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iph(哈里发):伊斯兰教中穆罕穆德继承人的称呼
英语单词caliph(哈里发)来自阿拉伯语khalifa,字面意思是代理人、代 位者、继任人,原本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穆德死后继任穆斯林领袖的人。在伊斯兰教中,创始人穆罕穆德以真主安拉的先知自居,并凭此成为穆斯林世界的领袖。 在伊斯兰教义中,穆罕穆德是最后一名先知,所以穆罕穆德死后他的继任者不能再以先知身份自居,所以就以穆罕穆德的代理人、继任人的身份来担当穆斯林世界的 领袖。
第一任哈里发是艾卜·伯克尔,他是穆罕穆德的岳父。艾卜·伯克尔和随后的欧麦尔、奥 斯曼和阿里被称为四大正统哈里发,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后来的伍麦耶和阿拔斯王朝及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君主都沿用此称号,但其内涵已有很大变动,从“穆罕穆德 的代理人”之意变成了“真主安拉的代理人”之意,地位提高了,变成了受命于天的“君主”。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下令废除哈里发一职。
caliph:['keɪlɪf; 'kæ-] n.哈里发,伊斯兰教主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liph 词源,caliph 含义。
ammonia(氨):埃及神话中的主神阿蒙神
阿蒙神Ammon是古埃及的一个主神,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古罗马神话中的朱 庇特。它的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是“隐藏者”。最初,阿蒙神仅仅是尼罗河东岸城市底比斯(Thebes)的地方神祇。到了古埃及十一王朝时,由于王室家族 来自底比斯,因此阿蒙神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在第十二王朝时,阿蒙神的名字甚至进入了国王的名字之中。当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赶走了希克索人后,阿蒙神作为 皇家城市的神祇被重新突显出来。十八王朝之后,阿蒙神开始成为埃及普遍承认的神,排挤掉原有神祗如太阳神“瑞”(Re),成为创造万物的主神。人们在很多 地方修建了宏伟的阿蒙神殿。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在利比亚的一座阿蒙神殿附件发现了一种矿物质。古罗马人将其命名为sal ammoniac(salt of ammon),意思就是“阿蒙神之盐”。18世纪时,化学家从“阿蒙神之盐”中提取出一种新气体,因此将这种气体命名为ammonia,中文译为“氨”。
ammonia:[ə'məʊnɪə] n.(化学元素)氨,氨气,氨水,阿摩尼亚
apostate(变节者):基督教中的叛教者
英语单词apostate原是一个基督教中的专用名词,用来表示曾经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会,但后来背弃信仰的叛教者。它来自希腊语apostenai,由apo(away from)+stenai(stand)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站到一边,远离”。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apostate是古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罗马皇帝,361年-363年在位。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两位统治者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米兰联名签署了著名的《米兰 敕令》,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从此以后基督教会获得了官方名义上的承认,迅速发展,君士坦丁大帝更是受洗礼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基督教皇帝。然而等到君 士坦丁大帝的侄儿尤利安上台时,基督教的迅猛发展受到重挫。
尤利安出生就受洗,在严格基督教教育下长大,但后来却转向希腊罗马的传统多神信仰。 他师承于新柏拉图主义,崇信神秘仪典,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将基督教信仰视为国教。他上台后就实行反大公教会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 端,大肆攻击正统派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意欲改变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独尊 地位。这便是四世纪异教在罗马的复兴运动。因此尤利安被基督教会称为“背教者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现在,单词apostate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可以用来泛指一切背弃信仰的人。
