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gne(古龙水):古龙水的诞生地德国城市科隆
在18世纪的德国城市科隆(Cologne),有一位名叫吉欧凡尼·玛丽亚·法利纳(Giovanni Maria Farina)的意大利理发匠。他的理发店生意十分火爆,因为他不仅擅长理发,更重要的时,他家有一个祖传秘方,可以用来调制一种特别的盥洗用水。用这种盥洗用水洗头和脸后,令人神清气爽,还留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法利纳的盥洗用水在整个科隆城都出了名,顾客们络绎不绝。甚至有一位顾客特意登门拜访,希望购买一些这种盥洗用水,因为他第二天需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希望用法利纳的盥洗用水来帮助自己显得更加精神。受此触动,法利纳先生找到了另一条致富途径。从经以后,他致力于生产这种盥洗用水,并与1709年正式推向市场。由于这种盥洗用水最早问世于科隆市,人们便将其称为“科隆水”,后来简称“科隆”(cologne),中文译为“古龙水”。
欧洲的男士们特别喜欢古龙水的香气,他们喜欢在洗澡后往身上喷洒这种清新爽快价格又不太高的“香水”,因此早期的古龙水被看作是“男用香水”。法国皇帝拿破仑就特别喜欢古龙水,据说每个月要用掉60瓶古龙水。
cologne:[kə'ləʊn] n.古龙水,科隆香水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logne 词源,cologne 含义。
brisk:轻快的、活泼的
发音释义:[brɪsk] adj.轻快的;活泼的;凉爽的;繁荣的;令人振奋的;麻利的;唐突的v.(使)活跃起来;(使)变得轻快
词源解释:来自苏格兰语bruisk,可能是法语brusque(唐突的)的变体
词组习语:brisk breeze(凉爽的微风);brisk walk(轻快的散步);brisk market(繁荣的市场);brisk demand(活跃的需求);brisk sales(销路畅旺);brisk up(活跃起来)
助记窍门:brisk = b(搏)+risk(冒险)→要想冒险,做事就得轻快、麻利→轻快的
衍生词:briskly(轻快的、活泼的)
bask:晒太阳
发音释义:[bɑːsk] vi. 晒太阳;取暖;沐浴于;沉浸于vt.使…晒太阳;使…温暖舒适
词源解释:来自古挪威语baðask(沐浴,洗澡)
1600年,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作品《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中,首次用bask来表示晒太阳(沐浴于阳光中)。从此以后,bask就衍生出了“晒太阳”的含义。
词组习语:bask in the sun(sunshine)(晒太阳);bask on beach(在海滩上晒太阳)
助记窍门:bask谐音四川方言“巴适kei”(去舒服一下)。其中,“巴适”表示“舒适、安逸、爽”,kei表示“去”。bask的核心含义就是“舒适地享受(阳光等)”,与“巴适”的含义十分契合。
absinthe:苦艾酒
来自希腊语,可能最终来自波斯语。
苦艾酒是一种有茴芹茴香味的高酒精度蒸馏酒,主要原料是茴芹, 茴香及苦艾 (wormwood) 药草(即洋艾 (Artemisia absinthium))这三样经常被称作「圣三一」。酒液呈绿色,当加入冰水时变为混浊的乳白色, 这就是苦艾酒有名的悬乳状状态。此酒芳香浓郁,口感清淡而略带苦味,并含有50度以上高酒精度。
艾酒(Vermouth)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人们以某些植物浸泡在葡萄酒中做为祭典或医病用,直到四世纪初。法国才为这些加味葡萄酒命名为苦艾酒(Absinthe),主要产地为法国, 瑞士。各品牌所用之浸泡药物种类不同,一殿均包含苦艾、登翘、丁香、肉桂、金鸡纳树皮、人参等数十种植物,早期只有红色苦艾酒,在1930年代 Cinzano公司以金鸡纳树皮加入配方发明了Bianco,不久之后又改良制成 Dry口味的苦艾酒﹒Bianco口味清淡甘美。Dry甘冽清爽Rosso以焦糖着色香甜可口, 但经改良后的已经不是原始的Absinthe了。
现在中国市场上最容易与苦艾酒混淆的是茴香酒, 因为这些酒中含有苦艾酒的基本成分之一“茴香”所以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苦艾酒。比如一些品牌的茴香酒: 潘诺(40度),金巴利(23度)。
另一种因翻译的原因, 接近苦艾酒, 最容易混淆的是vermouth, 很多人将翻译成苦艾酒, 实际它正确的中文名是味美思。 而真正的苦艾酒为 “Absinthe” , 也非 L'Absinthe 或 D'Absinthe等, 很多酒为了冒充苦艾酒, 通常取名跟“Absinthe”类似的名字, 比如 L'Absinthe ,D'Absinthe,absente等等, 为了让人一眼看去时“Absinthe”,通常L', D'的字样很小, 这样的酒一般为利口酒,在标贴的不显眼处也会有“liquer”的标示, 纯正的苦艾酒不会有这样的标示。
以上几种酒属餐前酒, 开胃酒, 价格一般很便宜, 而真正的Absinthe苦艾酒即使在国外售价也很高, 国内卖得很少。
