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stic(争论的):扔下不和的金苹果的不和女神厄里斯
在希腊神话中,厄里斯Eris是专司不和的女神。她是宙斯和赫拉的女儿,战神的妹妹。在罗马神话中她被称为“狄斯科耳狄亚”(Discordia),就是“不和”的意思。与她有关的最著名传说是“不和的金苹果”。传说有一回珀琉斯国王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众神都收到邀请,唯独没有不和女神。不和女神心生不满,就在婚礼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天后赫拉、爱与美女神阿芙洛狄忒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三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美丽的女神,争执不下。她们遇到牧羊人打扮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就决定请他来裁决。三人为了得到金苹果,都向帕里斯许下好处。赫拉承诺让帕里斯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雅典娜承诺让帕里斯成为天下最有智慧的人,阿芙洛狄忒承诺让帕里斯得到天下最漂亮的美女。帕里斯不爱江山爱美女,就把金苹果判给了阿芙洛狄忒。阿芙洛狄忒履行承诺,让帕里斯得到绝世美女海伦的芳心,从而导致了特洛伊战争。就因为不和女神的一个金苹果,希腊和特洛伊之间发生了十年的战争。
在英语中,从不和女神的名字Eris产生了单词eristic,表示“争论的”。
eristic: [e'rɪstɪk] adj.争论的n.争论术,论客
apple of discord:不和的金苹果;不和的种子
judgment of Paris:不爱江山爱美人,帕里斯的评判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ristic 词源,eristic 含义。
aroma(芳香):从芬香植物中萃取的物质
古人很早就开始尝试从芬香植物中萃取精油和药膏,用于保健、提神、治疗、防腐、杀菌等多种用途。在公元前3000年时,古埃及的“医学与治疗之神”伊姆茶提普就使用从植物中萃取的油和膏药治疗疾病。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还广泛使用芳香精油做为防腐剂和化妆品。考古学家曾经在公元前5世纪的米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墓中发现了用来蒸馏植物的器具。
中世纪“黑死病”横行欧洲时,那些贩卖从尸体上剥下来的衣服的盗贼们使用花草制成的芳香剂来消毒防腐,从而避免感染瘟疫。这些花草所具有的杀菌、消毒作用令人瞩目,使用芳香精油和花草的医疗在17世纪的欧洲迎来了黄金时期。当西方医学和药物学兴盛了一百多年之后遇到了瓶颈,19世纪中,芳香精油和花草再度受到重视,成为新的“芳香疗法”并发展至今。
在希腊语中,人们将从芳香植物中萃取的精油或药膏称为aroma。该词经由拉丁语在13世纪初进入英语,最初用来表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19世纪后,该词的词义逐渐转变为“芳香气味”。但在aroma therapy(芬香疗法)中,aroma依然保留原意,指的是芬香物质而非芬香气味。
aroma:[ə'rəʊmə] n.芬香,香气
aroma therapy:n.芬香疗法
perfume(香水):用熏香的烟来熏病人的房间
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当有人死于传染病时,尸体被抬走后,人人往往会点燃某种香料,用其产生的带有香味的烟雾来熏病人的房间,以达到消毒和去除异味的作用。英语单词perfume的本意就是“用熏香的烟来熏病人的房间”,做名词时表示“用来消毒的烟”。它由per(through,彻底、弥漫)+fume(烟)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用烟弥漫”或“弥漫的烟”。
