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capegoat(替罪羊):在赎罪日背负人的罪恶离开的羊

根据摩西制定的律法规定,每年的赎罪日,犹太人都要挑出两只羊,一只作为祭品献给上帝,称为“the Lord’s goat”。另一只则给绑在祭坛下,祭司用手按羊,代表众人向上帝忏悔这一年的罪过,然后把这只羊带到旷野中放掉,表示它背负着人的罪恶离去,从而洗净了人的灵魂。这只羊就叫做scape goat,后来合并为scapegoat,字面意思是“逃走的羊”,但通常被翻译为“替罪羊”,因为它承担了人的罪恶。

scapegoat首次出现在1530年廷代尔翻译的《圣经》英文版本中。19世纪早期,scapegoat才发展出非宗教方面的用法,指替别人承担罪恶和过错的意思。

scapegoat:['skeɪpgəʊt] n.替罪羊,替人顶罪者,替身vt.使成为替罪羊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capegoat 词源,scapegoat 含义。

brassiere(胸罩):儿童穿的背心或紧身内衣

在英语中,常用brassiere一词来表示“胸罩”,常常缩略为bra。brassiere一词来自法语,但在法语中该词并非表示“胸罩”,而是指“儿童穿的背心或紧身内衣”。它来源于古法语braciere(护臂),其中的bras表示“胳臂”。

1904年,美国德普(DeBevoise)公司在宣传最新推出的、能够支撑乳房的女性胸围产品时,为了吸引眼球,在广告文案中使用法语单词brassiere称呼这款产品,使得brassiere一词受到广泛注意。该产品和其他胸罩的早期版本一样,类似于带筋去骨的吊带背心。brassiere一词于1907年首次出现在《时尚》杂志中,并于1911年被收录至《牛津英语词典》。从此,原本与“胸罩”毫无关系的brassiere一词正式进入了英语词汇。

brassiere:['bræzɪə; 'bræzɪeə] n.胸罩,乳罩

apocalypse(天启):圣经新约中的“圣约翰启示录”

《圣经·新约》中的最后一章是圣约翰(St. John)所写的“启示录”。据说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约翰被罗马皇帝流放至帕特摩斯岛(Patmos)时,将主给他显示的异象记录下来,并预言了主 的降临和世界末日来临时的景象。该书的希腊名是《apokalyptein》,在1230年的英语版本中被译为《The Book of Apocalypse》,在1380年的英语版本中被译为《The Book of Revelation》。英语单词apocalypse就源自希腊语apokalyptein,由apo(away,off)+kalyptein(cover)构成,意思就是“revelation”(启示,揭示)。

apocalypse:[ə'pɒkəlɪps]n.启示,天启

apocalyptic:[ə'pɑkə'lɪptɪk] adj.启示录的,天启的

apocrypha(伪经):未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

《圣经·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用犹太人所使用的希伯来文字编写的。 基督教传到欧洲后,这部经典著作也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版本,先后出现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版本。但是,在这两个版本中,却增加了一些不是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 内容,而是用希腊文和拉丁文直接编写的内容,如《禧年书》、《所罗门诗篇》、《以诺书》等。后世的人们对这部分内容的作者和权威性就存有疑问,因此在后续 版本中没有将这些内容收录至《圣经》正册。这些因为作者和权威性存疑而未被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就被称为apocrypha,由 apo(away)+ kryptein(to hid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暗藏的、隐晦的、不公开的”,表示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确认,不适合公布。

apocrypha:[ə'pɒkrɪfə]n.伪经、旁经,作者(或真实性、权威性)可疑的著作

apocryphal:[ə'pɒkrɪf(ə)l]adj.伪的,可疑的

demon(恶魔):希腊传统宗教中的神灵

单词demon(恶 魔)源自希腊语daimon,本意是“神灵、半神、守护神”,是基督教传入希腊之前希腊人所崇拜的各种传统神灵。基督教在希腊兴起后,由于基督教是一神 论,除上帝外不承认其他任何神灵,因此希腊传统宗教所信奉的各种神灵就被剥夺了神的地位,在希腊语版本的《圣经》中,daimon被用来表示“异教神灵、 不洁净的神灵”,从“神”向“魔”转变。进入英语后,demon的地位继续被贬低,被用来表示“恶魔”。

demon:['diːmən] n.恶魔,魔鬼,邪恶的事物

April(四月):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特

April(四月)来源于拉丁语 Aprilis,在罗马旧历中表示第二月,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增加了两个月,原来的1月变成了3月,自然地原来的二月(Aprilis)就变成了四月,而这个拉丁语词 Aprilis 则是以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Aphrodite)命名的。

