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ubus(梦魇):在睡梦中与人交合的梦淫妖
在中世纪的西方民间传说中,梦淫妖会在人的睡梦中与人交合,乘机吸收其精气。以男性形象出现的男妖称为incubus,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女妖称为succubus。女子梦魇时往往会以为是被梦淫妖压身,所以incubus演变成“梦魇”和“重担”之意,而succubus逐渐用来表示“淫妇、娼妓”。
incubus来自拉丁文incubare,由in(upon,在其上)+cubare(横卧)构成,字面意思是“横卧于其上”;而succubus来自拉丁文succubare,由sub(under,在其下)+cubare(横卧)构成,字面意思是“横卧于其下”。英语词根cub就来源于拉丁文cubare(横卧)。
incubus: ['ɪŋkjʊbəs] n.梦魇,沉重的负担
succubus: ['sʌkjʊbəs] n.女妖,妓女,女梦淫妖
incubate: ['ɪŋkjʊbeɪt] v.孵化,培养n.孵育物。记:in在上面+cub横卧+ate动词后缀→卧在上面孵化
incubation:[ɪŋkjʊ'beɪʃ(ə)n] n.孵化,潜伏,潜伏期
incubator: ['ɪŋkjʊbeɪtə] n.孵化器,保温箱,细菌培养器
cubicle: ['kjuːbɪk(ə)l] n.小卧室,小房间。记:cub横卧+i+cle小东西→可供横卧的小房间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incubus 词源,incubus 含义。
dowry(嫁妆):女子出嫁时娘家赠送的陪嫁礼物
女子出嫁时,女方家庭向男方或新婚夫妇赠送一定的陪嫁礼物,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一项古老习俗。这种陪嫁礼物就是“嫁妆”,在英文中称为dowry。它源自拉丁语dotare,其中的do就是“赠送”的意思,如英语单词donate(捐赠)。与它同源的还有endow(捐赠)。
娘家赠送嫁妆的原因,一方面是为新婚夫妇提供一定资助,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另一方面还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父权和夫权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嫁入男方后就成了婆家的人,与娘家不再有瓜葛,也不能继承娘家的遗产,所以女性成家后几乎再也无法从娘家获得任何帮助。在这种背景下,娘家向出嫁女儿提供帮助的唯一途径就是结婚时的嫁妆了。嫁妆的丰厚与否,与女儿日后在婆家的地位息息相关。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方,人们对嫁妆异常看重,甚至经常发生“索奁焚妻”这样的暴行。“索奁焚妻”指的是因为女方家庭拒绝男方的要求,不肯提供更多嫁妆,男方便杀害新婚妻子作为报复的事件,通常采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残忍手段。在印度,这一恶习屡禁不止,每年造成了大量女性的死亡。dowry一词在印度已经违背了“自愿捐赠”的本意,变成了女方家庭的一项沉重负担。
dowry:['daʊ(ə)rɪ] n.嫁妆,天资,亡夫的遗产
endow: [ɪn'daʊ; en-] vt.赋予,捐赠,天生拥有
judas(叛徒):出卖耶稣的门徒犹大
犹大(Judas)是耶稣最早的12门徒之一,负责管账。犹大最后背叛耶稣,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把耶稣的行踪透露给了痛恨耶稣的犹太教祭司们。在他们到客西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以指认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犹大看到耶稣惨死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自尽身亡。后来,犹大的尸体因沉重自垂吊的树上掉下,落在地下的尸体由于腐烂而肚子爆裂、肠子流出。犹太大祭司用犹大出卖耶稣基督的钱,将那块地买下来,埋葬了犹大;这块地被称为“血田”,后来作为安葬在耶路撒冷去世的外邦人的坟地。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犹大”(judas)来比喻“叛徒”,用“犹大的亲吻”(kiss of Judas)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judas: ['dʒuːdəs] n.叛徒,犹大
kiss of Judas:可耻的叛卖行为
barge(驳船):古埃及人用来运输货物的拖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在科普特语中称为baris。这种船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s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s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s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s,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barge:[bɑːdʒ] n.驳船,拖船vt.用驳船运输,笨拙或粗鲁地闯入vi.蹒跚,闯入
