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亚马逊):希腊神话中割乳以便射箭的彪悍女战士
希腊神话中,在Scythia(赛西亚)地区居住着一个Amazon部落,由高大彪悍、作战勇猛的女战士组成。为了不妨碍拉弓射箭,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右乳割去。她们的部落名称Amazon意思就是“没有乳房”,其中的 a=without(没有),mazon=breast(乳房)。她们由女王统治,崇拜战神阿瑞斯,认为自己是战神的后代。为了传宗接代,她们每年都会和附近的部落举行联姻大会,生下的女婴会留下,生下的男婴会被杀死或返还给父亲。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的传说一直是古希腊艺术家最喜爱的主题之一。据说一共只有三位希腊英雄战胜过亚马逊人,分别是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所要完成的12项任务中,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夺取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这条腰带传说是战神亲自送给女王的,是女王权力的象征。本来,女王对赫拉克勒斯一见倾心,早有意献出腰带。但天后赫拉嫉恨赫拉克勒斯,便在部落中散布谣言,说赫拉克勒斯要绑架她们的女王。于是亚马逊女战士们倾巢而出,与赫拉克勒斯大战一场。赫拉克勒斯连续击败了多名最强大的亚马逊女战士并俘虏了亚马逊女战士的军队领袖后,亚马逊女战士才溃败,希波吕忒女王也献出了早已许诺的腰带。
另一位英雄忒修斯曾经造访亚马逊部落,受到热情款待。忒修斯对亚马逊女王安提奥珀一见倾心,但女王不为所动。于是忒修斯将女王骗到雅典欲强行成亲。亚马逊人包围了雅典,与女王里应外合展开战斗。女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雅典人和亚马逊人互有胜负,最后不得不缔结和约,亚马逊人才撤走。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后,特洛伊人落入下风。此时,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带领十二名女战士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阿喀琉斯与女王大战一场,最后杀死了女王。等他摘下女王脸上的头盔时才发现被自己杀死的是一名妩媚的女人,后悔不已,陷入了巨大悲痛。
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Francisco de Orellana在南美洲的一条大河河畔与当地一土著部落交战,发现部落的女战士英勇异常,与传说中的亚马逊人非常相似,遂根据希腊神话,将该河命名为亚马逊河。
Amazon: ['æməzən] n.亚马逊,古希腊生活中的女战士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azon 词源,Amazon 含义。
villain(恶棍):束缚在农场的隶农
英语单词villain源自拉丁语villanus,本意为束缚在villa(农场、乡村别墅)的隶农。英语单词village(农村)、villager(村民)都源自拉丁语villa。
在古罗马早期,在罗马城外的乡村区域,还有一些拥有人身自由的自耕农。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获胜,罗马获得了大量的战争奴隶。因此,罗马贵族纷纷使用奴隶在乡下庄园(即所谓的villa)进行农业生产,罗马进入了奴隶社会时代。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毫无人身自由,整天被奴隶主强迫干活。采用奴隶进行农业生产成本极低,产品价格更低。原来的自耕农无力竞争,纷纷破产。另一方面,奴隶起义此起彼伏,奴隶制难以为继。因此,奴隶主阶层被迫进行社会改革,把土地分割成小块,出租给奴隶和破产自耕农来耕种,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社会制度——隶农制。隶农的地位介于奴隶和自耕农之间,是后来的封建社会农奴的前身。虽然地位被奴隶略有提高,但对于居住在城里的罗马贵族和平民来说,隶农的社会地位还是非常低的。因此表示隶农的拉丁语villanus及其衍生的英语单词villain就不可避免地含有了强烈的贬义,并从表示社会地位的卑贱延伸至表示人品的卑贱,逐渐发展出“坏人、恶棍、反派”等负面含义。可以说,这个单词也体现了一种社会阶级偏见。
villain:['vɪlən] n.坏人,恶棍,反派,罪犯
villainous:['vɪlənəs] adj.邪恶的,缺德的,恶毒的,堕落的
villa:['vɪlə] 乡村别墅,农场
village:['vɪlɪdʒ] n.农村,乡村,郊外
villager:['vɪlɪdʒə] n.村民,乡村居民