后来,人们流行在身上喷洒具有芬芳气味的液体,即所谓的“香水”。由于香水的目的也是为了去除异味、清洁空气,所以香水所发出的香气以及用香水清洁空气的行为也被称为perfume。现在,香水本身也被称为perfume。
perfume:['pɜːfjuːm] n.香水,香味vt.喷香水于……,使……带香味vi.散发香气
fume:[fjuːm] n.烟,愤怒,烦恼vt.熏,冒烟,愤怒的说vi.冒烟,发怒
sapphist(女同性恋):古希腊女同性恋诗人萨福的名字
英语单词sapphist(女同性恋)一词来自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女诗人萨福(Sappho)的名字。萨福是公元前7世纪希腊著名女抒情诗人,出生于希腊岛屿Lesbos。她的父亲喜好诗歌,在父亲的熏陶下,萨福也迷上了吟诗写作。
在罗德斯岛,萨福建立了一所女子学校,专门教导女孩子们写作诗歌。当时有不少少女慕名而来,拜在她门下。萨福以护花者的爱恋心情培育她们,同时也像母亲一样呵护她们成长,心中的诗情在朝夕相处中转化为深深的爱恋,使她与女弟子们在那片芬芳之地上绽放出艳丽的同性之爱的花朵。萨福为这些少女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情诗和婚歌,她的许多诗篇都是对女弟子学成离别或嫁为人妇时表达相思之情的赠诗。古希腊人对同性之间的爱情抱有很大的宽容之心,所以这些带有强烈同性恋情感的诗歌不但没有遭禁,反而广为传颂。
萨福是一位创造出了自己特有诗体的抒情诗人,这种诗体被称作“萨福体”。古希腊人十分称赞她,说男诗人有荷马,女诗人有萨福,柏拉图曾誉之为“第十位缪斯”。她的诗对古罗马抒情诗人卡图卢斯、贺拉斯的创作产生过不小影响,后来在欧洲一直受到推崇。萨福留有诗歌九卷之多,但目前仅存一首完整的诗章,其余均为残篇断简。
从19世纪末开始,萨福成为了女同性恋的代名词,也被近现代女性主义者和女同性恋者奉为鼻祖。她的名字也成了女同性恋的代名词,产生了sapphist、sapphism等单词。
sapphist:[ˈsɒfɪst] n.女同性恋
sapphism:['sæfizəm] n.女同性恋行为,女同性恋主义
balmy:芳香的、温和的
发音释义:['bɑːmɪ] adj. 芳香的;温和的;止痛的
结构分析:balmy = balm(香膏)+y(形容词后缀)→像香膏似的→芳香温和的
balm:香膏
发音释义:[bɑːm] n. 香膏;镇痛软膏;香峰草,香树膏
词源解释:balm←古法语basme(香脂香膏)←拉丁语balsamum(香脂香膏)←希腊语balsamon←希伯来语basam(香脂香料)←阿拉伯语basham(香脂香料)
balm原本表示古代一种用树脂和油制成的芳香软膏,具有镇痛作用。现在常用于各种护肤产品,如lip balm(护唇膏);eye balm(眼霜);tiger balm(万金油);Blemish Balm(BB霜、皮肤修复霜);moisture balm(保湿霜)。
趣味记忆:balm = ba(扒)+l(拉)+m(抹)→“扒拉抹”→扒拉扒拉抹到皮肤上→香膏
衍生词:balmy(芳香的、温和的)
aroma:芬芳
发音释义:[ə'rəʊmə] n. 芬芳,香气
词源解释:aroma←希腊语aroma(芬香)
衍生词: aromatic(芬芳的)
absinthe:苦艾酒
来自希腊语,可能最终来自波斯语。
苦艾酒是一种有茴芹茴香味的高酒精度蒸馏酒,主要原料是茴芹, 茴香及苦艾 (wormwood) 药草(即洋艾 (Artemisia absinthium))这三样经常被称作「圣三一」。酒液呈绿色,当加入冰水时变为混浊的乳白色, 这就是苦艾酒有名的悬乳状状态。此酒芳香浓郁,口感清淡而略带苦味,并含有50度以上高酒精度。
艾酒(Vermouth)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人们以某些植物浸泡在葡萄酒中做为祭典或医病用,直到四世纪初。法国才为这些加味葡萄酒命名为苦艾酒(Absinthe),主要产地为法国, 瑞士。各品牌所用之浸泡药物种类不同,一殿均包含苦艾、登翘、丁香、肉桂、金鸡纳树皮、人参等数十种植物,早期只有红色苦艾酒,在1930年代 Cinzano公司以金鸡纳树皮加入配方发明了Bianco,不久之后又改良制成 Dry口味的苦艾酒﹒Bianco口味清淡甘美。Dry甘冽清爽Rosso以焦糖着色香甜可口, 但经改良后的已经不是原始的Absinthe了。
