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burns(连鬓胡):南北战争时的大胡子将军伯恩赛德
sideburns是近代历史中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胡须样式,它的特点是头发的鬓角、脸颊两侧的络腮胡直到嘴唇上方的胡须都连在一起。这种胡须样式得名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将领安布罗斯·伯恩赛德(Ambrose Burnside,1824-1881)将军。伯恩赛德是美国罗德岛人,是一名军人、发明家、实业家及政治家。在南北战争期间,他担任陆军准将,战绩不佳,经历过好几次战役的惨败。让他出名的并非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是他独具风格的大胡子。他喜欢在嘴唇上方和腮边蓄留毛茸茸的大胡子,而将下巴刮得光溜溜的。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姓氏来命名这种胡子,称为burnside。burnside从字面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烧焦的脸颊”(burn sides),这与伯恩赛德将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灰头灰脸的狼狈形象十分符合。后来该单词的拼写形式从burnside改为sideburns,原因可能是因为这种胡子主要位于脸的两侧,还有可能是讽刺伯恩赛德行事“颠三倒四”。
sideburns: ['saɪdbɜːnz] n.连鬓胡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ideburns 词源,sideburns 含义。
solecism:文理不通,语法错误,失礼
从狭义上来说,solecism指违反语法或习惯用法的错误;从广义上来说,则泛指任何语言错误,包括用词不当、非一致性等情况,有时也指失札。一些辞书将它释义为“文理不通”,不完全概括得了。solecism源出地名Soli,也作Soloio这是古希腊的雅典属地,小亚细亚西利西亚省( Cilicia)的一个城镇。由于Soli/Soloi远离雅典,时间一长,该地居民所操希腊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成为一种独具特点的希腊方言。雅典人来到Soli/Soloi这个地方,听到当地方言,惊愕不已。就像早期英国人听见美语一样,雅典的语言纯正癖者认为该方言既不纯真规范而又粗俗不雅。他们据Soloi造了形容词soloikos,继而又据此造出名词soloikismos,用以表示“说得不正确”,以后该词被借人到拉丁语中,作soloecismus,16世纪以solecisrn的形式进入了英语。Soli在今日的土耳其境内,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时代曾是一个繁荣的重要港口,以后在战争中一度被毁,后为罗马将军庞培所重建.,Soli没有多少古迹残留至今,然而源于Soli的solecism一河却长存于所有现代欧洲语言之中,如法语作solecisme,西班牙语作solecismo。
John Hancock:亲笔签名
John Hancock(1737-1793)原是美国殖民时期波士顿首富之一,人称“走私者之王”(King of Smugglers)。1765年当英国颁布向殖民地直接征税的所谓“印花税条例”(the Stamp Act)时,他领导了当时的商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一度遭到英王通缉,后来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物之一。1776年夏北美大陆会议讨论《独立宣言》,他出任大会主席。他是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而且他的签名笔力遒劲,粗大醒目,比宣言主要起草人杰斐逊和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等人的签名大两倍。签完名字后,他抬起头来风趣地说,他要让乔治三世不戴眼镜也能看清楚。John Hancock后来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当上美国首任总统,但他的大名却以另一形式永垂青史。由于他是《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名者,且签名独具特色,后人就用他的大名 John Hancock作为“亲笔签名”的代称,在美国口语中广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