almanac(历书):古代阿拉伯人的历书
英语单词almanac通常被翻译为“历书”、“年鉴”,它是一种类似于日历的书, 按年度出版,除了包含日期、节气等日历信息外,还有更多与气象、农业耕种、航海活动相关的信息,如某天应该播种什么作物、潮汐高度、日出日落的时辰、日食 月食预报等等,以供农民和航海家参考。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从1732年到1758年期间逐年出版的《贫穷的理查德的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是美国早期最著名的一部历书。这个时代出版的历书,除了有日历和气象预测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很多老百姓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家庭医疗指南、 多门类的统计资料、节假纪念日,甚至还有笑话、小说和诗歌等方面的内容。农民通过历书的指导,既能合理地选择农时安排农活,同时还可以欣赏那些即增添知识 又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从而使历书成为了真正的百姓通俗读物。
almanac一词来自阿拉伯语al manakh,其中的al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很多来自阿拉伯语的英语单词都含有al,这也是来自阿拉伯语的英语单词的一个常见特征。在阿拉伯语中,al manakh相当于climate,指的是特定时期的天气变化,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节气。
现在的almanac通常还含有各种历史统计信息,因此与yearbook或 annual(年鉴)有点像,有时候可以混用。它们的区别在于,almanac含有未来年度的信息,并且在提供历史相关信息时不限于特定年度,且主要以时 间轴来安排信息,类似于“历史上的今天”。而yearbook或annual(年鉴)相当于年度报告,不含有未来年度的信息,一般是针对某个专业领域,不 像almanac那样通俗及包罗万象。
almanac:['ɔlmənæk] n.历书,年历,年鉴
addict(有瘾的人):等待发落的奴隶
古代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人就将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作为奴隶分配给战士或卖给其他人。在拉丁语中,这种成为奴隶的战俘被称为addictus,是addicere的过去分词。addicere由ad(to)+dicere(dict,宣告)构成,意思就是“待发落的、待分配的”。英语单词addict就来自拉丁语addictus,意思就是“等待发落的”。它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后来变成了名词,表示“任人发落的奴隶”,后来用来形容任何像奴隶那样缺乏自主性、依赖他人或他物的人。现在该词主要用来表示那些对某种事物或行为上瘾、产生依赖性的人,而“奴隶”之意转移到单词slave上。
addict:['ædɪkt] n.有瘾的人,入迷的人,痴迷者vt.使沉迷,使上瘾
addictive:[ə'dɪktɪv] adj.上瘾的,成瘾的
addiction:[ə'dɪkʃ(ə)n] n.上瘾,痴迷,沉迷
slogan(标语):苏格兰人的战斗呐喊声
英语单词slogan(标语)来自苏格兰的盖尔语sluagh ghairm,本意是“战斗呐喊”(battle cry)。古代凯尔特人在开始战斗前,往往会集体大声呐喊以振奋士气,通常是呐喊所在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称。英语单词slogan就来源于此,用来表示各种简短的口号,通常用于营销广告、竞选等场合。如著名体育品牌耐克的slogan就是“just do it!”。
slogan:['sləʊg(ə)n] n.标语,口号,呐喊声
sadism(虐待狂):著名的虐待狂作家萨德侯爵
英语单词sadism(虐待狂)来自法国著名作家、虐待狂萨德侯爵。萨德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败落的法国南部的贵族家庭。少年时他进入一家军官学校学习,15岁时他成为候补军官。16岁时他参加了七年战争并多次被提升。成年后,他娶了一名出身自不太高贵、但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的女子。1764年萨德的父亲死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与瑞士交界的三个省的荣誉总督的职务。萨德婚后所获得的财富使得他可以开始他丑闻昭著的生活,他的生活远远跳出了当时法国贵族的放荡主义所容许的范围。据闻他多次虐待非常年轻的妓女和他家里的男女佣人,后来与他的妻子一起虐待家里的佣人。
