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mazon(亚马逊):希腊神话中割乳以便射箭的彪悍女战士

希腊神话中,在Scythia(赛西亚)地区居住着一个Amazon部落,由高大彪悍、作战勇猛的女战士组成。为了不妨碍拉弓射箭,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右乳割去。她们的部落名称Amazon意思就是“没有乳房”,其中的 a=without(没有),mazon=breast(乳房)。她们由女王统治,崇拜战神阿瑞斯,认为自己是战神的后代。为了传宗接代,她们每年都会和附近的部落举行联姻大会,生下的女婴会留下,生下的男婴会被杀死或返还给父亲。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的传说一直是古希腊艺术家最喜爱的主题之一。据说一共只有三位希腊英雄战胜过亚马逊人,分别是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所要完成的12项任务中,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夺取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这条腰带传说是战神亲自送给女王的,是女王权力的象征。本来,女王对赫拉克勒斯一见倾心,早有意献出腰带。但天后赫拉嫉恨赫拉克勒斯,便在部落中散布谣言,说赫拉克勒斯要绑架她们的女王。于是亚马逊女战士们倾巢而出,与赫拉克勒斯大战一场。赫拉克勒斯连续击败了多名最强大的亚马逊女战士并俘虏了亚马逊女战士的军队领袖后,亚马逊女战士才溃败,希波吕忒女王也献出了早已许诺的腰带。

另一位英雄忒修斯曾经造访亚马逊部落,受到热情款待。忒修斯对亚马逊女王安提奥珀一见倾心,但女王不为所动。于是忒修斯将女王骗到雅典欲强行成亲。亚马逊人包围了雅典,与女王里应外合展开战斗。女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雅典人和亚马逊人互有胜负,最后不得不缔结和约,亚马逊人才撤走。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后,特洛伊人落入下风。此时,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带领十二名女战士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阿喀琉斯与女王大战一场,最后杀死了女王。等他摘下女王脸上的头盔时才发现被自己杀死的是一名妩媚的女人,后悔不已,陷入了巨大悲痛。

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Francisco de Orellana在南美洲的一条大河河畔与当地一土著部落交战,发现部落的女战士英勇异常,与传说中的亚马逊人非常相似,遂根据希腊神话,将该河命名为亚马逊河。

Amazon: ['æməzən] n.亚马逊,古希腊生活中的女战士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azon 词源,Amazon 含义。

bard(吟游诗人):古代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bard(吟游诗人)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种姓。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bard:[bɑːd] n.(凯尔特民族中的)吟游诗人

knight(骑士):英国的骑士制度

在英国,“骑士”被称为knight,来自古英语cniht,字面意思是“年轻人、仆人”,用来表示“在战场上追随国王或上级作战的骑士”。knight不仅仅表示“骑兵”,同时还是一种荣誉称号和爵位,一般只授予立有战功的贵族。要想成为一名knight,需要从page(侍童)干起,然后是squire(侍从),然后才可能受封为骑士,但仅仅是bachelor(实习骑士),参加一定时间的作战后才能升为Banneret(方旗骑士)。

受封为骑士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剥夺骑士称号的事情也有,但极为罕见。截至1793年,英国共发生过三例降级事件。1621年Francis Michell爵士被褫夺骑士头衔,在威斯敏斯特大厅举行,可见何等严重。他的马刺被收回,剑带被割断,简直是奇耻大辱。

与法国骑士chevalier一样。knight是英国最低级的贵族级别,低于男爵(baron),并且不可世袭。knight的头衔(正式称呼)是Sir,一般译为“爵士”。

knight:[naɪt] n.骑士,武士,爵士vt.授以爵位

knighthood:['naɪthʊd] n.骑士,骑士身份

centurion(百夫长):古罗马军队中的百人队队长

单词centurion来自拉丁语,本意是古罗马军队中一个百人队(Centuria)的领导,一般译为“百夫长”。其中cent表示“一百”,如century(世纪、百年)、percent(百分比)。