apostate:['æpəsteɪt]n.变节者、脱党者、叛教者adj.变节的、脱党的、叛教的
apostasy:[ə'pɒstəsɪ]n.变节、脱党、叛教
ell(厄尔):古代用来量布的长度单位
英语单词ell(厄尔)是个长度单位,在古代通常用来丈量布匹,表示“一胳臂长”。具体长度各处不同,与测量者胳臂的长度及测量方式有关,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被定为45英寸、114厘米。ell一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但与ell有关的一个词却很常见,那就是elbow(肘部),由ell+bow(弯曲)组成,意思就是“胳臂能够弯曲的部位”,即肘部。
ell:[el] n.厄尔(测量单位)
elbow:['elbəʊ] n.肘部,弯手vt.推挤,用肘部推开
knickers(灯笼裤):纽约早期荷兰移民后代的绰号
纽约最早是由荷兰人发现并创建的,因此早期的纽约居民大部分都是荷兰移民及其后代。这些人被美国人送了一个绰号knickerbocker(尼克人)。1809年,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在出版讽刺性作品《纽约历史:从世界开端至荷兰王朝完结》一书中,使用了笔名戴德里奇•尼克波克(Diedrich Knickerbocker)。该书出版后大受欢迎,也使得knickerbocker这个绰号更加流行,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1845年,Knickerbocker一词进入体育界。美国历史上首支棒球队就起名为“纽约尼克波克队”(New York Knickerbockers)。1946年夏天,在为新成立的纽约男子职业篮球队起名时,球队大部分人都选择了Knickerbockers这个名字,后来简化为Knicks,这就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球队纽约尼克斯队名称的由来。
纽约荷兰移民喜欢穿一种宽松的灯笼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最受欢迎的标志性装扮就是“灯笼裤大叔”式:棉质假发,三角帽,带有皮带扣的鞋子,当然还有灯笼裤。因此,人们将这种荷兰移民爱穿的灯笼裤也称为Knickerbockers,后来简略为knickers。
knickers:['nɪkəz] n.灯笼裤,短裤,女用灯笼裤型的扎口短裤
check(核查):国际象棋中的“将一军”
关于国际象棋,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起源于古印度,后来流传至波斯,再经过阿拉伯、流传至欧洲。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国际象棋中向对方的国王“将一军”,英语叫check,它是从古波斯语shah(国王)演变来的,意思是提醒对方我下一步就要吃掉你的国王了。当对手发出check的提醒时,自己就要仔细检查本方棋盘中国王的安全,所以check一词延伸出现在的“检查”、“核查”等含义。
另外,古波斯人称象棋中“把对方将死”为shah-mat,mat是“死”的意思。英语单词checkmate(将死)就来源于此。
英语单词chess(国际象棋)和check一样,都来自古波斯语shah(国王),是check的复数形式,字面意思就是“连续将军的游戏”。
check:[tʃek] n.支票,核对,检验v.检查,核查,制止,打勾,将一军
checkmate:['tʃekmeɪt] n.将死,挫败vt.把……将死,使……彻底失败
chess:[tʃes] n.国际象棋
coroner(验尸官):英国诺曼王朝时期国王的司法官
英语单词coroner最早是英国诺曼王朝时设置的一个王室职务,相当于国王的司法官,由各地的骑士担任。1194年的英国《巡回法院规章》(Articles of Eyre)第20条首次予以明确规定,其职责是“custos placitorum coronae”(拉丁语,= keep the pleas of the Crown,掌管国王的诉讼)。其中,coronae来自corona(crown,王冠),英语单词coroner即来源于此。
在该制度设立的初期,coroner主要负有如下两项职责:一是维护和增加国王的国库收入。coroner通过查明死因、确定个案的类型而分别予以处理,避免因为一些臆测的刑事案件而浪费人力和财力,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即通过将死刑犯的财产没入国库的方式为国王聚敛钱财;二是负责调查诺曼底人非正常死亡的案件。诺曼底人是当时英国的统治阶级,在有诺曼底人之死亡存有疑问的情形下,coroner应查明其死因。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受英国司法制度影响的国家,依然保留了coroner(验尸官)职务和制度。现在,coroner(验尸官)的主要职责是调查非正常死亡案件中的死亡原因。
coroner: ['kɒr(ə)nə] n.验尸官
exchequer(国库):用来计算国库收入的棋盘一样的大桌子