由于受到虐待他人的指控,萨德曾经多次被捕入狱,多次被判处死刑但又幸运逃脱。在监狱和疯人院生活的漫长时间内,萨德致力于写作,创作了多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萨德作品中的色情描写非常细腻,富有想象力。萨德尤其爱好描写各种暴力和虐待行为。由于他的作品中有大量性虐待情节,被认为是变态文学的创始者.后来的学者把主动的虐待症,也就是喜欢虐待别人,命名为 “萨德现象”(Sadism),即“虐待狂”、“施虐症”。萨德现象(Sadism)与马索克现象(Masochism)合称为sadomasochism,简称为SM,中文即指性虐待症、虐恋。
sadism:['seɪdɪz(ə)m] n.虐待狂,性虐待,施虐症
sadist:['sedɪst] n.虐待狂者
sadistic:[sə'dɪstɪk] adj.虐待狂的,虐待狂倾向的
king(国王):氏族部落的首领
在现代英语中,单词king往往被翻译为“国王”,表示“一国之君”,然而古代,king其实并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仅仅是氏族部落的首领,相当于“酋长”。king来自古英语cyning,与单词cynn(kin,家族,种族)相关,仅仅是“一族之长”(leader of a kin),指的是公元4世纪时入侵不列颠的日耳曼民族的部落首领。当时入侵不列颠的日耳曼民族包括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后来,这些人在不列颠东南部(即英格兰)建立了七个小国家,或者说是七个部落,包括三个撒克逊人的、三个盎格鲁人的和一个朱特人的。这些部落的首领就是king,这些部落因而被称为kingdom(王国)。后来,这些部落统一为英格兰后,其首领依然被称为king。从此以后,英格兰的男性首领都被称为king,该词也就被译为“国王”了。
king:[kɪŋ] n.国王vt.立……为国王vi.统治,做国王adj.主要的,最大的,最重要的
fetish(恋物):非洲原始部落的实物崇拜
在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原始部落流行传统的实物崇拜,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宗教。这些原始部落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理解,以为许多物体如石块、木片、树枝、弓箭等具有灵性,并赋以神秘的、超自然的性质,以及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他们将这种灵性物品制作成护身符,或当成偶像来进行崇拜。
最初来到西非的葡萄牙航海家、水手和商人接触这些非洲原始部落后,将他们所崇拜的这些护身符或偶像称为feitiço,意思是“人造的”,来自拉丁语facticius(人造的)。1760年,著名人类学家查尔斯·德·布霍斯(Charles De Brosses)在其著作中提到了非洲原始部落的这种实物崇拜,并在葡萄牙语feitiço的基础上构造了法语fétiche,英语单词fetish正是来源于此。
在宗教领域,fetish表示“实物崇拜,拜物”;在心理学领域,fetish表示“恋物”。
fetish:['fetɪʃ] n.恋物,恋物癖;拜物,偶像
fetishism:['fiːtɪʃɪzəm] n.恋物癖,恋物症;拜物教
plumber(水管工):古罗马人用铅制作水管
在英语中,表示“水管工”的单词是plumber,由plumb(铅)+er(人)组成,字面意思就是“铅制品工人”。水管跟铅制品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是因为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广泛使用铅来制作水管。
古罗马人的冶金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冶炼白银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副产品铅。古罗马人发现金属铅具有很好的特性,用铅制成的日常器皿能保持持久光亮,不会像铜器那样产生绿绣;在葡萄酒中加入铅粉不仅能去除葡萄的酸味,还能使酒味更加醇厚;用铅粉做成的化妆品能够让妇女的皮肤更白。因此,古罗马人的贵族广泛使用铅制品,例如,他们把铅条夹在木棍中用于书写,这就是“铅笔”一词的由来。他们还使用铅做成水管,构建了四通八达的地下管道。这些管道中含有的金属铅逐步溶解之水中,被喝进罗马人的身体内,甚至是孕妇的体内。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罗马人都受到了严重的铅中毒。很多科学家认为,铅中毒是古罗马帝国破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拉丁语中,plumbum表示“铅”,由此衍生出英语单词plumb(铅)。由于古罗马的上下水管道都是用铅制成的,因此安装、维修这些管道的工人在英语中就被称为plumber(铅制品工人)了。
