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on(中午):基督教徒在“第9时”的祈祷
在古罗马,人们把白天分成12个小时,从早晨6点钟开始,到傍晚5点整。基督教在罗马兴起后,基督徒每天都要祷告,一般祷告7次,其中白天有4次,时间为6点、9点、12点和下午3点,在拉丁语中分别叫做Prime(初时)、Terce(第3时)、Sext(第6时)、None(第9时)。英语单词noon就来自拉丁语None,本来指的是下午3点整,但后来由于祷告时间的改变而变成了中午12点。
原来,基督教中有个为期40天的大斋节,以纪念耶稣曾经在旷野中禁食40天。在大斋节期间,基督教徒每天只能吃一餐,并且必须在白天的四次祷告都做完以后才能进餐。白天最后一次祷告(None)的时间原本是下午3点,但很多人实在饿得不行,坚持不到下午三点。于是,在12世纪时,有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将白天的四次祷告统统提前三个小时,早晨3点钟就开始做白天的第一次祈祷(Prime),反正饿着肚子也睡不着。这样,白天最后一次祷告(None)的时间就变成了中午12点,大家就可以在中午12点吃饭了。从此以后,英语单词noon的概念也随之改变,从下午3点整变成了中午12点。
noon: [nuːn] n.中午,正午,全盛期
afternoon: [ɑːftə'nuːn] n.下午,午后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noon 词源,noon 含义。
attenuate:使减弱
发音释义:[ə'tenjʊeɪt] adj. 减弱的;稀薄的;细小的vt. 使减弱;使纤细vi. 变纤细;变弱
结构分析:attenuate = at(=ad,去)+tenu(变薄)→减弱
词源解释:tenu←拉丁语tenuare(使变薄)←拉丁语tenuis(稀薄的、细小的)
同源词:tenuous(纤细的、微薄的);extenuate(减轻)
趣味记忆:attenuate = at ten u ate(十点钟你吃饭)→十点钟你才吃饭,你的体力已经减弱了
衍生词:attenuation(衰减、变薄、稀释);attenuator(衰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