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el(嘈杂声):圣经中几乎通天的巴别塔
英语单词Babel和Babylon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城市(古巴比伦),只不过Babel来源于希伯来语,Babylon来源于希腊语。据《圣经·创世纪》记载,大洪水后,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他们向东迁移,在古巴比伦附近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说,要烧砖为石,拿石漆为灰泥,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通天塔,以传扬其名。由于他们语言相通,齐心协力,很快就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市,高塔也直插云霄,快到天上了。没想到此事惊动了上帝。上帝担心人类办成此事后将狂妄自大,为所欲为,便变乱众人的语言,使大家无法交流,通天塔也因此半途而废。这座城市和塔便被称为Babel,在英语中比喻“嘈杂声”。而来源于希腊语的Babylon在英语中比喻奢华浮靡的城市。
Babel:['bebl] 巴别塔,通天塔,巴比伦
babel:['bebl] n.嘈杂声
Babylon:[ˈbæbilən]n.巴比伦,奢华而罪恶的城市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abel 词源,babel 含义。
adobe(泥砖):古埃及人用于建筑的泥砖
在 古埃及时代,由于尼罗河一带缺少木材,因此古埃及建筑的通常是采用大量的泥砖和石头建成。其中,石头一般用在金字塔陵墓和神庙等宗教建筑,而泥砖则用在王 室宫殿、城墙、城镇和神庙旁的附属建筑。建筑用的泥砖原料主要来自尼罗河沿岸的淤泥。古埃及人取得泥土后,会将泥放入模具中,并放置在阳光强烈处来干燥硬 化,最后成为泥砖。这种用泥砖盖房屋的方法在埃及的一些地方仍在沿用。古埃及的一些建在高地上的泥砖建筑村落、神庙和陵墓目前依然存在,如村庄德尔巴拉梅迪纳、小镇莱红和堡垒巴衡等。
英语单词adobe源自古埃及的科普特语tube,意为“泥砖”。后来流传至阿拉伯,加上定冠词al后变成了阿拉伯语al-tob,后来拼写变为attob。穆斯林占领西班牙后,该单词经由西班牙进入英语,最终演变为英语单词adobe。
adobe:[ə'dəʊbɪ; ə'dəʊb]n.泥砖,砖坯
bricklayer:砌砖匠
发音释义:['brɪkleɪə] n.砌砖匠
结构分析:bricklayer = brick(砖)+lay(摆放)+er(的人)→摆放砖的人→砌砖匠
adobe:泥砖
发音释义:['ədobɪ] n. 土砖,砖坯
词源解释:adobe←阿拉伯语al-tob(the brick,泥砖)
背景知识:生活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由于木材匮乏,在建筑中大量使用来自尼罗河淤泥制成的泥砖(adobe)。这种泥砖盖房屋的方式流传至各地,从而产生了英语单词adobe。
相关应用:Adobe是美国著名的多媒体软件公司。该名称来源于创始人约翰沃诺克(John E.Warnock)的老家一条小河之名——Adobe Creek。
adobe:砖块,土坯
来自阿拉伯单词al-tob。al,阿拉伯语定冠词, tob,土坯,砖块。
brickbat:公开辱骂
brick, 砖。bat, 棍。
gold brick:金砖,欺骗
来自美国19世纪后期淘金热时的欺骗方式,砖头外面镀一层金冒充金块。
masonry:砖石结构
来自mason,用砖瓦砌成,-ry,名词后缀。
goldbrick:冒牌货,逃避工作的人
goldbrick的字面意义为“金砖”,但实际古义却是“假金砖”。该词源出19世纪中期的美国淘金热日1848年1月2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次年,想发财的人纷纷涌向西海岸,被人们称为forty-niners(49年冒险家)的淘金者据估计约有8万名。矿工采出金子以后,为了便于搬运,往往把金子铸成金砖,goldbrick一词就应运而生了。开初,goldbrick确一度指“金砖”。后来有的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贪婪心理,用铅或铁铸成块,然后在表面镀上一层金。这些外表像是纯金的金砖使不少人上了当,受了骗。有记载说,圣路易有一位名叫Patrick Burke的人在1887年花了3700美元买了一块假金砖。不久,goldbrick 一词就开始用来喻指“假金砖”、“冒牌货”、“虚有其表的东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们接过这个词,用来指那些直接征自民间,而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军官。这些人往往受到部属的轻视。以后,goldbrick的词义又进而引申为“逃避工作的人”、“偷懒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常通用,并且一直借用至今。这一类人想显示自己的能力以博得同事的好评而又借故什么也不干,因此人们就以早期开发西部那些骗人的goldbrick喻之。goldbrick在作动词用时则表示“逃避工作”或“诈骗”等义。
