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ologne(古龙水):古龙水的诞生地德国城市科隆

在18世纪的德国城市科隆(Cologne),有一位名叫吉欧凡尼·玛丽亚·法利纳(Giovanni Maria Farina)的意大利理发匠。他的理发店生意十分火爆,因为他不仅擅长理发,更重要的时,他家有一个祖传秘方,可以用来调制一种特别的盥洗用水。用这种盥洗用水洗头和脸后,令人神清气爽,还留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法利纳的盥洗用水在整个科隆城都出了名,顾客们络绎不绝。甚至有一位顾客特意登门拜访,希望购买一些这种盥洗用水,因为他第二天需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希望用法利纳的盥洗用水来帮助自己显得更加精神。受此触动,法利纳先生找到了另一条致富途径。从经以后,他致力于生产这种盥洗用水,并与1709年正式推向市场。由于这种盥洗用水最早问世于科隆市,人们便将其称为“科隆水”,后来简称“科隆”(cologne),中文译为“古龙水”。

欧洲的男士们特别喜欢古龙水的香气,他们喜欢在洗澡后往身上喷洒这种清新爽快价格又不太高的“香水”,因此早期的古龙水被看作是“男用香水”。法国皇帝拿破仑就特别喜欢古龙水,据说每个月要用掉60瓶古龙水。

cologne:[kə'ləʊn] n.古龙水,科隆香水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logne 词源,cologne 含义。

spruce(整洁的):以高档整洁著称的普鲁士商品

在中世纪时,英国人将德国的普鲁士(Prussia)称为Pruce。后来不知何故,拼写变为Spruce。欧洲汉莎联盟商人曾经将普鲁士出产的啤酒、木质家具、皮革等商品大量出口至英国。这些商品在当时都制作精美、风格简练,被英国人看作是高档商品。尤其是在16世纪,英国人特别喜欢由普鲁士出产的皮革所制成的一种男士无袖短上衣,认为这种装束显得特别整洁干练。因此,原本表示商品产地的单词spruce就产生了“整洁的、简练的”等含义。作名词时,表示普鲁士特有的云杉,这种树四季常青,挺拔整洁。

spruce:[spruːs] adj.整洁的,简练的,利索的v.打扮整齐,使显得干净利落n.云杉

tuxedo(无尾燕尾服):纽约附近的Tuxedo公园

19世纪80年代在纽约附近,离曼哈顿约40英里一个叫做Tuxedo 的公园。知名烟商罗里拉(Lorillard)家族非常喜欢在这里狩猎或运动,并且成立了一家高级会所“Tuxedo Club”。1886年10月10日会所举办成立庆祝大会时,罗里拉家族中一位从英国回来的儿子穿着一件有着燕尾服外形却没有燕尾的外套出现在会场上,这款标新立异的男士礼服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并迅速流行。由于这种礼服最先出现在Tuxedo,美国人便将其命名为tuxedo,口语中简称为tux。现在,tuxedo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燕尾服,成为男士出席高级场合的正式礼服。

不过,对于自认为是男士服装权威的英国人来说,可不愿意承认这种礼服出自美国。因此,英国人一直不愿意用tuxedo来称呼这种无尾燕尾服,而是称为“dinner jacket”或是“smoking jacket”,意思是参加聚餐或在吸烟室里闲聊时所穿的礼服。英国人坚持这种服装款式最早出自英国。英国历史学家Stephen Howarth就在其著作中指出,皇太子爱德华七世为了要参加桑德林汉宫的晚宴,找王室裁缝亨利·卜尔定做过这么一套服装,因此英国人亨利·卜尔才是最早缝制小礼服的人。

tuxedo:[tʌk'siːdəʊ] n.男士无尾燕尾服

gentleman(绅士):出身高贵的人

英语单词gentleman由gentle+man构成。单词gentle来自法语gentil,本意是“出身高贵的”,其词根gen表示“出身、种族、氏族”。因此,gentleman原本等同于nobleman(贵族)。后来,由于贵族通常都受到良好教养,举止文雅温柔,因此gentle又衍生出“温柔的、文雅的”之意。gentleman一词原本用来表示“贵族、绅士”,后来被用来作为对男人的一种尊称,可以用来称呼普通男士。

