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oroner(验尸官):英国诺曼王朝时期国王的司法官

英语单词coroner最早是英国诺曼王朝时设置的一个王室职务,相当于国王的司法官,由各地的骑士担任。1194年的英国《巡回法院规章》(Articles of Eyre)第20条首次予以明确规定,其职责是“custos placitorum coronae”(拉丁语,= keep the pleas of the Crown,掌管国王的诉讼)。其中,coronae来自corona(crown,王冠),英语单词coroner即来源于此。

在该制度设立的初期,coroner主要负有如下两项职责:一是维护和增加国王的国库收入。coroner通过查明死因、确定个案的类型而分别予以处理,避免因为一些臆测的刑事案件而浪费人力和财力,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即通过将死刑犯的财产没入国库的方式为国王聚敛钱财;二是负责调查诺曼底人非正常死亡的案件。诺曼底人是当时英国的统治阶级,在有诺曼底人之死亡存有疑问的情形下,coroner应查明其死因。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受英国司法制度影响的国家,依然保留了coroner(验尸官)职务和制度。现在,coroner(验尸官)的主要职责是调查非正常死亡案件中的死亡原因。

coroner: ['kɒr(ə)nə] n.验尸官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roner 词源,coroner 含义。

diddle:欺骗

来自英语方言diddle, 摇摆,蹒跚。引申诸多不相关的词义,如欺骗,浪费时间,游荡等。可能最终词源同dawdle, doodle, doodle, totter, toddle.

dissipate:驱散,挥霍

dis-, 分开,散开。-sip, 扔,分散。引申词义挥霍,浪费。

fritter:挥霍,油炸馅饼

挥霍义词源同fraction, 碎片,引申词义挥霍,浪费,扔弃。馅饼义来自fry, 煎,油炸。

waste:浪费,废物

来自拉丁语vastus,空的,荒废的,词源同vain,vast。引申词义浪费。

misspend:挥霍,浪费

mis-,坏的,错的,不好的,spend,花费。引申词义挥霍,浪费。

spoonerism:首音互换(错误),斯本内现象

人们在言谈中,有时不免出现口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首音互换位置的现象,英语即以spoonerism谓之,如将a crushing blow(沉重一击)误为a blushing crow(一只脸红的乌鸦),将tons of soil(大量的泥土)误为sons of tod(劳动者),took a shower(洗沐沿)变成shook a tower(使塔楼震动),brush my hat(刷我的帽子)变成hush my brat(使我调皮的弦子安静下来)等。该词源出牛津新学院院长W. A.Spooner (1844 - 1930)。Spooner既是个牧师,又是位学者,在学院中讲授哲学和神学等课程。他讲话一发急或激动,就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首音互换位置,往往形成一种有趣的结合,产生某种戏剧性的效果。在一次他主持的婚礼上,他发现新郎因过于紧张而忘了同新娘亲吻,本来想提醒他说,“Son,it is customuy to kiss the bride.”(燕子,按习惯要吻一吻新娘。)但出口的竟然是“Son,it is kisstomery to cuss thebride.”kiss(吻)变成了cuss(诅咒),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在一次上课时他训斥一个学生,本想说,“You have missed myhistory lecture - you have wasted the whole term.”(你没上我的历史课,浪费了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脱口而出的则是“You have hissed rny mystery lectLuf - you have tasted thewhole worm.”(你对我故弄玄虚的演讲发出嘘声,吃掉了一整条虫子。)还有一次,他把一个学生开除了,本欲对他说,“You have deliberately wasted two whole terms, and now youcan leave Oxford on The down train."(你白白浪费了整整两个学期,如今可以乘下行列车离开牛律了)说出口的却是,“You have deliberately tasted two whole worms, and now youcan leave Oxford on the town drain.”(你从从容容地吃了整整两条虫子,如今可以从城里的下水道离开牛津了)此外,Spooner还把a half-formed wish(一个不太成熟的愿望)说成a half-waⅡned fish(一条半温的鱼),在提及女王时他竟然将the dear old queen(亲爱的老女王)误说成the queer old dean(怪癖的老教务长)。诸如此类的口误常把学生们逗笑。他们便将这种首音误置的口误戏称为spoonecism。尽管此类口误古已有之,Spooner的姓氏却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economist:经济学家

英语里“经济学家”和“节俭的人”是一个词,都叫economist.它是从希腊语oikonomia(即“economy”)来的,原义是“家务管理”。Economist最初的含义是指用钱节省,善于管理财产和业务使减少损失和浪费的人,也就是“节俭的人”。这个词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勤俭持家”到善于经营管理厂矿企业,再到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理论,其含义也从“节俭的人”转化为“经济学家”。

