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ury(水星):罗马神话中的神使墨丘利
墨丘利(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耳墨斯。他是主神宙斯的儿子,是商业、交通旅游和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们所崇拜的保护神。他的形象一般是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
由于墨丘利行动敏捷,水银和水星都用他的英文名字命名。由他的名字产生了词根merc,表示“商业,商品”。
词根merc:商业,商品
Mercury: ['mɜːkjərɪ] 水星,水银,墨丘利
mercurial:[mɜː'kjʊərɪəl]adj.水银的,水星宫的,活泼善变的,雄辩机智的。
merchant:['mɜːtʃ(ə)nt]n.商人,adj.商人的
merchandise:['mɜːtʃ(ə)ndaɪs; -z]n.商品、货物
commerce:['kɒmɜːs]n.贸易、商业
commercial:[kə'mɜːʃ(ə)l] adj.商贸的
market:['mɑːkɪt] n.市场,mark是merc的变形
mercenary:['mɜːsɪn(ə)rɪ]n.雇佣兵,唯利是图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Mercury 词源,Mercury 含义。
echo(回音):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宁芙仙女艾柯
希腊神话中,艾柯(Echo)是一位美丽、善良而又能言善辩的宁芙仙女。有一次神王宙斯下凡与其他宁芙仙女偷情,天后赫拉悄悄尾随,准备来个捉奸在床。没想到半路上遇到艾柯,拉着赫拉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耽误了赫拉的捉奸大事。赫拉迁怒于艾柯,罚她丧失正常的表达能力,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一个词。
后来艾柯爱上了美丽而又自恋的纳西索斯,却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伤心的Echo终日在山谷中游荡,日渐消瘦。终于有一天,她的身体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回音在山谷中飘荡。这就是英语单词echo(回音)的由来。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英文名就叫做Echo。
echo:['ekəʊ] n.回音,效仿v.重复,发出回音,随身附和
echoic:[ɛ'koɪk] adj.拟声的,回声的
oracle(神谕):德尔惠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求神谕时需要向神庙供奉大量礼物。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史载,西亚的里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菲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里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却遭到惨败。里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菲,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oracle:['ɒrək(ə)l] n.神谕,预言
bless(祝福):古代欧洲的“血祭”习俗
英语单词bless与blood(血)同源,本指基督教创立之前,欧洲人用鲜血来祭祀神明的做法,字面意思是“用血来祭祀、神化”。基督教传入欧洲后,血祭的做法逐渐消失,bless一词只剩下“祭祀、神化”之意。
在将《圣经》翻译为英文时,翻译者将希伯来语中的brk(跪拜、崇拜、赞美、求福)一词翻译为英语单词bless,所以bless又含有了希伯来语brk的含义,表示人对神的崇拜、赞美和祈求福佑。后来,受到英语单词bliss(福佑、天赐之福)的影响,bless的词义逐渐变成了“祝福、保佑、赞美”的意思,其宾语从神变成了人。
bless:[bles] vt.祝福,保佑,赞美
blessing:['blesɪŋ] n.祝福,福佑
scapegoat(替罪羊):在赎罪日背负人的罪恶离开的羊
根据摩西制定的律法规定,每年的赎罪日,犹太人都要挑出两只羊,一只作为祭品献给上帝,称为“the Lord’s goat”。另一只则给绑在祭坛下,祭司用手按羊,代表众人向上帝忏悔这一年的罪过,然后把这只羊带到旷野中放掉,表示它背负着人的罪恶离去,从而洗净了人的灵魂。这只羊就叫做scape goat,后来合并为scapegoat,字面意思是“逃走的羊”,但通常被翻译为“替罪羊”,因为它承担了人的罪恶。
scapegoat首次出现在1530年廷代尔翻译的《圣经》英文版本中。19世纪早期,scapegoat才发展出非宗教方面的用法,指替别人承担罪恶和过错的意思。
scapegoat:['skeɪpgəʊt] n.替罪羊,替人顶罪者,替身vt.使成为替罪羊
chairman(主席):坐在椅子上的人
