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ilet(厕所):用作梳妆台台布的小块薄麻布
很多人一看到英语单词toilet就想到“厕所”,其实,在历史上,toilet这个词跟厕所一点关系也没有。它来自法语,原本是toile(一种薄麻布)的指小形式,本意是“一小块薄麻布”,表示用来包衣服的布,后来词义演变为“梳妆台台布”,后来继续演变为“梳妆打扮”,在往后演变为“梳妆室”。由于女性经常在厕所里盥洗和梳妆打扮,所以人们又将厕所美其名曰toilet。由此可见,toilet是“厕所”的雅称,本身并不含有“厕所”之一。并且,作动词时,toilet不是“上厕所”的意思,而是“梳洗打扮”的意思。
toilet:['tɒɪlɪt] n.厕所,盥洗室,洗手间vi.梳妆,打扮,盥洗vt.给……梳妆打扮
toile:[twɑːl] n.薄麻布,一种棉质印花布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toilet 词源,toilet 含义。
barmecide(口惠而实不至的人):天方夜谭中假装殷勤的王子
阿拉伯名著《天方夜谭》中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穷人奈沙尔沿途乞讨,来到了巴格达的波斯王子巴梅塞(Barmecide)的豪宅前。他鼓起勇气想进去讨碗饭吃,没想到到巴梅塞热情非常,允诺要给他一顿丰盛的饭菜。他请奈沙尔洗手,可是既没有盆也没有水。奈沙尔只好假装洗了洗手。巴梅塞吩咐仆人上菜,然后殷勤地邀请奈沙尔夹菜。可是饭桌上什么也没有。奈沙尔只好举起筷子,假装夹菜,嘴巴也慢慢咀嚼,好像真的在吃饭一样。巴梅塞不断地叫仆人上菜,各种美食都被他喊遍了,却没有一个真正上到饭桌上。巴梅塞还吩咐仆人上酒,并亲自假装给奈沙尔倒了一杯酒,还和奈沙尔碰杯了。奈沙尔也装模作样地喝了几杯酒,便假装喝醉了,突然扇了巴梅塞一个大嘴巴。巴梅塞责骂他,他赶紧道歉,并解释说自己是喝醉了,冒犯了他,请多多原谅。巴梅塞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起来,告诉奈沙尔,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这样戏弄客人,没有一个人能像奈沙尔这样应付到底。然后,巴梅塞吩咐仆人端上真正的美味佳肴,跟奈沙尔畅饮起来。
从此以后,巴梅塞的名字Barmecide就成了假装殷勤,口惠而实不至的人的代名词。
barmecide:['bɑ:misaid] n.假装殷勤的人,口惠而实不至的人adj.欺骗的,虚伪的
Barmecide’s feast:n.虚幻的酒宴,虚情假意
ablutions:净手礼
前缀ab-离开,带走。词根lut, 清洗,同lotion, 洗面乳。特指宗教仪式的一种礼仪,或可指中国武侠小说中的金盆洗手。
biobreak:方便时间
词根bio, 生命。break, 休息。幽默用法,指暂时离开电脑去洗手间。
font:圣洗池
来自拉丁语fons, 喷泉,词源同fountain. 用来指教堂的洗手池,用于洗手礼。
latrine:茅厕,便坑
来自PIE*leu,冲洗,词源同lava,lavatory,-trine,地名后缀。用于指简易的洗手间,茅厕。
lavatory:厕所,洗手间
来自PIE*leu,冲洗,清洗,词源同latrine,dilute,antediluvian.用于指厕所,洗手间等。
lavender:薰衣草
可能来自拉丁语lividus,蓝色,青紫色,词源同livid.或来自PIE*leu,冲洗,涌出,词源同lavatory,dilute,antediluvian.因这种花草用于洗手间的清香剂而得名。
war-paint:化妆品
美洲印第安人及一些非洲部落成员出战前习惯把脸和身体涂成五颜六色,让人看了害怕。这种出战前涂在脸上和身上的颜料就叫war-paint。今天人们往往把war-paint用作幽默语或戏谑语,指“化妆品”,尤用以形容妇女的浓妆艳抹或过度化妆。
例如:I went into the nearest,public lavatory and put on my war-paint. 我走进最近的一个洗手间,往脸上控脂粉。
towel:毛巾,抹布
来自中古英语 towel,毛巾,来自 toaille,毛巾,来自 Proto-Germanic*thwahilo,洗手布,毛巾布, 来自 PIE*twak,清洗,沐浴。-el,小词后缀。引申词义抹布,手巾等。
towel:毛巾,抹布
来自中古英语 towel,毛巾,来自 toaille,毛巾,来自 Proto-Germanic*thwahilo,洗手布,毛巾布, 来自 PIE*twak,清洗,沐浴。-el,小词后缀。引申词义抹布,手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