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hampoo(香波):印度人独特的按摩洗头法

英语单词shampoo在中文中一般翻译为“香波”,很容易让人误解为shampoo仅仅表示液体的洗发精。其实shampoo一词来自印度语,本意是“按摩、揉搓”。印度人喜欢在洗发时做局部按摩:用手轻轻揉搓头发,同时对头皮进行按摩。这种洗发方式既科学,又能带来美好享受。现在印度依然保留很多种传统的洗发方法,如Shirodhara就是一种草药滴油洗发方法。印度人对洗头如此重视,是因为他们普遍留长发。在印度,妇女普遍爱留长发;印度2000万男性锡克教徒,都严格遵循着蓄发留须的教规。印度占世界人口总数16%,印度人头发的总量却占到全世界的28%。对头发这么重视的印度人,自然对洗头有独到之处。

18世纪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后,将这种洗发方式带入英国,从而产生了shampoo这个英语单词,表示“按摩洗头”。又因为按摩洗头一般需要涂抹一些油脂,所以shampoo又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按摩洗头所涂抹的油脂。后来,shampoo用来泛指洗发时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洗发皂、洗发水、洗发露等。

shampoo: [ʃæm'puː]n.洗发,洗发精vt.洗发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hampoo 词源,shampoo 含义。

sabotage(蓄意破坏):工人把木鞋扔进机器里来搞破坏

一说起“木鞋”,人们也许马上会想到荷兰木鞋。其实,举世闻名的荷兰木鞋发源于法国,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是木鞋的发源地。在中世纪,只有贵族才有钱购买皮鞋,普通的老百姓买不起皮鞋,因此发明了造价便宜,但同样防潮保暖的木鞋。这种木鞋在法语中叫做sabot,其中的bot就是boot(靴子)的意思。木鞋从法国流传至欧洲各地,在荷兰大受欢迎,并成为了荷兰的特色产品之一。

现在在法国几乎看不到穿木鞋的人,但在中世纪时期,法国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穿着木鞋。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当工人和工厂管理层发生矛盾时,往往会偷偷地把脚上的木鞋脱下来扔进机器里来破坏机器,从而衍生了sabotage这个英语单词,表示蓄意破坏。

sabot: ['sæbəʊ] n.木鞋,木屐,木底皮鞋

sabotage ['sæbətɑːʒ] v.n.妨害,破坏,怠工

saboteur: [,sæbə'tɜː] n.怠工者,破坏者

invest(投资):购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投资狂潮

17世纪初期,西方的英、法、荷等国纷纷向东半球开展殖民扩展,并设立多家“东印度公司”负责殖民地的经贸事务,实际上是西方列强侵略盘剥印度等地的工具。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采取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即通过向全社会融资来筹集资金。160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当时,东印度公司成了国家的摇钱树,源源不断地从东方带来巨大财富。在海外财富的刺激下,成千上万的人把自己的积蓄投入给东印度公司,希望将来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invest这个原本与金融毫无关系的单词衍生出了“投资”的含义。

英语单词invest来自investire,本意是“穿上正式的制服”,由in(进入)+vestire(衣服)构成,英语单词vest(背心,汗衫)就源自vestire。人们将手中的钱换成东印度公司股票时,就像是给财富换上了一件神奇的衣服,一件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衣服,所以人们用invest这个单词来比喻这种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invest也就产生了“投资”的含义。有趣的是,股票交易所中的交易员都身穿马甲(in vest)。

invest[ɪn'vest] v.投资,投资于;覆盖,包围

investment:[ɪn'ves(t)m(ə)nt] n.投资,投入,封锁

vest: [vest]背心,汗衫,马甲vt.授予,使穿衣服vi.归属,穿衣服

nepotism(裙带关系):教会高官起用自己的私生子

中世纪期间,和世俗社会一样,基督教会中也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一些教会高官生活腐化,不仅贪污腐败,还蓄养情妇。生下私生子后,往往对外宣称是自己的nephew(侄子或外甥)。这些人往往会想方设法把所谓的nephew安排到教会的肥差或重要位置上。人们对此现象十分反感,在拉丁语将其称为nepotismo,其中nepo就是nephew的意思。英语单词nepotism就来源于此。

nepotism:['nepətɪz(ə)m] n.裙带关系,起用亲戚,任人唯亲

sideburns(连鬓胡):南北战争时的大胡子将军伯恩赛德

sideburns是近代历史中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胡须样式,它的特点是头发的鬓角、脸颊两侧的络腮胡直到嘴唇上方的胡须都连在一起。这种胡须样式得名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将领安布罗斯·伯恩赛德(Ambrose Burnside,1824-1881)将军。伯恩赛德是美国罗德岛人,是一名军人、发明家、实业家及政治家。在南北战争期间,他担任陆军准将,战绩不佳,经历过好几次战役的惨败。让他出名的并非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是他独具风格的大胡子。他喜欢在嘴唇上方和腮边蓄留毛茸茸的大胡子,而将下巴刮得光溜溜的。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姓氏来命名这种胡子,称为burnside。burnside从字面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烧焦的脸颊”(burn sides),这与伯恩赛德将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灰头灰脸的狼狈形象十分符合。后来该单词的拼写形式从burnside改为sideburns,原因可能是因为这种胡子主要位于脸的两侧,还有可能是讽刺伯恩赛德行事“颠三倒四”。

sideburns: ['saɪdbɜːnz] n.连鬓胡

calculate:计算

发音释义:['kælkjʊleɪt] v.计算;考虑;算计;打算

结构分析:calculate = calc(石灰岩)+ul(指小形式)+ate(动词后缀)→拿小块石灰岩做某事→在地上写写画画→计算

词源解释:calc←拉丁语calx(石灰岩)