albatross(信天翁):诗歌《古舟子咏》中挂在水手脖子上的信天翁
英语单词albatross本意是“信天翁”,是一种白色的大型海鸟,其拼写与拉丁语albus(白色的)有关。多年以来,水手们把在大海上看到信天翁看作是好运的兆头。不过,这个单词还常用来比喻“沉重的负担”,这得归功于18世纪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年)的著名诗歌《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在这首诗歌中,柯勒律治讲述道,一个水手在船上射落了一只信天翁,结果给这艘船带来了厄运。
因此,其他水手强迫他把信天翁的尸体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以此表示杀害信天翁的只有他一人,与其他水手无关。然而,死神并没有放过其他人。船上所有水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眼看着船上的人几乎全部死光时,杀死信天翁的水手终于开始真心忏悔自己的罪行。当他跪下低头祈祷时,信天翁的尸体自动从他脖子滑落,他也因此终于卸下了一直折磨自己的重负。从此以后,随着这首诗歌的广泛流传,英语单词albatross的比喻含义“沉重的负担”也得以广泛流传。
albatross:['ælbətrɒs]n.信天翁,沉重的负担
cub-(横卧):梦中交合的梦淫妖incubus和succubus
在中世纪的西方民间传说中,梦淫妖会在人的睡梦中与人交合,乘机吸收其精气。以男性形象出现的男妖称为incubus,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女妖称为succubus。女子梦魇时往往会以为是被梦淫妖压身,所以incubus演变成“梦魇”和“重担”之意,而succubus逐渐用来表示“淫妇、娼妓”。
incubus来自拉丁文incubare,由in(upon,在其上) cubare(横卧)构成,字面意思是“横卧于其上”;而succubus来自拉丁文succubare,由sub(under,在其下) cubare(横卧)构成,字面意思是“横卧于其下”。英语词根cub就来源于拉丁文cubare(横卧)。
词根cub:横卧,=lie。变体:cumb
incubus: ['kjbs] n.梦魇,沉重的负担
succubus: ['skjbs] n.女妖,妓女,女梦淫妖
incubate: ['kjbet] v.孵化,培养n.孵育物。记:in在上面 cub横卧 ate动词后缀→卧在上面孵化
incubation:[kj'be()n] n.孵化,潜伏,潜伏期
incubator: ['kjbet] n.孵化器,保温箱,细菌培养器
cubicle: ['kjubk()l] n.小卧室,小房间。记:cub横卧 i cle小东西→可供横卧的小房间
concubine: ['kkjban] n.妾,情妇,姘妇。记:con一起 cub横卧 ine人→一起睡觉的人
succumb: [s'km] vi.屈服,死,压垮。记:suc在下面,sub cumb横卧→被压在下面→屈从
recumbent: [r'kmb()nt] adj.斜倚的,休息的。记:re后背 cumb横卧 ent形容词后缀→后背斜倚着的
incumbent: [n'kmb()nt] adj.现任的,依靠的,负有职责的n.现任者,在职者,领俸禄者。记:in在上面 cumb横卧 ent形容词后缀→坐在座位上的→在职的
incumbency: [n'kmb()ns] n.职责,义务
barge:驳船、闯入
发音释义:[bɑːdʒ] n. 驳船;平底货船;大型游船vi. 蹒跚;闯入vt. 用船运输;蛮不讲理地闯入或打扰某事物
词源解释:barge←古法语barge(小帆船)←拉丁语barica←希腊语baris←古埃及语bari(古埃及的一种小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称为baris。这种船用橡胶树的木板做成,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常见搭配:barge in(闯入)
aggrieve:使痛苦
发音释义:[ə'griːv] vi. 攻击;侵略vt. 侵犯;挑畔
结构分析:aggrieved = ag(=ad,使)+grieve(悲痛)→使悲痛
词源解释:grieve←grief(悲痛)←拉丁语gravare(使悲痛、使沉重)
同源词:grieve(悲痛),grief(悲痛、不幸),grave(重大的、严肃的、坟墓),gravity(重力),gravitate(受引力作用),aggravate(加重、恶化)
aggravate:加重
发音释义:['ægrəveɪt] vt. 加重;使恶化;激怒
结构分析:aggravate = ag(=ad,去)+grav(重压)+ate(动词后缀)→加重→使恶化、加剧、激怒
词源解释:grav←拉丁语gravare(重压)←拉丁语gravis(沉重)
同源词:grave(重大的、严肃的、坟墓),grief(悲痛、不幸),gravity(重力),gravitate(受引力作用),aggravation(加重、恶化)
aggregate:集合
发音释义:['ægrɪgət] v. n.集合;聚集;合计adj. 聚合的;集合的;合计的
结构分析:aggregate = ag(=ad,去)+greg(聚集、成群)+ate(动词后缀)→集合、聚集
词源解释:greg←拉丁语gregare(重压)←拉丁语gravis(沉重)
同源词:gregarious(群居的、社交的),congregate(聚集),segregate(分离)
aggrieved:受委屈的
前缀ag-同ad-, 向,往。-grieve, 同词根grav。指沉重的,受委屈的。
grief:悲痛
来自拉丁语gravis, 重的,沉重,词源同grave, gravity.
