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卷):卷起来的一幅作品
古代西方人用莎草纸或羊皮纸写字。遇到篇幅较长的作品,就用一根卷轴把很长的篇幅卷起来,读到哪就打开到哪。这样卷起来的一幅作品在当时就称为volume,相当于现在的scroll(卷轴)。单词volume最初的含义就是“卷动、滚动”的意思。作品的篇幅越长,卷起来的体积就越大,所以volume又可以表示作品的篇幅,并引申为表示体积、音量等含义。
不过在现代英语中,volume常用来表示“音量”,而它的本意“卷轴”逐渐淡化,一般改用scroll表示“卷轴”。
volume: ['vɒljuːm],n.量,音量,体积,卷,册。adj.大量的v.卷起来。
scroll:n.卷轴,画卷,卷状物v.卷起来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volume 词源,volume 含义。
bachelor(单身汉):中世纪的见习骑士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通常只有贵族出生的人才能成为骑士。一个人要想成为骑士,必须从小接受训练,并逐级升级。从7岁起,他将作为“侍童”(page)在其他贵族家庭中接受骑士礼仪的教育。等他年满14岁后,他可以作为“侍从”(squire)跟随在骑士身边,接受骑士战斗训练,并随同骑士参加各种骑士比武和战斗。等年满21岁以后,他可以被册封为“见习骑士“(bachelor),可作为辅助部队跟随主力部队参加战斗,积累作战经验。他所擎的旗帜为带有分叉的燕尾期(pennon),以表明其级别。等到他积累了足够的战斗经验并立有战功后,可以申请剪去燕尾,成为一名“方旗骑士”(banneret)。方旗骑士是真正的骑士,是作战的主力部队,所擎旗帜为长方形,称为“banner”,故此得名“方旗骑士”。
英语单词bachelor本来表示“见习骑士”,是成为真正的骑士的前一级别。13世纪初叶,法国巴黎大学首创了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意味着可以进入教师同业行会,招徒授课,而学士学位仅仅表示成为教授的候选者,还处于见习阶段,尚不能招徒授课,这跟“见习骑士”的含义一样,所以学士就用bachelor一词来表示。
由于“见习骑士”和“学士”一般都是年轻男子,往往尚未结婚,所以后来bachelor一词逐渐产生了“尚未结婚的年轻人”,男女均可,但在美式英语中,人们又仿造了bachelorette一词来表示“未婚女子”。
bachelor: ['bætʃələ] n.学士,单身汉
bachelorette: [bætʃələ'ret] n.未婚女子
stock(股票):用来固定犯人示众的刑具
英语单词stock含有十分丰富的含义,它的本意是“树干”,逐渐衍生出“桩、基座”的含义。stock还可以表示“存货”,这来源于存放物品或牲畜的仓库都是用木桩和木板造成的。英语中表示长筒袜的单词是stocking,意思就是“树干的覆盖物”,而人腿不正相当于人的“树干”吗?
