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ondone(宽恕):对通奸行为的有条件宽恕

在西方历史中人们通常将通奸(adultery)视为犯罪,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在古罗马,女子通奸将被没收一半的嫁妆和三分之一的财产,放逐至小岛,永远不得再结婚。男人发现老婆与人通奸,必须告发并与其离婚,否则将受到严惩。在经典名著《红字》中,女主人公因为与人偷情生子,而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佩戴一个象征“通奸”的红色A字。

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下半叶才有所改观。1857年,英国通过“婚姻诉讼法》,将通奸行为定义为一种民事行为而非刑事行为。该法规定,夫妻一方可以因为对方的通奸行为而离婚,还规定男子可以对妻子的奸夫索取侵权赔偿。另外,该法首次提出了condone这个法律术语,意思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通奸行为以不再重犯为条件的宽恕。英语单词condone源自拉丁文condonare。其中,con为强化语气的前缀,donare表示“给予”,字面意思就是“宽恕,放弃追究权利”。源自拉丁文donare的单词还有donate(捐献)、pardon(原谅)。

condone: [kən'dəʊn] vt.宽恕,赦免

condonation: [,kɒndəʊ'neɪʃən] n.(夫妻间对对方通奸行为的)宽恕,赦免,赎罪

donate:[də(ʊ)'neɪt] v.n.捐赠,捐献。记:don给予+ate动词后缀→赠送给别人

pardon: ['pɑːd(ə)n] v.n.原谅,赦免,宽恕。记:par=per,完全,如perfect(做到极致)+don给予、放弃→完全放弃→原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ndone 词源,condone 含义。

mosaic(马赛克):献给缪斯女神的艺术

一提起“马赛克”(mosaic)这个词,很多中国人想到的图片或视频中用来遮盖不雅部位的方格子。其实,马赛克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装饰艺术,指的是用大量小石块或小玻璃等材质拼凑镶嵌形成的装饰图案。英语单词mosaic一词来自希腊语musaicum,意思是“work of Muses”(缪斯女神的作品),可见马赛克在希腊人眼中已经是一门艺术。

在早期原始人所住的洞穴中就能发现用贝壳或石头拼成的马赛克。在人类早期文明中,两河流域的苏美人为减少巨大神殿墙的单调,将之使用在建筑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马赛克艺术逐渐普及。

而等基督教徒来到罗马后,马赛克艺术迎来黄金时期。由于当时基督教在罗马受到压迫,艺术成为基督教徒表达信仰的最佳方式。由于他们大多数民众都不识字,他们就把基督教徒的故事和传说在地下室的通道墙壁上做成马赛克拼图画,用于传播基督教徒文化。因此,很多经典的马赛克壁画都还与基督教的传说和故事有关。基督教被罗马人定为国教后,基督教的教堂中大量使用马赛克艺术,并且材料也逐渐发展为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至今人们还能在各地的基督教堂中欣赏绚丽的马赛克艺术。

mosaic: [mə(ʊ)'zeɪɪk] n.马赛克,镶嵌画adj.摩西的,镶嵌的

vampire(吸血鬼):发源自东欧的吸血鬼传说

英语单词vampire(吸血鬼)来自东欧塞尔维亚语。关于古代欧洲吸血鬼的第一手 资料,能在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王国寻得——实际上,吸血鬼的传说也正是从巴尔干半岛出现并扩散到全世界的。公元14世纪,欧洲暴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瘟疫传染极快并且危害极大,当时在欧洲造成了恐慌。有些得了瘟疫的人并没有真的死去,但其亲友便将其草草掩埋,以至于后来某些坟墓被打开时,人们发现里面 的尸体呈现着各种古怪姿势,并且还染有鲜血,这当然是因为被误埋的活人挣扎所致,但是当时的人们因为过于害怕便产生了奇异的联想,于是吸血鬼的说法从贫穷 落后的东欧传到整个欧洲。

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来东欧罗马尼亚传说中的德古拉(Dracula)伯爵。他是多瑙 河畔瓦拉西亚公国的督军。由于君斯坦丁堡受到土耳其人的袭击,德古拉伯爵受命前往征讨土耳其军队。然而在他获胜之时,谣传他战败并死于敌手。他的妻子听闻 后悲痛欲绝之下投河自杀。德古拉班师回朝却看到妻子的尸体,愤怒地责问上帝,为什么他一生都为主而战,最终却遭受如此结局。狂怒的伯爵用长矛刺穿十字架上 的耶稣,顿时鲜血四流。他从此投向魔鬼,以鲜血作为食物,成为一名吸血鬼。他的传说成为了很多关于吸血鬼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源泉。