百人队在罗马军队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编制。如同其名称一样,百人队最初大约由100人组成。在马略改革后,标准的百人队编制又变为80人,并成为罗马军团战术的核心。标准的百人队分为十个8人小组。8人小组(Contubernium)是罗马军队中最小的组织单位,由8名士兵组成,类似于现代军队中的步兵班,由一名伍长指挥。他们在战地居住在同一帐篷内,而在营房中则居住在同一房间内,可能被一起嘉奖或处罚。此外每个8人小组配有两名辅助的“仆人”。他们负责照料为8人小组驼行李的骡子,保证士兵在长距离行军中的饮水供应。这些“仆人”时常具有铁匠或木匠的技能。由于加上了这些非战斗人员,一个满员的百人队人数依然在一百人左右。

centurion: [sen'tjʊərɪən] n.百夫长,百人队队长

forum(论坛):古罗马城中的一块公共空地

在古罗马城中,在Palatine山和Capitoline山之间的一个小山谷中,在几座政府建筑之间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就是著名的“罗马广场”(Roman Forum),在现在的罗马遗址中依然能找到。这块空地原本是一个市场,古罗马人将其称为forum,在拉丁语中是“市场、公共场所”的意思。该词来自拉丁语foris(户外),同源的单词还有forest(森林)、foreign(外国的,外乡的)。

在数百年的历史中,这块空地一直是古罗马人公共生活的中心。古罗马人在这里举行庆祝,进行选举、演讲、审判以及角斗表演。这里还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枢纽。英语单词forum就源自古罗马人对这块空地的称呼,中文一般翻译为“论坛”,其实就是公众集合活动的场所。因为讨论和交流是公众集合的主要内容,所以forum一词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公众讨论的场所。

forum:['fɔːrəm] n.论坛,讨论会,公开讨论的广场

tariff(关税):向外国商船索取买路费的直布罗陀城市Tarifa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园711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北非摩尔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大举进犯欧洲,击败当时位于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后继续向法国进军。被当时法兰克共相“铁锤查理”击败后,摩尔人在西班牙地区盘踞了七个多世纪,将伊斯兰文化传播至欧洲。摩尔人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后,一位名叫Tarif Ben Malluk的将军攻占了海峡北边的一座小镇并在此修建城堡,这座小镇因而得名Tarifa。Tarifa距离海峡仅21英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摩尔人以此为据点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并向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来往商船索要买路费,其金额与商船上所在货物价值总额成比例,这就是关税的由来,而表示关税的英语单词tariff就来自城市Tarifa的名字。

tariff: ['trf] n.关税,关税表,税率表,收费表vt.征收关税,定税率

bard:吟游诗人

发音释义:[bɑːd] n. 吟游诗人

词源解释:来自古凯尔特语bardos(诗人)

bard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Order of the Bards),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助记窍门:bard→巴德→叫“巴德”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

quintessence:精髓,完美典型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除空气、火、水、土以外,还存在第五要素,它构成天体,并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亚里士多德称之为“以太”( ether)。中世纪拉丁文把“第五要素”译成quintaessentia‘fifth essence’,中世纪法语作quinte essence,15世纪时英语从法语借用了这个词,作quintessence。到了16世纪该词逐渐转义为“精髓”和“完美典型”。例如:The poetry of Keats is the quintessence of beauty.(济慈的诗乃美之典型。)/She is the quintessence of sweetness,(她简直是和蔼可亲的化身。)

penny:便士

英国第一枚称作penny(便士)的硬币是公元8世纪中期麦西亚( Mercia)国王奥发(Ofa,?-796)效仿法兰克人发行的。法兰克人的硬币叫做novus denarius,所以在英国币制改为十进制的l971年以前,denarius之首字母d一直是作为penny(或pence)的缩写词,就如s代表shilling 一样。penny 一词很可能源自更早的一位麦西亚国王Penda(?一654)的姓氏或意为1 weigh的拉丁语pendo。但有一点看法是普遍一致的:penny的词源是日耳曼语,和当代德语的Pfennig(芬尼)有亲缘关系。penny有两种复数形式:一为pennles,指硬币的个数,另一为pence,指价值,如sixpencea

pen:笔

从公元6世纪起直至19世纪中叶,即在钢笔尖出现之前,欧洲人一直是用鸟类羽毛,如鹅毛等,来制笔的。因此,当我们知道意指“笔”的pen其词源是意为“羽毛”的拉丁词penna,我们就不会感到惊奇丁。该拉丁词是通过法语penne迸入英语的,英语形式最初亦作penne,原指“羽毛笔”(quill-pen)。英语里还有几个和羽毛有关的词,如pennant(小燕尾旗,三角旗),pinion(羽毛,翅膀),pennate(羽状的,有翼的)等,也均源于该拉丁词。