stock还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刑具,用来pillory(戴颈手枷示众)。它用木桩和木板做成,中间留有孔洞,还配有锁链,用来将犯人的四肢和头部都固定在刑具上示众。众人可以大声辱骂、嘲弄犯人,甚至朝犯人投掷烂蔬菜、臭鸡蛋、小便啥的。犯人无法躲避,只能眼睁睁地接受众人的羞辱。习语laughing stock意思就是在stock上接受羞辱的犯人,常译为“笑柄”。
在13世纪的伦敦,有一个名叫stock market的菜市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菜市场的原址是个装有stock的刑场。后来,人们在这个市场开始交易股票和证券,著名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就是这样诞生的,所以stock一词有衍生出“股票”的含义。
stock: [stɒk] n. 股份,股票;库存;血统;树干adj. 存货的,常备的vt. 进货;备有;装把手vi. 囤积;办货;出新芽。
pillory:['pɪlərɪ] n.戴颈手枷示众vt.给……上颈手枷
bank(银行):堆放货币的条凳
最早的埃及银行家和英国货币兑换商是坐在寺庙内或圣殿庭院内的条凳上经营业务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放债者也是用一张小条凳在市场上开展业务。《圣经》中提到耶稣清理圣殿,其实就是掀翻了这些货币兑换商在圣殿中的条凳。表示“银行”的英语单词bank源自拉丁语banca,意思是“条凳”。当货币兑换商因资金缺乏而被迫中断业务时,他们的条凳就会被拆掉。这种做法在拉丁文写作banca rupta,英语中表示破产的单词bankrupt正是由此而来的,其中rupt相当于broken。习语break the bank(倾家荡产)也源于此。
bank:[bæŋk]n.银行,河岸vt.将存入银行vi.堆积
bankrupt:['bæŋkrʌpt]vt.使破产adj.破产的n.破产者
broke: [brəʊk]adj.破产的,一名不文的
invest(投资):购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投资狂潮
17世纪初期,西方的英、法、荷等国纷纷向东半球开展殖民扩展,并设立多家“东印度公司”负责殖民地的经贸事务,实际上是西方列强侵略盘剥印度等地的工具。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采取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即通过向全社会融资来筹集资金。160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当时,东印度公司成了国家的摇钱树,源源不断地从东方带来巨大财富。在海外财富的刺激下,成千上万的人把自己的积蓄投入给东印度公司,希望将来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invest这个原本与金融毫无关系的单词衍生出了“投资”的含义。
英语单词invest来自investire,本意是“穿上正式的制服”,由in(进入)+vestire(衣服)构成,英语单词vest(背心,汗衫)就源自vestire。人们将手中的钱换成东印度公司股票时,就像是给财富换上了一件神奇的衣服,一件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衣服,所以人们用invest这个单词来比喻这种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invest也就产生了“投资”的含义。有趣的是,股票交易所中的交易员都身穿马甲(in vest)。
invest[ɪn'vest] v.投资,投资于;覆盖,包围
investment:[ɪn'ves(t)m(ə)nt] n.投资,投入,封锁
vest: [vest]背心,汗衫,马甲vt.授予,使穿衣服vi.归属,穿衣服
bonus(奖金):股票持有人除股息之外的更多收益
1733年,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一家名叫乔纳森的咖啡馆成立。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这家证券交易所即为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早期人们对股票还不熟悉,为了劝说人们购买股票,证券交易商会大力向人们解释购买股票的各种收益。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收益是“股息”(dividend),即股票持有人可以按照预定的比率,根据所购买的股份从所投资的公司的盈利中获得收益,就像从银行存款中获得固定比率的利息一样。另外,与银行存款不一样,在派发股息之后,如果公司还有盈余,股票持有人还有可能进一步瓜分盈余,获得更多收益。当时,英语中并没有一个对应单词用来表示这种股息之外的更多收益。于是证券交易商们借用了拉丁语中的bonus一词。该词的本意是“好处”(good),英语中表示“好”的词根bene就与此同源。从此以后,bonus一词就成为了对这种更多收益的称呼,中文一般翻译为“红利”。“股息”(dividend)和“红利”(bonus)的区别在于:股息是预先确定收益率的,而红利是没有固定收益率的,可以上下浮动。收益率确定的股票称为“优先股”。股份公司在派息分红时,首先按照固定收益率向优先股股东发放股息;发完股息后,如果还有盈余,则还可以在扣除企业发展积累金后进一步向普通股东发放红利。
