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tom(原子):不可再细分的最小颗粒

古希腊人认为,物质是不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的,到最后会小到不可再分,这种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最先提出原子学说的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留基伯。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原子学说,并用原子学说来解释宇宙。他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他还提出原子在数量上无限,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如水的原子是圆而光滑的,它们相互间不能“勾住”,因而就像小球那样相互滚来滚去,而铁的原子则粗糙不平,因而互相粘附在一起成为“固体”,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这便是烧灼使人感到痛的原因。

在希腊语中,原子被称作atomos,由a(not)+tomos(cut)构成,意思就是“不可分割)。后来这个词进入英语,演变为atom。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原子并非不可分割,比原子更小的是夸克。

atom: ['ætəm] n.原子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tom 词源,atom 含义。

blackguard(恶棍):地位卑微的帮厨佣人

英语单词blackguard由black(黑)+guard(守卫、保安)构成,它的意思为什么不是是black guard(黑保安)而是“恶棍”呢?原来,它的本意是指身着黑衣的帮厨佣人。古代西方贵族出门长途旅行时,往往会带上一大帮仆佣来伺候他。其中地位最卑微的一种是帮厨佣人,负责保管料理各种炊具。由于整天洗碗抹锅,所以他们通常都身着黑色制服,身上脸上满是油污,永远都没有干净的时候,因此被人戏称为blackguard(黑衣保管员)。这个词含有强烈的贬义,通常用作蔑视或辱骂别人的话,暗指对方粗鄙龌蹉。久而久之,它的初始含义反而慢慢被人遗忘了。

blackguard:['blækɡɑrd] n.恶棍,流氓,粗鄙的人adj.粗鄙的,说脏话的人

ostracize(放逐):古希腊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人民推翻僭主的独裁统治后,建立了民主制度。为了保卫民主制度,避免有野心的政治家恢复僭主政治,雅典人民实施一项称为“陶片放逐法”的政治制度。所有的雅典公民在一片陶片上刻上他认为可能危害雅典民主政治,需放逐的人的名字,将陶片投入票箱。如果有人获得超过6000张选票且得票数第一,则被放逐,期限为10年。

陶片放逐法有助于雅典公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约束官员行为,但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因此陶片放逐法很容易成为政客党派斗争的工具。例如,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参加陶片放逐投票的路上,被一个目不识丁的路人拦下,请他帮忙在陶片上刻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阿里斯提德问他为什么想放逐阿里斯提德。那人回答“不为什么,我甚至不认识这个人。只是到处都在谈论他,说他是什么‘正义之士’,我实在是听烦了。”阿里斯提德平静地帮他在陶片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投票结果揭晓,被放逐的正是阿里斯提德。公元前415年,雅典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被放逐,后来外国外被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暗杀。此事在雅典人民中造成极大震动。从此后,陶片放逐法自然终止。

英语单词ostracize正是来自陶片放逐法。它源自希腊语ostrakizein,而该词源自希腊语ostrakon (陶片,瓦片,贝壳)。英语中oyster、ostracean、ostracod等单词均与此同源。

ostracize: ['ɑstrəsaɪz] vt.放逐,排斥,排挤

ostracism: ['ɒstrəsɪz(ə)m] n.排斥,放逐,陶片放逐法

ostracean:[ɔs'treiʃən] n.牡蛎adj.牡蛎的

ostracod:['ɒstrəkɒd]n.介形亚纲动物

oyster: ['ɒɪstə] n.牡蛎,生蚝,沉默寡言之人

jazz(爵士乐):新奥尔良红灯区的粗俗俚语

爵士乐,一种起源于非洲形成于美国的音乐类型,缘于蓝调(blues)。该词是美国人查的最多的词源之一。据说jazz原为jass,最早来源于新奥尔良红灯区的性暗示语“JASSING IT UP”,俚语jass指性爱中的短暂高潮,十分粗俗,公众难以接受,因此后来改写为jazz。随后jazz这个词开始普及和流传。

jazz: [dʒæz] n.爵士乐,爵士舞v.奏爵士乐,跳爵士舞adj.爵士乐的,喧闹的

accost(搭讪):战舰逼近敌人的海岸

英语单词accost在中文中常被翻译为“搭讪”,这是一种很不合适的译法,基本上没有体现accost一词的内在含义。准确地说,accost指的是靠近陌生人,以一种粗鲁、挑衅的方式搭话,如妓女勾引嫖客,乞丐讨钱。为什么?这是因为accost原本是个军事用语,表示战舰逼近敌人的海岸线。它源自拉丁语accostare,由ad(趋近)+costa(肋骨,旁边)构成,而英语单词coast(海岸线)正是源自costa。在一些英语新闻报道中,我们依然能看到accost的初始含义,如The PCG ship was attempting to accost the Guang Ta Hsin 28 and two other Taiwanese vessels.(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舰艇正试图逼近广大兴28号及其他两艘台湾渔船。)

