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fury(暴怒):罗马神话中的复仇三女神

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被其子克洛诺斯阉割时,溅出的精血使大地女神盖亚受孕,诞生了三位复仇女神。在希腊语中,她们被统称为厄里倪厄斯Erinyes(愤怒的人),在拉丁语中被统称为Furies,与拉丁语furere(愤怒)相关。她们的形象为三个身材高大的妇女,头上长着蛇发,眼中流出血泪,双肩生有翅膀,手执火把和蝮蛇鞭。她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杀人凶手,尤其是谋杀血亲的人,使他们受到良心的煎熬,直到丧失理智。为了避免激怒她们,凡人不敢直呼她们的名字,只能称她们为“温和的人”(the kindly ones)。

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回国后被妻子谋杀。他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了替父亲报仇,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结果被复仇三女神追捕,一路逃到太阳神的神殿躲藏起来。复仇女神们来到智慧女神雅典娜面前请求裁决,雅典娜召集众法官,对俄瑞斯忒斯进行了审判。法官们投票表决相持不下。于是雅典娜投了至关重要的一票,判俄瑞斯忒斯无罪。复仇女神们不肯善罢甘休,声称这个审判将会给雅典城带来灾难。最后,雅典民众承诺要为复仇女神们建一座神庙,才使得复仇女神们放弃了复仇的想法。

英语单词fury就源自复仇女神的拉丁语名字Furies。

fury:['fjʊərɪ] n.狂怒,暴怒,激怒者

furious:['fjʊərɪəs] adj.狂怒的,激烈的,热烈兴奋的,喧闹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fury 词源,fury 含义。

christmas(圣诞节):庆祝基督诞生的弥撒

在英语中,圣诞节是Christmas,它是Christ’s Mass(基督的弥撒)的缩写。圣诞节产生于4世纪后期。在4世纪初,罗马帝国东部的基督教会选择每年的1月6日作为纪念基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 “主显节”(Epiphany)。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 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本是一个异教徒节日,是波斯太阳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和罗马 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是为了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后来,虽然 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 (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大多数教会和基督教徒都选择在12月25日过圣诞节,但也有例外,如在亚美尼亚人们 坚持在1月6日过圣诞节;在菲律宾,人们则享有世界上最长的圣诞季——从12月16日直到次年的1月6日。

教会在每年12月24日的之夜即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庆祝耶稣诞生,该子夜弥撒就被称为Christ’s Mass(基督的弥撒),到14世纪左右被缩写为Christmas。这就是Christmas一词的来历。

在梵蒂冈,每年的圣诞节前夕,教皇本人会亲自在圣彼得大教堂主持子夜弥撒。25日零时,号角手将吹响喇叭,在教堂里聚集的各国信徒眼眶里含着热泪,以各自的语言唱出悠扬的“平安夜”为世界祈祷。

Christmas:['krɪsməs] n.圣诞节

eye-watering:落泪的,高得难以想象的

即流泪,比喻义心疼,价格高。

heteronym:同形异音异义词

hetero-,相异的,-onym,名字,词源同name.例tear,撕碎,眼泪。

hyacinth:风信子

来自希腊语hyakinthos,一种蓝紫色花,可能为剑兰,鸢尾,飞燕草等。通常认为来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Hyacinth,与太阳神Apollo相好,但同时西风之神Zephyrus也同时爱上了Hyacinth,并由爱生恨,在Apollo与Hyacinth一次掷铁饼嬉戏时,故意把Apollo掷出的铁饼吹偏,并砸死了Hyacinth.阿波罗痛苦不已,把Hyacinth变成了一朵花,悲伤的眼泪落在了花瓣上,最终把花染成了蓝紫色。比较laurel.

lachrymose:爱流泪的

来自拉丁语lacrima,眼泪,来自PIE*dakru,流泪,词源同tear,字母d,l音变。

maudlin:感情脆弱的,爱哭的.酒后伤感的   

该词源出《圣经》一人物名。《新约·路加福音》中有则故事说,基督拯救了一个名叫Mary Magdalen(e)的妓女,从其身上逐出了7个恶魔,使她改恶从良,并成为最著名的门徒之一。Magdalene在中世纪古典画家和作家笔下表现的往往是一个珠泪盈眶,双眼红肿的悔罪妇女形象。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这个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14世纪在它从法语借入英语时,先是拼作Maudeleyne或Maudelen,到了16世纪才演变为maudlin。此时它已丧失了同Mary Magdalene的联系,不再是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了,用以表示“感情脆弱的”、“爱哭的”以及“酒后伤感的”等义。