现在,bonus一词早已经超越了股票领域,用来泛指固定收益外的各种更多收益,如奖金、给退伍军人发放的一次性费用等,甚至还成为了贿赂的暗语,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意思意思”。
bonus:['bəʊnəs] n.奖金,红利,津贴,额外收益
dividend:['dɪvɪdend] n.股息,被除数
augean(极脏的):希腊神话中奥吉亚斯王的牛棚
在希腊神话中,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所完成的十二项任务中,其中一项就是清理国王奥吉亚 斯(Augeas)的牛棚。奥吉亚斯是古希腊西部厄利斯(Elis)的国王。他有一个极大的牛棚,里面养了2000头牛,30年来从未清扫过,里面粪秽堆 积如山,十分肮脏。赫拉克勒斯在牛棚两端开挖深沟,引来河水,一夜之间就将牛棚冲洗得干干净净。
英语单词augean就来自奥吉亚斯的名字Augeas,表示“极脏的”。
augean:[ɔ:'dʒi:ən] adj.极脏的,奥吉亚斯的
Augean stable:奥吉亚斯王的牛棚,极其肮脏的地方
sacrilege(亵渎):盗窃圣物的行为
古代罗马人对待神灵十分虔诚,用最好的材料为神灵修筑神殿,使用各种贵重的祭祀用 品,为神灵供奉各种食品。因此,这些宗教场所里积累了很多财富,很多盗贼都喜欢对宗教场所下手,一些穷人也会在难耐饥饿时盗窃供奉给神灵的食品。因此,古 罗马设置了严酷律法来惩罚这种盗窃圣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拉丁语被称为sacrilegium,由sacrum(神圣的)+legere(拿、取)构成, 字面意思就是“盗窃圣物”,引申为“亵渎神灵”。英语单词sacrilege就来自拉丁语sacrilegium,表示“亵渎神灵”,还可以比喻其他各种 亵渎行为。
sacrilege:['sækrɪlɪdʒ] n.冒渎,亵渎,亵渎神灵,亵渎圣物,悖理逆天的行为
sacrilegious:['sækrɪlɪdʒ] adj.冒渎的,亵渎的,该遭天谴的
sacrilegiously:adv.冒渎地,亵渎地
sirloin(西冷牛肉):被封为爵士的牛里脊肉
英语单词sirloin通常被音译为“西冷”,指的是牛的上部腰肉。其中的loin就是“腰部、腰肉”的意思。西冷牛肉连带着脂肪组织,烹饪后口感比较香、嫩、油润。同时它体积比较大,卖相很好。因此,用西冷牛肉制作的牛排,是西餐中的佳品。sirloin在古英语中拼写为surloin,由sur(上部)+loin(腰肉)构成,表示“牛上部的腰肉”。关于拼写从sur变为sir,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传说,有一位英国国王有一回对他所吃到的牛腰肉特别满意,高兴之下就把它封为爵士(Sir),因此,surloin的拼写就变成了sirloin。英国作家富勒(Thomas Fuller)和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都认可这种说法。前者说这位国王是亨利八世,后者说是詹姆士一世。还有人认为英国是查理二世。虽然众说纷纭,但男人大同小异。
sirloin:['sɜːlɒɪn] n.西冷牛肉,西冷牛排,牛的上部腰肉
loin:[lɒɪn] n.腰,腰部,腰肉,里脊肉
jersey(毛线衫):盛产机织织物的英国泽西岛
Jersey Island(泽西岛)是英国海峡群岛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海岛。美国的新泽西州(New Jersey)就是以它命名的。在历史上,该岛的传统手工业——毛线纺织业十分发达,英国最早的毛织紧身上衣和套衫都是由该岛生产的织物制成的,因此称为jersey,现在jersey一词通常用来表示各种毛线编织而成的衣服。
jersey:['dʒɜːzɪ] n.毛线衫,运动衫
buccaneer(海盗):专门掠夺西班牙商船的“皇家海盗”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展航海探险事业,积极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进行殖民,从美洲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那个时代的霸主。1630年左右,一群在加勒比海域进行探险投机的法国人竞争不过西班牙人,被西班牙人赶到一座海岛上。从此以后,这群法国人以此为据点,做起了海盗生意,专门袭击西班牙商船,声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以及英国人、荷兰人也加入进来,将这项专门针对西班牙商船的海盗事业越做越大,并且还赢得了本国政府的支持,获得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成为奉旨打劫的“皇家海盗”,就算被西班牙军队俘虏后还可以享受战俘待遇,而不是像普通海盗那样被绞死。在后来英国和西班牙的大海战中,英国海军就依靠这些“皇家海盗”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终结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在法语中,这群海盗被称为“boucanier”,源自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字面意思就是“使用烤肉架烤肉的人”,因为这群海盗也喜欢使用这种架子烤肉吃。英国人将其英语化为buccaneer。1684年,著名法国作家Alexandre Exquemelin描写17世纪加勒比海盗的名著《美洲海盗》的英译版本出版后,buccaneer一词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了“海盗”(pirate)的同义词。
