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zar(沙皇):被用作罗马皇帝名号的凯撒

英语单词czar(沙皇)源自俄语中表示“沙皇”的单词,而后者则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凯撒大帝的姓氏“凯撒”的俄语拼写姓氏。凯撒大帝在遗嘱中将自己的甥孙屋大维收为养子和继承人,指定由屋大维继承自己的遗产和姓氏。屋大维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他之后的历代罗马皇帝会继承“凯撒”这个姓氏,因此“凯撒”就变成了罗马皇帝的专用名号。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以“凯撒”为名号,只是拼写方式略有不同。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当时还只是莫斯科公国)成为了东正教世界的领袖,自命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于1547年加冕为皇帝,以俄语中的“凯撒”作为自己名号,中文根据其发音和含义译为“沙皇”,英语则根据其发音译为czar。

czar:[zɑː] n.(俄国)沙皇,皇帝,独裁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zar 词源,czar 含义。

snob(势利眼):对大学中的平民学生的蔑称

英语单词snob源自18世纪90年代时英国剑桥、牛津等大学的俚语,用来表示“平民、俗人”。据说当时在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在学生名册上,在贵族学生的姓名后面标注上拉丁语nobilitate(nobility,贵族),在平民学生的姓名后面标注上sine nobilitate(non nobility,非贵族)。因此,贵族学生就用snob来称呼平民学生。当时能上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平民子弟通常出身于富裕家庭,其中有不少人羡慕贵族和上流社会,鄙视其他平民,趋势附炎,冒充贵族四处显摆,令真正的贵族学生十分瞧不起,因此snob一词就逐渐衍生出“自命不凡者、趋势附炎者、势利眼”等负面含义。

snob:[snɒb] n. 自命不凡者、趋势附炎者、势利眼

snobbery:['snɒb(ə)rɪ] n.势利,谄上欺下,摆架子

snobby:['snɔbi] adj.势利的

snobbish:['snɒbɪʃ] adj.势利的

brassy:厚脸皮的

发音释义:['brɑːsɪ] adj.厚脸皮的;低劣而又自命不凡的;艳俗的

结构分析:brassy = brass(黄铜)+y(形容词后缀)→似黄铜的→厚脸皮的;低劣而又自命不凡的、艳俗的

vainglorious:自命不凡的

vain,虚无的,glory,辉煌。引申词义自命不凡的。

snob:势利的人,自命不凡者

旧时在牛津、剑桥等英国大学的学生名册中,出身高贵的学生姓名后面标有NOB的宇样,NOB是nobility(高贵的出身,贵族身分)一词的简略形式;而出身平民的普通学生其姓名则被标以s.nob.,这是拉丁语sine nobilitate‘without nobility1’(无高贵出身)的缩略。据认为,英语snob一词可能即由此而来,因此最初含有低贱者或平民之意。长期以来剑桥师生曾一直用该词来指“市民”( townsman),以别于“穿长袍的大学师生”(gownsman)。snob的今义据说是英国小说家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 - 1863)最先使用的。 1847年他出版了著名散文集《势利人脸谱》(Boak of Snobs),这是由45个特写组成的英国社会各阶层势利人的肖像。他把英王乔治四世(George IV,1762 - 1830)也称作snob,因为他以“欧洲第一绅士”自诩,但身上却丝毫没有绅士的特征。经萨克雷这么一用,snob成了一个常用词,现通常多指“势利的人”或“自命不凡的人”。

highbrow:文化修养高的人,趣味高雅的人   

德国解剖学家、生理学家、颅相学创始人加尔(F.J.Gall,1758 -1828)支持关于前额宽大的人智力高的古老民间说法。他一生的研究工作都试图证明人的前额越大,额头越高,人就越聪明。这种理论在19世纪被广为接受直至后来被科学家所推翻。highbrow 一词正是在这种流行看法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据认为它发源于美国,始见于1875年。highbrow系由复合形容词highbrowed(额头高的)逆生而成。1902年《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记者欧文(Will Irvin)基于额头高比额头低的人更聪明更有知识的错误想法,推广使用highbrow及其反义词lowbrow。最初highbrow是作为褒义词使用的,指“文化修养高的人”或“趣味高雅的人”,而lowbrow指“文化素养低的人”或“缺乏文化修养(或趣味)的人”。但在今天highbrow常含贬义,指“自炫博学的人”或“自命不凡的人”。到了本世纪40年代中期《生活》画刊又根据以上二词推出了middlebrow 一词,意指“中产阶级趣味的人”或“艺术眼光普通的人”。

prig:自命清高的人

词源不详。其原早的词义为补锅匠,修补匠,小毛贼,不受欢迎的人,后引申词义一本正经的人,自命清高的人。

blue blood:贵族出身,名门出身,名门望族

源自西班牙语。从公元前8世纪到1492年西班牙的大部是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Moors)的统治之下的。摩尔人乃北非柏柏尔人(Berbers)与阿拉伯人的混血后代。在摩尔人的统治临近结束时,卡斯蒂利亚地区(Castile)那些未同摩尔人发生血缘关系的,自命血统纯正的西班牙贵族认为,其静脉较之深肤色的摩尔人或混血人更呈蓝色,因此血也似乎是蓝色的。他们以sangre azul(蓝血)来说明自己的出身比别人高贵,译成英语即为blue blood,寓意为“贵族出身”,常见于have /with blue blood in one's veins(有贵族血统)这两个短语中,有时也做复合词blue-blooded.英国人现在也把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称为blue-brick universities(蓝砖大学)也与此有关。

soi-disant:自诩的,自命的

来自法语 soi-disant,自说的,来自 soi,自己,来自拉丁语 se,自己,词源同 self,disant,说出的, 现在分词格于 dire,说,说出,词源同 diction,predict.引申比喻义自诩的,自命的。

vainglorious:自命不凡的

vain,虚无的,glory,辉煌。引申词义自命不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