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heringa:梦幻天国,黄金时代
澳大利亚土著语。指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且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存的梦幻宇宙,人在轮回前的住所和最终目的地。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cheringa 词源,Alcheringa 含义。
yellow ribbon:黄丝带(系在树上表示期盼亲友能早日平安返回)
来自百度百科:“1971年10月14日《纽约时报》 刊登了一篇小说:长途车上坐着一位沉默不语的男子,在同车的年轻游客的盘问下终于开了口。原来他刚从监狱出来,释放前曾写信给妻子,如果她已另有归宿,他也不责怪她,如果她还爱着他,愿着他回去,就在镇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没有黄丝带,他就会随车而去,永远不会去打扰她。。。。。。汽车快到目的地了,远远望去,镇口的老橡树上挂了几十上百条黄丝带,车上的乘客都欢呼起来。”后来在1979年伊朗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的时候,人们挂上黄丝带期盼亲友平安,因此赋予了黄丝带新的内涵。
hitchhike:免费搭乘他人便车
该词系由hitch(拴住,套马)与hike(徒步旅行)二词复合而成,原由两人轮流骑一马的旅行:一人先骑上一程,然后下马,将马拴(hitch)在一棵树上或柱子上,留待另一人来骑,而自己则转为步行(hike),第二个人来到拴马处,骑上马直至赶上他的朋友。这种旅行方式在旧时曾被广为采用,通常叫做riding and tying(骑骑拴拴)。1737年英国作家、辞书编纂者约翰逊( Samuel Johnson,1709 - 1784)和演员、戏剧家加里克(David Garrick,1717 - 1779)结伴从利奇菲尔德( Lichfield)去伦敦旅行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当然他们不是最先也不是最后用这种方式旅行的人。到了20世纪30年代hitchhike一词在美国英语中开始被引申用来表示“免费搭乘他人便车”,因为这种旅行恰如两人轮流骑一马的旅行,往往是乘了又下,下了又乘,如此反复数次,才能抵达目的地。
cannibal:食人生番,同类相食的动物
该词于16世纪进入英语,出于误解从一开始就被用于“美洲食人生番”一义。当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时,他问土人他在什么地方。当他被告知他来到了Caniba人的地域时,他还以为已到达预定目的地印度的境界。直至又去了别的加勒比海岛屿后,他才意识到这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他称之为Canibales的土著居住的地方。其实,哥伦布遇见的这些土著乃是加勒比土著(Caribs/Caibbeans)。以后西班牙人沿用了Canibales这一名称。由于这些土著中有的武士吃人肉,所以不久在西班牙乃至在欧洲Canibales 一词即被用作“食人生番”的同义词。其词义变化很可能也受了意为“犬”的西班牙语canino 一词的影响,因为未开化的人和狗一样都吃人肉。Canibales一词被英语吸收后即失去其原先与加勒比土著的联系,拼作cannibal,表示“食人生番”、“食人者”或“同类相食的动物”。
blackguard:无赖,恶棍
中世纪时贵族在城堡与城堡之间往来旅行时,帮厨佣人往往随行,而且带着炊事用具,在马车上颠簸着前进,到目的地时总是烟垢满面,故帮厨佣人常被戏称为blackguard。据认为该词的今义“无赖”、“恶棍”、“下流痞子”等即由此引申而来。在封建社会中,上层阶级对下人等抱有阶级偏见,往往把意指下人等的词语同“下流”、“粗鄙”等概念相联系,从而使此类词语发生词义的贬降。情况类似的还有knave(无赖),villain(恶棍)等词。
postman:邮递员
和中国古代的“驿站”相仿,古罗马也建立了post.最初,postman是皇室的信使,他骑着快马将国王的口谕或手谕传送到附近的post(即“驿站”),然后换人换马再传送到下一站,这样一站一站地传下去,直到目的地。后来,这些人成了职业传递信件的人。
Post一词是从拉丁词posita来的,意思是“placed”(设立的),因为最初的post是在漫长的通讯道路上“设立的”换乘站。
coach(教练,四轮马车):匈牙利小镇的四轮交通马车
英语单词coach一词诞生于15世纪的匈牙利,来自匈牙利语kocsi,指的是最早出现于匈牙利小镇Kocs的四轮交通马车,到现在还保持该词义,不过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后来又衍生了“长途公交车”、“旅客经济舱”等含义。不过现在该词最常用的含义却是“教练”之意。这显然是一种比喻用法,比喻教练就像马车一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到达目的地。
美国著名的奢侈品品牌Coach(蔻驰)的品牌图标就是一辆四轮马车。
coach: [kəʊtʃ] n.教练,四轮马车,长途公交车,旅客经济舱v.训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