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idate(候选人):古代候选人身着白色长袍的习俗
在古罗马时代,那些谋求公职的竞选人在竞选场合中,往往会身穿一身白袍,一来表示自己品行洁白无瑕,无可挑剔,二来一身白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易于给选民留下深刻影响。英语单词candidate正是源自这种做法。
单词candidate源自拉丁语candidatus,本意就是“身穿白袍的”。candidatus源自拉丁语candidum,表示“白、纯洁”,而该词又来自拉丁语candere,表示“发光”,从中衍生出英语词根cand(发光)。英语单词candle(蜡烛)、candid(坦白的)、candor(坦白)等都源自于此。
词根cand:发光、白,=white, glow
candidate: ['kændɪdeɪt; -dət] n.候选人,应试者,候补者
candle: ['kænd(ə)l] n.蜡烛,烛光
candid:['kændɪd] adj.公正的,坦白的,率直的,偷拍的
candor:['kændɚ] n.坦白,直率
candescence:[kæn'dɛsns] n.白炽,白热。记:cand白,发光+escence开始→开始发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ndidate 词源,candidate 含义。
Halloween(万圣节前夜):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鬼节)
一说起“万圣节”,很多中国人都会想到南瓜饼、鬼怪面具、小孩挨家挨户讨糖果等场景。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以上活动庆祝的是每年的十月31日晚上的Halloween(万圣节前夕、万圣夜),并非每年11月1日的“万圣节”(AllHallow's Day)。Halloween是“万圣节”(AllHallow's Day)的前夜,但它的庆祝传统并非源自“万圣节”,而是来自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Samhain,仲夏节、相当于中国的“鬼节”)。
在古代凯尔特人的历法中,每年十月31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是夏天正式结束、严酷冬季开始的一天。古代凯尔特人信奉“德鲁伊”宗教,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活着的人惧怕亡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亡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亡魂吓走。
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后,将萨温节和罗马的两个节日合并。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为 了压制这种古代异教传统,希望人们淡忘萨温节,就把11月1日定为“万圣节”(AllHallow's Day),用来纪念殉道圣徒,hallow即圣徒之意。然而,萨温节的传统依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人们虽然在万圣节对基督教圣徒表达敬意,却更喜欢 在万圣节前一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庆祝,如做南瓜灯、化妆、小孩子挨家挨户讨糖吃等。只是这个夜晚不再叫做“萨温节”,而是被称为Halloween,是 All-hallow eve的缩写,意思就是“万圣节前夜”,但很多中国人并不明白二者的关系,往往将Halloween和“万圣节”混为一谈。
Halloween:[ˌhæləʊ'iːn] n.万圣节前夜,鬼节
AllHallow's Day:万圣节
hearse(灵车):教堂中悬于灵柩上方的耙形烛台
英语单词hearse(灵车)和单词rehearse(排练)的后一部分完全相同,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没错,它们其实拥有相同的词源。单词hearse的词源是herse,指的是农具耙子,用作动词时表示用耙子耙地。所以 rehearse的本意就是用耙子反复耙地,比喻反复练习、排练。hearse除了表示“耙子”外,还可以表示教堂中的一种灯具,用来安放蜡烛。在教堂举 行丧礼时,通常会把这种耙形灯具放在灵柩的上方。由于插上蜡烛后形状类似一把耙子,所以这种灯具也被称为hearse。后来,hearse一词又衍生出 “灵柩、灵车”的含义,原本表示“耙子”、“耙形灯具”的含义反而被人淡忘了。
