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ino(白化病人):葡萄牙航海家在非洲看到的“白种人”
当17世纪的葡萄牙航海家沿着西非海岸线远航探险时,他们发现非洲大陆中既有肤色很深的黑人,也有肤色很浅的“白人”,就把他们看做是两个不同的人种。这些葡萄牙人把前者称为negro(葡萄牙语中的“黑人”),把后者称为albino(葡萄牙语中的“白人”,源自拉丁语albus(白色的))。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albino并不是白人,而是得了白化病的黑人。白化病(albinism)是一种家族遗传病,由于体内缺乏一种酶导致黑色素缺乏,患者毛发和皮肤呈现白色。
在非洲,很多患白化病的儿童被当地人视为异类而遭到迫害。其实,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白种人起源于得了白化病的黑人。
albino:[æl'biːnəʊ] n.白化病人,白化现象,白化体
albinism:['ælbɪnɪzəm] n.白化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bino 词源,albino 含义。
corn(谷物):北美殖民者对美国玉米的误称
英语单词corn在英国和美国的含义相差甚远,值得注意。在英国,corn泛指“谷物”。具体来说,在英格兰指的是“小麦”,在苏格兰和爱尔兰指的是“燕麦”。17世纪时,英国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时,看到当地印第安人种的玉米,将其称为“india corn”。其实在英语中表示“玉米”的单词是maize,但由于当时在新英格兰地区玉米是唯一的粮食作物,因为殖民者习惯将其称为india corn,后来缩略为corn,而原本表示“玉米”的maize一词反而很少使用。
corn: [kɔːn] n.(美)玉米,(英)谷物,(皮肤)鸡眼vt.腌,使成颗粒
stigma(耻辱):在罪犯皮肤上烙下印记的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中最常见的一种叫做“黥刑”或“墨刑”,就是在罪犯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刑罚。所不同的是,在西方是用烧红的烙铁在罪犯脸上或身体其他部位烙下印记。这种刑罚所留下的烙印就是stigma。该单词与stick(戳、粘贴)同源,因为行刑时需要用烧红的烙铁来stick罪犯的皮肤。该词后来常用于比喻“耻辱、污名”。
stigma: ['stɪgmə] n.耻辱,污名,烙印,特征
gorilla(大猩猩):迦太基航海家在西非见到的多毛野人
公元前5世纪,一位名叫汉诺(hanon)的迦太基航海家率领一支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探险并写了一本游记。希腊人将他所写的游记翻译成了希腊语。在游记中汉诺写道,他们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有很多长毛野人,雌性多于雄性,皮肤粗糙。当地的黑人向导将这些野人称为gorillai。汉诺等人想抓捕几只野人,但雄性野人非常敏捷地爬到了悬崖顶上,一只也没抓住。最后只抓住了三只雌性野人。但这些野人拼命挣扎,又撕又咬。汉诺等人只好杀死了它们,把它们的皮毛带回了迦太基。
20多世纪后,一位名叫萨维奇(Savage,意为野人)的美国医生兼传教士前往西非传教。1847年,他从西非返回美国,带来了一些某种类似巨人的动物的骨头。他与一名同事给这种动物起了个拉丁学名叫做Troglodytes gorilla,Troglodytes 是“穴居人”的意思,而gorilla即来源于汉诺的叙述。英语单词gorilla(大猩猩)就来自拉丁语gorilla。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想到,汉诺等人发现的野人可能就是大猩猩。不过,也有人根据这些野人被捕获后还有机会又撕又咬的事实推测,它们可能是体型较小的黑猩猩(chimpanzee),而非我们原先认为的大猩猩。
gorilla:[gə'rɪlə] n.大猩猩
plumber(水管工):古罗马人用铅制作水管
