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 leaf(遮羞布):圣经中亚当夏娃用来遮羞的无花果树叶
英语中,fig leaf(无花果树叶)常用来比喻“遮羞布”。该习语出自《圣经》的“创世纪”的第三章第七节。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羞耻。他们见自己赤身裸体,便在附近采了一些宽大的无花果树叶(fig leaf)来遮体。因此,在西方,人们就用fig leaf(无花果树叶)来表示“遮羞布”。在维多利亚时代,博物馆里经常用无花果树叶遮蔽男性希腊裸体雕像的阴部。至今梵蒂冈宫里的许多教皇收藏品都带有这种树叶或叶形物。
fig leaf:n.遮羞布,无花果树叶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fig leaf 词源,fig leaf 含义。
stigma(耻辱):在罪犯皮肤上烙下印记的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中最常见的一种叫做“黥刑”或“墨刑”,就是在罪犯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刑罚。所不同的是,在西方是用烧红的烙铁在罪犯脸上或身体其他部位烙下印记。这种刑罚所留下的烙印就是stigma。该单词与stick(戳、粘贴)同源,因为行刑时需要用烧红的烙铁来stick罪犯的皮肤。该词后来常用于比喻“耻辱、污名”。
stigma: ['stɪgmə] n.耻辱,污名,烙印,特征
judas(叛徒):出卖耶稣的门徒犹大
犹大(Judas)是耶稣最早的12门徒之一,负责管账。犹大最后背叛耶稣,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把耶稣的行踪透露给了痛恨耶稣的犹太教祭司们。在他们到客西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以指认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犹大看到耶稣惨死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自尽身亡。后来,犹大的尸体因沉重自垂吊的树上掉下,落在地下的尸体由于腐烂而肚子爆裂、肠子流出。犹太大祭司用犹大出卖耶稣基督的钱,将那块地买下来,埋葬了犹大;这块地被称为“血田”,后来作为安葬在耶路撒冷去世的外邦人的坟地。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犹大”(judas)来比喻“叛徒”,用“犹大的亲吻”(kiss of Judas)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judas: ['dʒuːdəs] n.叛徒,犹大
kiss of Judas:可耻的叛卖行为
sycophant(谄媚者):替领导用下流手势侮辱对手的人
英语单词sycophant(谄媚者)来自希腊语sykophantes,由sykon(fig,无花果)+phainein(to show,显示)组成而成,字面意思就是fig-shower(显示无花果的人)。在这里,fig(无花果)隐喻女性外阴,指的是用手比划成女性外阴的形状来侮辱对方。在古希腊,政治家们表面上很正派,背地里却唆使自己手下用这种下流手势来侮辱自己的对手。而那些听从大人物的吩咐,用下流手势侮辱对手的手下则被称为sycophant(fig-shower)。现在,英语sycophant用来比喻那种卑鄙无耻、奴颜婢膝的谄媚者、马屁精。
sycophant:['sɪkəfænt] n.谄媚者,奉承者,马屁精adj.谄媚的,奉承的
knight(骑士):英国的骑士制度
在英国,“骑士”被称为knight,来自古英语cniht,字面意思是“年轻人、仆人”,用来表示“在战场上追随国王或上级作战的骑士”。knight不仅仅表示“骑兵”,同时还是一种荣誉称号和爵位,一般只授予立有战功的贵族。要想成为一名knight,需要从page(侍童)干起,然后是squire(侍从),然后才可能受封为骑士,但仅仅是bachelor(实习骑士),参加一定时间的作战后才能升为Banneret(方旗骑士)。
受封为骑士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剥夺骑士称号的事情也有,但极为罕见。截至1793年,英国共发生过三例降级事件。1621年Francis Michell爵士被褫夺骑士头衔,在威斯敏斯特大厅举行,可见何等严重。他的马刺被收回,剑带被割断,简直是奇耻大辱。
与法国骑士chevalier一样。knight是英国最低级的贵族级别,低于男爵(baron),并且不可世袭。knight的头衔(正式称呼)是Sir,一般译为“爵士”。
knight:[naɪt] n.骑士,武士,爵士vt.授以爵位
knighthood:['naɪthʊd] n.骑士,骑士身份
lesbian(女同性恋):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的出生地莱斯博斯岛
