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琥珀):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或树脂化石
英语单词amber最早指的是“龙涎香”——一种极其名贵的香料,其实是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经过长期自然作用后演变而成的灰白色蜡状漂浮物。阿拉伯人发现 这种物质后,将其命名为anbar,进入法语后变成ambre。在13世纪后期时,不知道什么原因,人们又使用ambre一词来表示树脂的化石,即琥珀, 这就造成了混淆。为了加以区分,人们就用ambre gris(grey ambre)来表示龙涎香,用amber jaune(yellow amber)来表示琥珀。进入英语后,ambre gris就演变成了ambergris(龙涎香),amber jaune则演变成了amber(琥珀)。在香水行业中,人们常常提到“琥珀香”,其实指的是“龙涎香”,是由于混淆了法语ambre一词所表示的“琥珀”和“龙涎香”两个含义的缘故。
amber:['æmbə] n.琥珀,琥珀色adj.琥珀的,琥珀色的
ambergris:['æmbəgrɪs; -iːs] n.龙涎香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ber 词源,amber 含义。
quintessence(精华):被视为万物精华的“第五物质”
古代希腊哲学家认为世间除了常见的水、火、土、气等四种物质外,还存在第五种物质。这种物质是万物之精华,构成了天体,并弥漫在所有其他物质中。亚里斯多德将这种物质命名为“以太”(ether)。拉丁语将这种物质称为quinta essentia(第五物质)。该词经由法语进入英语后,拼写改为quintessence。中世纪的炼金术士致力于提炼这种物质,认为它能治百病,并且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现在,该词一般用来比喻“精华、精髓、典范”。
quintessence:[kwɪn'tes(ə)ns] n.精华,精髓,典范,第五物质
crystal(水晶):石化的冰
古代希腊人最初见到水晶这种矿物质时,不知为何物。他们看到这种物质和石头一样硬,却又像冰一样晶莹剔透,因此认为是石化的冰,所以在希腊语中称之为krystallos,来自kryos(frost,冰冻)。该词进入拉丁语后变成crystallus,经由法语进入英语后变成了crystal。crystal不仅可以表示水晶,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结晶体。
crystal:['krɪst(ə)l] n.结晶,结晶体,水晶adj.水晶的,透明的,清澈的
heroin(海洛因):吸食后令人感觉像英雄的毒品
你能想到毒品heroin(海洛因)和表示“英雄”的单词hero有关吗?没错,其实它们来源相同,都来自希腊语heros(半神)。19世纪90年代末期,德国化学家Paul Dresser教授最早发现heroin这种化学物质时,发现吸食这种物质后令人产生一种飘飘然的快感,仿佛变成了神通广大的英雄一般,因此将这种物质命名为heroin,中文译为“海洛因”。
heroin:['herəʊɪn] n.海洛因,二醋吗啡
deuterium:氘,重氢
deuter-, 二,词源同two. 因这种物理元素其质量为氢的两倍而得名。比较tritium.
flapjack:燕麦甜饼
flap, 扑腾。jack,来自Jack, 用来代指各种物品。
vitamin:维他命,生命素
最早写做vitamine,来自vit-,生命,-amine,氨。后证实这种物质不属于氨基,因此字母e脱落。
idiosyncrasy:习性,特征
idio-,个人的,syn-,表加强,-crasy,混合,搅拌,词源同crater,搅拌碗,火山口。引申词义个人的脾气,性情,习性,特征。由混合引申脾性和脾气来自古代的医学观念,即人体内的各种物质的混合决定和影响人的脾气和性情,类似于中国哲学观念的人体五行金木水火土。
vitamin:维他命,维生素
vitamin最初拼写为vitamine,是由波兰裔生物化学家Casimir Funk于1920年提出的;他认为这种物质是一种氨基酸,因此用vita(生命)和amine(胺)复合成这一词汇;但很快发现他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把尾部的e去掉以避免混淆。
词根词缀: -vit-活 + amine胺(e略)
volume:卷;册;量;额;音量
古代拉丁文字是书写在纸莎草纸(papyrus)或羊皮纸(parchment, vellum)上,为了阅读方便,就粘连成长幅,卷在卷轴上,阅读时将卷轴打开,读完再卷起。拉丁语动词volvere 'to roll'(卷,绕)即指这种开卷收卷动作,古罗马人称这种可以卷动的书卷为volūmen 'roll of parchment',古法语作volum,英语volume即由此而来,它始见于14世纪,原词形亦作volum。
后来书的式样变了,但很多纸页订成的厚本书仍称volume,小册子就不叫volume。由于volume所指的是篇幅大、页数多的大部头书,16世纪时又被用以指书的size(篇幅,部头),到17世纪开始泛指各种物体的size,即“量”、“额”、“分量”、“容量”等,而“音量”这一今义则是到19世纪初才出现的。因此,由volume派生出的形容词voluminous便被赋予“篇幅长的”、“大部头的”、“容量大的”等义。
在探究volume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发现汉语“卷”的字源与其颇为相似。中国古时的书籍是写在帛或纸上,卷起来收藏,因此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成若干卷。英语的volume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volume一词通常也指“(一套书的)卷”或“册”。
quark:夸克
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一个质子,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一个中子。quark原为一种喜欢上上下下蹦跳的海鸟,为拟声构词,模仿这种海鸟的叫声。发现该物理粒子的美国科学家Murray Gell-Mann希望为其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避免落入俗套(科学界流行从希腊和拉丁语中找词来命名科学术语)。后来在一本小说的打油诗中找到一名”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这个词听起来既有穿透力,又较好的契合了这种物质的基本属性,因此以此命名。
saltpeter:硝石,硝酸钾
来自古法语 salpetre,硝石,硝酸钾,来自拉丁语 sal petrae,石头上的盐,来自 sal,盐,词源同 salt,petra,石头,词源同 petrous,petrol.因这种物质形如盐在石头上的结晶体而得名。
vitamin:维他命,生命素
最早写做 vitamine,来自 vit-,生命,-amine,氨。后证实这种物质不属于氨基,因此字母 e 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