gentle:['dʒent(ə)l] adj.温柔的,文雅的vt.使温柔,使驯服

gentleman:['dʒent(ə)lmən] n.先生,绅士,有教养的人,有身分的人

cravat(领巾):喜欢系领巾的克罗地亚士兵

在领带问世前的中世纪欧洲,贵族们用来装饰颈部的是蕾丝领圈。制造这种华丽的配件需要消耗大量布料,每制造一个这样的领圈需要用掉长达十五米的蕾丝饰带。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参战各国都在拼命缩减开支,昂贵的蕾丝领圈自然成为不合时宜的物件。有的国家甚至颁布法令,规定只有在出席葬礼这样的隆重场合,男士才允许佩戴蕾丝领圈。

然而,爱美的男士依然有办法来装饰自己的颈部。不久,克罗地亚士兵们所佩戴的领巾引起了欧洲时尚界的关注。他们在颈部装饰有打结的细领巾。这种风俗从中世纪开始流传,也是他们在战场上辨认同伴的方法之一。这种服饰很快就在欧洲流传开来,不仅在士兵群体中广泛流传,而且还赢得了王室的瞩目。当时的法王路易十四就是一名有名的领巾爱好者。他拥有大量制作精美的领巾,甚至还设置了“领巾侍者”一职,每天的工作就是为路易十四奉上几款华丽的领巾,方便国王挑选。因为国王的狂热爱好,领巾不再是简单的装饰或者蕾丝领圈的代用品,开始慢慢成为贵族阶层必需的服装配件。

法语中,这种源自克罗地亚的服饰就被称为cravate,本意就是“克罗地亚人”。进入英语后拼写变为cravat。这就是英语单词cravat(领巾)的由来。cravat已经有了和今天的领带(tie)类似的形状与系法,被认为是现代领带的前身。

cravat: [krə'væt] n.领巾,领带,领结

ascot:宽领结

来自英国地名Ascot,著名赛马场,男士须着该类型领结。林志玲亦曾出席该皇家赛马会。

bloomers:女式灯笼裤

bloomers指的是一种裤管肥大、在脚踝处束口的灯笼裤,为妇女参加运动时着用。

1850年,美国的女权运动支持者Mrs. Amelia Jenks Bloomer采用Mrs. Elizabeth Smith Miller设计的一种衣服款式,即短裙配灯笼裤,来作为妇女解放运动者的制服,并加以推广,因为这种款式的服装颇有男士风度。这种服装便被称作bloomers。

19世纪90年代,在风靡一时的“自行车热”中,姑娘们纷纷穿上这种灯笼裤,为bloomers增添了许多光彩。也为这个词增添了新的含义。

wallflower:桂竹香;墙头花;壁花

这是一种庭园植物,花的颜色有黄色、红色等,香味馥郁,形容雅致。此花之所以得名wallflower,是因为它生长在墙缝间,汉语作“桂竹香”,亦可译为“墙头花”。

在英国牧师、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 1591-1674)的抒情诗中有这样一则传奇爱情故事:一位美丽的少女因遭长期监禁,试图翻越高墙逃走,去和情人相见,不慎滑跌下来,香消玉殒。爱神怜其不幸,将她变成“墙上花”(flower of the wall),诗人认为wallflower一词即源于此。

今天,该词除了指墙头花之外,还常用于喻义。社交聚会中因害羞或不受欢迎而独坐一旁的人,特别是因无人邀请跳舞而干坐一旁的人,英语也常用wallflower一词来比喻,可直译为“壁花”。最初只指女士,后来也指男士。那么是谁最先使用这个有趣的比喻呢?始作俑者至今已无从考证,但wallflower这一用法始见于英国伯爵夫人坎贝尔·普雷德(Mrs. Campbell Praed)1820年的作品《郡办舞会》(County Ball)中。

sir:先生,阁下,爵士,老师

来自古法语 sire,阁下,主,缩写自拉丁语 senior,长者,老者,即 senior.后作为对男士的尊称。

skirt:女裙,裙摆,挡板,裙板,环绕

来自 shirt 对词形式,后产生词义上的分化,shirt 用于指男士衬衫,该词用于指女裙,裙摆, 并引申比喻义挡板,裙板,环绕等,如 outskirt,外围,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