英语单词lesbian指的是女同性恋,来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Sappho)的出生之地、希腊的莱斯博斯岛(Lesbos)的名称,字面意思就是“莱斯博斯岛的”(of Lesbos)。
在19世纪晚期之前,英语单词lesbian的用法还仅限于其本意,如莱斯博酒(lesbian wine)。到了1890年,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一词表示女性之间的情欲关系,因此,lesbian一词逐渐成为“女同性恋”的代名词。
莱斯博斯岛是希腊的第三大岛,居民有10万人。由于担心误解,人们一般用该岛的首府Mytilini来称呼该岛。希腊政府甚至考虑将该岛名称改为Mytilini。2008年,莱斯博斯岛本地人向希腊法庭上诉,认为用lesbian一词代指女同性恋有损他们的人权,“让他们在全世界蒙受耻辱”,要求恢复该词的原意,仅用来表示莱斯博斯岛人,禁止女同性恋自称lesbian,但这一要求未获同意。
lesbian:['lezbɪən] n.女同性恋者adj.女同性恋的
bedlam(喧闹):英国伦敦一所著名的精神病院
英语单词bedlam是Bethlem(伯利恒)的缩写,是英国伦敦一所著名的精神病院的缩写。该精神病院前身是一所修道院,全名叫做St.Mary of Bethlehem(伯利恒圣玛丽)。1377年该修道院开始接收精神病患者。l547年亨利八世正式将它改为精神病院,更名为Bethlem Royal Hospital(伯利恒皇家医院),简称Bethlem Hospital。伦敦人将Bethlem俗称为Bedlam,因此该医院又被称为Bedlam Hospital,甚至直接称为Bedlam。
该精神病院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院方创收有方,竟然将自己打造出了伦敦的一处著名景点。人们只要花上两便士购买一张门票,就可以进去参观那些被锁住的精神病人,甚至逗弄他们,就像现代人逛动物园一样。据估计,这家精神病院的门票首日每日可到400英镑,游客数每年多达十万人。这家精神病院因为其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残暴做法而臭名远扬,被后人视为伦敦的一大耻辱。作为该精神病院俗称的Bedlam一词也因此在英语词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被看作是“精神病院”的代称。后来,该词又衍生出“喧闹”或“喧闹之地”的含义,并一直用到现在。
bedlam:['bedləm] n.喧闹,混乱,喧闹之地,疯人院
Quisling(卖国贼):投敌叛国的挪威总理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是二战前挪威的著名军人和政客,曾担任挪威国防部长。后来他退出内阁并于1933年组建法西斯民族统一党,担任党首。吉斯林赞同纳粹思想,曾与希特勒晤谈。1940年德国进攻丹麦与挪威,吉斯林充当德军的开路先锋,挪威被德军攻占之后出任挪威傀儡政权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吉斯林于1945年5月9日被捕,在审判后被以叛国罪的罪名枪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也就成了“卖国贼”、“内奸”的代名词。后来,从quisling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
quisling: ['kwzl] n.卖国贼,内奸
quisle:['kwizl] vi.叛国,当卖国贼
brazen:厚脸皮的
发音释义:['breɪz(ə)n] adj.厚脸皮的;黄铜做的vt.使…变得厚颜无耻;厚脸皮地做
结构分析:brazen = braz(黄铜)+en(由…制成的)→黄铜制成的→厚脸皮的
词源解释:braz←古英语bræs(=brass,黄铜)
同源词:brass(黄铜);golden(金色的、金制的);wooden(木制的)
bedlam:喧闹场所
发音释义:['bedləm] n.喧闹,喧闹场所;精神病院
词源解释:bedlam是Bethlehem(伯利恒)的缩写
Bethlem(伯利恒)是英国伦敦一所著名的精神病院。该精神病院前身是一所修道院,全名叫做St. Mary of Bethlehem(伯利恒圣玛丽)。1377年该修道院开始接收精神病患者。l547年亨利八世正式将它改为精神病院。伦敦人将Bethlehem俗称为Bedlam,因此该医院又被称为Bedlam Hospital。该精神病院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院方创收有方,竟然将自己打造成伦敦的一处著名景点。人们只要花上两便士购买一张门票,就可以进去参观那些被锁住的精神病人,甚至逗弄他们,就像现代人逛动物园一样。据估计,这家精神病院的门票首日每日可到400英镑,游客数每年多达十万人。这家精神病院因为其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残暴做法而臭名远扬,被后人视为伦敦的一大耻辱。单词bedlam就来自该精神病院的名称,用来表示“精神病院”。后来,该词又衍生出“喧闹”或“喧闹之地”的含义,并一直使用到现在,成为该词当前的主要含义。