absinthe 在大陆叫做苦艾酒, 但在台湾, 人们根据音译叫做“艾碧斯”, 以下是各种名称:
1. 法国,瑞士苦艾酒: absinthe
2. 捷克苦艾酒: absinth
3. 加拿大: absenta
4. 昵称: La Fee, 绿精灵, 绿仙子, 绿色缪斯, green fairy等。
那么什么是苦艾呢?苦艾(即洋艾 (Artemisia absinthium))是分布于世界许多地方的一种菊科蒿属草本香料植物,味苦。
当年,尚没有苦艾酒,有的是一种叫苦艾(Wormwood)的植物。古希腊的医药大师希波克拉底认为它是治疗肝炎的良药,顺便也能对付烦人的风湿,要知道,地中海气候让很多希腊贵族每到潮湿的季节便痛苦不堪。
candidate:候选人,应试人
在古罗马时代,下至一般求职者,上至会计官( quaestor)、执政官(praetor)乃至最高执政官(consul)等的候选人,都喜欢身着白色宽外袍(toga)。宽是为了便于向人们显示身上的伤痕,而白则是象征洁白无瑕,表示谦卑真诚、忠实正直。“白”在拉丁语中作candidus,其派生词candidatus原指“白衣人”,后指“穿着白袍、谋求公职的人”,最后指“谋求公职的人”。英语candidate 一词实源于此,其词义也经历了类似的演变过程,以后又引申为“候选人”“应试人”以及“候补者”等。英语形容词candid(正直的,坦率的),究其根源,也是从同一拉丁词根,即意为“白”的candidus演变而来的。另外还有几个词,如candour(爽直),candle(蜡烛),incandescent(白炽的)等,同candidate也有些亲缘关系啬
Hephaestus:戴绿帽子的火神赫淮斯托斯/伏尔甘(Vulcan)
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是希腊神话中的火及锻造之神,又被音译为“赫菲斯托斯”,在罗马神话中叫做伏尔甘(Vulcan)。他天生相貌丑陋,所以一出生就让老爸宙斯很不爽,把他扔到海上一个岛上,并因此摔断了一条腿,变成了瘸腿。
赫淮斯托斯心地善良并且心灵手巧,是诸神的铁匠,制造了许多著名的武器、工具和艺术品。他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筑了诸神的宫殿,为宙斯打造雷霆和铠甲,此外还制造了小爱神的弓箭、赫拉克勒斯的马车、阿波罗驾驶的日车、捆绑普罗米修斯的铁链、阿喀琉斯的盔甲等器具。他用斧子劈开宙斯的脑袋,让雅典娜跳出来,从而治好了宙斯的头痛病。
赫淮斯托斯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爱神阿芙洛狄忒。但他们的婚姻是宙斯包办的,阿芙洛狄忒根本瞧不上这个瘸腿丑八怪,与英俊潇洒的战神勾搭上了,还生下了私生子小爱神厄洛斯。有一次赫淮斯托斯制造了一张精巧的网,布设在床上,把正在床上偷情的阿芙洛狄忒和战神抓个正着,并让他们在众神面前出丑。
赫淮斯托斯还暗恋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骗他说雅典娜也喜欢你,一会儿就来找你。过了一会儿,雅典娜果然来了,其实是来求赫淮斯托斯打造武器的。自作多情的赫淮斯托斯欲火焚身,想非礼雅典娜,被雅典娜挣脱开,射出的精液落在雅典娜大腿上。雅典娜用手巾什么的擦拭干净后扔在地上,结果让大地女神受孕,生下了一个半人半蛇的孩子,名叫刻克洛普斯(cecrops),雅典娜收养了这个孩子,后来他成为了雅典的第一个国王。
赫淮斯托斯大部分时间都在地底下打铁,火山传说就是他的打铁铺,一旦看到火山又开始冒烟冒火了,那就是赫淮斯托斯在下面开工了。因此,人们就用他的罗马名字Vulcan来命名火山,这就是英语单词volcano(火山)的来历。
Vulcan:['vʌlkən] n.伏尔甘,火及锻造之神。
volcano:[vɒl'keɪnəʊ] n.火山。
volcanic:[vɒl'kænɪk] adj.火山的,猛烈的,容易突然发作的n.火山岩
vulcanian:[vʌl'keniən] adj.火山的,金工的
vulcanize:['vʌlkənaɪz] vt.硫化,硬化
martinet:严格执行军纪的军官
17世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军事教官名叫Jean Martinet。他在1660至1670年间任步兵总监,负责训练步兵。他制定了一套新的操练法,并且严厉严格的军纪。企图称霸欧洲的这位“太阳国王”要求所有贵族子弟都能指挥一个营的步兵,在Martinet的严格训练下,这些人都成了合格军官。他还把刺刀作为一种战斗武器引入步兵中,从而大大提升了步兵的战斗力,使法国步兵成为欧洲第一支最好的正规部队。为此,Martinet誉满全欧,他的操练法在许多欧洲国家被推广使用。英语martinet一词就是源自他的姓氏,始见于英国剧作家威彻利(William Wycherley在1676年上演的喜剧《爽快人》),但改词在剧中指某种军事操练,以后才用来喻指“严格的教官”,18世纪以后又进而引申为“严格执行纪律的人”。1672年路易十四对荷兰人发动了一场战役,Martinet任法国陆军元帅。在围攻德国杜伊斯堡时,他身先士卒被法国自己的炮兵的炮火击中不幸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