阿芙洛狄特,又译为“阿弗洛狄忒”,她是希腊神话奥林匹斯主神之一,作为爱与美的女神,她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Venus)。而关于阿芙洛狄特的诞生则有多个版本,众说不一。根据“赫西奥德神谱”(Hesiod's Theogony)的记载,克洛诺斯把父亲乌拉诺斯阉割后,为了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麻烦,他顺势把乌拉诺斯的生殖器往上扔了出去。许多精血从这个割断后被抛出的器官滴到盖亚身上,而那个生殖器却被抛得很远很远,一直落到爱琴海里。从掀起的海浪泡沫中诞生了阿弗洛狄忒(Aphrodite),所以她的名字中就含义泡沫(aphros)之意。而根据《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Homer's Iliad)记载,阿芙洛狄特则是由众神之王宙斯(Zeus)和提坦女神狄俄涅(Dione)所生。而根据柏拉图的描述,这两个出处分别记载的是两个不同的人:Aphrodite Ourania and Aphrodite Pandemos。

很不幸的是,作为爱与美的女神,非常美貌的阿芙洛狄特(Aphrodite)却被迫嫁给了丑陋无比的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不甘心的她,经常与战神阿瑞斯等人私通,生下众多的子女。

April:['eiprəl] n. 四月

Aphrodite:[,æfrəu'daiti] n. 阿弗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

buccaneer(海盗):专门掠夺西班牙商船的“皇家海盗”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展航海探险事业,积极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进行殖民,从美洲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那个时代的霸主。1630年左右,一群在加勒比海域进行探险投机的法国人竞争不过西班牙人,被西班牙人赶到一座海岛上。从此以后,这群法国人以此为据点,做起了海盗生意,专门袭击西班牙商船,声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以及英国人、荷兰人也加入进来,将这项专门针对西班牙商船的海盗事业越做越大,并且还赢得了本国政府的支持,获得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成为奉旨打劫的“皇家海盗”,就算被西班牙军队俘虏后还可以享受战俘待遇,而不是像普通海盗那样被绞死。在后来英国和西班牙的大海战中,英国海军就依靠这些“皇家海盗”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终结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在法语中,这群海盗被称为“boucanier”,源自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字面意思就是“使用烤肉架烤肉的人”,因为这群海盗也喜欢使用这种架子烤肉吃。英国人将其英语化为buccaneer。1684年,著名法国作家Alexandre Exquemelin描写17世纪加勒比海盗的名著《美洲海盗》的英译版本出版后,buccaneer一词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了“海盗”(pirate)的同义词。

同样源于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还有单词barbecue(烧烤),它是经由西班牙、法语进入英国的。

buccaneer:[,bʌkə'nɪə] n.海盗vi.做海盗

freebooter:['friːbuːtə] n.海盗

filibuster:['fɪlɪbʌstə] n.海盗,暴兵,阻挠议事的议员,阻挠议事的行为vi.掠夺,阻挠议事

esquire(绅士):古代骑士的侍从

英语单词esquire和squire都来自法语esquier,字面意思就是“(替骑士)扛盾牌的人”,指的是骑士的“侍从”,是封建时期西方的年轻贵族成为“骑士”(knight)之前的一种级别,其职责是服侍骑士,为其背负盾牌等物品。在16世纪,随着骑士阶层的没落,该词的词义变宽,可以用作任何有教养的专业人士的头衔。在19世纪的美国,该词主要用来称呼律师。

Esquire还是一本美国著名的时尚杂志的英文名称。它的中国大陆版本的名字为“时尚先生”,台湾版本的名字为“君子”。

esquire:[ɪ'skwaɪə; e-] n.绅士,先生

squire:[skwaɪə] n.乡绅,侍从

apocalypse:天启

发音释义:[ə'pɒkəlɪps] n. 启示;天启

结构分析:apocalypse = apo(from)+ calyp(隐藏)+se(名词后缀)→揭示隐藏的东西→启示、天启

词源解析:calyp←希腊语kalyptein(隐藏)

背景知识:《圣经•新约》中的最后一章是圣约翰(St. John)所写的“启示录”。据说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约翰被罗马皇帝流放至帕特摩斯岛时,将主给他显示的异象记录下来,并预言了主的降临和世界末日来临时的景象。该书的希腊名是《apokalyptein》,在1230年的英语版本中被译为《The Book of Apocalypse》,在1380年的英语版本中被译为《The Book of Revelation》。

趣味记忆:apocalypse = a(一张)+poca(扑克)+lypse(lipse,双唇)→一张扑克牌的双唇→扑克牌所述说的预言→启示、天启

同源词:Calypso(卡吕普索,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海中女神;土卫十四)

衍生词:apocalyptic(天启的)

apocrypha:旁经

发音释义:[ə'pɒkrɪfə] n. 作者(或真实性、权威性)可疑的著作;旁经

结构分析:apocrypha = apo(away)+ cryph(隐藏)+a(名词后缀)→隐藏的东西→作者不可考证的作品→旁经

词源解析:cayph←希腊语kryptein(隐藏)