到了15世纪,梵蒂冈教廷正式宣布吸血鬼,僵尸等魔怪的存在,并宣布他们为基督教的敌人。从此吸血鬼种族存在的概念在欧洲大陆广泛流传开来,并产生了许多传说。

17、18世纪时,在塞尔维亚等东欧斯拉夫语国家流行着一些死尸复活吸血的传说,并 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习俗,比如埋尸体的时候要钉个木桩什么的。18世纪,奥地利扩张到塞尔维亚北部等地区的时候,官方发现了当地的这些奇怪习俗,大惊小怪地 到处传扬,导致吸血鬼的传说越传越广。如1725年,在塞尔维亚,一名叫做皮雷·普洛戈维兹的人被指控变为吸血鬼,人们传说有八人死在其手中。另一名叫做 阿诺德·保勒的吸血鬼则造成了大量人口牲畜的死亡。其中普洛戈维兹事件的档案仍可在维也纳档案馆里面找到。在这份德文档案中首次出现“vanpir”这个 词,被视为“vampire"的词源,这是“vampire”第一次出现在文献里。1732年3月3日,法国的一家杂志Le Glaneur也详细地报道了此次事件,文中的“Vampyre”第一次出现在法语中。同年3月11日,英国《伦敦日报》中第一次出现了Vampire一 词。此后,整个欧洲对于这种生物的描述都改成了Vampire一词,只是拼写略有差异。

vampire:['væmpaɪə] n.吸血鬼

apocrypha(伪经):未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

《圣经·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用犹太人所使用的希伯来文字编写的。 基督教传到欧洲后,这部经典著作也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版本,先后出现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版本。但是,在这两个版本中,却增加了一些不是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 内容,而是用希腊文和拉丁文直接编写的内容,如《禧年书》、《所罗门诗篇》、《以诺书》等。后世的人们对这部分内容的作者和权威性就存有疑问,因此在后续 版本中没有将这些内容收录至《圣经》正册。这些因为作者和权威性存疑而未被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就被称为apocrypha,由 apo(away)+ kryptein(to hid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暗藏的、隐晦的、不公开的”,表示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确认,不适合公布。

apocrypha:[ə'pɒkrɪfə]n.伪经、旁经,作者(或真实性、权威性)可疑的著作

apocryphal:[ə'pɒkrɪf(ə)l]adj.伪的,可疑的

pastor(牧师):基督教中人类灵魂的牧人

英语中,pastor本意是“牧人,牧羊人”,与pasture(牧场,草场)同源。在基督教中,pastor表示教士,中文译为“牧师”。这是为什么 呢?原来,在基督教经典著作中,常将信徒比喻为羊群,将基督比喻为看管、引导羊群的牧人。如:“他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 (赛40:9-11)“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们,牧养他们。”(结34:23)因此,在信徒中传播教义 的教士们也以牧人自居,称为pastor(牧师)。

pastor:['pɑːstə] n.牧师,牧人

italic(斜体):发源于意大利印刷所的字体

欧洲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威尼斯有一位名叫Aldus Manutius的印刷商人开办了一家印刷所,刊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大量经典古籍,因此名声大震。1501年在排印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著作时,Aldus Manutius首次使用了一种独特的斜体字体。这种字体很快风靡欧洲。由于这种字体发源于意大利,因此在拉丁语中被称为italicus(意大利的),进入英语后演变为单词italic(斜体)。

italic:[ɪ'tælɪk] n.斜体字adj.斜体的

bard(吟游诗人):古代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bard(吟游诗人)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种姓。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bard:[bɑːd] n.(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masochism(受虐狂):著名的受虐狂作家马索克

英语单词masochism(受虐狂)、masochist(受虐狂者)来自著名的受虐狂患者、奥地利小说家利奥波德·萨克·马索克(Leopold von Sacher Masoch)。马索克是一位有受虐倾向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和萨德(著名虐待狂、作家)一样,他的真实生活也和他的文学作品紧密地连在一起。马索克认为,女人是被制造出来驯服男人的兽性冲动的。他总是被那些比自己强悍、年岁也大于自己的女人所吸引,他屈从于她,当他的“兽性”冲动表现出来时,她就对他施加肉体上的虐待,而他从而获得性满足。

马索克最主要的虐恋作品是《穿貂皮衣的维纳斯》,曾被搬上大银幕。这是一位贵族男子自愿成为一位贵妇的奴隶的故事。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塞弗林(Severin)和万达(Wanda)已成为男性奴隶和女性主人之间关系的象征,在现代报刊杂志的虐恋者寻偶广告中,这两个名字常常被寻找此类伴侣的人们使用。