accost:[ə'kɒst] vt.走上前(以粗鲁、挑衅方式)跟……说话、搭讪,(乞丐)上前乞讨,(妓女)上前调情、拉客

coast:[kəʊst] n.海岸vi.沿岸航行vt.沿着……的岸航行

costa:['kɒstə] n.肋骨,(植物)叶脉,(昆虫)前缘脉

costate: ['kɒsteɪt] adj.有肋骨的,肋骨状的,动脉的

carpet(地毯):用拆散的碎布料制成的粗布

英语单词carpet来源于意大利语carpita,与拉丁语carpere(撕扯)有关,本意是“用拆散、撕开的碎布料制成的粗布”,原本用作桌布或床罩。15世纪时,有位贵妇人发现,把这种粗布铺在冰冷的地板上有御寒效果,并且既可以坐也可以跪。从此以后,将carpet铺在地板上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carpet因而就产生了“地毯”的含义

carpet: ['kɑːpɪt] n.地毯,地毯状覆盖物vt.在……上铺地毯

barn(谷仓):存放大麦的仓房

英语单词barn来自古英语bereærn,由bere(barley,大麦)和aern(house,房子)组成,字面意思就是“barley house”(存放大麦的仓房)。barley(大麦)是古代英国最普遍的农作物,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大麦麦秆柔软,多用作牲畜铺草,也大量用作粗饲料。后来,随着农作物品种的丰富,barn一词的含义也随之丰富,可以表示存储各种农作物的仓库,还可以表示畜棚、车库等。

barn:[bɑrn] n.谷仓,畜棚,车库vt.把……存储入仓库

barley:['bɑrli]n.大麦

cyclopean(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

在赫西奥德的《神谱》中,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该亚所生的子女中,除了十二泰坦神 外,还有三位独眼巨人(Cyclops)。他们额头中只有一只圆眼睛,词根cyc表示“圆圈”,就代表独眼巨人额头上的那只圆眼睛。乌拉诺斯惧怕他们的力 量,把他们囚禁在黑暗深渊之中。后来宙斯为了对抗泰坦,将他们从黑暗深渊之中释放出来。他们为宙斯锻造了雷电,为哈迪斯锻造了隐形头盔,为波塞冬锻造了三 叉戟,为阿耳特弥斯锻造了弓和月光箭,为阿波罗锻造了弓和太阳箭。

而在荷马的《奥德赛》里,独眼巨人是波塞冬的孩子,居住在遥远国度里的一个种族。这个种族的特点是粗野,喜食人。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在返航途中迷途,在岛屿上遭遇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Polyphemus)。独目巨人把他们关在洞穴里并吃他的同伴。为了自救并营救同伴,奥德修斯用葡萄酒灌醉了波吕斐摩并用烧红的木桩戳瞎了他的眼睛,然后躲在绵羊的肚子下面逃出了洞穴。

Cyclops:['saɪklɑps] n. 库克罗普斯(独眼巨人)

cyclopean:[sai'kləupjən] adj.独眼巨人的,巨大的,巨石式的n.蛮石,乱石堆

promethean(赋予生命的):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神。他是泰 坦神伊阿珀托斯的儿子,是阿特拉斯和埃庇米修斯的兄弟。他非常聪明,又具有预言能力,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先知先觉者”。在泰坦诸神与奥林巴斯诸神之战 中,他预见了泰坦诸神的失败,因为早早地和埃庇米修斯一道归顺了宙斯。但作为泰坦神的后代,他并不受宙斯的待见。

他按照天神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传授给人类各种知识和技能。但宙斯并不喜欢这些由泰坦 神族创造出来的凡人,想毁掉人类,重新造人。在一次诸神和凡人共同参加的宴会上,普罗米修斯负责为神和人类分配牛肉。他将牛骨头分为一堆,上面用肥肉盖起 来,将上好的牛肉分为一堆,上面用粗糙的牛胃盖起来,然后任由宙斯挑选。宙斯看破了普罗米修斯的诡计,故意挑选了用肥肉盖起来的牛骨头。从此后,人类食用 牛肉时,只需要向神灵供奉牛骨头。但宙斯以普罗米修斯欺骗神灵为由,对人类进行惩罚,使来自雷电的火在自然界消失。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利,盗取天火送 给人类,因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用铁链锁于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被一只鹫鹰啄食肝脏,而第二天肝脏又再次长好。他就这样忍受常年的痛苦,直到最后被大力 神赫拉克勒斯解救。

普罗米修斯的名字prometheus就是“先知先觉者”的意思,其中的pro表示“先、前”的意思。pre-是它的变体。英语单词promethean就来自普罗米修斯的名字。