英语里还有一个pen意为“(家畜的)栏”、“圈”,是个盎格鲁撒克逊词,从古英语penn演变而来,原义为“木桩”,可能是因为古时的圈是用木桩围起来的缘故。

jerry-built:偷工减料建成的,草草拼凑成的   

据《牛津英语词典》该词于1869年始见于出版物。从那时起它的词源一直是词源学家争论的一个问题。词中jerry究竟出于何处,至今未有定论。以下是几种较为可信的说法:

  其一,Jerry一词被认为与西亚死海以北古城Jericho(耶利哥)有联系。据《圣经》载,祭司吹响号角后,攻城以色列人齐声呼号,该城城墙即神奇地应声塌陷。jerry-built可能系由built like Jericho或Jericho- built演变而来,其中Jericho用以比喻建筑质量低劣。

  其二,jerry系法语jour(一天)之讹误,用jour比喻“临时”或“短暂”。用劣质材料马虎草率建成的房子也许只能维持一天,而且此类房子多为计日工(workers paid by the day)所建,因而用jerry-built 一词表示。

  其三,jerry-built 一词是利物浦造船厂于19世纪中期最先使用的,当时被用作船舶术语,表示“用劣质材料建造的”或“偷工减料建成的”。一般认为Jerry系航海术语Jury(暂时的,应急的)之变体或讹误。jury早在两个世纪之前即16世纪时就已开始使用,一些航海术语含有这一成分,如jury-rig(应急操舵装置),jury-mast(临时桅,应急桅),juIy-rigged(临时装备的),jury anchor(临时锚)等。

  其四,据1884年英国一家报纸,jerry源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一个房地产投资开发者Jerry的大名。他在利物浦开设了Jerry兄弟公司,因所建房子质量低劣而臭名昭著。

hansom:双轮双座马车   

该词与意为“美观的”的handsome 一词没有什么联系。它源自英国建筑师Joseph A. Hansom (1803 - 1882)的姓氏。他于1834年醴计了双轮双座马车并获得专利权,它和原先马车不同之处是车座较低,御座高居车后,便于车夫驾御,便于乘客私下谈话和观看景色,比较轻便安全。因此,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伦敦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一种马车。据说,直至1944年这种马车在伦敦才最后消失,但今天在纽约中央公园附近仍时而可以见到一些,专供游容租用。hansom原作Hansom cab,以后略去cab,HanSom的首字母也因普通名词化而变为小写。

  

fox- trot:狐步(舞)

关于该词的由来,有这样一个说法。1913年喜剧演员Harry Fox在一出风行一时的百老汇歌舞剧中表演了一种小跑步,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采声。剧院和夜总会的老板们感到这种舞很有推广价值,就雇用了著名交际舞教师Oscar Duryea,将它修改后作为一种交际舞介绍给公众。由于这种舞为Fox首创,所以取名为Fox Trot,以后作fox-trot。从那时起到50年代fox-trot一直是美国最为流行的慢步交际舞。该词第一次登人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一本目录上作Fox trot,就是说fox的首字母是大写形式。这一事实同上述说法相吻合,也有助于说明上述说法多少是有些根据的。但一般辞书多认为,fox- trot因舞步颇似fox(狐狸)的行走步法而得名。汉语据此将它译作“狐步(舞)”。

cancer:癌

该词原系拉丁语,字面义为crab(蟹)。从古罗马时代起,Cancer(首字母大写)就一直是一个星座的名称,在英语中亦称Crab.汉译作“巨蟹座”。据罗马神话,天上本来无此星座。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Hercules)大战九头蛇(Hydra)时,天后朱诺(Juno)派了Cancer去扔助九头蛇作战。Cancer把赫拉克勒斯的脚咬了一口,但终被对方所杀,朱诺便把它带到了天上。

