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ral(舰队司令):阿拉伯海上船队首领
英语单词Admiral一词源自阿拉伯语amir。amir是某些穆斯林国家的酋长、王公、统帅的称号。这个词本身在17世纪已被直接借人英语,汉语音译为“埃米尔”。12世纪之前,阿拉伯人就把海上船队的头领叫作amir-al-bahr,这个词组中的al是阿拉伯语的定冠词,相当于英语的the;bahr=sea(海洋)。所以这个词组的意思就是海上船队的首领。这个词组流传至欧洲后,最早被简写为amiral。后来,受到单词admirable(令人敬佩的)的英雄,拼写方式逐渐变成了admiral,用来表示海军中一支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即舰队司令。
admiral:['ædm(ə)r(ə)l]n.海军上将,舰队司令。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dmiral 词源,admiral 含义。
assassin(刺客):中世纪时著名穆斯林暗杀组织阿萨辛
中世纪时期,在阿富汗至叙利亚山区,活跃着一个穆斯林异端教派阿萨辛(Hashshashin),由穆斯林右边极端分子组成,以其暗杀活动闻名于世。欧洲的十字军就曾经深受其害。该组织的创始人为突厥籍的波斯人哈桑·萨巴赫,即大名鼎鼎的“山中老人”,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就曾提到这位“山中老人”。《马可波罗游记》也曾对“山中老人”及阿萨辛有详细描述。
据记载,山中老人为了培养刺客,在一个隐秘的峡谷中斥巨资修建了一个“极乐园”。园子里长满奇珍异果,修建有富丽堂皇的楼台亭阁,里面住着精通音律的妙龄少女,随处都有美酒、蜜糖。山中老人平时在训练时,会不时向受训者讨论伊斯兰先知所提到的“极乐园”。然后在特定日子,让受训者吸食一种特殊的毒品。趁他们昏迷之际,将其移入极乐园。受训者苏醒后,就会以为自己真的身处传说中的极乐园。受训者在极乐园中尽情享乐几日后,又会被再次麻醉,移出极乐园。从此以后,受训者会心甘情愿供山中老人驱使,以求死后长住极乐园。
山中老人让受训者吸食的毒品在阿拉伯语中叫做hashish,所以该组织被称为Hashshashin,本意是“吸食hashish的人”。英语单词assassin就是由阿拉伯语Hashshashin演变而来的。
assassin:[ə'sæsɪn]n.刺客,暗杀者
assassinate:[ə'sæsɪneɪt] vt.暗杀,行刺
assassination:[əˌsæsɪˈneɪʃn] n.暗杀,行刺
caliph(哈里发):伊斯兰教中穆罕穆德继承人的称呼
英语单词caliph(哈里发)来自阿拉伯语khalifa,字面意思是代理人、代 位者、继任人,原本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穆德死后继任穆斯林领袖的人。在伊斯兰教中,创始人穆罕穆德以真主安拉的先知自居,并凭此成为穆斯林世界的领袖。 在伊斯兰教义中,穆罕穆德是最后一名先知,所以穆罕穆德死后他的继任者不能再以先知身份自居,所以就以穆罕穆德的代理人、继任人的身份来担当穆斯林世界的 领袖。
第一任哈里发是艾卜·伯克尔,他是穆罕穆德的岳父。艾卜·伯克尔和随后的欧麦尔、奥 斯曼和阿里被称为四大正统哈里发,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后来的伍麦耶和阿拔斯王朝及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君主都沿用此称号,但其内涵已有很大变动,从“穆罕穆德 的代理人”之意变成了“真主安拉的代理人”之意,地位提高了,变成了受命于天的“君主”。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下令废除哈里发一职。
caliph:['keɪlɪf; 'kæ-] n.哈里发,伊斯兰教主
tulip(郁金香):形如穆斯林头巾的花
一提起郁金香(tulip),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荷兰。没错,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郁金香的故乡在中亚,包括西域即现在的新疆,16世纪后才传入欧洲。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由于郁金香花似穆斯林头巾,所以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称为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拉丁文和法语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拼写为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tulip:['tjuːlɪp] n.郁金香
turban:['tɝbən] n.穆斯林头巾
