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cus(算盘):用于算数的沙板
古代希腊人等很早就学会了使用表面覆盖有细沙的平板来进行书写、画图和计算,尤其是在教育中供学生使用。考古学家挖掘出土的一个古希腊花瓶上的绘画中,就描绘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的司库官利用沙板计算贡品的场面。后来,这种沙板逐渐演变,增加了算珠、柱子或沟槽等,甚至连沙子也取消了,变成了算板、算盘,如古罗马的槽式算盘(Roman abacus),它是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
作为算盘前身的沙板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它的名称却是英语单词abacus(算盘)的来源。这种沙板在希腊语中称为abax,假借自希伯来语abaq,本意是dust(沙尘)。英语单词abacus就是希腊语abax经拉丁语演变而来的,通常用来表示从沙板演变而出的各种算板、算盘,几乎没有人记得它原本指的是沙板了。
abacus:['æbəkəs] n.算盘,算板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bacus 词源,abacus 含义。
braille(盲文):全球通用盲文的发明者布莱叶
英语单词braille(盲文)源自全球通用盲文的发明者路易·布莱叶(Louis Braille)的姓氏。布莱叶三岁时左眼意外受伤失明,随后右眼也因受感染而失明。十岁时,天资聪颖的布莱叶获得一笔奖学金,得以进入巴黎盲人学校学习。该校使用的教材是一种凸出字母,由铜丝在纸张上压制而成。盲人学生在学校学习如何阅读这种盲文,但无法进行书写。1821年,一名退伍海军军官访问了这所学校,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己发明的夜间书写文字代码系统。该代码系统使用12个凸点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意思,可以帮助士兵在夜间无需发音即可进行传递信息。受此启发,布莱叶在15岁发明了自己的凸点代码系统——布莱叶点字法。该系统仅要6个凸点即可表示一个字母。人们通过手指触摸即可理解凸点的含义,还能进行方便的书写。
1852年,布莱叶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法国政府安葬于用于安葬法国历史上重要伟人的巴黎先贤祠。1879年在柏林举行的国际盲人教师代表大会上决定采用布莱叶点字法对盲人进行教学。1887年布莱叶点字法获国际公认。现在,布莱叶点字法已经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已知语言,并成为全世界视觉障碍者书面沟通的主要方法。
英语单词braille便是来源于布莱叶的姓氏,是他所发明的布莱叶点字法的简称。
braille:[brel] n.盲文,布莱叶点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