在医学中,cancer却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作“癌”解。为什么这个原义为“蟹”的字眼后来竞被用来指一种可怕的病症呢?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螃蟹伸足缓缦,左右横行的缘故。古希腊医师盖仑(Claudius Galen,130? - 2007)则认为发生在肿瘤部位周围的静脉扩张恰似蟹足,cancer因而得名。据此,cancer的词义又进一步延伸为“(会扩散遗害的)弊端”或“痼疾”。

bloody:很,非常

从表面上看,bloody是个简单不过的词,古英语作blodig,一般也只是单纯地将它视为blood(血)的派生词,blood加后缀包-y所构成,但若追溯一下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个与众不同的词。英语词典编纂者帕特里奇(Eric Patridge,1894 - 1979)曾撰文对bloody作了专门论述,该文长达2000字。从18世纪初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bloody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很”或“非常”一义时,在英国一直被列为禁忌语。肖伯纳的名剧《皮格梅隆》(Pygmalion)仅因剧中用了bloody 一词,1912年在伦敦首演时竟然引起巨大轰动。据报道,当女主角卖花女Liza说出“Not bloody likely”(不大可能)一语,全场观众无不震惊。在出现该语的一幕戏中,观众发现自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剧情上,而是全神贯注地等待着那句令人惊愕的话吐自一位女士之口。英国人之所以不愿说出或不愿听到bloody 一词,是因为有人往往把它与menstruation(月经)相联系,也有人往往把它与Christ's blood(天哪)或由God's blood缩略而成的诅咒语’sblood(该死)等相联系,还有人认为它来自by our Lady(圣母啊)一语。最简单的解释是,许多人怕血,长期以来血一直是暴力和死亡的象征。不管怎么说,bloody会使人产生污秽、亵渎等不好的联想。然而bloody在美国英语则一向是个无关痛痒的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英国人虽然对bloody已不那么忌讳了,但是有身份的人在某些场合,如男女都在的场合,仍然避而不用。

billingsgate:粗俗话,下流话

旧时伦敦有道城门叫Billingsgate,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大桥下,据说是以当地一个业主的名字Billing命名的。关于Billing的其他情况今已无可稽考。在城门附近有一个伦敦最古老的市场,也因此取名Billingsgate。从16世纪以来Billingsgate 一直是伦敦最大的鱼市,1699年政府还颁布一项法令把Billingsgate定为鱼市。据说,早先在那里不仅喧哗声和叫卖声经久不息,而且粗俗下流的骂人话也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些鱼贩子和卖鱼妇张口闭口每每用些粗俗不堪,猥亵下流的话语,使Billingsgate变成一个闻名遐迩,以言语粗俗下流著称的场所。17世纪以来一些作家对此时有评述,因而,到了后来billingsgate 一词遂成了“粗俗话”或“下流话”的代名词。

academy:学院,学会,研究院

该词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少女海伦( Helen)乃主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王之妻所生,她美艳绝伦,使许多希腊英雄为之倾倒。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一度将她劫走。她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 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lux)四处探寻其下落。后来一位名叫Akademos(亦作Academus)的雅典英雄(一说农夫)给了某种暗示,他们才把海伦要了回来。自此以后,Akademos/Academus所在的雅典城郊小树林(grove)时时有众神守护着,以免遭到报复。相传,约公元前38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427 - 347BC)就在这片林园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根据Akademos的名字将学校命名为Akademeia,现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简称“学园”。柏拉图死后许多年,那里一直是他的门徒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而且一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483 - 565)一世下令封闭所有异教徒学校该所学校才被迫停办。英语academy,究其根源,实出自Akademeia 一词,15世纪时只用作专有名词,指“柏拉图学园”。到了16世纪,academy和柏拉图以及希腊神话的联系渐被人们遗忘,开始被用以指“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17世纪以后也指“学会”或“研究院”,如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等。

tragedy:悲剧

今指“悲剧”的tragedy 一词其字面原义是goat-song(山羊之歌)。它源于希腊语tragoidia,该词原指由一人或多人扮演山羊,有人伴唱的一种宗教仪式舞蹈。悲剧与山羊究竟有何联系,这一直是学者们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希腊悲剧和喜剧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仪式,因此有的学者把tragedy 一词所含有tragos (山羊)这一成分归因于作祭祀用的山羊。有的人认为山羊在古代曾被作为狂欢活动中诵诗会上的优胜奖品之一。还有的认为,早期的悲剧演员就像戏剧中的森林之神(satyrs)总是身披羊皮。