heavy:重的,沉的,重型的
来自古英语hefig,用力的,沉重的,来自PIE*kap,抓住,抓起,词源同capable,have.由重引申多种词义。
knell:丧钟声
来自古英语cnyll,缓慢而沉重的钟声,拟声词。引申词义丧钟声。拼写可能受bell影响。
incubus:梦魇般的精神压力,沉重的负担
古罗马人把噩梦归因于梦淫妖。梦淫妖有男女之分,趁女子在睡梦中与之交合的男妖称为incubus。女子做的一种伴有压迫感或窒息感的恶梦便被认为是由incubus所引起。这种迷信在中世纪非常流行,女人若生怪胎竟也被认为是incubus与之交合所致。incubus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cubare‘lie on’(躺在或躺到…上)。趁男子在梦中与之变合的女妖则称succubus,它来源于拉丁语succubare‘lie under’(躺在或躺到…下)。incubus曾一度指“梦魇”、“恶梦”,但嗣后为nightmare所取代。在现代英语中,incubus多喻指“梦魇般的精神压力”或“沉重的负担”。(参见nightmare)
spoonerism:首音互换(错误),斯本内现象
人们在言谈中,有时不免出现口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首音互换位置的现象,英语即以spoonerism谓之,如将a crushing blow(沉重一击)误为a blushing crow(一只脸红的乌鸦),将tons of soil(大量的泥土)误为sons of tod(劳动者),took a shower(洗沐沿)变成shook a tower(使塔楼震动),brush my hat(刷我的帽子)变成hush my brat(使我调皮的弦子安静下来)等。该词源出牛津新学院院长W. A.Spooner (1844 - 1930)。Spooner既是个牧师,又是位学者,在学院中讲授哲学和神学等课程。他讲话一发急或激动,就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首音互换位置,往往形成一种有趣的结合,产生某种戏剧性的效果。在一次他主持的婚礼上,他发现新郎因过于紧张而忘了同新娘亲吻,本来想提醒他说,“Son,it is customuy to kiss the bride.”(燕子,按习惯要吻一吻新娘。)但出口的竟然是“Son,it is kisstomery to cuss thebride.”kiss(吻)变成了cuss(诅咒),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在一次上课时他训斥一个学生,本想说,“You have missed myhistory lecture - you have wasted the whole term.”(你没上我的历史课,浪费了整整一学期的时间。),脱口而出的则是“You have hissed rny mystery lectLuf - you have tasted thewhole worm.”(你对我故弄玄虚的演讲发出嘘声,吃掉了一整条虫子。)还有一次,他把一个学生开除了,本欲对他说,“You have deliberately wasted two whole terms, and now youcan leave Oxford on The down train."(你白白浪费了整整两个学期,如今可以乘下行列车离开牛律了)说出口的却是,“You have deliberately tasted two whole worms, and now youcan leave Oxford on the town drain.”(你从从容容地吃了整整两条虫子,如今可以从城里的下水道离开牛津了)此外,Spooner还把a half-formed wish(一个不太成熟的愿望)说成a half-waⅡned fish(一条半温的鱼),在提及女王时他竟然将the dear old queen(亲爱的老女王)误说成the queer old dean(怪癖的老教务长)。诸如此类的口误常把学生们逗笑。他们便将这种首音误置的口误戏称为spoonecism。尽管此类口误古已有之,Spooner的姓氏却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albatross:信天翁
albatross 信天翁
该词源于阿拉伯语。阿拉伯人把吊桶叫做al qadus,这个词进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alcatraz的形式出现,用以指“鹈鹕",这或许是由于这种鸟的下颁底部有-吊桶状的大皮囊的缘故。美国圣弗兰西斯湾有-个岛因鹈鹕成群栖息于岛上西班牙人将它命名为Alcatraz。16世纪alcatraz进人了英语后,形式和意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根据意为“白色的”的拉丁文albus,alca-这-成分被改作alba-,整个词变为albatross,用以指习性和栖息地都和鹈鹕极不相同的一种大型海鸟,即信天翁。由于海员经常见之成群出现于Cape of Good Hope(好望角),所以给albatross取了个别名,叫Cape Sheep或Cape Hope Sheep。有关albatross的传说恐怕比任何一种海鸟都要多。旧时迷信,杀死albatross会带来厄运。英国诗人柯尔律治(S。T。Coleridge,1772—1834)的著名叙事长诗《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1798)描写-位老水手在海上随意射杀-只albatross致使全船遭难,为了赎罪将鸟尸挂于颈上。据此,albatross现在还常用以喻指“无法摆脱的苦恼"或“沉重的负担”。
trundle:缓慢而沉重地走
来自中古英语 trendle,轮子,圈,来自中英语 trendel,小环,词源同 trend,河流转弯处,趋势。 -le,表反复。引申词义缓慢而沉重的走。
plod:沉重的走
可能来自拟声词,模仿沉重的在地上走的声音。
plodder:沉闷苦干者
来自plod,沉重的走。引申词义沉闷苦干者。