“恶魔”的。
与devil词义接近的单词demon(恶魔)同样源自希腊语。它源自希腊单词daimon,本意是“半神、守护神、邪神”。在希腊文的《圣经》中,用daimon来表示“异教神灵、不洁神灵”。因此,英语单词demon泛指各种恶魔,而devil原本专指撒旦,后来才泛指恶魔。
devil:['dev(ə)l] n.魔鬼,撒旦,恶棍,淘气鬼vt.虐待,折磨。
demon:['diːmən] n.恶魔,魔鬼,邪恶事物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evil 词源,devil 含义。
libel(文字诽谤):利用传单和小册子进行诽谤
在英语中,“诽谤”分为“文字诽谤”和“口头诽谤”,libel是“文字诽谤”,slander是“口头诽谤“。英语单词libel来自拉丁语词根liber(书),原意是“小书、小册子”。由于古代没有广播电视等通讯手段,权贵要人们相互攻击时只能通过散发传单、小册子等方式。大家通过小册子相互揭短,因此libel一词衍生出“控告、控诉书”之意,在法律领域表示原告的起诉书。由于这种小册子里所写的内容免不了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因此libel一词又产生了“中伤、诽谤”之意,在法律领域中表示“诽谤罪”。
libel:n.诽谤罪,诋毁,毁坏名誉的东西,控诉书vt.中伤,诽谤,控告vi.进行文字诽谤
calumny:诽谤
发音释义:['kæləmnɪ] n.诽谤;中伤;污蔑
词源解释:calumny←拉丁语calumnia(欺骗、歪曲、诽谤)←calvi(欺骗)
助记窍门:calumny→column(柱子)→在柱子上贴大字报→诽谤
衍生词:calumnious(诽谤的);calumniate(诽谤);calumniation(诽谤);calumniator(诽谤者)
blatant:喧嚣的、炫耀的
发音释义:['bleɪt(ə)nt] adj. 喧嚣的;炫耀的 ;显眼的;公然的
词源解释:16世纪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 (Edmund Spenser)杜撰。斯宾塞在其长篇史诗《仙后》中创造了这个词,用来形容一头长有千条舌头、代表“诽谤”的怪兽。其词源很有可能是拉丁语blatire(喋喋不休)。现在,该词的核心含义是“在公众场合粗俗无礼地大声喧哗”,并引申出“显眼的”、“公然的”、“炫耀的”等含义。
助记窍门:blatant→bla+tan(谈)+t(的)→在公众场合Bla…Bla…地高谈阔论的→喧嚣的、炫耀的
besmirch:诽谤、弄污
发音释义:[bɪ'smɜːtʃ] vt. 弄污;损害;诽谤
结构解释:besmirch = be(前缀)+smirch(弄脏)→弄污→诽谤
同源词:smirch(弄脏,污点)
aspersion:诽谤
发音释义:[ə'spɜːʃ(ə)n] n. 中伤,诽谤;洒(圣)水
结构分析:aspersion = a(=ad,去)+sper(泼洒)+sion(名词后缀)→洒水;泼脏水→诽谤
词源解释:asper←拉丁语spargere(泼洒)
背景知识:aspersion原本是一个宗教术语,指耶稣基督之血的喷洒,常用来表示基督教中的“洒水礼”中的洒水。16世纪90年代后才衍生出“诽谤”之意。
趣味记忆:asper→谐音“我死泼”→使劲泼水→洒水,泼脏水
同源词:asperse(诽谤、洒水);sparse(稀疏的←撒开的);disperse(分散);sprinkle(撒、洒)
blaspheme:亵渎神灵
词根blas-, 伤害。词根phem-, 说,词源同euphemism, 委婉语。指说神坏话的,诽谤神的。其缩写词blame, 责备.