在英语中,表示“水管工”的单词是plumber,由plumb(铅)+er(人)组成,字面意思就是“铅制品工人”。水管跟铅制品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是因为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广泛使用铅来制作水管。
古罗马人的冶金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冶炼白银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副产品铅。古罗马人发现金属铅具有很好的特性,用铅制成的日常器皿能保持持久光亮,不会像铜器那样产生绿绣;在葡萄酒中加入铅粉不仅能去除葡萄的酸味,还能使酒味更加醇厚;用铅粉做成的化妆品能够让妇女的皮肤更白。因此,古罗马人的贵族广泛使用铅制品,例如,他们把铅条夹在木棍中用于书写,这就是“铅笔”一词的由来。他们还使用铅做成水管,构建了四通八达的地下管道。这些管道中含有的金属铅逐步溶解之水中,被喝进罗马人的身体内,甚至是孕妇的体内。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罗马人都受到了严重的铅中毒。很多科学家认为,铅中毒是古罗马帝国破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拉丁语中,plumbum表示“铅”,由此衍生出英语单词plumb(铅)。由于古罗马的上下水管道都是用铅制成的,因此安装、维修这些管道的工人在英语中就被称为plumber(铅制品工人)了。
plumb:[plʌm] n.铅,铅垂,垂直adj.垂直的vt.使垂直,(用铅垂)探测
plumber:['plʌmə] n.水管工
plumbing:['plʌmɪŋ]n.铅工业,水管工业,水管工作
aplomb:n.垂直,沉着,泰然自若。=a(according to)+plomb(plumb)→与铅垂线平行→垂直→不偏移摇摆→沉着,泰然自若
balm:香膏
发音释义:[bɑːm] n. 香膏;镇痛软膏;香峰草,香树膏
词源解释:balm←古法语basme(香脂香膏)←拉丁语balsamum(香脂香膏)←希腊语balsamon←希伯来语basam(香脂香料)←阿拉伯语basham(香脂香料)
balm原本表示古代一种用树脂和油制成的芳香软膏,具有镇痛作用。现在常用于各种护肤产品,如lip balm(护唇膏);eye balm(眼霜);tiger balm(万金油);Blemish Balm(BB霜、皮肤修复霜);moisture balm(保湿霜)。
趣味记忆:balm = ba(扒)+l(拉)+m(抹)→“扒拉抹”→扒拉扒拉抹到皮肤上→香膏
衍生词:balmy(芳香的、温和的)
anthrax:炭疽
来自希腊词anthrax, 炭,煤。此处指皮肤学的一种疾病症状,有如炙热的红炭。
brownie:巧克力方块蛋糕,棕仙子,女童子军
指一种棕色的巧克力蛋糕。棕仙子义可能来自于传说中其棕色的皮肤,或因其在夜间出没帮助小孩。幼女童子军以BROWNIE命名,取助人为乐之意。
cutaneous:皮肤上的
来自cuticle, 皮肤,甲小皮。
dermatitis:皮肤病
dermat-, 皮肤。-itis, 炎症。
dermatology:皮肤病学
dermat-, 皮肤。-logy, 学科。
epidermis:表皮
epi-, 在上,在中。-derm, 皮肤,词源同dermal, hypodermic.
excoriate:剥落皮肤
ex-, 向外。-cor, 切,皮肤,词源同corium, carnal, shear.
formication:蚂走感
来自拉丁语formica, 蚂蚁。用于皮肤病名词,即仿佛蚂蚁在全身爬一样的奇痒病症。
ganglion:腱鞘囊肿
来自希腊语ganglion, 皮肤肿块。词源不详,可能来自PIE*gog, 球形物体,块状,词源同cake.
zoster:带状疹子
来自希腊语zoster,带子,腰带,词源同zone。后用做皮肤病指带状疹子。比较shingles.
herpes:疱疹
来自希腊语herpein,爬行,蜿蜒,词源同serpent.用于指皮肤疾病疱疹,因呈圈状而得名。
hypodermic:皮下注射
hypo-,在下,-derm,皮肤,词源同dermatology,tear.
impetigo:脓胞病
来自拉丁语impetigo,皮肤破裂,词源同impetus,推动,刺激。后引申词义皮肤脓胞。
leper:麻风病患者
来自拉丁语lepra,麻风,词源同leaf.委婉语,因这种病症皮肤如同小叶片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