Jove:第三代神王朱庇特/宙斯(Zeus)

希腊神话中,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把妻子瑞亚所生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吞进自己的肚子。瑞亚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在请教了大地女神盖亚后,在生下宙斯(Zeus)时,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是所生的婴儿。克洛诺斯接过石头一口吞下。小宙斯逃过一劫,被偷偷地送到克里特岛被仙女抚养大。

成年后的宙斯决心拯救自己的哥哥和姐姐。他诱使克洛诺斯误食催吐剂,吐出以前吞下的子女。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巴斯神与以克洛诺斯为首的泰坦神展开了战争,最终奥林巴斯神族取得了胜利,将泰坦神族禁锢在地狱深渊。宙斯成了第三代神王,具体分管天空。因为他没有像他爷爷和爸爸那样被人推翻,所以他一直是希腊神话中的最高主神。宙斯的最大特点是妻妾成群,光《神谱》中确认的就有7个,分别是聪慧女神墨提斯、正义女神忒弥斯、大洋河流神女儿欧律诺墨、谷物女神德墨忒尔、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暗夜女神勒托和最后的天后赫拉。宙斯娶前几任妻子时都没有大操大办,唯独娶赫拉时,赫拉多留了个心眼,坚持要大操大办、昭示天下。所以赫拉才拥有了“天后”的称号。虽然宙斯娶了赫拉以后依然风流不改,但后面的女人都不再被看作是宙斯的妻子了。

为了避免重蹈爷爷和父亲的覆辙,宙斯直接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聪慧女神墨提斯吞进了腹中,从此后拥有了墨提斯的智慧。但后来,墨提斯和宙斯的女儿雅典娜延续了他们家小孩从父亲体内诞生的传统,穿戴整齐地从宙斯的头颅中跳了出来。

在希腊奥林匹亚城的宙斯神殿中有一座巨大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在罗马神话中,宙斯(Zeus)被翻译为Jove,源自相同的原始印欧语词根。为了表示尊重,罗马人又称其为Jupiter(朱庇特),由Jove+peter(父亲)构成,意思就是“诸神之父Jove”。从朱庇特的名字Jove中产生了英语单词jovian,表示“像朱庇特那样的”。木星(Jupiter)以朱庇特的名字命名。由于朱庇特天性风流快活,与无数仙女、凡人美女有染,因此占星学认为出生于木星宫的人天性快活,所以单词jovial(木星宫的)也含有“天性快活的”的含义。一个常见的英语单词joke(玩笑)也来自Jove,因为他天性快活,喜欢开玩笑。

Zeus: [zju:s] n.宙斯,希腊神话中的神王

Jupiter:['dʒuːpɪtə] n.朱庇特,木星

Jove:[dʒəuv] n.朱庇特,木星

jovian: ['dʒəuviən] adj.威风凛凛的,朱庇特的

jovial:['dʒəʊvɪəl; -vj(ə)l] adj.天性快活的,木星宫的。

joke:[dʒəʊk] n.玩笑,笑话vt.开……的玩笑vi.开玩笑

zany:滑稽可笑的;稀奇古怪的;滑稽或古怪的人

Giovanni(相当于英语John)长期以来一直是意大利一个普通的名字,而在威尼斯Giovanni的昵称是Zanni。威尼斯的仆人中一定有许多人名叫Zanni,因为早期的意大利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中扮演滑稽仆人之类的丑角总是叫Zanni。17世纪开始在英语中出现的zany一词便是源自Zanni这一名字的。最初zany仅指“丑角”或“傻瓜”,如今指“滑稽或古怪的人”。到了19世纪中期该词也作形容词用,现表示“滑稽可笑的”或“稀奇古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