buff:暗黄色皮革,皮肤,爱好者,热心者
该词源自法语buffe/buffle‘buffalo’(野牛),故其原始词义亦为“野牛”,但此义到了18世纪初就已丧失。buff最初也指“(用水牛或黄牛皮制的坚韧柔软的)暗黄皮革”,以后喻指“(人的)皮肤”,尤用于短语in the buff(赤身棵体),也喻指“米色”“暗黄色”等。但这些均为旧义。在美语中更为常用、更为普遍的词义是“爱好者”、“热心者”,如tennis buff(网球爱好者),rnovie buff(电影迷)。关于buff这一词义的产生,有以下一段掌故。
在19世纪20年代纽约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市内没有什么大楼,只有砖屋和木头房。许多房屋陈旧不堪,火灾不时发生。当时不像如今有什么组织良好、训练有素的消防队。一有火警,附近的人丢下手中的活儿,齐奔失火地点救火。救火设备也不外乎是些手力唧筒、马车、水桶及木梯之类的东西。
接着义务消防队组织起来了。队员受到灭火救人的专门训练。他们一般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既无报酬,工作又危险。
在严寒的冬天,许多青年消防队员身穿黄牛皮( buffalo skin)上衣,用以防湿保暖。警报一响,甚而周围城市居民也奔来救援,同样身着黄牛皮上衣。这些义务消防队员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交口赞誉。由于他们身着黄牛皮上衣,大家亲切地管他们叫fire buff,意即“热心救火的人”。(注意勿与另一短语fire bug相混,后者意义截然相反:“纵火狂”)
由此可见,buff这一旧词获得新义主要归因于buffalo 一词。实际上早先的buff也可以说是取自buffalo头一音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buff的词义不再囿于救火一事,在口语中凡对某事热心者或对某一事物上谜者均可用它表示,词义显然扩大得多了。
plinth:底座,基座
来自希腊语plinthos,砖,方砖,来自PIE*splind,分开,劈开,词源同split,flint.其原义为劈开 石块或石材使成砖块或建筑物,引申词义底座,基座。词义演变比较cement.
tile:瓦片
它又可表“瓷砖”,因为其本意是“覆盖,遮盖”。它来自拉丁语tegula(瓦片),其中词根teg表“遮盖”,发生g、c音变后得到常见形态tect,同根词包括protect(保护),detect(察觉;探测)等。
blue blood:贵族出身,名门出身,名门望族
源自西班牙语。从公元前8世纪到1492年西班牙的大部是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Moors)的统治之下的。摩尔人乃北非柏柏尔人(Berbers)与阿拉伯人的混血后代。在摩尔人的统治临近结束时,卡斯蒂利亚地区(Castile)那些未同摩尔人发生血缘关系的,自命血统纯正的西班牙贵族认为,其静脉较之深肤色的摩尔人或混血人更呈蓝色,因此血也似乎是蓝色的。他们以sangre azul(蓝血)来说明自己的出身比别人高贵,译成英语即为blue blood,寓意为“贵族出身”,常见于have /with blue blood in one's veins(有贵族血统)这两个短语中,有时也做复合词blue-blooded.英国人现在也把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称为blue-brick universities(蓝砖大学)也与此有关。
rubble:碎石,碎砖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 rub,刮,擦,磨,引申词义刮下来的碎石,碎砖。
sobriquet:绰号,外号
来自法语 sobriquet,来自中古法语 soubriquet,绰号,外号,词源不详。可能来自 sot,愚蠢的, briquette,无赖,恶棍,俚语,原义为小砖头,词源同 brick,砖头,-ette,小词后缀。拼写比较 souven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