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atin(缎子):中世纪闻名于外的中国海港城市泉州

在中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闻名于外的海港城市,被阿拉伯人称为Zaitun。该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当时著名的东方名城。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叙述其西还旅程时写道:“离开福州市……第五天傍晚,抵达宏伟秀丽的Zaitun城”,“Zai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数十年后的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吧都他(Ibn Batuta)亦写道:“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Zaitun……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英语单词satin就来自东方名城Zaitun,表示来自Zaitun的丝绸、缎子。

虽然Zaitun在600多年前就是世界皆知的名城,但到了19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却在为“Zaitun”到底在何处而争论不休。直到1915-1918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问世后,史学界才一致认定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Zaitun”就是中国福建省的泉州。

satin:['sætɪn] n.缎子,缎子衣服adj.光滑的,绸缎做的,似缎子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atin 词源,satin 含义。

damask(锦缎):盛产精美锦缎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西亚国家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在古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该城市出产的织有精美图案的锦缎十分精致漂亮。中世纪时这种织物传入欧洲后,得到欧洲人民的极大喜爱。英国人便用大马士革的名字Damascus来命名,将其称为damaske,后来又改为damask。

damask: ['dæməsk] n.锦缎,花缎adj.缎子的,粉红色的vt.使织出花纹vi.织花纹

hoover(吸尘器):第一家大规模生产家用吸尘器的胡佛公司

1901年,英国工程师胡伯特·布斯(Hubert C Booth)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并获得专利。它使用汽油发动机,体积庞大,只能放在房屋外面,由工人从门窗把机器上的许多管子拉入房间来清洁房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和王后订购了两台这样的吸尘器,一台用于白金汉宫,一台用于温莎堡。

布斯发明的这种吸尘器体积太大,价格太贵,不适合家用。因此人们又开始了发明家用吸尘器的竞赛。1908年,一名清洁工吉姆·斯庞格勒(James Spangler)发明了第一台家用真空吸尘器并获得专利。斯庞格勒患有哮喘病,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常常令他难受,因此他自己动手,用电机、锡质肥皂箱、丝缎枕头套和一个墩布把等部件组装了一台小型的真空吸尘器。当时他制造这样一台机器需要花费两到三周时间。后来,他把其中一台吸尘器借给了自己的表妹。他的表妹的丈夫威廉·胡佛(William Hoover)原是一名皮革制品制造商,他的生意因为受到汽车普及的冲击而非常惨淡。他看到了这种家用真空吸尘器的市场潜力,便从斯庞格勒手中购买了专利,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吸尘器,并为此成立了胡佛公司。

在市场销售初期,消费者对吸尘器一无所知,因此无法打开销路。因此,胡佛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宣称顾客可以免费使用10天。就这样,市场对吸尘器的需求开始猛增,胡佛牌吸尘器的销量突飞猛进,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应用,以至于从Hoover这个姓氏中衍生了英语单词Hoover,做名词时表示吸尘器,做动词时表示用吸尘器给房间除尘。

hoover:['huv] n.真空吸尘器vi.用吸尘器除尘

lame:金银锦缎

来自拉丁语lamina,层,薄片,词源同laminate,omelet.用于指金银锦缎织物。

spruce:整洁漂亮的

亨利八世时代(1509 - 1547)的廷臣都喜欢普鲁士贵族的服饰,头上戴着有鲜艳羽饰的宽边帽,颈上戴着银项链,身穿缎斗篷和红丝绒紧宥上衣。在中世纪时期任何来自普鲁士的东西英语均谓之Pruce。Pruce源自古法语,即Prussia(普鲁士)之意。到了16世纪不知为什么在Pruce前面被加了个字母s,Pruce变成了Spruceo最初Spruce原仅用于Spruce leather(自普鲁士进口的皮革)和Spruce fir(云杉)这两个词组,因为它们都原产于普鲁士。后来普鲁士款式的服饰人们也以Spruce 一词来形容了。因此,没过多久Spruce即被赋予了“整洁漂亮的”一义,首字母也由大写变为小写,起初只用作形容词,“后也用作动词,并常和副词up连用,作spruce up,表示“(把…)打扮得整洁漂亮”。

damask:锦缎

damask是一种质地柔软的锦缎,是以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命名的。

另外,是一种粉红色的玫瑰叫damask rose(大马士革蔷薇),也是从这个城市的名字来的。由此又有了damask cheeks(粉腮)的说法。

round robin:圆形签名请愿书(或抗议书);循环赛

源出法国,其中robin与意为“知更鸟”的robin毫无关系。这个robin似乎是法语ruban(缎带,丝带,带子)一词的讹误。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凡带头在请愿书或抗议书上签名的人几乎总是判以死罪,斩首示众。以后请愿人便不愿在请愿书而在一条带子上签名,并使所有签名呈环状,然后将带子系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先后次序就不会被显露,发起者或带头签名这也就可以少担些风险。这种圆形签名请愿书或抗议书法语叫做 ruban rond,相当于英语中的round robin。这种做法首先传入英国海军,但签名方式略有不同。即在请愿书下端直接签上名字,使其呈辐射状,宛如车轮上的辐条。据说,在英国著名统帅纳尔逊(Lord Nelson 1758-1805)的时代或更早以前,舰长有权下令绞死带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水兵。签名列在名单顶端的总被认为是兵变的煽动者,所以水兵们不得已采用类似的签名方式来对付这种情况。18世纪英国海军曾发生过一次兵变。《英国新闻记者报》(British Aazetteer)于1730年1月30日的一篇文章中对round robin一词作了解释。在当代英语中,round robin的词义有了一些延伸。除保留了“圆形签名请愿书(或抗议书)”这一原义,还指签名人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文件。但它最常用的词义恐怕是美国英语中用以表示体育比赛中的循环赛。

ribbon:缎带;(勋章等的)绶带;带状物

单词拼写中的ri-部分可能是ring环形、圆环那层含义,取脖颈脖子的含义,ribbon那就是band around the neck。同理riband(缎带),这个单词相对明显了些,ri=ring+band=环+带。

satin:绸缎,缎子

来自法语 satin,绸缎,来自阿拉伯语 zaytuni,刺桐,刺桐的绸缎,即 Zaitun,刺桐,泉州古名, 中世纪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