Prometheus:[prəu'mi:θju:s; -θiəs]n.普罗米修斯

promethean:[prə'mi:θjən]adj.如普罗米修斯一般的,敢于挑战和创新的,赋予生命的

caterpillar(毛毛虫):毛发粗浓杂乱的猫    

英语单词caterpillar来自拉丁语catta pilosa,由catta(cat,猫)和pilosus(毛发粗浓杂乱的)组成,字面意思就是“毛发粗浓杂乱的猫”,中文被翻译为“毛毛虫”。它的后半截拼写受到中古英语单词piller(掠夺者)的影响,因为人们认为毛毛虫会吃掉树皮。除了表示“毛毛虫”外,caterpillar还可以表示履带车,因为它们外观相似。

  caterpillar:['kætəpɪlə] n.毛毛虫;履带车adj.有履带的

  pillage:['pɪlɪdʒ] n.掠夺,掠夺物v.掠夺,抢劫

menace(威胁):以喊叫、威胁的方式驱赶牲畜

古代人放牧、驱赶牲畜时比较粗暴简单,通常通过喊叫、威胁或鞭打的方式来驱赶牲畜,这种方式在拉丁语中叫做minare,进入法语后拼写为mener。英语单词menace(威胁)就来源于此,本意指的是驱赶牲畜时人所发出的叫喊声、威胁声,兼有“威胁”和“驱策”的含义。后来“驱策”的含义逐渐消失,仅仅表示“威胁、恐吓”,变成了threaten的同义词。

还有一个单词也来源于此,那就是amenable,由a(=to,面对)+mener(驱赶、领导)+able(能够),字面意思就是“能够面对领导”,引申为“顺从的、易于管教、易于屈服、容易被说服的”,还可以表示“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要注意这个词与amend(改善)并没有关系。

menace:['menəs] n.v.威胁,恐吓

amenable:[ə'miːnəb(ə)l] adj.顺从的,肯接受的;负有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

wife(妻子):成年女性

英语单词wife现在一般用来表示“妻子”,但在古代,它的本意是woman(妇女)。在一些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中我们还能看到它的这种含义,如midwife(产婆)、alewife(啤酒店老板娘)、housewife(家庭主妇)、fishwife(卖鱼妇)等。并且,单词woman本身就是由wife+man构成的,原本拼写为wifman。“妻子”之意原本是wife的一个特殊含义,在现代英语中反而成为了它的主要含义。

wife:[waɪf] n.妻子,已婚妇女,夫人

woman:['wʊmən] n.妇女,女性,成年女子

midwife:['mɪdwaɪf] n.产婆,助产士vt.促成,接生

alewife:['eɪlwaɪf] n.啤酒店老板娘,开酒店的女人

fishwife:['fɪʃwaɪf] n.卖鱼妇,说话粗野的女人

tournament(竞标赛):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大会

中世纪的欧洲盛行骑士比武大会。最早的比武大会一般认为诞生于法国,主要项目是马上长枪比武,即两个骑士手执长枪策马迎面对刺。在13世纪以前,骑士比武大会的军事气氛依然比较浓厚,显得非常的粗野残暴,有些时候几乎与真正的战争无异,参赛骑士所使用的武器都是战场上使用的开刃武器。可以说,一场骑士比武大会就是一场真实模拟战争的军事演习。到13世纪以后,骑士比武大会逐渐向庆典和仪式转变,参赛者往往以“秀”为主,通过表现自己的勇敢和武艺,来赢得观众中领主或女性的赏识或青睐。15世纪,骑士比武大会的各项程序和制度已经变得非常完备和复杂了,所用武器也与实战武器不同,增加了防护装置,长枪的枪头变成木制的。17世纪后,骑士比武大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英语单词tournament原本指的就是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大会,来自法语tornement,由tornoier(长枪对刺)衍生而出,用来表示赛制类似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需要经过多场比赛才能决定最终冠军的比赛,如锦标赛和联赛。单词tourney(锦标赛)也来源于此。

tournament:['tʊənəm(ə)nt] n.锦标赛,联赛,比赛

tourney:['tʊənəm(ə)nt] n.锦标赛vi.参加比赛

gothic(哥特式):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哥特人

4、5世纪时,居住在古罗马帝国东部、北部的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各蛮族部落大举迁徙、入侵罗马。曾经无比强大的罗马帝国在蛮族势力的反复冲击下四分五裂。蛮族中的东、西哥特人(Goth)曾经多次入侵意大利,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从此进入了长达千年之久的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此,哥特人的名字就与“野蛮”等负面含义产生了关联,由哥特人(Goth)一词衍生的英语单词gothic(哥特人的)也产生了“野蛮的”之意。