马索克的作品被人视为虐恋文学的范本,包括了虐恋文学的所有要素。他的虐恋小说的文学价值明显高于一般的色情文学作品,与萨德的作品一起进入经典行列。

马索克不仅发表了多篇优秀的虐恋文学作品,而且身体力行,与多名女子有过受虐狂的性关系,最后被第二任妻子送入了精神病院。

后人根据马索克的姓氏创造出masochism(受虐狂)、masochist(受虐狂者)等词,并将其与著名虐待狂、法国作家萨德侯爵两人的名字合为sadomasochism一词,简称为SM。

masochism:['mæsəkɪz(ə)m] n.受虐狂,被虐待狂,受虐倾向

masochist:['mæsəʊkɪst] n.受虐狂者,有受虐倾向的人

boulevard(大道):在废弃的城墙上修建的大马路

在中世纪,重要的城市或要塞都会修筑城墙。城墙顶部有宽阔的通道以便防御人员的通行。这种城墙在荷兰语中被称为bolwerc。从该词产生了英语单词bulwark(壁垒)和法语单词boulevard。火药发明后,城墙的防护作用大大降低,常常被废弃不用。城墙顶部的宽阔通道成了人们散步遛马的好去处。有些城市甚至拆掉城墙,在原来的地方修建马路。由于在城墙遗址上修建的马路通常都比较宽阔,因此boulevard一词产生了“大马路、大道”的含义。该词进入英语后,专门用来表示“大道”,尤其是两旁有林荫的漂亮大道。美国洛杉矶市的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是全球知名的一条马路,是好莱坞名流文化和星光璀璨的标志符号。以Sunset Boulevard为名的还有五十年代的美国经典电影、舞台剧和相关影视剧等。

boulevard: ['buːləvɑːd] n.林荫大道,大马路

svengali(斯文加利):小说中能催眠、操控他人的音乐家

斯文加利(Svengali)是英国小说家乔治·杜·莫里耶(George du Maurier)于1894年出版的经典小说《特丽尔比》(Trilby)中的音乐家,他使用催眠术控制女主人公特丽尔比,使其惟命是从,成为他牟利工具。后人用svengali来形容那些对他人具有极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人,如能使观众如痴如醉的歌星。

svengali:[sveŋ'ɡɑ:li; sfeŋ-] n.斯文加利,如斯文加利一般的人,对他人具有极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人

caprice:突发奇想

发音释义:[kə'priːs] n.突发奇想;奇思怪想;一时兴致;心血来潮;变化无常;随想曲;充满幻想的作品

词源解释:caprice←法语caprice(心血来潮)←拉丁语capriccio(突发奇想,字面意思为“颤抖”、“跳跃”)←capro(山羊)

古人发现,山羊在低头安静吃草时,有时候会突然地跳跃起来。单词caprice原本就是表示山羊的这种突然跳跃,后来引申为人心意的突然变化、一时的兴致。

同源词:capriccio(随想曲、狂想曲)

Caprice一词很适合作为品牌名称。以Caprice为名的品牌有:雪佛兰旗下经典轿车、美国唯美AV公司X-Art旗下一位捷克美女、俄罗斯音乐组合、香港一家法国餐厅等。香车美女、异域音乐、法式大餐,看到这些大家是不是都已经迸发出一股caprice了?

衍生词:capricious(任性的、变化无常)

canon:正典、标准

发音释义:['kænɪ] adj.精明的;狡猾的;仔细的;谨慎的

词源解释:canon←拉丁语canon(标杆、标准尺)←希腊语kanon(直棍子、标准)←kanna(芦苇、棍子)

同源词:cane(手杖、藤条)

古代人用一根小棍子充当标准尺度,在上面刻上长度单位。以后所有的长度都以这根棍子为准。在古希腊语中,这个小棍子就称为kanna,字面意思就是“小棍子、芦苇”。英语单词canon(标准)就来自希腊语kanna,引申为法律或艺术的尺度或规范。

在基督教中,canon表示“正典”,是一批被公认为神所启示或默示的书籍或著作,是在信仰和教义上具有绝对权威的书卷, 是用来比较和衡量其他著作或教导正确与否的标准。 基督教圣经正典共有66卷(旧约39卷,新约27卷)。

Canon还是一个著名的相机品牌,中文翻译为“佳能”。据说,该品牌原为KWANON(日文“观音”的西式拼写),改为Canon后销量大增,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

衍生词:canonical(权威的;规范的;经典的;标准的;教士法衣)

boggle:畏缩不前

发音释义:['bɒg(ə)l] vi. 犹豫,退缩;惊恐vt. 搞糟,弄坏;使……惊奇;使……困惑n. 犹豫,退缩;惊奇

词源解释:来自中古英语bugge(幽灵、怪物、恐怖之物)

词组习语:boggle at(对…感到犹豫);boggle one’s mind(令人困惑);boggle the mind(难以置信)