中国古代没有座椅,人们都坐在席子上。辈分或地位最高的人坐的席子叫“主席”,所以中国人用“主席”这个称谓来称呼领导人或主持人。而在国外,大家习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因为椅子贵,凳子便宜,所以辈分或地位较高的人坐椅子,而其他人则坐小板凳或长凳,或干脆站着。所以跟中国的“主席”对应的英文单词就是chairman,意思就是“坐椅子的人”。
chairman: ['tʃeəmən] n.主席,会长,董事长
dowry(嫁妆):女子出嫁时娘家赠送的陪嫁礼物
女子出嫁时,女方家庭向男方或新婚夫妇赠送一定的陪嫁礼物,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一项古老习俗。这种陪嫁礼物就是“嫁妆”,在英文中称为dowry。它源自拉丁语dotare,其中的do就是“赠送”的意思,如英语单词donate(捐赠)。与它同源的还有endow(捐赠)。
娘家赠送嫁妆的原因,一方面是为新婚夫妇提供一定资助,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另一方面还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父权和夫权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嫁入男方后就成了婆家的人,与娘家不再有瓜葛,也不能继承娘家的遗产,所以女性成家后几乎再也无法从娘家获得任何帮助。在这种背景下,娘家向出嫁女儿提供帮助的唯一途径就是结婚时的嫁妆了。嫁妆的丰厚与否,与女儿日后在婆家的地位息息相关。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方,人们对嫁妆异常看重,甚至经常发生“索奁焚妻”这样的暴行。“索奁焚妻”指的是因为女方家庭拒绝男方的要求,不肯提供更多嫁妆,男方便杀害新婚妻子作为报复的事件,通常采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残忍手段。在印度,这一恶习屡禁不止,每年造成了大量女性的死亡。dowry一词在印度已经违背了“自愿捐赠”的本意,变成了女方家庭的一项沉重负担。
dowry:['daʊ(ə)rɪ] n.嫁妆,天资,亡夫的遗产
endow: [ɪn'daʊ; en-] vt.赋予,捐赠,天生拥有
drawing-room(客厅):女宾退出饭厅后待的地方
从前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时候,学到drawing-room这个词,大概都会觉得奇怪:drawing是绘画,drawing-room该是绘画室,为什么却是“客厅”呢?莫非英国人喜欢在客厅里绘画?
其实drawing这里不是指绘画,而是withdrawing(退出)的缩写。古时英国人宴客之后,女主人会和所有女客人一起退出饭厅(dining-room),让留在饭厅里的男人可以痛痛快快抽烟喝酒,或者说些很可能“妇女不宜”的话。妇女“退出”之后坐下来闲聊的地方,当然就是withdrawing-room了,后来缩写为drawing-room,其实就是客厅。
今天,男女平等呼声响亮,drawing-room这个词在“性别歧视”指责之下是日渐式微了。在英国,不少人已经把drawing-room改称为sitting-room;在美国,客厅一般叫做living-room。
drawing-room:n.客厅,休息室
essay(随笔):在写作上的随意尝试
单词essay来自法语单词essai,原意是“尝试”,后来用来表示“随笔”,所以它指的是任何人在写作方面的小尝试,如学生的习作、日常随笔所写的一些小文章。跟它相反的就是专业的、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或论文。essay这种文学体裁源于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随笔”(essai),文体自由,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极为广泛,他读书后的感想、理解、评论,他到各国旅行中的见闻,冥思苦索得出的人生哲理、格言警句,都写进他的随笔集中。英国哲学家和语言大师培根所著的“随笔集”(Essays)是第一部重要的英文随笔集。美国学生申请大学时,往往需要提交几篇essay,相当于我们高考中的命题作文。
essay:['eseɪ] n.散文,随笔,小品文
pander(拉皮条):希腊神话中充当红娘未果的潘达罗斯
潘达罗斯(Pandarus)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期间特洛伊军队的将领之一,是特洛伊第一神箭手。擅长射箭的阿波罗曾将自己的弓箭赠与他。他在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罗斯(Troilus)央求之下,凭着如簧巧舌,安排外甥女克瑞西达(Cressida)跟特洛伊罗斯在花园里幽会偷情。两个年轻人互诉衷曲,发誓永不变心。然而,克瑞西达的 父亲已经投靠希腊军队,并提出用被俘的特洛伊将领安泰诺换他的女儿,交战双方都接受了这一提议。因此,克瑞西达不得不告别爱人,被交换到希腊军营,并最终 成为了希腊将领狄俄墨得斯的情妇。两个年轻人的纯洁爱情就这样被战火无情地毁灭了,而充当“红娘”的潘达罗斯也背上了“淫媒”的恶名。英文pander就 来自潘达罗斯的名字Pandarus,指拉皮条或拉皮条的人,也常常引申解作迎合低俗或不合理要求。
pander:['pændə] vt.为……拉皮条vi.迎合,勾引,怂恿,拉皮条n.拉皮条者,怂恿者,老鸨