文艺复兴期间,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建筑及艺术风格称为gothic,即“哥特式”。尽管gothic这个词多少有些负面意味,但事实上为数众多的哥特风格作品拥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gothic:['ɡɔθik] adj.哥特式的,野蛮的,中世纪的,粗鄙的

plebeian(平民):古罗马氏族贵族以外的普通公民

古罗马创立之初,创建者罗慕路斯召集各氏族中的首脑人物,由他们组成元老院,负责协助治理罗马。这些氏族贵族及其后代就被称为patrician(贵族),而其他普通公民则被称为plebeian,即所谓的“平民”,有时候被缩略为pleb。平民最初不能和贵族通婚,不能担任任何公职。后来,经过长年抗争后,平民争取到了和贵族通婚以及担任公职的权利。担任执政官、保民官等高级职位的平民及其后代就成了nobleman,但依然不是patrician。除了nobleman以外,plebeian中其他人就是common(平民)。

plebeian:[plɪ'biːən] n.平民,百姓,普通人,粗俗的人adj.平民的,普通的,粗俗的

lewd(淫荡的):没有文化的世俗人士

英语单词lewd本意为“世俗人士、非神职人员”。它来源于拉丁语laicus,与lay(世俗的、外行的)一词同源。lewd一词本来不含贬义,但由于中世纪时,只有神职人员能够读书写字,大部分世俗人士都是文盲,因此13世纪后期lewd一词衍生出“未受教育的、不识字的”之意,14世纪后期又逐渐产生“粗俗的、卑鄙的”之意,而在现代英语中,则完全贬低为“淫荡的、下流的”之意。

lewd:[l(j)uːd] adj.淫荡的,下流的,猥亵的

jean(牛仔裤):盛产斜纹棉布的意大利城市热那亚

中世纪时,意大利城市热那亚(Genoa)盛产一种厚实的斜纹棉布,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和船帆。在古法语中,热那亚被称为Jannes,因此这种布料在法语中被称为jean fustian,意思就是“热那亚出产的棉麻粗布”。进入英语后,被缩略为jean,用来表示这种斜纹棉布。

19世纪中,在美国西部兴起淘金热,大量人口涌入西部淘金。由于强烈的劳动,工人的衣服极易破损。看到这种商机后,两名生意人,Levi Strauss和Jacob Davis决定一道设计并生产结实耐用的工装裤。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装裤,用铆钉加固易破损部位,并为其申请了专利。为了使工装裤更加结实耐用,他们决定采用jean这种斜纹棉布作为面料。很快,这种结实耐用的工装裤在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尤其受到美国西部牛仔们的喜爱。由于是用jean面料做成的,所以这种工装裤也被称为jean(牛仔裤),一般用复数形式jeans。

jean:[dʒiːn] n.牛仔裤,斜纹棉布

graham(全麦的):著名的素食主义者格拉汉姆

英语单词graham来自19世纪美国著名的素食主义者希尔维斯特·格拉汉姆(Sylvester Graham)的姓氏。格拉汉姆是一名牧师,他除了主张禁酒节欲外,还大力提倡素食主义。在他的素食食谱中,除了蔬菜、水果外,还有他自己利用粗面粉制作的各种面包和饼干。他还发明了一种著名的薄脆饼干(graham cracker)。其他人品尝这种饼干后赞不绝口,这种饼干很快就成为了一种广为流传的素食食物。格拉汉姆的姓氏也被用来形容这一类食品。

graham:['greɪəm] adj.全麦的,粗面粉的,全麦粉制成的

canvas(帆布):用大麻制成的粗帆布

英语单词canvas(帆布)和canvass(细查)的拼写只有一字之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它们来源相同,只是一个用作名词,一个用作动词。它们都来自希腊语kannabis(cannabis,大麻),本意是用大麻制成的粗帆布。由于古代人用这种粗布来筛东西,所以用作动词时表示“筛”,进而衍生出“细查、细究、详细讨论”等含义,后来又衍生出“劝诱、拉选票”的含义。而用作名词时,表示“帆布”。由于油画都使用帆布,所以还可以表示“画布”。

canvas: ['kænvəs] n.帆布,画布adj.帆布的

canvass: ['kænvəs] vt.细究,彻底检查,向……拉选票vi.游说,拉选票n.细查,讨论,劝诱

cannabis:['kænəbɪs] n.印度大麻

savage(野蛮人):居住在森林里的人

在西方文明史观中,文明源于城市,因此,那些散居在原始森林内的居民自然就是野蛮人。英语单词savage(野蛮人)指的正是这种居住在森林内的人。它来自拉丁语salvaticus,是silvaticus的另一种拼写方式,而后者的词根silva意思就是“森林”。

savage: ['sævɪdʒ] n.野蛮人,未开化的人,粗鲁的人adj.野蛮的,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