mausoleum:陵墓

纪元前353年小亚细亚西南部卡里亚(Caria)王国的僭主Mausolus去世时,王后Artemisia悲恸欲绝。在国王遗体火化后,她用水拌和骨灰含泪饮下。随后,为纪念国王她大兴土木,按国王生前的设计在首都哈利卡纳苏斯( Halicarnassus,即今土耳其Bodrum)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据史书记载,该陵墓用大理石建造,高约135英尺,七部呈金字塔形,四周为36根柱子的柱廊,柱子之间塑有巨大雕像,其中包括国王和王后的雕像,并且饰有各种珍奇艺术品。这座精心建造的壮观陵墓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与埃及金宇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等齐名。可惜的是,它在世间存在了近一千几百年,于1375年一次强烈地震中塌陷了。15世纪占领哈利卡纳苏斯的十字军将多数石料移用于城堡的建造。到了1 9世纪中朔,英国考古学家查尔斯·牛顿爵士(Sir CharlfSNewton)对这一历史文物进行了发掘,掘出了国王及王后等人的塑像。他把这些文物献给了大英博物馆,至今仍然陈列在那里。

古希腊人照国王的名字Mausolus将该陵墓命名为Mausoleion,嗣后古罗马人称之为Mausoleum。英语拼写即取自于后者。今天mausoleum 一词用以表示广义的巨大宏伟的陵墓,如列宁陵墓( the Lenin Mausoleum),中山陵(Dr.Sun Yat-sen's Mausoleum).

tear-jerker:催泪弹

比喻用法,用以指催人泪下的电影或故事。

tear:眼泪

来自古英语 tear,眼泪,来自 Proto-Germanic*tagr,眼泪,来自 PIE*dakru,眼泪,词源同 lachrymose, 流泪的。字母 d,l 音变,中间字母 g 脱落。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西方传说,鳄鱼非常阴险狡猾,当它诱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后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the Furies:狂怒的复仇三女神

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被其子克洛诺斯阉割时,溅出的精血使大地女神盖亚受孕,诞生了三位复仇女神,在希腊神话中被称为厄里倪厄斯(Erinys,常用复数形式Erinyes),在拉丁语中被称为Furia。她们的形象为三个身材高大的妇女,头上长着蛇发,眼中流出血泪,双肩生有翅膀,手执火把和蝮蛇鞭。她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杀人凶手,尤其是谋杀血亲的人,使他们受到良心的煎熬,直到丧失理智。为了避免激怒她们,凡人不敢直呼她们的名字,只能称她们为“温和的人”(the kindly ones)。

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回国后被妻子谋杀。他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了替父亲报仇,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结果被复仇三女神追捕,一路逃到太阳神的神殿躲藏起来。复仇女神们来到智慧女神雅典娜面前请求裁决,雅典娜召集众法官,对俄瑞斯忒斯进行了审判。法官们投票表决相持不下。于是雅典娜投了至关重要的一票,判俄瑞斯忒斯无罪。复仇女神们不肯善罢甘休,声称这个审判将会给雅典城带来灾难。最后,雅典民众承诺要为复仇女神们建一座神庙,才使得复仇女神们放弃了复仇的想法。

复仇女神的拉丁语名字Furia来自拉丁语动词furere(狂怒),英语单词fury(狂怒)与其同源。

fury:['fjʊərɪ] n.狂怒,暴怒,激怒者

furious:['fjʊərɪəs] adj.狂怒的,激烈的,热烈兴奋的,喧闹的

maudlin(多愁善感的):圣经中爱掉眼泪的女人抹大拉

英语单词maudlin来自《圣经》里的一个女性人物:抹大拉的玛利亚。很久以来这个女人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妓女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她用忏悔的眼泪为耶稣洗脚,用密软的黑发把它们擦干;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行刑的日日夜夜里哀哭祈祷、喂他喝水;耶稣死后她进入停尸的墓穴预备亲自用油脂为其净身,却意外发现耶稣死而复活。由于抹大拉常常以流泪的形象出现,所以她的名字成为了多愁善感者的代名词。

maudlin:['mɔːdlɪn] adj.多愁善感的,易伤感的,易流泪的n.伤感

tear:眼泪

来自古英语 tear,眼泪,来自 Proto-Germanic*tagr,眼泪,来自 PIE*dakru,眼泪,词源同 lachrymose, 流泪的。字母 d,l 音变,中间字母 g 脱落。

trickle:滴,淌,细流,涓流

可能缩写(或变体)自中古英语 striken,流,特指流泪,词源同 strike,击,打。-le,表反复。 后引申词义滴,淌,细流,涓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