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llotine(断头台):提出断头台设想的法国医生吉约坦
在中世纪欧洲,死刑的执行方式一般是绞刑或斩首。处决普通犯人时采用绞刑,处决贵族时使用宝剑斩首。与中国人喜欢留个全尸不同,西方人认为被砍掉脑袋更加高贵,也没有被绞死那么痛苦,只有勇敢的贵族才配得上这种待遇。不过,如果宝剑不够锋利,行刑过程也会变得极其痛苦。为了降低死刑的痛苦,法国一名信仰人文主义的医生,约瑟夫·吉约坦(Joseph Guillotin)提出,认为死刑应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执行,而且应对所有人采用同一刑罚以提倡平等。因此,他提议统一采用斩首的方式执行死刑。
1791年,法国国会通过以斩首作为唯一合法的死刑执行方式。1792年,由吉约坦医生(另一说法为安东尼·路易医生)与一位法国刽子手合作,动手制造了一台断头台的原型机,从此新型断头台便正式面世,并以他的姓氏命名,称为guillotine。
断头台由一个高的直立架和一块刀片组成,而刀片则用绳索悬挂在顶部,当执行死刑时,刀片垂直坠落,头从身体截断。最初,刀刃是水平方向的,后来为了减小阻力,改进为斜线方向。
1792年,断头台首次投入使用,第一次享受此待遇的是一名强盗。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处死,同年10月他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也被断头台处决。从此以后,断头台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马力全开。从1792年到1794年,被断头台斩首的人数超过了6万人。
吉约坦医生本人信仰人道主义,反对死刑。但他现在的名字成了杀人机器的代名词,令他的后人十分不满。因此,他的后代曾经抗议把这种机器叫做guillotine,但没有成功。最后,吉约坦医生被迫更换了自己的姓氏,以摆脱与guillotine的联系。
guillotine:['gɪlətiːn; ,gɪlə'tiːn] n.断头台,切纸机vt.用断头台斩首,终止辩论交付表决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uillotine 词源,guillotine 含义。
bristle:鬃毛
发音释义:['brɪs(ə)l] n.鬃毛;刚毛;短而硬的毛;胡子茬v.(使)发怒;(使)毛发直立
词源解释:来自古英语byrst(鬃毛)
助记窍门:bristle→brush style(刷子的发型)→短而硬的毛→鬃毛
衍生词:bristling(竖立的、发怒的);bristly(有刚毛的、易怒的)
bolt:螺钉
发音释义:[bəʊlt] n.螺钉;闪电;门闩;弩箭v.(把门、窗等)闩上;突然说出;冲出adv. 突然地;像箭似地;直立地
词源解释:来自古英语,表示一种带有较重箭头的短箭以及发射这种短箭的弩弓。后来可以表示各种形状像这种短箭的金属棒,尤其是带圆头的。射出的箭飞行速度很快,因此该词衍生出“闪电”、“冲出、突然说出”等含义。
助记窍门:bolt→短跑名将博尔特→闪电→弩箭→螺钉
alert:警惕的
发音释义:[ə'lɜːt] vt. 警告;使警觉,使意识到adj. 警惕的,警觉的;留心的n. 警戒,警惕;警报
结构分析:alert = al(去)+ert(高处)→去高处警戒→警惕的
词源解释:al←意大利语all(去);ert←意大利语erta(高处、瞭望塔)←拉丁语erigere(升起)
背景知识:alert来自意大利语中的军事术语all'erta,表示“瞭望警戒”,字面意思是“到高处去”。引申为“警戒、警惕”之意。
同源词:erect(直立),erection(勃起、直立)
histogram:条形图,柱形图
histo,竖,直立,-gram,写,记录。引申词义条形图,柱形图。
Homo erectus:直立人
Homo,人属,erectus,竖直,直立,词源同erect.
standard:军旗,标准,规格
standard 一词源自古法语 estaudard ‘ rallying point ’(聚汇点),在借用时与英语 stand 发生了联想,所以在12世纪就以 standard 的形式出现了。人们往往把 standard 在英语的出现与史称 the Battle of Standard 的一场战役联系起来。约在公元1138年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在诺萨勒顿( Northallerton )附近交战,苏格兰国王戴维一世( David I )被英格兰国王斯蒂芬( Stephen )的军队击败。该战役因英军中竖立着一根顶端带有圣饼盒( pyx ),悬挂圣彼得( St. Peter )、圣约翰( St. John )和圣威尔弗雷德( St. Wilfred )旗帜的桅杆而得名。 standard 最初原仅表示“军旗”,15世纪以后引申出“标准”、“规格”等义。 standard 的某些词义如“军旗”、“支座”、“直立的支柱”、“茎干挺直的植物”等显然是受了 stand 一词的影响产生的。
standard:军旗,标准,规格
standard 一词源自古法语 estandard 'rallying point' (聚汇点),在借用时与英语 stand 发生了联想,所以在12世纪就以standard 的形式出现了。人们往往把 standard 在英语的出现与史称 the Battle of Standard 的一场战役联系起来。约在公元1138年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在诺萨勒顿(Northallerton)附近交战,苏格兰国王戴维一世(David Ⅰ)被英格兰国王斯蒂芬(Stephen)的军队击败。该战役因英军中竖立着一根顶端带有圣饼盒(pyx),悬挂圣彼得(St. Peter)、圣约翰(St. John)和圣威尔弗雷德(St. Wilfred)旗帜的桅杆而得名。standard 最初原仅表示“军旗”,15世纪以后引申出“标准”、“规格”等义。standard 的某些词义如“军旗”、“支座”、“直立的支柱”、“茎干挺直的植物”等显然是受了 stand 一词的影响产生的。
horror:恐怖;战栗
有个成语叫“毛骨悚然”,用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来形容十分恐惧。horror的本义与此类似,它来自印欧词根*ghers-“直立”,由毛发竖立引申为恐怖、战栗。有趣的是,单词hair(头发,毛发)也可能来源于此,本义是“直立”,意思所指应当是其形态。
stern:船尾
先说steer(驾驶;掌舵),源自词根sta-“直立”。单词中的st-、sta-等常有“直立”之义,如stand(站),statue(雕像),stereo(立体声)等,steer原指用于驾船的直立的舵。stern与之同源,经了解,大型货船的驾驶室大多位于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