adobe(泥砖):古埃及人用于建筑的泥砖
在 古埃及时代,由于尼罗河一带缺少木材,因此古埃及建筑的通常是采用大量的泥砖和石头建成。其中,石头一般用在金字塔陵墓和神庙等宗教建筑,而泥砖则用在王 室宫殿、城墙、城镇和神庙旁的附属建筑。建筑用的泥砖原料主要来自尼罗河沿岸的淤泥。古埃及人取得泥土后,会将泥放入模具中,并放置在阳光强烈处来干燥硬 化,最后成为泥砖。这种用泥砖盖房屋的方法在埃及的一些地方仍在沿用。古埃及的一些建在高地上的泥砖建筑村落、神庙和陵墓目前依然存在,如村庄德尔巴拉梅迪纳、小镇莱红和堡垒巴衡等。
英语单词adobe源自古埃及的科普特语tube,意为“泥砖”。后来流传至阿拉伯,加上定冠词al后变成了阿拉伯语al-tob,后来拼写变为attob。穆斯林占领西班牙后,该单词经由西班牙进入英语,最终演变为英语单词adobe。
adobe:[ə'dəʊbɪ; ə'dəʊb]n.泥砖,砖坯
hajj:朝圣,朝觐
来自阿拉伯语hajja,聚集,宗教集会,朝圣。特指穆斯林教徒到圣城麦加朝圣,后词义通用化。参照印度圣城瓦拉拉西。
hashish:大麻麻醉剂
来自阿拉伯语hashish,大麻粉,一种令人产生麻醉和感受不到疼痛的草药。在13世纪时,穆斯林神秘的杀手集团“山中老人”用该草药来使执行谋杀任务的杀手忘却疼痛,assassin即来自于此。
Kaffir:卡菲尔
对非洲黑人的蔑称,来自阿拉伯语kafir,异教徒,否认神存在的人,来自kafara,否认,隐藏。穆斯林对非伊斯兰教徒的称呼,尤其是基督徒,后英国人又借用该词指南非黑人,含较强冒犯意。
kafir:卡菲尔
穆斯林对非伊斯兰教徒的称呼,含侮慢意。见Kaffir.
Mecca:麦加
来自阿拉伯语Makkah,伊斯兰教圣城,穆罕默德出生地,可能来自阿拉伯语mahrab,圣殿,圣所。每个穆斯林教徒一生中必须至少朝拜一次的地方。
mecca:圣地,向往的地方
这是专有名词普通化的一个典型例子。Mecca(麦加,沙特阿拉伯城市)原为沙特阿拉伯西部城市,和Medina(麦地那)并称伊斯兰教两大圣城。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就诞生在Mecca,因此它成了每个穆斯林渴望朝觐的宗教中心。据此引申,Mecca现常用来泛指“圣地”、“发祥地”或喻指‘‘向往的目标”、“渴望去的地方”,其首字母也相应地改为小写。如我们可以把莎士比亚的故乡Stratford-on-Avon和著名的国际网球锦标赛比赛地Wimbledom分别说成是莎士比亚崇拜者和网球运动员的mecca。由于其词源所具有的宗教色彩,mecca用于引申义时,不能涉及伊斯兰教以外的宗教团体。Mecca有时亦作Mekkao
mentor 良师益友,可信赖的顾问
源出古希腊神话。在荷马的史诗《奥德赛》(Odyssey)中,Mentor是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挚友。奥德修斯出征特洛伊时托付他照顾家庭。Mentor抚养教育奥德修斯之子忒勒玛科斯( Tdemachus),阻止别人向奥德修斯之妻珀捏罗珀(Penelope)求婚。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为了帮助教育忒勒玛科斯曾化作Mentor的样子,和他同行去寻找父亲。法国作家费奈隆(F.FeneLon,1651 - 1715)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忒勒玛科斯历险记》(TeLemuque),使Mentor这一名字在17至18世纪广为人知。从此以后,Mentor就转义为“导师”、“良师益友”、“可信赖的顾问”。
mercury水星,水银
在罗马神话里Mercury是商人、盗贼等的保护神,也是诸神的使者。他头戴插翅盔,脚穿带翼靴,行走如飞,是罗马窳神中行走最快的神,古语quick as Mercury(快若墨丘利)多少反映了这一点。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就因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极快,所以古人以Mercury命名之。水银是常韫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元素,正是由于它能快速流动古代炼金术土也将之命名为mercury。mercurial作为其形容侧形式很自然地就被赋予了“水银的”、“易变的”、“活泼的”等义。
harlot:妓女,娼妓
13世纪借自古法语harlot或herlot,原义为“流浪者”、“无赖”,直到15世纪才开始转指“妓女”。16世纪常见于圣经的英语译文中,取代早先的威克里夫英语译文里所用的whore 一词。但到了16世纪中期有一些词源学家把harlot的起源追溯到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的母亲的大名Arlette,因为威廉一世在登上王位前被人称作“私生子威廉”(William the Bastard)。英语中还有一些贬义词也发生了像harlot那样的女性化转变,如shrew(泼妇)原指“坏人”,hoyden(粗野的女孩,野丫头)原指“粗野的人”,termagant(悍妇)原指“(早期英国戏剧中代表狂暴、蛮横角色的)穆斯林神”等。