助记窍门:bedlam→bed lamb→床上有只羔羊→喧闹的地方
barefaced:厚颜无耻的
发音释义:[beə'feɪst] adj. 公然的;厚颜无耻的;不戴面具的
结构分析:barefaced = bare(裸露的)+face(脸)+ed(过去分词)→把脸露出来的→公然地→厚颜无耻的
audacious:大胆的、鲁莽的
发音释义:[ɔː'deɪʃəs] adj. 大胆的;无畏的;鲁莽的;放肆的;厚颜无耻的
结构分析:audacious = audac(大胆的)+ious(形容词后缀)→大胆的
词源解释:audac←拉丁语audax(大胆的)←audere(敢于)
同源词:audacity(大胆,厚颜无耻)
常见搭配:Fortune favours the audacious(幸运青睐勇者)
同源词:augment(增加、增大)
vile:邪恶的
来自拉丁语vilis,便宜的,低贱的,来自PIE*wes,买,卖,词源同venal(见利忘义的)。引申词义邪恶的,可耻的。
ignominious:耻辱的
来自ignominy,耻辱。
ignominy:耻辱,不名誉
ig-,不,非,-nom,名字,名声,词源同name,nominee.即不好的名声,耻辱,不名誉。此处in-异化成ig-属于矫枉过正。
impudent:无耻的,粗鲁的,无礼的
im-,不,非,-pud,思考,羞耻心,词源同impute,pudendum.即没有羞耻心的,无耻的,后引申词义不谦虚的,粗鲁的,无礼的。
indignity:耻辱,侮辱
in-,不,非,dignity,尊贵,尊严。即使之没有尊严,引申词义耻辱,侮辱。
inglorious:可耻的
in-,不,非,glorious,光彩的,荣耀的。引申词义不光彩的,不荣耀的,可耻的。
mons pubis:阴阜
mons,山,隆起,词源同mountain,pubis,耻骨。比喻用法。
quisling:卖国贼,内奸
源自挪威政客、挪威法西斯党党魁Vidkun Quisling(奎斯林1887 - 1945)的姓氏。1931 - 1933年Quisling任挪威国防部长,曾因镇压水力发电厂工人的罢工运动而声名狼藉。1933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建立法西斯民族统一党,主张取缔共产主义和工联主义。1939年他与希特勒会晤,竭力怂恿德国占领挪威。 1940年协助德国侵占了挪威.1942年充当傀儡政府总理,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挪威的统治瓦解后以叛国罪及其它罪行被处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Quisling在德国侵入他的国家6天后,即1940年4月15日,就被作为“内奸”、“卖国贼”的代名词出现在伦敦的《泰晤士报》上。有一篇文章评论说,瑞典应警惕在国内可能存在Quisling式的内奸。从那时起Quisling就进人英语之中,并且很快地成为一个普通名词,首字母也由大写变为小写母该词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被英语所吸收,正如1940年4月《泰晤士报》指出的,很可能是该词本身就带有贬抑含义。英语中有若干个首字母为q的词,如questIonable(靠不佳的),queru-Lous(抱怨的),quavering(颤抖的),quivering(颤抖的),quibbling(含糊其词的),quagmire(泥潭,困境),qualm(疑惧),quackery(江湖骗术),queasy(令人作呕的)等均为贬义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quisling 一词在英国使用得十分广泛,像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小说家和新闻记者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 - 1950)、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1866 - 1946)等卓绝人物都在其战时作品中用过该词。它常常被用作形容词,如quisling intellectuats(卖国知识分子),quisling government(卖国政府),quisling newspapers(卖国报纸)等。嗣后,从quisling 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派生出quislingism(卖国,通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