defame:诽谤
de-, 不,非,使相反。fame, 名声。即诽谤,造成不好的名声。
denigrate:诽谤
de-, 向下,强调。-nigr, 黑色,词源同negro. 引申词义抹黑,诽谤。
devil:魔鬼
来自拉丁语diabolus, 穿过,诽谤,攻击,词源同diabolic.来自dia-,穿过,-ball, 投掷,词源同ballistic, kill. 后用于指魔鬼。
diabolical:糟糕透顶的
来自拉丁语diabolus, 穿过,诽谤,攻击,词源同devil. 即魔鬼般的,糟糕透顶的。
hatchet job:诽谤,攻击
最早是来自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俚语hatchet-man,斧头帮,中国杀手,后用于指诽谤攻击公众人物形象的记者,引申词义诽谤,攻击。
libel:诽谤,中伤
来自拉丁语liber,书,来自PIE*leup,剥下,削皮,词源同leaf,library,-el,小词后缀。即小书,引申词义小册子,诽谤书。
libelous:诽谤的
来自libel,诽谤。
malign:恶性的,恶意的,有害的,诽谤,中伤
mal-,坏的,不良的,-gn,出生,词源同gene,generate.字面意思即出生就坏的,引申词义诽谤,中伤等。
devil:魔鬼
devil的真正历史比所传devil乃do- evil(作恶)之缩略的古老传说要复杂得多。《旧约全书》中的Satan(撒旦)实际上就是devil的前身,它的意思是adversary(敌手),古有“上帝和人类的敌手”之意,故the Adversary也常被用以指“撒旦”或“魔鬼”。当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被译成希腊文时,译者选用了diabolos 一词来表达“敌手”,而diabolos在希腊文中原义是“诽谤者”,因此可以说源自希腊文diabolos的devil一词原来是“诽谤者”的意思,是圣经的影响才使它获得我们今天熟悉的词义“魔鬼”或“恶魔”的。
calumny:诽谤,诬陷之词
据有关记载,古罗马人对诬陷者施行一种惩戒性做法,即在他的前额打上K字印记,K表示kalumnia,意思是“诽谤”。以后kalumnia演变为calumnia。英语的calumny源自该拉丁词,所以有“诽谤”“诬陷之词”等义。其派生词calumniator则指“诽谤者”。在中世纪一个人倘若遭到诽谤,很可能会向诽谤者提出挑战,要求决斗。意为“挑战”的challenge 一词,若究其根源,也可一直追溯到这个表示“诽谤”的拉丁词。这两者被联系起来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的缘故。
backbite:背后说人坏话
这是一个由名词back(背后)和动词bite(咬)组成的复合动词,用以表示“背后说人坏话”,“背后诽谤”,词义的理据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有一个较为古老的说法将该词昀由来和流行于12至19世纪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iting)联系起来。这是昔时一种取乐方式,用链条将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狗去咬。有的狗从前面攻击,有的从背后咬。15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次观看逗熊就准备了13只熊。以后这种游戏因被认为残忍而遭禁。据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412? - 323BC)何种动物咬人最痛,他回答说,野性的,莫过于背后诽谤者( backbiter);驯服的,莫过于阿谀奉承者。英国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 - 1892)在谈及诽谤者时写道,“当面奉承者与背后诽谤者设有什么两样。” ( Face-flatterers and backbiters are the same )
sycophant:拍马者,谄媚者,谗言者
无花果(fig)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原始人即已栽培,原产亚洲西部,以后其栽培扩大到爱琴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诸国及岛屿。无花果曾是古希腊各城邦的主要食物之一,特别用于斯巴达人的宴席上。古雅典的无花果在整个东方备受赞誉,并有专门立法管理其出口,甚至一度禁止其出口。据古希腊传记作家、散文家普卢塔克(Plutarch,46? - 120?)所述,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非法私运无花果出口,但却常常被知情人告发,这类告密者(informer)希腊语作sykophantes。英语sycophant 即源于此。该词于16世纪出现于英语之中,以后又从“告密者”一义引申出“诽谤者”、“谗言者”、“谄媚者”等义。以上说法虽然难以证实,但却被普遍接受。
按字面义讲,意为“告密者”的希腊语 sykophantes 原义应为 fig-shower ,此处 fig 不指无花果,而指一种侮辱性的手势,即把大拇指夹在两指之间或放在上牙之下。那么,作此手势的人与告密者究竟有何联系呢?据传,古希腊时告密者在执法官面前检举揭发走私犯时,常朝他们作这一手势,来讨好执法官,故而得名。这种猥亵手势(fig)至今仍然在地中海地区广为使用。
blatant(明目张胆的):英国诗人斯宾塞在作品中创造的多舌怪兽名称
blatant一词由16世纪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 (Edmund Spenser)杜撰。斯宾塞在其长篇史诗《仙后》中创造了这个词,用来形容一头长有千条舌头、代表“诽谤”的怪兽。其词源很有可能是拉丁语blatire(喋喋不休)。现在,该词的核心含义是“在公众场合粗俗无礼地大声喧哗”,并引申出“显眼的”、“公然的”、“炫耀的”等含义。
blatant:['bleɪt(ə)nt] adj. 喧嚣的;炫耀的 ;显眼的;公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