在16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使用阿拉伯数字,大部分人用来计数的是罗马数字。这种数字计算起来很不方便。在诺曼王朝时期,英国的国库管理人员在计算国库收入时,会在一张大桌子上铺上印有宛如棋盘的方格图案的桌布,然后在方格中摆上代表数字的筹码,利用筹码和方格进行计算。因为桌布的图案很像棋盘,人们就用法语单词escheker(chessboard,棋盘)来表示这张大桌子。由于这张大桌子是国库的象征,因此escheker一词也常常被用来表示国库本身。进入英语后,该词的拼写形式逐渐演变为exchequer,原本表示那张大桌子的含义被人遗忘,仅仅用来表示“国库、财政部”。
exchequer: [ɪks'tʃekə; eks-] n.国库,财政部,财源
azure(蔚蓝):盛产青金石的阿富汗地名
英语单词azure(蔚蓝)来自盛产青金石的阿富汗某地名。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因其亮丽的蓝色而尤为珍贵,是一种古老的饰品原料,常被用来祭天。在埃及前王朝就曾发现古老的青金石饰品。
历史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是最有名的青金石出产地,其出产青金石的历史已经超过六千年。拉丁文中,青金石被称为Lapis lazuli,意思就是stone of lazuli。而lazuli来自阿拉伯语lazaward,后者来自波斯语lajward,是古代波斯人对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某盛产青金石的地方的称呼。这个地方曾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英语中的azure、法语中的azur、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中的azul以及意大利语中的azzurro都来自这个地名。由于青金石以湛蓝色的颜色闻名,所以azure一词逐渐用来表示这种独特的颜色。
azure: ['æʒə; -ʒj(ʊ)ə; 'eɪ-] adj.蔚蓝色的n.天蓝色,碧空
Norman(诺曼人):不请自来,占领法国一角的“北方人”
从公元8世纪起,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不断南下,掠夺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沿海地区,还溯流而上,进犯内地。当时统治法国的卡洛林王朝衰落无能,无力抵抗维京海盗的侵犯。因此,公园911年,法王查理三世(傻瓜查理)与海盗头子罗洛签署协议,将法国鲁昂周围的土地和塞纳河口出让给维京人,并册封罗洛为公爵统治该地。从此,罗洛等人停止掠夺法国,开始经营这块土地。法国人称这些定居在该地区的维京人为Normand,复数形式为Normanz,字面意思就是“north man”(北方人)。英语单词Norman(诺曼人)就来自法语Normanz,诺曼人所居住的地区被称为Normandy(诺曼底)。
尽管诺曼人最后放弃了海盗勾当,改信了基督教,他们仍保留了其海盗祖先维京人的许多特质。他们表现一种极度不安鲁莽的气质、近乎愚勇的好战精神。诺曼人在随后扩张至欧洲其他地区的行动中,创下冒险作战的惊人纪录,常常仅以一小撮人征服数倍的敌人。其中最重要的是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他征服英国后成为英国国王,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统治英国的,其实都是北欧海盗的后代。
Norman:['nɔ:mən] n.诺曼人adj.诺曼人的,诺曼语的
Normandy:['nɔ:mən'di] n.诺曼底
balance(平衡):由两个秤盘构成的天平
世界上最早的天平是古埃及人发明的。在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发明了一种悬挂式的天平来给麦子称重。这种天平有两个秤盘,分别悬挂在秤梁的两边,使用的是石头做成的砝码。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天平出自上埃及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500年。
古希腊人也会使用天平,并最早创造了衡器理论。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都曾经研究过等臂杠杆的平衡、稳定性以及天平灵敏度与臂长的关系。古希腊人所使用的天平与古埃及天平类似,也是由两个秤盘构成。
到了古罗马时期,出现了杆秤,即只使用一个秤盘和一个秤砣,通过秤砣在秤梁上的位置来确定秤盘上的货物的重量。与需要两个秤盘和多个不同刻度的砝码的天平相比,杆秤无疑更加先进。
英语单词balance最初的本意是“天平”。它源自古拉丁语bilanx,由bi(two,两个)+lanx(pans,盘)构成,指的就是“由两个秤盘构成的天平”。后来,该词又逐渐衍生出“平衡”的比喻之意,再在财会领域中,由“财务平衡表的差值”而衍生出“余额”之意。
balance: ['bæl(ə)ns] n.天平,平衡,余额vt使平衡,使相称,结算vi.保持平衡,抵消。
algorithm(算法):伟大的波斯数学家阿尔•花刺子模
