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bber:哭泣,鲸脂
1.哭泣,拟声词。-er, 表反复。
2.鲸脂,来自PIE *bhel, 膨胀,涌出。词源同blow.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lubber 词源,blubber 含义。
weep:哭泣
来自PIE*wab,哭泣,尖叫。
wimp:懦夫
可能缩写自whimper,拟声词,哭泣,呜咽,引申义懦夫。
implore:哀求,恳求
im-,进入,使,-plor,哭泣,哀求,词源同explore,deplore.
Santa Claus:圣诞老人
相传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有一位乐善好施的主教名叫Saint Nicholas。一天晚上他外出散步,从一家人家的窗口经过,听见三姐妹在里面哭泣。原来她们可怜的父亲因办不起嫁妆没能给她们找到丈夫,准备将她们卖到妓院去。Saint Nicholas听了之后,从身上掏出三袋金子,扔了进去,在那位父亲还没来得及道谢之前,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据说圣诞节赠送礼物的习俗即源出这一传说,而Santa Claus一词则源于Saint Nicholas这一名字。在荷兰、德国等地Saint Nicholas被尊奉为小孩的守护神。他的节日12月6日的前夕就是孩子们的节日。按习俗,要求有一个人装扮成Saint Nicholas,给孩子们送礼物。移居纽约的英国人从早期的荷兰移民那里照搬了这一习俗,而且把时间从12月6日移至圣诞节这天。Saint Nicholas在荷兰语作Sant Nikolaas,在荷兰方言作Sante KLaas,到了说英语的人嘴里就成了Santa Claus.汉语通译为“圣诞老人”。Santa Claus的形象总是一个样子:矮矮胖胖、快快活活、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穿着红袍子。这一形象出自美国画家纳斯特(Thomas Nast,1840 - 1902)之手。有人请他画一幅Santa Claus的画像,他以儿时给他送礼物的一位老人为原形作了画。殊不知他的画从此成了Santa Claus的形象。
wimp:懦弱的人;体弱的人;没有骨气的人
这是个口头用语,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美国,起初在学生中流行,以后又传至英国。关于其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wimp乃whimper(抽泣,呜咽)或whimperer(抽泣者)之缩略,性格懦弱的人或没有骨气的人往往因疼痛或委屈而哭哭啼啼(whimper)的,故人们以wimp称之;其二,该词源于美国漫画家埃尔齐·西格(Elzie C. Segar, 1894-1938)创作的连环画Popeye(大力水手)中名叫Wimpy的衣着邋遢的大胖子。
weep:哭泣
来自 PIE*wab,哭泣,尖叫。
wimp:懦夫
可能缩写自 whimper,拟声词,哭泣,呜咽,引申词义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