plumb:[plʌm] n.铅,铅垂,垂直adj.垂直的vt.使垂直,(用铅垂)探测
plumber:['plʌmə] n.水管工
plumbing:['plʌmɪŋ]n.铅工业,水管工业,水管工作
aplomb:n.垂直,沉着,泰然自若。=a(according to)+plomb(plumb)→与铅垂线平行→垂直→不偏移摇摆→沉着,泰然自若
alderman(市议员):古代盎格鲁-撒克逊部落中的长老
古代盎格鲁-撒克逊部落刚入侵不列颠时,还保留了自己的酋长制,各部落中最年长的人担任部落的首领。这种首领在古英语中被称为ealdormann,由ealdor(elder,长老)+mann(man,人)构成。英语单词alderman就由此而来。该称呼对应的官衔在8世纪时相当于国王派驻某地的总督,12世纪时对应于行业公会的首领,后来逐渐演变为市议会的高级顾问、参赞、市议员等职位。1974年,该官衔在英国被正式取消。
alderman:['ɔːldəmən] n.市议员,总督,市府参赞
windfall(意外之财):贵族森林中被风吹落的果实
欧洲中世纪时,英国许多土地都掌握在贵族手中,包括大片的森林。这些私人森林专供贵族打猎之用。国王颁布了严厉的法令保护贵族的森林和野兽。平民不能拿走森林的一草一木。只有当风雨来临时,他们才能捡吹落到地上的果子和折断的树枝。所以,愿意为“大风吹落”的windfall就变成了“意外得到的好处”的意思。
windfall:['windfɔ:l] n.意外之财,被风吹落的果实,意外收获
addict:有瘾的人
发音释义:['ædɪkt] n. 有瘾的人;入迷的人vt. 使沉溺;使上瘾
结构分析:addict = ad(去)+dict(说、命令)→听从命令→任其发落→入迷、上瘾
词源解释:dict←拉丁语dicere(说)
背景知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将战俘作为奴隶分配给战士或卖给其他人。在拉丁语中,这种成为奴隶的战俘被称为addictus,是addicere的过去分词,意思就是“待发落的、待分配的”。英语单词addict就来自拉丁语addictus,意思就是“等待发落的”,表示“任人发落的奴隶”。后来该词被用来形容任何像奴隶那样缺乏自主性、依赖他人或他物的人。现在该词主要用来表示那些对某种事物或行为上瘾、产生依赖性的人。
同源词: diction(措辞),addictive(上瘾的),addiction(上瘾,沉溺)
acorn:橡子
发音释义: ['ekɔrn] n. [植] 橡子;[林] 橡实
结构分析:acorn = acor(空旷的土地) + n(nut,坚果)→空旷林地的坚果→橡子
词源解释:acor←古英语acer(空旷的土地)
背景知识:acorn原本表示林地中任何一种坚果。由于中世纪时,欧洲人在空旷林地里养猪,橡子是猪所吃的主要食物,因此acorn后来专指“橡子”。直到现在,著名的西班牙黑毛猪在屠宰前5个月必须在纯天然的橡树林下,以树上跌落的橡子为食。
同源词:acre(英亩、土地)
accentuate:强调
发音释义:[ək'sentʃʊeɪt; -tjʊ-] vt. 强调;重读
结构分析:accentuate = ac(=ad,去)+cent(吟唱)+uate(动词后缀)→拖长音调唱出→重读→强调。
词源解释:cent←拉丁语cantus(吟唱)
背景知识:古希腊韵文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希腊语中将希腊韵文的这种特点称为prosoidia,拉丁文则将其意译为accent,字面意思就是to sing(吟唱),表示抑扬顿挫地说话,就像是在唱歌一样。不同地方的人在说同一种语言时,由于重音落的位置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口音。所以accent又含有“口音、重音”的意思。
同源词:chant(诵扬、圣歌),accent(口音、重音)
accident:意外
前缀ac-同ad-. 词根cid, 1.落,见deciduous,落叶的。2.砍,见decide,决定。此处指突外掉落的,意外。
acclaim称誉
前缀ac-同ad-. 词根claim, 叫,同call, 叫。来自词根kele, 拟声词,呼叫。
brothel:妓院
来自break的比喻义,原指堕落的人,后指妓女,最后指妓女呆的地方。
deciduous:落叶的
de-, 向下。-cid, 掉落,词源同case, accident. 即掉落的。
unglued:心情烦乱的
un-, 不,非,glued, 胶好的。即没有胶好的,胶脱落的,引申词义心情烦乱的。
hippy:嬉皮士
来自hip,时髦的,时尚的。字面意思即时尚的人,用于指上世纪60年代拒绝西方主流生活方式的人的代称,常为留长发,衣着鲜艳,吸毒的堕落的年青人。
hour:小时,时刻
来自古法语hore,从日出到日落的十二分之一时间,来自拉丁语hora,小时,时间,时刻,季节,来自希腊语hora,任意限定的时间,来自PIE*yer,季节,年,词源同year,horoscope.后用于指时间单位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