现在中国市场上最容易与苦艾酒混淆的是茴香酒, 因为这些酒中含有苦艾酒的基本成分之一“茴香”所以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苦艾酒。比如一些品牌的茴香酒: 潘诺(40度),金巴利(23度)。
另一种因翻译的原因, 接近苦艾酒, 最容易混淆的是vermouth, 很多人将翻译成苦艾酒, 实际它正确的中文名是味美思。 而真正的苦艾酒为 “Absinthe” , 也非 L'Absinthe 或 D'Absinthe等, 很多酒为了冒充苦艾酒, 通常取名跟“Absinthe”类似的名字, 比如 L'Absinthe ,D'Absinthe,absente等等, 为了让人一眼看去时“Absinthe”,通常L', D'的字样很小, 这样的酒一般为利口酒,在标贴的不显眼处也会有“liquer”的标示, 纯正的苦艾酒不会有这样的标示。
以上几种酒属餐前酒, 开胃酒, 价格一般很便宜, 而真正的Absinthe苦艾酒即使在国外售价也很高, 国内卖得很少。
absinthe 在大陆叫做苦艾酒, 但在台湾, 人们根据音译叫做“艾碧斯”, 以下是各种名称:
1. 法国,瑞士苦艾酒: absinthe
2. 捷克苦艾酒: absinth
3. 加拿大: absenta
4. 昵称: La Fee, 绿精灵, 绿仙子, 绿色缪斯, green fairy等。
那么什么是苦艾呢?苦艾(即洋艾 (Artemisia absinthium))是分布于世界许多地方的一种菊科蒿属草本香料植物,味苦。
当年,尚没有苦艾酒,有的是一种叫苦艾(Wormwood)的植物。古希腊的医药大师希波克拉底认为它是治疗肝炎的良药,顺便也能对付烦人的风湿,要知道,地中海气候让很多希腊贵族每到潮湿的季节便痛苦不堪。
balm:芳香油
来自希伯来语,芳香,香料,香木。
basmati:印度香米
来自印度语,指芳香的。
embalm:防腐处理
em-, 进入,使。balm, 芳香。
fragrance:芳香
来自PIE*bhrag, 闻,词源同brach(雌猎犬). 其本义为释放气味,闻,也包含放屁。所以该词可能来自PIE*bhreg, 分开,破开,词源同break. 即放出气味。后词义固定为芳香。比较odorous, 其原义为闻,但词义更多指难闻的,有臭味的。
unguent:药膏
来自拉丁语unguo, 油膏,芳香膏,药膏,词源同unctuous.
varnish:清漆
来自拉丁语vernix,芳香树脂,可能来自希腊语Berenike,利比亚古城名,原产地,其字面意思为bring victory(Nike).
vinaigrette:色拉调味汁
来自法语vinaigre,芳香醋,词源同vinegar,-ette,小词后缀。
jacaranda:蓝花楹木
来自南美土著语yacaranda,芳香的,即芳香的木头。
marjoram:牛至
一种薄荷味芳香植物,来自古法语majorane,来自拉丁语amaracus,苦的,词源同maraschino.拼写受major影响。
mastic:芳香树脂,胶泥
来自古法语mastic,树脂,树分泌的芳香脂体,词源同masticate,mouth,咀嚼。因这种树脂可制作成口香糖而得名。这种树脂散发出一种特异的香气,但是,从各种英文原始资料都未曾指出这种香味为乳香或奶香,故大多数词典将该物质翻译成“乳香”明显受到词根mast-(乳房,mastitis,mastectomy)的影响,属望文失义的错误。类似错误比较drumlin,鼓丘,实质上与鼓没有任何关系。
myrrh:没药(芳香液状树脂,用于制香水等)
来自希腊语murrha,来自闪族语系三字母根m-r-r,苦的,词源同myrtle.一种能分泌芳香树脂的灌木,因其树脂味道偏苦而得名。这种树脂在西方常被视为神药。参照百度百科。
narcissism:自恋,孤芳自赏
来自古希腊神话,英俊青年Narcissus拒绝了神界第一美女Echo的爱,却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幸溺水而死,后用于心理学名词,自恋,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