同样,economy也从原来的“节省、节俭、节约”发展为“经济”的含义。

英国有个世界闻名的刊物,就叫“Economist”。

wasteful:浪费的 

词根词缀: waste浪费 + -ful形容词词尾

prodigal:挥霍的

来自拉丁语prodigere,挥霍,浪费,来自prod-,向前,来自pro-的扩大形式,-ig,做,驱使,驱动,词源同agent,navigate.比喻用法,被诱惑所驱动的,乱花钱的,挥霍的。

doggy bag:狗食袋;剩菜袋

doggy指小狗,也是对狗的爱称。doggy bag 则指就餐结束后餐馆为顾客提供的一种纸袋或塑料袋,供他们将吃不完的食物带回家。这在美国是惯常的做法,但在英国则不是。在美国,餐馆供应的菜肴分量一般比英国的多出许多,顾客通常都吃不完,而美国人从小养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于是他们对于包走吃剩的食物丝毫不以为耻,认为索取袋子(bag)也不失礼节。那么又为什么冠之以doggy呢?据认为,人们一般都比较爱面子,菜多了吃不完,总觉得弃之可惜,要带回家留着吃又不便直说,就借口说是给狗吃的,所以在向侍者要袋子装剩菜时便称这类袋子为doggy bag,亦作doggie bag,直译是“狗食袋”。在美国餐馆,尤其是唐人街餐馆,一般都备有狗食袋供顾客索取。狗食袋上往往印有餐馆名字和菜名介绍等,既方便顾客又兼做广告,真可谓一举两得。

splurge:挥霍,浪费

可能来自 splash 和 surge 的合成词,或直接来自拟声词,模仿水流的声音,引申比喻义挥霍, 浪费。

squander:挥霍,浪费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拟声词根 squ-,挤,压,模仿挤压湿物体时发出的吧唧声。比较 splurge, 挥霍,浪费。

waste:浪费,废物

来自拉丁语 vastus,空的,荒废的,词源同 vain,vast.引申词义浪费。

Viagra:万艾可,伟哥

Viagra 据称源自梵语 vyāghra(老虎),它们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但也有人将 V 或 Vi 与单词 vigour、virility、vitality、victory 联系在一起,认为 Viagra 是 virile 和 Niagara 的缩合词,Niagara 就是 Niagara Falls 即尼亚加拉瀑布(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瀑布之一,位于北美五大湖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上),瀑布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万马奔腾,所以 Viagra 这种药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更暗含着更深一层的意境。

Viagra 是专利商标名,其最早的名字其实叫做 Sildenafil(西地那非)。科学家最初是希望它能够治疗心绞痛的心脏病,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阴差阳错地发现 Viagra 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Erectile Dysfunction)的有效药物。

上世纪90年代医疗水平有限,心脏病还属绝症,美国辉瑞公司下决心发明一种药物彻底治愈心脏病,研发团队本想将心脏血液流动的速度快一些,没曾想血液最终却留下面去了。他们不了解水往低处走的道理,所以导致了下体充血。为了不使科研成果浪费,他们找了一批人试药,但令人惊奇的是,药品发放之后,很多人却不愿将没吃完的交回来,而且大部分还是男性。

研发人员感到惊奇,便着手调查,没想到这一调查竟为辉瑞公司带来百亿美元的收入。原来这个药有副作用,副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晚上的国王。辉瑞公司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商机,赶紧加快产品生产,此后短短几年间,Viagra 立即风靡全球,成为无数男人的充电宝。

所以中国人给这个药起了个名字叫伟哥。这个药名是音译过来的。但这个名字也造成了一些人的困扰,因为中国叫张伟,李伟,王伟的人数不胜数都叫伟哥,结果这个药出了之后只能说张哥来了,李哥来了,王哥来了。

后来有人又翻译了一个名字叫万爱可,就是一万次爱都可以,但是这个好像很露骨。后来这个“爱”就改成了“艾”叫万艾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蓝色小药丸了。

顺便说一句,1998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凭借此项发明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尽管并未直接参与制造伟哥,但他对伟哥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得知人们称他为“伟哥之父”时,他气愤地说,“伟哥之父是一个极其愚蠢的称号,如果时光倒流,我宁愿自己从未导致这种药物的发明。”但不得否认的是,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凭借伟哥专利,已赚得盆满钵满。

伟哥其实不是春药,它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是用来帮助别人站起来的药,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吃了伟哥后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因为伟哥的药效要在12分钟之后发作,但有的人一吃了就雄起了,当然了,有的人吃完后也是可以维持30分钟的啦。

最后说的就是,伟哥虽好,但也是有副作用的,像什么头疼啊,影响视力、听力啊等,所以它现在是一种处方药,并不是想买就能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