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enna:触角
发音释义:[æn'tenə] n. [电讯] 天线;[动] 触角,[昆] 触须
词源解析:antenna←拉丁语antenna(帆桁)
背景知识:中世纪有位名叫Theodorus Gaza的学者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动物志》时,遇到一个希腊语keraia(触角)找不到对应的拉丁单词。由于该希腊词兼有“帆桁端”一义,所以他将其译为antenna(帆桁)。antenna从此被赋予了“触角”一义。
趣味记忆:antenna = ant(蚂蚁)+enna(联想为两条触须)→蚂蚁的触须→触角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ntenna 词源,antenna 含义。
bogus:假的,伪造的
bogus原是道地美语,产生于19世纪初叶。关于其由来说法很多,以下两种较为可信:
其一,1827年5月俄亥俄州佩恩斯维尔市(Painesville)警察破获丁一起伪币案。在捉拿罪犯的现场,一大群人围观一台制造伪币的机器。这台造币机样子奇特,人群中有个人说它就像个bogus。翌日,当地《电讯报》(Telegraph)报道此事竟然用了bogus 一词,称制造伪币的机器为bogus,随后有人把伪币叫做bogus money或简称之为bogus。天长日久,大凡假的或伪造的东西人们均以bogus来表示。姜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用过该词,使之得以推广。
其二,1857年《波士顿信使报》(Boston Courier)称,该词源出一个臭名昭著的骗子,他有个意大利名字叫Borghese。该报说,Borghese行骗有术,手段高明。他签了许多空头支票,作案之后迅即离开。到了1837年,Borghese由于开了大量一钱不值的支票、汇票及各种票据而臭名远扬于美国南部和西部各地。他的大名Borghese也就逐渐成了“伪造的”或“假的”的同义词,以后很可能由于法语bagasse(废物)一词的影响而被缩略为bo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