背景知识:犹太教圣典《圣经•旧约》原本是用希伯来语写的,公元前三世纪时出现了希腊语版本的《旧约》,其中一部分内容找不到对应的希伯来语版本,后人对这部分内容的作者和权威性存有疑问,因此在后续《圣经》版本中没有将这些内容收录至《圣经》正册。这些因为作者和权威性存疑而未被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就被称为apocrypha(旁经),反义词是canon(正典)。

趣味记忆:apocrypha = apo(阿婆)+cry(哭)+pha(佛)→阿婆在佛前面痛哭→阿婆求到的不是真经,而是旁经→旁经

同源词:crypt(地窖、地下室)

衍生词:apocryphal(假冒的、可疑的)

version:版本

来自拉丁语versus,转,翻转,词源versus,toward。引申词义版本。

Hollywood:好莱坞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影视基地,词源版本众多。其中一种说法是来自莱坞之父19世纪房地产开发商H.J.Whitley,据日记记载他在好莱坞某山顶渡蜜月时一个拉着板车的中国人跟他问了个好,他礼貌性的回应“你好,在做什么”,那个板车夫用拉长了音调的中式英语回应道,”I holly wood,”即I am hauling wood.Whitley觉得这个中式英语很好听,Hollywood因此得名。

limited edition:限定版

即有限版本。

lynch:用私刑处死

缩写自Lynch law,私刑法。词源有多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1780年美国弗吉利亚州某小镇治安长官William Lynch,因经常私自拘禁,惩罚,处死犯人而被人所知。

atone:弥补,补偿,赎罪

atone是at one二词连写合成的。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旧时at one常常出现在to bring at one accord(使一致)和to set at one assent(使一致)等一类较长的词组中。在使用中人们觉得at one二词就足以表达整个词组的意思,因此at one后面的名词往往被省略掉。早在1 3世纪,牧师在布道时常常恳求教徒to be at one with God(与上帝和好)。由于此语用得如此经常,到了14世纪at one逐渐结合为一个词,并被赋予“(使)和解”、“(使)协调”、“与…完全一致”等义。当时one读如own,所以atone发成/’taun/。这就使得后人往往注意不到atone中的-one与数词one之间的历史联系了。一般说来,和解与协调往往是在一方向另一方赎罪后出现的,而在基督教中与上帝和好则意味着通过祈祷、苦修和行善等为自己赎罪。到了17世纪末期atone作为宗教术语开始由“和解”、“和好”、“协调”等义转而表示“赎罪”、“补偿”、“弥补”等义。

atone的名词形式是atonement。昔日,at onement一语在基督教中常被用来表示上帝与人的和好,英国神学家威克利夫(John Wycliffc,1330?- 1384)在1382年版本的《圣经》英译本中就曾用过onement一词。嗣后,at onement二词合而为一,作atonement。因此一些辞书认为atone系由atonement逆构而生,也不无道理。

syllabus: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提纲

这是一个印刷错误的结果所产生的词。在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哲学家西塞罗(Cicero,106-43BC)的《致阿提卡人的信》15世纪版本中有个词 sittybas,意思是table of contents(目录),被印刷工误排成 syllabos,以后又演变成syllabus。于是syllabus 被赋予sittybas 原先的词义,即“目录”,以后又引申为“提纲”、“课程大纲”和“教学大纲”等义。

Peeping Tom:偷窥者汤姆

来自11世纪中期Lady Godiva的故事,她丈夫是当时英国Coventry的一个贵族,比较专制和暴虐,对佃户收取很高田租,因此,她肯求她的丈夫降低田租,她丈夫回应说,如果她裸体骑马穿过Coventry的街道,他就照做。为了让佃农能有活路,Lady Godiva放弃了自身的尊严,裸体骑马通过了Coventry的街道,其故事为后人广为传颂,并留下诸多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有个叫Tom的人打开窗户偷看,受到了上天的惩罚,眼睛莫名其妙就瞎了,并很快死去。因此,别人就讽刺这种人为Peeping Tom.

Cinderella:灰姑娘

来自法语cendre,灰,来自拉丁语cinis,词源同incinerate.灰姑娘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着多种版 本,据说最早版本来自中国,但是流传最广的版本来自《格林童话》。

peer:凝视;同辈

它的两个词义互相没有关联,因为它有两个词源。作为“同辈,同等的人”来说,本义是“相等”,和pair(一对,条件相差不大才成一对)等同源;作为“凝视”来说,有种说法认为,它是单词appear(出现)的简略版本,“出现”就是能被“看”到。

snooker:斯诺克,阻挠,欺骗

来自英国驻扎印度时期的俚词词 snooker,新兵,新手,实习军官,该词本身可能改写自 rookie, 俚语发音自 recruit.后用于指斯诺克台球,一个较流行的故事版本是约在 1874 年,当时的陆 军中尉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和其它军官在击台球的时候,对方一个简单的球没有击入球 网,因此,他就戏谑的称其为 snooker.最终该俚语词神奇的成为了这种台球的正式名称,并 由于在击球中的技巧和战术引申词义阻挠,欺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