阿尔•花刺子模全名为穆罕默德•本•穆萨•阿尔•花剌子模(Muhammad ibn Msa al Khwarizmi),出生于波斯北部城市花剌子模,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代数与算术的整理者,被誉为“代数之父”。公元830年,阿尔·花剌子模写了一本有关代数的书,英语单词Algebra(代数)就来源于这本书的书名中一个单词。书中阐述了解一次和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明确提出了代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把代数学发展成为一门与几何学相提并论的独立学科。
阿尔·花剌子模还出版了一本数学著作,介绍了印度的十进制记数法和以此为基础的算术知识。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 Fibonacci)将这套十进制计数法和算术方法引介到欧洲,逐渐代替了欧洲原有的算板计算及罗马的记数系统。0~9等十个印度数字也因此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意大利人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拉丁语Algorismus,并将他在这本著作中讲解的基于十进制计数法的算术方法也称为Algorismus。英语单词algorism(算术)一次就来自拉丁语Algorismus,后来被单词arithmetic(算术)逐渐替代,很少使用。而algorism的异体,英语单词algorithm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发扬光大,表示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算法”。
algorithm:['ælgərɪð(ə)m] n.算法,运算规则
algorism:['ælɡərɪzəm] n.阿拉伯数字系统,十进制计数法
bourbon:波旁威士忌酒(产于美国)
产于美国Bourbon County的威士忌酒。该郡因当时的法国Bourbon 王朝支持而从英国获得独立,为感谢Bourbon王朝的帮助而以Bourbon命名。
Manichean:二元对立论
来自Manicheism,摩尼教。该教发源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二元论宗教。其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因此引申词义二元对立论。在中国也称明教,参照电影《倚天屠龙记》。
mogul:莫卧儿人,大亨
来自Mongol拼写变体,即蒙古人,于1520年征服印度建立莫卧儿王朝,引申词义大蒙古人,大亨。
blacklist:黑名单
这个汉语直译为“黑名单”的复合词是人们十分熟知的,但对其来历就未必有许多人知晓了。blacklist已有三个多世纪的历史,源出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 - 1685)制造的一份黑名单。单子上开到了1649年判处他父亲查理一世死刑的58位法官及其庭官员的名字。1660年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继承王位,列在黑名单上的有13人被处决,25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余的则逃脱了。
Norman:法国诺曼底人
诺曼底人原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公元十世纪,他们在法国西北部定居,接纳法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建立了诺曼底公国。公元1006年,诺曼底公爵率领军队征服英国并建立诺曼底王朝,史称“诺曼底征服”。诺曼底征服并没有导致大量诺曼底人迁移至英国,到英国来的诺曼底人大部分是统治者或征服者,这使得英语保存下来并成为大多数英国人尤其是下层民众的语言;而诺曼底语作为统治者的语言,只在上流社会及文学作品中被应用,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
suzerainty:宗主权
suzerain,宗主的,-ty,名词后缀。该词与 sovereignty 的区别在于,sovereignty 是一国至高无上 的权利,即主权,而 suzerainty 类似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与朝鲜和越南的关系。
China:中国;陶瓷,瓷器,瓷料
作“中国”的意义时,来源于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发音Chin或Hsin。作“瓷器”的意义时,来源于词汇chinaware(中国瓷器)的简写形式。
Austria(奥地利):法兰克王国的东方边疆
奥地利位于德国东南方位,公元788年查理曼大帝征服了该地区。后来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包括奥地利地区在内的东法兰克由巴本堡王朝继承。由于奥地利位于东法兰克的东部, 故被称为“东方边区”在德语中拼写为Osterreich,由oster (东方的)和reich (边疆)组成。12 世纪时,Osterreich 被翻译成拉丁语 Marchia austriaca,由 Marchia (边疆)和 austriaca (东方的)组成。英语单词Austria便由拉丁语austriaca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