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t(圣歌):反复吟唱的宗教活动
英语单词chant来自拉丁语cantare,是canere(唱)的反复形式,指 的是古罗马宗教活动中反复吟唱的活动,既用来赞颂神灵,又用于修炼内心,类似于中国佛教的和尚们打坐诵经。做名词时,chant表示反复吟唱的“圣歌”。 这种圣歌的特点是内容简短,适合反复吟唱,一个短短的词也能咿咿呀呀地唱上半天,并且通常没有伴奏,所以听起来十分单调乏味,如著名的Gregorian chant(格里高利圣歌)就是这样一种圣歌,相传为教皇格里高利所著。
中国有句歇后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西方的僧侣们在吟唱这种chant时,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有口无心,因此英语中出现了一个与chant同源的单词cant,用来形容僧侣故作虔诚地吟唱chant,引申为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如客套话、乞丐故作可怜的的乞讨声。后来又产生了“黑话”的含义。
chant:[tʃɑːnt]n.反复吟唱的圣歌,赞美诗v.吟唱,诵念
cant:[kænt]n.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客套话、乞丐乞讨等)、伪善的话、单调陈腐的话(如大话西游中唐僧的话);(乞丐、流浪汉等底层的)黑话adj.单调陈腐的,假仁假义的,假装哀诉的;黑话的vi.讲黑话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ant 词源,chant 含义。
farce(闹剧):宗教仪式或戏剧中临时插入的内容
在13、14世纪,在欧洲的教堂仪式中,常在吟诵经文之间插入一些解说或激励人的话语,这些经文中没有、另外插入的话语就被称为farce。该词来自拉丁语farcire,本意是“插入、填充”。宗教戏剧流行后,在表演传统剧目时,演员往往会将当地最近发生的新闻作为素材,插入到戏剧中进行插科打诨。这种用来插科打诨的内容也被称为farce。由于这种farce往往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时特别夸张,因此farce就产生了“闹剧、胡闹”的含义。
与farce同源的单词还有infarct(梗塞)、infarction等单词。
farce:[fɑːs] n.闹剧,笑剧,胡闹
infarct:['ɪnfɑːkt; ɪn'fɑːkt] n.梗塞,梗死
infarction:[ɪn'fɑːkʃ(ə)n] n. 梗塞,梗死
baptism:洗礼
出自《圣经》。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的话偷吃禁果犯下了罪,这个罪过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各人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礼也称“浸洗”。后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rosary:玫瑰园,玫瑰花坛,玫瑰经,念珠
来自 rose,玫瑰,-ary,表地后缀。即玫瑰园,玫瑰花坛,后用于比喻义满园子的诵经人,引申 词义玫瑰经,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