uran-(天):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
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Uranus)是大地女神盖亚通过单性繁殖所生,掌管天 空。后来,在爱神厄洛斯的影响下,盖亚与乌拉诺斯进行两性繁殖,生出了众多神灵。所以乌拉诺斯既是盖亚的儿子,又是她的丈夫,他们的后代主要包括十二泰坦 神以及数名独眼巨人与百臂巨人。因为这些神灵都是乌拉诺斯的子女,所以乌拉诺斯就自然成为了第一代神王。
乌拉诺斯贪恋权力,把盖亚与他所生的所有孩子都关押在深渊内。盖亚十分愤怒,就号召 孩子们起来反抗。其他孩子慑于父亲淫威,不敢有所表示,只有最小也是最强壮的儿子克洛诺斯答应帮助母亲推翻父亲。盖亚交给克洛诺斯一把锋利的石镰刀,让他 埋伏好。等到乌拉诺斯在盖亚身上发泄淫威时,克洛诺斯手持镰刀,一刀就隔断了乌拉诺斯的命根子。乌拉诺斯惨叫一声,逃到了天上,从此再不敢回到地上。天和 地从此实现了分离。
乌拉诺斯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天”,从他的英文名字Uranus中产生了表示“天”的词根uran。
Uranus:[ˈjʊərənəs] n.天王星,天神乌拉诺斯
uranium:[jʊ'reɪnɪəm] n.铀元素
uranolite:['jʊrənəʊlaɪt] n.陨石。记:urano天+lite小东西→天上飞来的石头
uranology:[,jʊərə'nɒlədʒɪ] n.天体学。记:uran天+ology学科→关于天体的学科
uranometry:[,jʊərə'nɒmɪtrɪ]n.天体测量学。uran天+metry测量→测量天体的学科
uranography:[jʊrə'nɒgrəfɪ] n.天象图学。记:urano天+graphy描绘→天象的描绘。
uranoscopy:[jʊ'rɑ:nəskəpɪ] n.天体观察。记:urano天+scopy观察→天体观察。
oracular(玄妙深奥的):古希腊模拟两可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神谕的一大特点是模拟两可、玄妙晦涩,可以朝多个方向解读,得出不同甚至相反推论。因此,从oracle一词衍生出形容词oracular,表示“玄妙深奥的”。
oracle:['ɒrək(ə)l]n.神谕,预言
oracular:[ɒ'rækjʊlə] adj.神谕的,玄妙深奥的,意义模糊的
garlic(大蒜):既像韭葱又像矛头的植物
在古代和中世纪,人们把蒜当作护身符带在身上避邪。古罗马人把蒜吊在大门上方使妖巫不敢走近。蒜的英文名称garlic在古英文中拼作garleac,由gar(spear,矛)和leac(leek,韭葱)组合而成。之所以得其名是因为蒜苗形似韭葱,其小鳞茎又形似矛头。
garlic:['gɑːlɪk] n.大蒜,蒜头
tulip(郁金香):形如穆斯林头巾的花
一提起郁金香(tulip),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荷兰。没错,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郁金香的故乡在中亚,包括西域即现在的新疆,16世纪后才传入欧洲。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由于郁金香花似穆斯林头巾,所以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称为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拉丁文和法语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拼写为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tulip:['tjuːlɪp] n.郁金香
turban:['tɝbən] n.穆斯林头巾
legend(传奇):一本记录基督教圣徒生平事迹的书
十三世纪末期,热那亚大主教维拉吉欧(Varagine)发表了一本宗教著作“Legenda Sanctorum”,书名意为“应读的圣人史迹”,其中的legenda来自拉丁语legere(读、收集、选择),与单词lecture(讲座)同源。该书记录了众多基督教圣徒的生平事迹,由于内容翔实,所以被译成多种语言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一些出版商以此书为蓝本出版了许多图书,里面的事迹越传越玄,令人怀疑其真实性。于是当legenda进入英语并演变为单词legend时,词义也转化为“未经证实的故事、传奇”。我国著名的IT公司“联想公司”的英文名原本就是Legend。
legend:['ledʒ(ə)nd] n.传奇,图例,刻印文字
legendary:['ledʒ(ə)nd(ə)rɪ] adj.传说的,传奇的n.传说集,圣徒传
esquire(绅士):古代骑士的侍从
英语单词esquire和squire都来自法语esquier,字面意思就是“(替骑士)扛盾牌的人”,指的是骑士的“侍从”,是封建时期西方的年轻贵族成为“骑士”(knight)之前的一种级别,其职责是服侍骑士,为其背负盾牌等物品。在16世纪,随着骑士阶层的没落,该词的词义变宽,可以用作任何有教养的专业人士的头衔。在19世纪的美国,该词主要用来称呼律师。
Esquire还是一本美国著名的时尚杂志的英文名称。它的中国大陆版本的名字为“时尚先生”,台湾版本的名字为“君子”。