同样源于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还有单词barbecue(烧烤),它是经由西班牙、法语进入英国的。
buccaneer:[,bʌkə'nɪə] n.海盗vi.做海盗
freebooter:['friːbuːtə] n.海盗
filibuster:['fɪlɪbʌstə] n.海盗,暴兵,阻挠议事的议员,阻挠议事的行为vi.掠夺,阻挠议事
helot(受人轻视之人):斯巴达人的奴隶希洛人
在古代希腊,强大的斯巴达通过武力征服了周边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些被征服的人口都沦为奴隶,被称为“希洛人”(helot)。希洛人属于斯巴达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配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由于斯巴达人在数量上居于劣势,担心希洛人暴动,因此每年斯巴达的城邦首领在就职时都会对希洛人宣战,如此便可杀害希洛人,而不触犯任何宗教上的禁忌。斯巴达还设置了专门对付希洛人的杀手,将任何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希洛人刺杀掉。
由于希洛人的这种悲惨地位,原本表示“希洛人”的英语单词helot一词就产生了“受人轻视之人”的含义。
helot:['helət] n.受人轻视之人,奴隶,希洛人
satin(缎子):中世纪闻名于外的中国海港城市泉州
在中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闻名于外的海港城市,被阿拉伯人称为Zaitun。该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当时著名的东方名城。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叙述其西还旅程时写道:“离开福州市……第五天傍晚,抵达宏伟秀丽的Zaitun城”,“Zai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数十年后的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吧都他(Ibn Batuta)亦写道:“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Zaitun……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英语单词satin就来自东方名城Zaitun,表示来自Zaitun的丝绸、缎子。
虽然Zaitun在600多年前就是世界皆知的名城,但到了19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却在为“Zaitun”到底在何处而争论不休。直到1915-1918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问世后,史学界才一致认定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Zaitun”就是中国福建省的泉州。
satin:['sætɪn] n.缎子,缎子衣服adj.光滑的,绸缎做的,似缎子的
handicap(障碍):赌博时调整赔率的做法
赌博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喜欢玩的游戏。赌博时需要解决的一种重要问题是保障公平性,使各方获胜的概率大致相同。例如,拿球赛进行赌博时,如果强弱分明,赌弱队赢的人会吃亏,这时就需要调整两支球队的赔率,提高弱队的赔率,降低强队的赔率,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吸引人们参与赌博。那么,由谁来决定赔率呢?以前是由中立的第三方仲裁来决定赔率,决定的方式叫做hand in cap。参与赌博的双方都拿出一定的担保金,抓在手中。然后双方都把手放到帽子里。第三方仲裁宣布双方的赔率后,参赌双方将手从帽子里拿出来。如果接受这个赔率则将手摊开,如果不接受赔率则以握拳表示。如果双方都接受赔率,则可以开始赌博,仲裁取走帽子里的担保金作为酬金。如果双方都不接受赔率,则赌博取消,仲裁也可取走帽子里的担保金,但自己的声望受损,以后就很难再被人邀请来充任仲裁了。如果一方接受另一方不接受,则赌博取消,接受赔率的一方取走帽子里的担保金,仲裁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而空手而归。