同源词:calcium(钙);calculus(结石、微积分←小石灰岩)

衍生词:calculation(计算);calculating(深谋远虑的、精明的);calculated(蓄意的)

aquifer:蓄水层

发音释义:['ækwɪfə] n. 蓄水层;含水土层

结构分析:aquifer = aqui(=aqua,水)+fer(承受、孕育)→蓄水层

词源解析:fer←拉丁语ferre(承受、承载、孕育)

同源词:fertile(肥沃的←能孕育的),infer(推断出←内部孕育出),prefer(更喜欢←推到前面),defer(推迟←推到一边去),transfer(转移←运载至另一方),differ(不同←推到一边去)

implicature:含蓄,言外之意

来自implicate,卷入。引申词义含蓄,言外之意。

knowingly:故意的,蓄意的

来自know,知道。即知道的,引申词义故意的,蓄意的。

the Mason-Dixon Line:梅林-迪克森分界线

美国马里兰州与宾夕法尼亚州之间的分界线,为过去蓄奴州的南北边界线。来自1779年,英国天文学家Charles Mason和Jeremiah Dixon经过实地调查和勘探后在这两个州之间的争议地区进行的分界。后也成为美国文化中南北分界线。

tank:坦克

该词源自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地区方言中的tankh 一词。它最初原作 tanque,始于1616年一段有关印度之行的报道:“Besides their rivers they have many ponds which they call tanques.”(除了河流之外,还有许多他们称之为tanque的池塘。)其实,在印度各种方言中与之相关的词均有“池塘”、“蓄水池”、“水库”等义。因此tank 进入英语之后,多指盛液体或气体的“罐”、“箱”、“柜”等容器,在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中 tank至今仍保留上述原始词义。tank 在现代军事上意指“坦克”是偶然事件造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语在秘密制造第一批坦克时,为了暂保住这一秘密,在机密文件中使用了tank一词作为该新式武器的代称(code name),因为它形似苯罐(benzene tank)。据传,是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在1915年最薄先这样使用的。在运往法国时,装坦克的板条箱也标上TANK 的字样,以免引起敌人耳目的注意。此一安全措施果然奏效,德国人误以为运往前线的只是water-tank(水罐车)。这批坦克被投用于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Somme)。然而这种新式武器却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英法联军的进攻只是迫使德国人的战线往后推移了一些,而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是现代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这一武器。武器的主要发明者斯温顿爵士(Sir Ernest Swinton)建议以tank作为其正式改属名,该词便这样沿用了下来。汉语“坦克”是从英语音译过来的。

watch:注视,观看;看管,看守,监视;窥伺,等待

watch和wake共同来源于史前日耳曼语wakojan。“看管,监视”是“醒着”的含蓄说法。看时间的“表”最初是由于它起到“叫醒”的作用。

同源词:wake

parsimony:吝啬

来自拉丁语parcere,节省,储蓄,适度,可能来自parum,小的,少的,来自PIE*pau,少的,词源同few,poor.-mony,名词后缀。后词义贬义化。

-it:英语后缀

构成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来自拉丁语过去分词格-itus.见:

audit(v&n):审计。

credit(v&n):信誉,信用。

visit(v&n):作客,访问。(备注:此处为过去分词格表反复)

agitate:鼓动,煽动。(备注:此处为过去分词格表反复)

explicit:清楚的,明白的。

implicit:含蓄的。

ramp:斜坡,匝道,狂蹦乱跳,狂暴,蔓延

来自古法语 ramper,爬,上升,登山,来自 Proto-Germanic*hrimp,卷起,弯起,收缩,来自 PIE*sker,弯,转,缩起,词源同 ring,curve.比喻用法,原用于形容动物蹲立在后脚跟上蓄势待发奔跑的姿势,引申诸相关词义。

saver:储户

save,储蓄,-er,人。

sideburn:男子的鬓角

拼写俗化为 burnsides,鬓角,大胡子,来自美国内战时期的陆军将军 Ambrose E.Burnside,因 其鬓角两边所蓄的大胡子而得名。

spendthrift:挥霍者

spend,花钱,花销,thrift,节省,储蓄。引申词义挥霍者,大手大脚花钱的人。

tank(坦克):首台坦克研制期间的代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枪之类的自动速射武器已经大量应用。战场上堑壕纵横,碉堡林立,由机枪构成的强大阵地防御火力体系对进攻方造成了强大的人员伤亡。1914年,英国远征军的随军记者斯文顿上校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了一排排英国士兵被德国机枪扫倒的惨状。回国后,他向英国国防部提交了研制具有强大防护能力的越野战车的建议。然而,当时的英国陆军大臣吉齐纳对此建议不感冒,反而是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对此表示支持,并成立委员会,开始这种新型战车的研制。为了保密,研发人员对工人谎称研制的是一种储水装置,并曾提出过cistern(水箱)、reservoir(蓄水池)等名称,但最终人们还是采用了发音响亮的tank(水槽)一词作为它的代号。从此以后,tank一词就成为了这种新型战车的正式名称,在中文中音译为“坦克”。

tank:[tæŋk] n.坦克,水槽,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