assassin:凶手,刺客
大约在公元1090年,在波斯出现了一个穆斯林秘密团体,称伊斯迈里藏( Ismaili)。其刨建人名叫Hasan benSabah,他从地势险峻,常人无法进去的山寨指挥暗杀活动,企图以此恐怖手段主宰伊斯兰世界,所以该教派的历代首领都被称作“山岳老人”(The Old Man of the Mountains)。在他手下有一大批狂热信徒,立誓要把异教徒杀绝。他们暗杀的主要对象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基督教徒,尤其是基督教领袖。十字军东侵,前后八次,历时近二百年(1096 - 1291)。就在这近二百年间,该秘密团体成员先是活跃于波斯和伊拉克,以后活动又扩及到叙利亚一带,专门刺杀十字军。据说这些人在进行凶杀活动之前,其首领让他们服用海吸希(hashish),即印度大麻(hemp),一种起麻醉作用的毒品。因此,人们给他们起了个浑名hashshashin,在阿拉怕语中的意思是“服用海吸希的人”(hashish - eaters/users)。该词进入中世纪拉丁语时作assassinus,17世纪传人英语则作assassin。在史书上assassin专指上述“穆斯林秘密团体成员”。以后,作为对他们凶杀行为的报复,基督教徒用assassin来表示“凶手”,“刺客”,保留了它在历史上原先的含义,随后又从assassin派生出assassinate(暗杀),assassination(暗杀)等词。
admiral:海军上将,舰队司令
该词源于阿拉伯语amir。amir是某些穆斯林国家的酋长、王公、统帅的称号。这个词本身在17世纪已被直接借人英语,汉语音译为“埃米尔”,一般拼作emir。在阿拉伯语中amir-al-bahr是“海军统帅”的意思,其中al为定冠词。但是同阿拉伯人接触的西方海员误认为头两部分amir-al是一个词,所以把它用作一个高贵称号。在13世纪以前军官们常以amiral相称。其实amiral仅相当于英语commander of。amiral先是进人法语,而后又被英语所借用。由于古法语a-相当于拉丁语ad-,amiral在法语中形式至今一直保持不变,而在英语中以后则演变为admiral。早在13世纪admiral就开始与海军发生联系,一度指“旗舰”。它在现代英语中的词义“海军上将”,“舰队司令”便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coffe:咖啡
据说公元805年,阿拉伯有一个牧羊人,名叫Kaldi,看见他的羊群行为很异常,心里很纳闷。后来发现羊群在啃食一种干果,于是决定尝一尝。他吃了以后,异常兴奋,就冲下山去,把这种干果告诉了别的牧羊人,阿拉伯人不久学会了把这种灌木的新鲜果实弄干以及煎煮的方法。他们把煮后的饮料叫做qahwa.Qahwa的饮用立即在穆斯林中间引起了巨大的骚动。大家知道,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定,伊斯兰教徒是不准饮酒的。一些教徒为使自己在做冗长的礼拜时不致困倦,就饮用了这种饮料;而另一些教徒则认为quhwa有刺激作用,属于酒类,必须禁饮。然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不管这一套,欣然接受了这种饮料,并称为kahve;以后传到法国,叫café;后来又传到英国,叫coffee。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coffee名字是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名Kaffa来的,因为据说那里是最早煮食咖啡的地方。
tulip:郁金香
tulip 郁金香
人们常把郁金香与荷兰相联系,但它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中东。此花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 / 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则作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Pakistan:巴基斯坦
1947年印巴分治从印度分离出来的穆斯林国家,来自Punjab,Afghanistan,Kashmir三个地名的首字母合成词。-stan,国家,词源同stand,state.
Parsee:帕西人(拜火教徒后裔,祖先为波斯人)
来自古波斯语parsi,波斯人,词源同Persian.拜火教徒后裔,在公元7,8世纪穆斯林占领波斯时避往印度。
qiblah:吉布拉,天房
麦加天房方向,为穆斯林礼拜朝向。来自阿拉伯语qibla,相对的。
tulip:郁金香
来自法语 tulipe,来自早期拼写形式 tulipan,郁金香花,来自土耳其语 tulbent,头巾,词源同 turban.字母 r,l 音变。因这种花部分形似穆斯林人所带的头巾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