英语单词handicap就来自hand in cap,指的是赌博或比赛时为了实现公平性而进行的各种调整和设置。除了设置赔率外,最常用的方式是给优势方设置障碍或不利条件,如在赛马比赛中,给优势赛马增加负重。因此,handicap还可以表示“障碍、不利条件”。在现代英语中,常用handicapped代替disabled,用来委婉地表示“身体残疾的”。这种表示的确够委婉的,不是说你“残疾、无能”,而是说你你太优秀了,老天为了让其他人能与你公平竞争才给你设置了一些不利条件。
handicap:['hændɪkæp] n.障碍,不利条件vt.妨碍,阻碍,使不利
handicapped:['hændɪkæpt] adj.残疾的,有生理缺陷的n.残疾人,缺陷者
handicapping system:差别积分制,机会均等化比赛法
go Dutch(各自付账):精明小气的荷兰人
英语单词Dutch原本是“荷兰人”的意思,但是短语go Dutch并非“去荷兰”,而是“各自付账”、“费用平摊”的意思,即我们常说的AA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7世纪,荷兰赢得独立后,凭借捕鱼业,荷兰迅速积累了大量资本,然后投入至造船业,成为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多的商船。承揽了世界海上运输的大部分业务,所以人送外号“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善于经商,银行业和股票证券业十分发达,成为了欧洲的金融中心。荷兰人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不免让英国人心头酸酸的,因此便将荷兰人与奸商形象联系起来,将“精明小气”等刻板印象强加于人,并嘲讽性地创造出go Dutch这样的短语,意思是“像荷兰人那样各自付账”。
go Dutch:各自付账,费用平摊
furlong(弗隆):一对牛一口气能耕的长度
在英国历史上,acre(英亩)的面积等于长为一弗隆(furlong)、宽为一链(chain)的长方形的面积。而一弗隆(furlong)等于660英尺,一链(chain)等于66英尺。
在古代英国通常使用一对牛来耕地。耕地时,一口气耕完一段距离后,就要调转犁的方向,同时使牛也能得到短暂休息,然后再反向耕地。一对牛一口气能耕的距离就叫做furlong(弗隆),其实就是furrow long(犁沟长度)的缩写。
furlong:n.(英制长度单位)浪,弗隆
furrow:['fʌrəʊ] n.犁沟,车辙,皱纹v.犁,耕
acre(英亩):一对牛一天能耕的面积
英语单词acre原本并非计量单位,而是“耕开的土地”的意思。后来,acre才演变为计量单位,一英亩到底有多大呢?其实就是平均一对牛一天能耕的面积。在古代英国,耕地时通常使用一对牛来拉一把犁,一天下来,这对牛能耕的面积就是一英亩。后来英国政府才明确规定了acre的面积,等于大约6亩、0.4公顷。
acre: ['eɪkə] n.英亩,土地,地产
precarious(危险的):法律领域中的“不确定占有”
英语单词precarious来自法律术语precarium(不确定占有),词根为precis(pray),意思是“通过祈祷、请求而得到的”,因为是不确定的、不牢靠的。罗马帝国初期,政府按照土地的面积而非收成来对农民征税。因此,在歉收之年,很多自由农因为交不起税而被迫把土地转让给享有免税特权的大贵族,而这些贵族则承诺农民可以继续耕种土地。也就是说,农民将土地所有权转让给了贵族,但保留了土地的使用权。但那时候人们头脑中还无法区分“所有权”和“使用权”,因此将农民所保留的土地使用权称为precarium(不确定占有),意思就是拥有土地的贵族应农民请求而将土地作为礼物送给农民,但贵族有权随时收回。从precarium衍生出形容词precarius,进入英语后拼写改为precarious,词义也从“不确定、不牢靠的”引申出“危险的,岌岌可危的”。
precarious:[prɪ'keərɪəs] adj.危险的,岌岌可危的,不稳定的
political(政治的):有关市民和城邦事务的
古希腊的政体是城邦制度。“城邦”源于希腊文polis,本意是city(城市),因为是一城一国,故译为“城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
英语单词political来自拉丁语politicus,后者来自希腊语politikos,字面意思是“与polites(citizen,市民)有关的”,而polites来自polis(城市,城邦)。因此political(政治的)原意就是“与市民、城邦事务相关的”。与它同源的单词politic则表示政治活动所需要的性格特征,如精明、审慎、讲究策略。
political:[pə'lɪtɪk(ə)l] adj.政治的,党派的
politic:['pɒlɪtɪk] adj.精明的,有策略的,审慎的
politics:['pɒlɪtɪks] n.政治,政治学,政治活动
chiseler(骗子):用从银币上凿下来的碎银制造伪币的罪犯
15世纪后,西班牙通过殖民逐渐占领了大片的美洲土地,并于16世纪30年代开始在盛产白银的美洲殖民地设厂铸造银币。西班牙银币在欧洲得到大范围流通。一些精明的骗子打起了西班牙银币的主意。他们从每一块银币上凿下一点儿银子,然后积少成多,用攒下来的碎银子铸造出额外的银币。由于他们的这种作案手法,人们将其称为chiseler(凿工),单词chisel就是“凿”的意思。
chiseler:['tʃizələ] n.骗子,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