esquire:[ɪ'skwaɪə; e-] n.绅士,先生
squire:[skwaɪə] n.乡绅,侍从
prestige(声望):魔术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幻觉
好莱坞著名电影《致命魔术》(the prestige)讲述了两个超级魔术师明争暗斗的故事。很多观众对该片的英文名字不理解。英语单词prestige在字典中是“声望”的意思,跟魔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单词的本意就是魔术表演中的招数、特技的意思。它源自praestringere,由prae(pre,在……前面)+ stringere(捆绑),字面意思就是“在人面前假装把自己捆绑起来”。
电影《致命魔术》对prestige的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每一次魔术表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叫做pledge,魔术师展示一些真实的、平常的物品或场景,并请观众检验;第二部叫做turn,魔术师利用这些平常的物品做出不寻常的事情,如使东西消失,但这还不足以使观众鼓掌。因此优秀的魔术还需要第三步,这就是prestige,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魔术师要在这一步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把消失的东西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带回到人们面前,从而博得观众的惊奇与赞叹。
由此可见,prestige的本意是指高超的魔术师所创造出的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的幻觉,这种幻觉能使观众如痴如醉,从而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对魔术师五体投地、敬若神明。因此prestige一词也就衍生出“影响力、声望”的含义。
prestige: [pre'stiː(d)ʒ] n.威望,声望,声誉
prestigious: [pre'stɪdʒəs] adj.有声望的
china(瓷器):来自中国的瓷器
英语单词china小写时表示“中国瓷”,大写时表示“中国”,那么它最初究竟是对中国的称呼还是对中国瓷的称呼呢?词源学研究显示,它最初是对中国的称呼。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将其称为chinaware,ware是器具的意思,可见china是地名,并无瓷器之意。后来人们将chinaware缩写为china,它才有了瓷器的含义。
那么,表示中国的单词China又是从何而来呢?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其中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它来自古梵文cina。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就有cina一词。但是关于cina一词所指的具体地区却无定论。有人认为指的是周,有人认为是秦,还有人认为是善于制造精美白瓷的景德镇的古称“昌南”,还有人认为指的是中国南方的粳稻民族。
还有一些学者,如成都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认为“China”一词源于中国的丝绸。周启澄认为,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周启澄认为,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china: ['tʃaɪnə] n.中国,瓷器
sir(先生):对英国骑士的正式称呼
在英文中,Sir原本是对骑士(knight)的尊称,一般翻译为“爵士”。只有被册封为骑士的贵族才能被称为Sir。在语法中,Sir可放在受勋人的姓名或名字之前,但决不可放在姓氏之前,否则就是不敬。如称呼Issac Newton骑士应该是Sir Issac Newton或Sir Issac,但不能是Sir Newton。这与我们中文的说法正好相反。
人们在用Sir称呼骑士时,往往省略姓名,直接用Sir。久而久之,人们对没有获得骑士爵位的人也用Sir作为尊称,相当于中文中的“先生”。
sir: [sɜː] n.先生,爵士,阁下
earl(伯爵):北欧及英国的“部落首领”
欧洲国家贵族爵位中,从最低级以上的第三级一般在中文里译作“伯爵”,处在侯爵之下,在子爵之上。
英国的“伯爵”earl源自古英语eorl,与北欧国家的“伯爵”Jarl同源,原意是“部落首领”。11世纪,丹麦国王克努特统治英国后,把伯爵(earl)爵位引进英国,以丹麦方式把英国划分为许多伯爵领地(earldom)。每个伯爵均是镇守一方的诸侯,相当于现在的总督职位。在英国,earl(伯爵)的历史最悠久。在1237年黑太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同时,earl还是欧洲五种爵位中唯一一个源自英文的爵位。
earl: [ɜːl] n.伯爵
earldom:['ɜːldəm] n.伯爵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