“boggle”是一款经典的拼字游戏,玩家需要在凌乱的字母中快速拼出单词。

助记窍门:boggle→bog→沼泽→畏缩不前。或boggle→goggle(护目镜)→Google→先上网Google一下再采取行动→犹豫、畏缩不前

bard:吟游诗人

发音释义:[bɑːd] n. 吟游诗人

词源解释:来自古凯尔特语bardos(诗人)

bard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助记窍门:bard→巴德→叫“巴德”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

vintage:上等的,佳酿的,经典的

来自拉丁语vindemia,葡萄收割,葡萄生产,vin-,葡萄,de-,向下,取下,-em,拿,带,词源同example。引申词义特定年份收割的葡萄,上等葡萄酒,佳酿,后词义通用化,经典的,典型的等。与vine, vintner, wine同源。参见wine.

Kama Sutra:爱经

来自梵语Kama Sutra,关于性爱的经书,来自kama,爱,词源同cherish,whore,sutra,佛经,经典,词源同sew.

non-vintage:非特定年份产酒

non-,无,非,vintage,特定年份酒,经典。

yahoo:野蛮人;粗汉

英国作家、讽刺文学大师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 1726)。该小说共分四卷,以格列佛船长的口吻叙述周游四国的情景。第四卷把格列佛带到贤马国,统治者是文明的、有理智和人性的马群,这里的马叫做Houyhnhnm(可音译为“胡乙姆”或意译为“贤马”)。在这个岛上生活的另一种族是人形动物Yahoo(可音译为“牙呼”),他们被Houyhnhnm用来做仆役。虽然Yahoo长得和人一模一样,但他们丑陋、贪婪、忌妒、野蛮、凶残,从外表到内心都令人憎恶,可以说是罪恶的化身。

斯威夫特这部讽刺小说乃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因此他书中所自创的Yahoo一词常被世人传用,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喻指“野蛮人”、“粗汉”、“不文明的人”或“蠢货”的普通名词。美国名记者Steward Alsop曾在其所写的The Center (1968)一书中将歇斯底里的美国反共参议员麦卡锡(Joseph McCarthy, 1908-1957)比作Yahoo(粗野的政客)。

美国英语中有一个表示高兴、兴奋的感叹词也拼作yahoo,和上述yahoo不是同源词。另外,著名专业搜索网站Yahoo(雅虎)的名称也与此没有什么联系,它是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之首字母缩略。

The Augean Stables:肮脏的地方;藏垢纳秽之所;积弊

The Augean Stable, The Augean Stables, 直译为“奥吉亚斯的牛圈”,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赫拉克勒斯的英雄传说。

奥吉亚斯(Augeas)是古希腊西部厄利斯(Elis)的国王。他有一个极大的牛圈,里面养了2000头年(一说3000匹马),30年来未清扫过,粪秽堆积如山,十分肮脏。因此,the Augean stable=very dirty place.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亦称海格立斯(Hercules),是宙斯同底比斯国王之女阿尔克墨涅所生的儿子,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神勇无敌,成为遐迩闻名的大力士。他因受到心胸狭窄的天后赫拉的迫害,不得不替迈锡尼国王欧律斯透斯服役十几年。赫拉克勒斯拒绝了“恶德”女神要他走享乐道路的诱惑,而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忠告,决心在逆境中不畏艰险,为民除害造福。他在十二年中完成了12项英勇业绩,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内将奥吉亚斯的牛圈打扫干净。赫拉克勒斯先在牛圈的一端挖了深沟,引来附近的阿尔裴斯河和珀涅俄斯河的河水灌入牛圈,而在另一端开一出口,使河水流经牛圈,借用水利冲洗积粪。这样,他在一夜之间将30年没有打扫过的肮脏不堪的牛圈,打扫的干干净净。奥吉亚斯曾许诺事成之后把牛群的十分之一给赫拉克勒斯,作为劳动报酬,后来当他获悉赫拉克勒斯是奉欧律斯透斯之命来完成这项任务的,竟自食其果,于是被赫拉克勒斯杀死。

这个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和智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著作中,就多次引用了这个典故。在马列主义经典中,这个成语有时译为“肮脏的马厩”,有时译为“奥吉亚斯的牛圈”。在这里,stable除了泛指地点外,还可代表某些不良的制度、下流的习俗和恶劣的作风等等。由此,人们用the Augean stable这个成语来比喻非常肮脏的地方或长期形成的积弊。它常与to clean,to cleanse,to reform等动词连用,表示“to bring about a drastic reform in some public evil”的意思。

classic:经典的

来自class,阶级。特别指古罗马有能力组织军队和响应军事号召的阶级,因此引申词义一等 阶级,最高级,或经典,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