hearse:[hɜːs] n.灵柩,灵车
rehearse:[rɪ'hɜːs] vt.vi.排练,预演,演习
rehearsal:[rɪ'hɜːs(ə)l] n.排练,预演,演习
curfew(宵禁):晚间按时灭火熄灯就寝的规定
在古代中国,在夜里到了某时刻,敲更人就会敲钟报时,并提醒大家小心火烛。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有类似做法,即到了夜里规定时刻,就会有人敲钟,提醒大家扑灭灯火,按时就寝,其目的是避免无人照看的灯火在夜里引发火灾。这种做法在古法语中被称为cuevrefeu,字面意思就是cover fire(扑灭灯火)。英语单词curfew就来源于此,并在19世纪时衍生出“宵禁”之意。
curfew: ['kɜːfjuː] n.宵禁,宵禁令,晚钟,敲晚钟时刻
candidate:候选人
发音释义:['kændɪdeɪt; -dət] n.候选人;求职人;投考人
结构分析:candidate = candid(穿白衣)+ate(过去分词形式)→穿白衣的人→候选人
词源解释:candid←拉丁语candidare(使变白)←candidus(白色)←candere(发光);ate←拉丁语atus(过去分词形式)
同源词:candid(坦白的);candle(蜡烛)
在古罗马时代,那些谋求公职的竞选人在竞选场合中,往往会身穿一身特别干净的白袍,一来表示自己品行洁白无瑕,无可挑剔,二来一身白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易于给选民留下深刻影响。英语单词candidate(候选人)正是源自这种做法。
衍生词:candidacy(候选资格)
candor:坦白
发音释义:['kændɚ] n.坦白;直率
词源解释:candor←拉丁语candor(whiteness)←candere(发光)
同源词:candid(坦率的);candle(蜡烛)
candid:坦白的、直率的
发音释义:['kændɪd] adj.坦白的;直率的;偷拍的
结构分析:cand(白)+id(形容词后缀)→直白的、坦白的
词源解释:cand←拉丁语candere(发光)
同源词:candle(蜡烛)
衍生词:candidness(坦率)
butt:屁股、粗大的一段
发音释义:[bʌt] n.粗大的一段;钝圆的底部;屁股;烟蒂;被嘲笑的对象v.对接;顶撞;毗邻
词组习语:butt out(停止干预);butt in(插手、插嘴、插一杠子);work one’s butt off(努力工作);freeze one's butt off(冷得把屁股冻僵);butt joint(对接头);gun butt(枪托);butt of jokes(笑柄);a cigar butt(烟蒂);a candle butt(蜡烛残桩);butt in line(加塞儿、插队)
助记窍门:butt→bottom(底部、臀部)→屁股
衍生词:buttocks(臀部)
chandelier:垂吊灯,枝形吊灯
发音释义:[,ʃændə'lɪə] n. 枝形吊灯,枝形大烛台
结构分析:chandelier = chandel(蜡烛)+ier(名词后缀,表物品)→摆放蜡烛的物品→枝形大烛台、枝形吊灯
词源解释:chandel←拉丁语candela(蜡烛)←拉丁语candere(发光)
相关词根:cand(发光、白)
candela:坎,坎德拉(光强度单位)
来自词根cand, 照明,词源同candle,蜡烛。
candelabra:枝状大烛台
来自candle, 蜡烛。-brum, 工具格后缀,复数形式bra.
candid:坦诚的
来自词根cand, 照明,词源同candle,蜡烛。
candida:念珠菌
来自词根cand, 照明,白色,词源同candle,蜡烛。因通常呈白色而得名。
candidate:候选人
来自词根cand, 照明,白色,词源同candle,蜡烛。因古罗马时期谋求官职者着白衣进行政治演说或游说而得名。
candlewick:烛芯
candle, 蜡烛。-wick, 灯芯。
candor:真诚
来自词根cand, 照明,白色,词源同candle,蜡烛。
chandelier:枝形吊灯
词源同candle, 蜡烛。
chandler:船用杂货商,杂货店
来自candle, 蜡烛,即卖蜡烛的人,后词义外延扩大。
wick:烛芯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PIE*weik,弯,转,编织,词源同wicker,vicarious,引申词义用线捻成的烛芯。
hearse:灵车,灵柩
来自古法语herce,耙子,来自拉丁语hercia,耙子,来自古希腊方言Oscan语hirpus,狼。由狼引申词义狼牙,耙子,因形如狼牙而得名。后引申词义教堂大烛台,灵车前的灯烛,后代指灵车,灵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